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精選13篇)作文

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精選13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4W 次

篇一: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精選13篇)

衆所周知,作業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學生鞏固已學知識,又能發展學生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意識,對於小學階段的老師,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作業、管理作業,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成爲“雙減”以後我們面臨的一大挑戰。

作業的設計必須基於一定的評價標準。學生是處在發展中的獨立個體,他們對事物的認知是需要通過學校教學過程來完成的。多元化評價標準會讓家長和學生都減少對成績的依賴。在“雙減”背景下,我們必須要將原來的“育分”改變爲“育人”。縱觀我們平時的教學常規,語文課堂作業好像在課堂上僅僅只是練習寫寫生字而已,一節課在課堂中大部分時間都是講授與討論,熱熱鬧鬧,而到課下學生再去拿出作業本來寫作業,還要再去回顧課堂內容,學生書寫字跡潦草,錯誤率高,閱讀理解往往回答不全面,特別是中年級學生,對於課文理解和運用能力正是起步階段,很多歸納性語言還很不規範,學生在寫作業時,又對這些語言不能熟練運用,所以就出現了寫的不規範,老師批改後再花費時間去講解,學生再用更多的時間訂正作業,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效率,增加了學生的作業負擔,同時也是對老師批改作業的負擔的一種增加,學生老師都累,而且效果還不如人意,學生的語文能力還得不到有效提高。如果能夠及時的發現問題的根源,在教學之前就先確定了對學生的評價標準,確定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的只是學習這一類生字或者這一類問題的方法,把主動權教給學生,讓他們及時思考什麼樣的方式能讓他們更清晰的學會這些知識,在生活中什麼地方可以用到這些知識,觀察自己身邊是否有這樣的語文現象,真正做到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意義上的“減負”不“減質”。

篇二: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今年暑假,伴隨着雙減政策的公佈,其中提出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我們教師又多了一項新使命。要想做好作業設計,我認爲我們應該有四大關注:關注政策文件,關注數學《課程標準》,關注教材教參,關注學生。

關注相關政策文件,比如今年4月8日發佈的《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出鼓勵佈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科學設計探究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教師要提高自主設計作業能力,針對學生不同情況,精準設計作業。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提出學校期末考試命題注重增加綜合性、開放性、應用型、探究性試題比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再次強調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

關注數學《課程標準》,主要關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第四部分實施建議。在評價建議中提出,評價應以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爲依據,體現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評價學生在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表現。

關注教材教參,比如教材中的例題練習題,教參中的習題編寫意圖,評價建議與評價樣例。還要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年齡水平,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基礎。作業設計時既關注後進生和中等生,又關注優等生,滿足差異發展,對於不同層次、學習能力有差異的學生,讓其各取所需、各盡所能,從而使不同學生的數學能力都得到展示。

優化作業設計,我們除了四大關注,還要三大提升:一提升課堂教學水平。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和補充,只有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了,目標落到實地了,作業才能減得下來。二提升命題水平。教育部關於作業管理的文件中提出,學校要系統化選編、改編、創編符合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所以命題也是我們小學老師需要掌握的,我們可以先嚐試改編,再創編,不斷提升自己命題水平。比如上學期在備講冬奧會中的數學時,關於京張高鐵的里程錶的解決問題就是受五年級期末試卷中河南高鐵里程錶題目的啓發,初次嘗試創編的題目。三提升自主設計作業能力。

具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先立足單元整體,聚焦單元作業設計;再細化課時目標,精研每一課時作業。在作業設計時,從作業設計的目的分:①準備類作業②訓練類作業③應用類作業④拓展類作業;從完成作業的方式分:①自主型作業②探究型作業③合作型作業;從作業的表現形式分:①口頭式作業,比如學習完一些運算法則,可以佈置和同桌或家長交流運算法則;學習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佈置說一說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過程。②製作式作業,比如用七巧板拼圖,製作鐘錶,製作年曆等。③表演式作業,比如之前每個年級完成的“數學文化”展示。④遊戲式作業,比如24點遊戲,報數遊戲。⑤繪畫式作業,比如學習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後,讓學生設計班徽;學習完畫圓後,用圓設計圖形,⑥整理式作業,比如思維導圖或數學筆記錯題本⑦數學日記,結合生活實際寫出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⑧數學小報⑨小課題研究,比如壓歲錢存款問題的探究,小區綠化率的研究。總之,作業設計要體現綜合性、趣味性、生活化、情境化。

落實雙減徵策,我們要把握作業育人功能,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創新作業類型方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作爲老師,我們讓鮮活的理念落地生根,才能在我們課堂上傾聽到生命拔節的聲音。“雙減”政策下,提高課堂效率,優化作業設計,減輕學生負擔,是我們每一個教育者的重要課題,爲此,我們將不懈努力,勇往直前。

篇三: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爲了貫徹落實黨中央“雙減”工作的有關精神,進一步規範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舉國上下都在採取有效措施,那如何把這一精神貫徹的徹底,執行的有力度,也是我們走在一線的教師需要仔細認真對待的。

說起“雙減”,的確大有必要,無論是現在的孩子還是家長都倍感壓力,拿小學的孩子來說,大部分課餘時間都是在補課,家長生怕落後,本來天真爛漫無憂無慮,自有自在玩耍的年紀確被課業壓的喘不過氣來,學生的身心健康都受到了影響,這是社會的產物,所以當國家出臺“雙減”政策後,對孩子對家長對老師都是莫大的福音。

今天有幸聽到了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關於“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與管理,可以說解決了一部分老師的燃眉之急,給走在摸索階段的老師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活動分別從課程改革,作業管理,作業設計,制度設計,實踐創新,優化作業改革的機制和保障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討論。

作業是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的重要載體,學生學習不僅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自主學習,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所以老師不單單是授業解惑者,更是領路人,作業承載核心功能,所以作業應該是培養學生走向真實深度的學習方式,承載學生思維發展,注重學生學習知識的遷移。知識在於運用,不能運用的知識是沒有價值的,我們日常基本是一些基礎性作業,如何提高基礎作業的質量,章老師給我們指點了迷津,他說關鍵在於遷移的運用,情景變化,比如他舉的從旦,東,杲到杳的學習,利用了知識的遷移,情景的變化,使作業生動有趣,學生樂在其中。再就是從單一知識點到綜合的運用,以前我們佈置作業往往是知識碎片化,追求覆蓋面,具有機械性,學習方式是反覆記憶,重複講解,大量訓練,章老師通過倒推分析,給我們闡述了這樣的作業設計的缺陷,我們的理念雖然走進來核心素養時代,但是行爲卻還是在雙基時代。所以我們應該拋棄這種作業方式,作業要體現學生真實學習性,引導學習進程,可以在設計作業時給學生設計學習支架,控制好作業量,還要做到因材施教,佈置差異性作業,但是要警惕分層作業。根據智能特點或興趣設計作業。作業注重培養學生開放性思維,過程大於結果,設置開放的問題情景,不要追求唯一答案,作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設計作業時適當能夠整合,讓學生產生新的思維體。

總之作業是連接教學和評價的得橋樑和載體,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時刻注重作業的設計,真正的讓學生減負,並在減負中學有所用。

篇四: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高質量的作業建立在教師深入分析的基礎之上,但很多教師缺乏相應分析,佈置作業比較隨意,沒有體現對不同學生羣體、學生不同能力類型和不同思維水平的關注。因此,優化作業實踐必然要求教師以嚴謹的態度進行三維分析。

“一維”指向學生羣體差異分析。學生的發展總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要基於實踐需求,對不同學生進行合理歸類,以此爲依據對作業難度、數量和類型進行恰當分層,使作業更具有選擇性和針對性。

比如有學校將作業分爲鞏固型、發展型、創新型,還有學校探索“基礎+拓展”“基礎+彈性”“基礎+特色”等多種模式分層作業。分層作業設計,不僅要找準分層的依據,還要引導學生量力而行,選擇與自己能力水平相當或者比自身水平略高的作業。

“二維”指向學生能力要素分析。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是學校教育的核心目標,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一定要打開思路,通過不同的作業方式促進學生學習能力、交往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全面發展。

例如,有學校嘗試設計動手操作型、趣味遊戲型、活動展示型、積累練習型、研究記錄型等不同類型作業。

“三維”指向學生思維水平分析。每個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思維都應該是持續的、由低向高逐漸遞進的,而當前作業爲人所詬病的是隻強調重複記憶和機械訓練。所以,教師在作業設計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記憶和理解,還要重視分析和應用,更要強調評價和創造,不僅要把握一份作業不同問題之間的思維梯度,更要關注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思維能力的呈現。

篇五: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中的精神,小學低年級要求無書面家庭作業,這就要求低年級的語文老師在佈置學校和家庭作業時有新的設計方法。

我個人認爲,校內作業和校外作業應該相輔相成,互爲補充,讓複習性作業、預習性作業、鞏固性作業、拓展性作業等等圍繞課堂需要的不同角度的作業,在恰當的地方出現,分擔鞏固課堂學習效果的責任。

可以讓校內作業以複習性作業、鞏固性作業、提升性作業爲主,讓校外作業以預習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爲主;讓書寫、習題類作業在校內完成,讓初讀課文、生活中識字、課外閱讀等作業在校外完成,積累性作業校內外都可以進行。

無論哪一類作業,都需要老師精心設計、量少而精準。比如書寫類作業,在課堂檢測中,學生掌握準確、書寫規範的字少寫或者不寫,出現錯別字、書寫不規範的多寫並重點檢查;習題類作業設計要抓住課堂要點,緊扣訓練側重點;課外閱讀先求興趣,再抓方法,逐步遞進到積累、感悟和寫作;校外作業設計可以設置親子對話合作的氛圍內完成,比如複述課文內容,講講班級趣事,說說生活場景,演演課內外閱讀的故事等等。

同時,對於不同接受水平,不同自我管理意識的學生,作業設計甚至檢查過程也應有所區別和側重,以“培優生深挖拓展、提後進扎牢基礎、中間力量整體推進”爲原則,讓每個孩子在自己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和提升。

篇六: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今天上課,無意間看到了講臺上文件夾裏的一份公示模板:“加強統籌,控制總量,提高質量”,我不禁暗自叫好。前陣子,教育部發布最新通知,全國學校開始實行“雙減”政策,落實到了每個老師,每個學生身上。

一直以來,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爲,作業無外乎是反覆訓練,這也是時代發展特徵,與時代緊密吻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工業發展,人們主要是靠技術謀生,那時期工人多,學徒多,很多職業如篾匠,漆匠,裁縫,流水線工人等,他們只需要掌握一定技能,熟能生巧變能生存下去。那時候學生也多是機械重複的作業,簡單再生產的作業。

此外,社會焦慮嚴重,多數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老師擔心孩子考試不會,加量佈置作業,各科作業加起來,足以讓學生叫苦連天了,學生厭學情緒日益加重,學習興趣消耗殆盡。這與教育本質嚴重相相悖,教育需要是靜等花開,順其自然,因材施教,不能揠苗助長,從長遠來看,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們釋放孩子的天性,而不是靠壓榨時間,靠刷題獲勝。

如今社會日新月異,科技發展迅猛,很多機械活被機器人代替,稀缺的是創新和情懷。於是,我們培養人的發展,也需要做出相應調整,從作業開始,教學開始,不再是機械訓練,而是注重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能力,呵護學生好奇心和想象力。

從哪裏開始?從作業開始,從減負開始。

我認爲,“雙減”政策,作業除了控制數量,控制時間外,還有更多的優化措施。比如:書面和口頭作業,探究實踐和基礎鞏固作業,自主與合作作業等。作業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設計作業超市,讓學生挑選適合自己的作業,也可以學科融合完成某一份作業等。

做學生寫作業是正常不過的事了,但是把這種平常事做到藝術化,兼顧到個體,這就是一門學問。我想,隨着時間的沉澱,我們千萬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會早日還給孩子一個自主學習,自主作業的環境,培養出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公民!

篇七: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爲宗旨,體現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整體設計課內外的學習活動,把課外作業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使其成爲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以少而精的高質量作業取代簡單、機械、重複性的大量作業,達到“減負增效”目的。

二、設計原則

1。“依標設計”的原則

作業設計要符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關於合理設計與實施書面測驗的要求。一要指向數學本質的理解及在具體情境中的合理應用,二要體現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十大核心素養,三要設計瞭解學生學習過程的作業。

2。一致性原則

作業設計要與學習目標四配,體現“教學評”一致性的理念。把“評價”嵌入作業佈置之中,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的功能。

3。書面作業與實踐作業相結合的原則

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的量,要符合各年級書面作業的時間要求。適當佈置實踐類作業,加強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育。一二年不留書面作業,佈置一些小製作、小調查、小閱讀等實踐類的作業,其他年級在書面作業的基礎上可適當佈置與學習內容密切聯繫的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悟數學思想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層次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

作業的大容,要適合各個層次的學生需求。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作業,避免“吃不飽”和“吃不了”的情況。注重趣味性、層次性和開放性,作業形式要靈活多樣,使學生願做作業、樂做作業。

三、設計策略

基於當下課外作業存在作業量大、形式簡單、內容重複、目標單一等的問題,積極探索符合時代要求的體現“作業育人”功能的課外作業設計與佈置的策略。

1。前置性作業

爲了瞭解學情和初步感知新知,設計前置性作業。這類作業與第二天的課堂教學要緊密聯繫,在反饋作業完成情況的基礎上,引入新知教學。如:上《誰打電話的時間長》(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這課時,教師前一天可以佈置如下作業。笑笑打的國內長途,每分0。3元,通話費5。1元;淘氣打的國際長途,每分7。2元,通話費54元。誰打的電話時間長?請你把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記錄下來,並準備交流彙報。第二天上課時,學生可以先彙報解決這個問題的整體思路,教師將問題的焦點聚焦於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探索。

2。檢測性作業

爲了鞏固知識技能、檢測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要佈置檢測性作業。這類作業是對學習目標的檢測,設計時要思考作業與目標匹配的問題。有檢測結果性日標的。也右檢測過程性目標的,還有兩者兼有的。教師要通過適當的方式方法及時評價與反饋。如:先給圓柱形茶葉筒包上包裝紙,再想一想,這個圓柱的表面是由哪些面組成的?並寫出來。這個作業檢測的學習目標是結合具體情境,能說出圓柱表面的組成。

3。趣味性作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設計作業時,教師應從學生的年齡特徵出發,設計新穎有趣的數學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完了《因數與倍數》內容後,可以佈置這樣的作業:“猜電話號碼,聯繫老師。”老師把自家的電話號碼編成一個競猜題,學生會覺得十分有趣。還可以將這份作業推廣,要求學生把自家的電話號碼編成一個競猜題讓同學猜。把課內知識應用起來,會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4。實踐性作業

爲了使數學作業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能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可設計實踐性作業。如:學習《角的認識》之前,讓學生用牙籤、小棒等材料製作角的模型,通過動手操作來體驗角的特徵;學習了《圖形的拼組》之後,請你回家後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圖案,畫在紙上返校後與小夥伴們交流;學習了《克與千克》之後,掂一掂不同的實物,估一估、稱一稱,感受1克和1千克的質量;學習了《千米的認識》之後,選擇一個顯著的起點,實際走一走,感受1千米的距離。這樣的作業能夠搭建起“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繫,學生學得紮實,感受深刻。

5。調查性作業

調查性作業是緊密聯繫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針對一些涉及數學知識的實際問題而設置的。學生可以通過觀察、收集資料、調查、訪問,瞭解現狀,對不合理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加強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培養學生關心社會、服務社會的良好素質。例如:高年級學習了《統計》之後,學生可深入社區、街道、企業調查統計汽車數量;走訪交警、城管部門瞭解轄區內停車位的分佈情況,徵集居民對現在停車問題的意見,自行設計多功能停車場方案。驅動孩子們解決停車難問題,培養其策劃、調研能力,實現從課堂走向生活,從學校走向社會,最終成爲一個真正完整的人。

6。分層性作業

爲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需要,設計層次不同的作業,給學生提供豐富的作業菜單。如:採取“自助餐”形式,分爲必做題,選做題,拓展題幾個層面安排;“套餐型”形式,分爲模仿練習、變式練習、拓展練習。爲控制作業時間,提高完成作業的效率,規定作業時間。如:二十分鐘能做幾道題,對了幾道題。把選擇的權力下放給了學生,學生會更願意完成作業。從而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的目標。

7。閱讀性作業

閱讀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類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教材中編排了“你知道嗎?”“生活中的數學”“數學遊戲”等欄目,專門向小學生介紹有關數學家的故事、數學趣聞與發現、數學方法與思想、數學史等。在學習《十進制計數法》之後,安排學生查找、閱讀“阿拉伯數字的由來”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數字的演變歷史”“二進制、十六進制”等相關內容,瞭解古代人民的計數方法和計算方法,感受數字的美妙,體現了數學文化的價值,通過數學悅讀,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除此之外,數學日記、思維導圖、數學遊戲、數學魔術等都可以走進我們的作業。設計多樣性的課外作業,把數學的“學科知識”變成學生可以感受、操作、體驗的“生活狀態”。總之,通過精心設計與佈置課外作業、及時評價與反饋作業和用心修改與完善作業等措施,在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同時,充分挖掘課外作業的育人功能,達到激發學習興趣,培育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鞏固課堂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等目的。

篇八: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2021年秋季,這個新學期的到來,伴隨着“雙減”政策的“落地”,學生在校看護的時間延長了,作業總量和時長減少了,負擔減輕了,對作業質量的要求就更高了。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師要把凡是學生能夠自己獨立做的事情都給學生留出空間,讓學生有時間、有機會去選擇、決定,去思去體驗、感悟,去創造、實踐、應用。”因此,作爲英語教師在作業佈置上,要精心選擇作業內容、精準針對不同學生、精確校正課堂教學、精細反饋作業情況。作業佈置不能完全圍着考試打轉,要通過作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提高思維品質,作業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樣化。

一、作業內容“五彩繽紛”

1。“活”而有“動”

小學生生性好動,愛唱愛跳,喜歡錶演與遊戲,喜歡動手與玩耍。因此教師在作業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興趣和愛好,讓呆板的作業“活”起來,讓“靜”的作業“動”起來。

比如,學習第五單元fly,jump,run,swim等動詞後,可以要求學生將所學的動詞,編一套簡單的體操。第二天在班級裏展示。“Icanfly。Icanjump。"“Flylikeabird。Jumplikearabbit。,學生一邊做一邊說,不但掌握了詞彙,還發揮了想象。

2。“趣”而有“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寓學於樂,是英語學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學完26個字母后,可以把佈置學生抄寫,改爲用學生最喜愛的繪畫,用圖畫方式,來表達字母與物品的相似性。如字母S,有的學生畫的是媽媽的辮子,有的學生畫的是小蛇。孩子的眼裏有一千種形狀。在玩耍中,加深字母印象同時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3。“精”而有“神”

“精”指作業要精煉。教師在佈置作業時,既要考慮自己所任教的學科,還要考慮其它學科,嚴格控制作業量。“神”指作業要保質。教師在選擇作業內容時,要做到有的放矢,明確訓練方向,要巧練、趣練,有針對性的練。作業中既要有基本的硬件作業,還要激發興趣、培養能力、發展技能的軟件作業。

如學習20以內的數字後,不要讓學生讀背或者抄寫這些英文數字,而是結合數學算式,通過學生出題考大家的方式,不斷地運用熟記這些英文數詞。這樣的作業讓學生既學習了英語,又訓練了計算能力。

二、作業設計“面面俱到”

傳統的“一刀切”作業不僅機械單一,還很難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往往容易導致優等生“吃不好”,中等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局面。因此,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出“基本作業+選擇作業”。這種模式既確保基礎好的學生增加“營養”,也考慮基礎弱的學生免受“飢餓”。

1。個體不同作業,作業層次不同

不同的學生對語言的記憶、理解、掌握和運用能力都不盡相同。因此在佈置作業時,可以將作業分爲三個層次。

(1)從基礎入手,低起點,小步子作業

這類作業是一些基本的、簡單的、反覆性作業。與配套練習、測試卷上的習題有着相似的難度,以基礎知識爲主,通過不斷復現、強化以達到熟練記憶理解的程度,以此樹立學困生的自信心,消除恐懼感,培養學習興趣。比如,在詞彙教學課後,讓學生通過“文配圖”在圖片旁寫上單詞,既識記了單詞,同時也訓練了書寫。

(2)從重點着眼,多訓練,快反饋作業

這類作業是有一些變化的,需要理解、思考。比如閱讀短文回答問題,仿寫句子、短文,讀一些簡單的繪本故事等。

(3)從難點着眼,高起點,快節奏作業

這類作業有一定難度,綜合性較強,主要培養優秀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比如對storytime中的故事進行改編、續寫並表演,編輯主題手抄報,整理思維導圖等。

2。需求不同,作業層次不同

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家庭差異,可以針對同一教學內容,設計多種不同形式的作業,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學生。

根據不同孩子的不同興趣愛好,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比如,學完對話課文後,可將作業分爲四項:A。跟讀課文B。誦讀課文C。分角色表演課文D。結合以前所學的內容,創編新的課文,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能力,選擇一項完成,不拘泥於某一種形式。

三、作業形式“不拘一格”

1。製作型作業——寫一寫

爲學生提供展示個性和潛能的舞臺,製作型的作業無疑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1)製作賀卡。每逢節日或活動,我便讓學生製作英語賀卡,並在賀卡上寫上祝福的句子,如:“HappyNewYear!”“HappyTeachers’Day!”“Thisisforyou!”等,並鼓勵學生運用交際用語進行應用。這樣的作業形式不僅練習了學生的口語表達,同時又滲透了德育教育,還發展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2)製作卡片。在學完單詞或句型後,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單詞卡片或給句子配圖。

(3)製作手抄報。在學完一個單元后,讓學生製作有關主題的手抄報,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個個彰顯神通,上網搜索參考,繪畫排版,充分發揮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實踐型作業——做一做,填一填

(1)採訪型作業。任務型作業適合高年級學生,以教學“What’syourfavouriteseason?”爲例,設計的作業是運用該句型,瞭解組內同學最喜愛的季節,並記錄在書上的表格中。該作業讓學生運用課內的知識進行課外的真實交際,培養了學生的交流能力。採訪型作業無疑將語言的語用功能得到了最優化。

(2)調查型作業。調查是課堂上較爲常用又有效的方法,它是培養學生用英語解決問題能力的途徑之一。如學完PEP六上第一單元如何使用交通工具去上學或工作,可以讓學生製作表格,用所學句型Howdoyougotoschoo1/gotowork?詢問班裏的同學,瞭解同伴的交通工具使用情況,並做好記錄,最後彙總。此作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總結能力,同時也增進了同伴之間的情感交流。

3、探究性作業——編一編,試一試

有效的學習活動不是單純依賴模仿和記憶,而是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這樣語言知識和技能才能真正被理解和掌握。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設計一些學生主動探索的探究性作業,使學生在做作業過程中成爲問題的探索者。

4。合作型作業——讀一讀,評一評

設計操作性強而又實用的合作型作業,通過相互督促與鼓勵使學習效果最優化。正所謂“合作減負”。

(1)小組合作。可將學生按學習水平和能力分成4-5人的異質性學習小組,組內成員通過配合完成老師分配的學習任務--分角色對話,你說我演,比賽造句等等。在聽寫、背誦環節互幫互助。

(2)利用網絡技術。隨着信息技術就用的普及,可以向學生提供了更多英語交流的環境,如利用網絡平臺一起作業網、趣配音等,對學生進行口語、聽力訓練,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方便快捷,教師可以根據所瞭解的學生情況,對教學進度和策略做出及時的調整。通過上述方式,減輕了學生在學校完成口語、聽力的作業負擔,並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業是課堂的延伸,是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過程,佈置有效作業,是“提質減負”的一個重要的切入口。“教者若有心,學者必得益。”教師在佈置作業時,應做到因課而異,因時而異,因人而異,精心設計,優化英語作業,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樹立嶄新的作業理念,讓每一位學生在“提質減負”背景下多一點空間去探索,多一點時間去思考,多一點機會去體驗,多一點自由去呼吸,真正實現作業“量的減負,質的增效”。

篇九: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寫作文是學生最頭疼的事,批閱作文也是老師最棘手的事。稍不留意,學生寫了作文沒有得到及時批改,這把火就會漸漸熄滅,產生的效果就會不大理想,也難以真正地起到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作用。

在“雙減”政策下,我做了一些創造性的思考。首先將每一週的週記由六位同學同時在一本作文中完成,叫做“六人循環作文”。第一個星期,先由四位同學按照組長確定的123456的順序依次寫,第一次週一至週五由1234號寫,笫二次按5612號寫,第三次按3456號寫,以此類推,當1號寫完交給2號,2號要將1號的作文批改之後再來寫作,寫完以後交給3號,也是以此類推,然後有組長做一個總評交給老師,每天的作文都有,到週五時交到老師手裏檢查,給出一個等第,得“優秀”的加分,並打成電子稿作爲“優秀作文”保存。

每一節語文課前五分鐘,每天輪流由一個小組開始展讀,並由大衆點評。一位同學在講臺上讀完以後,先讓自己談談寫作的亮點在哪裏,然後交給班上同學點評,時間總共控制在五分鐘內。老師都把他的朗讀及大衆點評錄下來,發到班級羣裏和班級公衆號裏。大家都很期待自己能夠上臺展示。

這種做法有幾個好處:

一、調動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因爲這樣的作文是同題寫作,每組第一位同學往往是在作文方面比較優秀的,他寫好後`,後面的同學跟着來,在小組就有一種合作精神。那些不會寫作文或寫得不好的同學,作文就有了一個參照的東西,他也就會去揣摩人家的思路是怎樣的,他也會找到自己的思路來寫。

二、這種創意還改變學生的拖延習慣。因爲這種六人循環作文是流水線作業,一個同學耽誤之後,其他的同學就很可能沒有機會再寫了,這也讓那些拖拉的同學認真地去完成這個任務。同時組長也會進行提醒督促。

三、這種作文形式也讓學生找到一種成就感。因爲老師拍攝的這個視頻都會發到班級羣和公衆號裏,家長也會看到,他就會認真地對待,這樣的作文大家願意寫,願意讀,無形之中在評論中大家都得到了成長。

篇十: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一、作業內容要符合課標、教材要求,提倡佈置有利於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提升和實踐操作的作業,反對佈置死記硬背、機械重複的作業。

二、作業難易要適度,提倡分層佈置作業,根據學生個體差異,提供基礎類、提高類、創新探索類作業供學生選擇。

三、作業可採用書面作業、口頭作業、操作作業、課外閱讀等多種形式,力求做到相得益彰,讓學生在作業過程中體驗成功與快樂。四、作業總量要適當,小學一、二年級不得佈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3—6年級書面家庭作業量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7—9年級書面作業量不得超過90分鐘。節假日學生每天的書面作業總量不得高於平時作業量的要求。學校教導處不定期進行作量檢查與反饋,對教師批改作業情況進行客觀評價,並注意根據學科實際對各學科作業總量進行調控平衡,發現問題要及時與相關學科負責人或科任教師進行談話整改。

五、作業設計要把關,學校要建立作業設計提交審覈制度,要根據課程標準或中考要求和學生實際佈置作業。倡導教師自主編制作業,合理改編現成資料,不出偏題、怪題和過難的題目,杜絕不加選擇隨意勾選資料,原則上不得選擇整張試卷或整本教輔資料作爲作業,如有實際需求,需年級主管教學行政審批後方可佈置。

六、作業設計要納入到年級學科集體備課項目中,加強同年級、同層的作業設計交流,教師可針對本班實際在年級商議的基礎上作適當調整,但作業量與設計要求不得違反上述規定。教師在佈置作業前必須先做一遍才能佈置給學生。

七、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規範,做到“凡練必收、凡收必批、凡錯必糾”,批改要規範,評價要恰當,字跡要工整,要求要明確,對共性問題要做好記錄,以便講解更有針對性,指導學生做好錯題的跟蹤、訂正和輔導,並指導學生建立作業錯題集。

八、要減輕家長的負擔,不得佈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佈置的作業;佈置學生製作各類小報、準備各種物品、完成各種徵文等要考慮學生的實際。

九、定期開展“無作業日”活動,讓學生自主選擇休息與指導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十、定期開展優秀作業展評活動,定期邀請學生和家長對學校和老師作業佈置與批改情況進行評議。

篇十一: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雙減”政策落地,優化作業先行

當前,最熱門的話題應該是國家對“雙減”政策的推行。剛聽到這個熱詞的時候我就趕快百度了一下,所謂的“雙減”到底是什麼。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室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雙減”推進已經深深的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時代賦予了語文課堂教學新的課題,給予它進一步改革和發展的新機遇,同時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也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挑戰和考驗,語文教學革命更是勢在必行。如何讓我們的語文教學更適合當前的教育形式,如何讓語文教學更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如何實現語文教學革命,這是擺在所有語文老師面前的新考卷。

《意見》在總結以往工作基礎上,對作業提出了多項明確要求這也是當前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減少作業總量;二是提高作業質量;三是強化教師職責;四是減輕家長負擔。作爲課堂教學的延伸,如何優化作業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一、作業現狀分析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目前小學語文作業的現狀。長久以來,受傳統教學模式和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作業往往類型單一、機械重複、欠缺分層、評價敷衍、缺乏設計。這樣的作業造成學生完成時耗時耗力,效率低下,增加了學生作業負擔,直接影響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既沒有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影響學生對語文學科學習興趣,也不符合《課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的要求,更違背了統編教材編者利用課後作業提高學習語文素養的初衷。

二、優化作業策略

隨着“雙減”政策的落地,怎樣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優化作業、提高作業質量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1。豐富作業類型

減少作業的總量並不僅僅減少作業數量,原本抄十遍的現在抄五遍,原本寫兩頁練習題現在寫一頁。我們應該知道語文作業的目的是爲了讓學生熱愛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我們可以通過豐富多樣的作業,讓學生既複習鞏固課堂所學,也能感受到語文學習是豐富多彩、新奇有趣的,讓學生真正愛上語文。

如生字作業,我們可以讓學生製作卡片,在教室裏和同學、在家裏和家人一起玩字卡組新字的遊戲,比一比誰組的新字最多最正確;可以讓學生製作歸類識字的學具,看看誰的最有創意;還可以讓學生走上街頭,做個火眼金睛的小警察,找找哪裏有用錯的字,記錄下來並幫助店主更正等等。

如朗讀課文的作業,除了傳統的朗讀方法外,我們可以推薦學生使用荔枝等有聲軟件進行錄製,爲了達到最好的錄製效果學生肯定會一遍一遍認真的練習,可以分享到班級羣大家互相學習;也可以定期舉行詩歌朗誦會比賽、詩詞大會、講故事比賽、朗誦沙龍等活動,只要有興趣樂意表達的同學都可以報名參加等等。

關於實踐的作業,我們要多與其他學科融合,讓學生真正的走出教室,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從課本外學會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只要教師處處多留心,不同的作業我們採用多種的形式來佈置,學以致用,在生活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學生積極主動、興趣高漲,一定能讓學生愛上語文作業。

2。分層設計作業

“雙減”給我們今後的教研也帶來重大變化,不僅僅是教研課堂教學,還應該將優化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作業的設計要因材設計、因生設計,分層、彈性和個性化,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鼓勵堅決克服,杜絕機械無效、重複性、懲罰性作業。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每一次的作業都有認真思考、篩選、設計,要做到少而精,不同層次的學生不能統一要求。

比如二年級看圖寫話,書面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根據要求認真觀察圖畫,按照一定順序寫一段通順流利的話。書面表達能力一般的孩子可以根據圖上內容,寫兩三句通順完整的話。表達能力欠缺的孩子可以寫一句話或者看圖說一說。

我們不能忽略了班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將一個班級的作業全部設計成一樣的,一定要符合學生個體差異性分層作業,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順利完成作業,達到複習鞏固課堂所學的效果。

三、強化作業批改

“雙減”政策落地,要求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其他年級也明確規定了作業時間。尤其是我們小學生,要在校內基本完成作業,老師做好批改、反饋、講解,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更不允許家長批改檢查作業。

我們就要充分課堂上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每節課有講有練,講練結合,及時檢查反饋。延時輔導時間也是我們面批面改的絕佳機會,我們當天任務當天完成,及時反饋,學生當日所學更加紮實有效。

四、細化作業評價

作業時間、形式都發生變革的同時,作業的評價也將隨之改變。傳統的唯分數論勢必被多元化評價所代替。教師可以制定多元評價標準來衡量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普通書寫作業,我們不僅評價正確率,還有評價書寫、用時等,可以用“甲、乙、丙”加評語等來評價學生的作業。這樣教師就可以在每一次的作業設計後,能及時反饋作業信息,關注到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也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第二,實踐性和活動類作業,我們可以讓學生以演講、表演課本劇、展示實踐成果等方式彙報。第三,教師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自評、小組內互評、其他任課老師參與等多方互動評價作業,讓作業實現評價的多樣化,柔性化,趣味化。

當我們把作業設計放在“雙減”政策下思考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雙減”政策出臺,從短期來看,一定會對所有老師造成衝擊。但是從長遠來看,優秀的老師永遠都會是社會稀缺資源,大浪淘沙,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教育初心,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就能坦然自信的面對每次行業的潮汐。

篇十二: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雙減”政策目前成爲了網絡熱詞,國民熱議的話題,“雙減”就是關於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政策不是降低對教育的要求,恰恰是爲了提升教育質量--“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對於教師而言,不能再給學生布置機械、無效的作業和重複性作業。對於教師而言,減輕作業負擔的同時要設計高質量的分層作業與評價,這,無疑是具有創造性和挑戰性。面對政策,我校的“作業公示”政策應用而生了。

政策剛提出來,老師就吵成了一鍋粥。“這得多麻煩”,“我哪裏有那麼多時間”,“閒着沒事幹了”,我心裏也嘀咕“作業佈置經常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很多次都會根據學生的課堂接受程度而會有所調整,如果計劃與反饋不符是不是會覺得我在弄虛作假?”

教導處在羣裏下發的作業公示模板,第一個是週一公示本週作業安排,交給教研組長;第二個是週一公示上週內每次正式作業反饋,包括每次作業的內容、目的、完成情況、反思等,必須逐條進行反饋。第三個是本週五總結本週家庭作業交給班主任。其中一、三是上交後學校集體公示板塊公示,而第二是要在教室門口進行公示的,以便學生查看。說實話這項工作真的給老師增加了一些負擔,但是一週的實踐在我看來是利大於弊的。

首先是正式作業佈置環節。很多老師的作業是在教案中體現的,但是上課真正帶教案並使用教案上課的並沒有幾個人,所以實際佈置的作業內容與計劃並不一致。作業公示以後,各位老師能認真地去思考到底什麼樣的作業纔是有意義的,高質量的,而不是信手拈來,什麼好改佈置什麼,或者一刀切,所有人都一樣。分層佈置作業讓每個孩子在建立自信的同時,能夠在自己已有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使課堂教學發揮了最大作用。一週的作業計劃讓作業之間呈遞進關係,避免了重複性、無規律性。總之,作業達到了有的放矢,學生得到了共同發展。

其次,公示增強了老師的對作業的重視程度。由於公示具有公開性和周知性,因此張貼在外的東西大家有意無意都會去瞅兩眼,而內容的創造者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尤其是教師,嘴上說無所謂、完成任務,其實比誰都在意別人怎麼評價自己,所以其實每個人都在盡全力把它完成到最好。當然這個評價者不止其他教師,還有有着最直接關係的學生們,面對孩子的成長,所有的老師都能做到不忘初心。

第三,老師批改作業更加積極了。學校規定週五交本週反饋,但是我堅持每天反饋,學生放學後更新反饋內容。因此,我改作業比以前更積極了。之前作業交上來以後偶爾會拖到晚上去改,或者是早上上課前改好就好了,但是現在一拿到作業就趕緊批改,然後去填寫反饋表,去評價,因爲你得保證第二天早上學生能第一時間看到你的反饋。

第四,孩子作業正確率越來越高了。作業公示的第一天,一羣孩子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圍在公示欄周圍看稀奇,看到自己的作業被老師評爲了優秀,喜上眉梢,合不攏嘴。作業有錯的同學,臉上帶着羞愧,但是還是非常認真地把老師的每一句反饋都看完,然後趕緊回去拿出自己的作業本去糾錯。第二天早上,幾乎每個孩子來學校第一件事就是“逛”公示欄,看看自己有沒有被爲優秀,或者有沒有出錯。第三次作業,發現一個明顯的現象,中等學生或者學困生的作業正確率有了明顯提高。沒有人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犯錯,學困生也是。

第五,學生的書寫更加整齊規範。大家你爭我搶,多想被老師表揚,所以就使出渾身解數讓自己的作業美觀、規範。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教育也逐漸向縱深推進,各項教育政策雷厲風行。作爲老師,我們要緊跟大時代的步伐,做好轉型,轉向關注學生個性化的因材施教,轉向真正關注素養教育全面發展,助力教育迴歸到正確發展的道路上。

篇十三: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雙減”政策要求我們要減輕過重的作業負擔,作業不僅要減量,更要提質。在有限的學校學習時間和家庭作業時間中,課堂訓練和課外作業的設計顯得尤爲重要。學生過重作業負擔與教師作業命題與設計能力薄弱呈正相關,作業減量提質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我在每次的年級會議,特別是初三的三輪複習指導建議上都要提到"教師要題海"的精準設計作業的問題。因此,提升教師編創試題是考察教師是否理解新時代教學要求,是否落實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

作爲曾多次參加山東省基礎訓練、伴你學、同步練習冊、日照市中考說明等的我,對於如何命制高質量的試題有着一些理解。

一、明確作業目標。

作業設計一定是基於本課時或本單元的學習目標的。作業目標是指向教學目標的,而教學目標是以課程標準爲起點的,因此研究課程標準和研究教學內容是設計作業的基礎。如果對於課標和教材不熟悉,就可能出現難度不一,甚至“超綱”的題目。

二、選題、改題與創(編)題

精選是編制作業的前提,教師要建立自己的題庫系統,有自己的試題資源,有優良試題的來源。原則不用市場上練習冊及試卷,利用課餘組織優秀教師精選、編制含金量高的試題。

教師要依據單元主題內容和課時教學重點和學生可能出現的疑難點,依據課標,確立學習目標;依據學習目標再確定作業目標;最後依據單元作業目標進行作業設計。

學生喜歡的試題一定是有一定的新立意、新情境、新設問進問題,一定是解決真實問題,並有一定的難度的問題。

因此我們老師的預設性作業題要依據學情,依據課堂課後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動態生成一些作業題,讓作業更具針對性。

對作業、試卷中我們要提倡原創,堅決反對“複製”“粘貼”式的選題。

三、做題

類似作文寫下水文一樣,凡佈置學生完成的作業,教師必須先做,依據自己做題時間和速度,計算和預估學生做題時間,同時思考自己教學中目標、內容、評價是否一致性,即教-學-評的一致性。

四、品(析)題

對應目標,迴歸量表統計,再次調整。雙向細目表是一種考查目標(能力)和考查內容之間的關聯表。雙向是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細目通常根據布魯姆的學習水平分類系統分爲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根據量表進行統計,進行適當調整,儘量做到難度恰當,題量分佈合理,並根據作業時間統計,控制合理的作業時間。針對雙向細目表做到品題、析題、說題,是集體備課中備試題的基本環節。

五、評價

完成作業要進行評價,評價時要力戒簡單的分數式評價,可以設計學習狀態、思考力、發展性、進步性、合作性等項目,實施多元評價,遵循發展性評價觀,注重評價的激勵和發展功能。評價要發揮學生自我評價、小組合作評價、老師評價,單元試題還要引入家長評價等方式,發揮每次作業的育人效果。

學校教研組通過集體備課,全體教師參與單元課時作業設計的,在設計過程中思考教育育人,在合作中團隊老師收穫專業成長,這也許是作業設計的意外收穫。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czxz/zhongkao/1275917.html

  • 標籤: 雙減 精選 優化 作業 大學生如何創業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精選13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雙減之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精選13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