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精選17篇)作文

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精選17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5.21W 次

篇一: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精選17篇)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方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題記

中國泱泱五千年文明,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整整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續到今天,處處展現出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自然是學養深厚。精美的民間工藝,獨特的風俗習慣,各具特色的傳統節日,都是中國數千年沉澱下來的精華。

既淡到傳統文化,不得不提的,便是“傳承”二字,優秀的傳統文化須得有人繼承,再談發揚,若是不薪火相傳,再優秀的傳統文化都會在不知不覺中丟失。我對中華傳統文化都會在不知不覺中丟失。我對中華傳統文化之根的理解,便在“傳承”二字上,若連“傳承”都做不到,那又何談是優秀的傳統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史,向我們展現了許多傳統文化。然而,在21世紀的今天,我卻能明顯感到中國五各年傳承下來的文化正在漸漸淡出我們的生活。

(一)書法—彰顯中華文化獨特魅力。

書法是中華傳統文化之一,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傳統文化之一,它與繪畫、音樂等純門類不同,它不僅僅是藝術,因爲書法首先是中國的文字,文學是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母體的載體。獨一無二的書法無疑是中華文化區別於世界其他文化的標誌之一,中國藝術獨特性的代表之一,是歷代書法家精神的結晶,更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然而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書法卻被人們遺忘在腦後,毛筆被硬筆所代替。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甚至即將遠離硬筆,進入一個無紙無筆的鍵盤時代,很少再有人會拿起毛筆練習書法。

書法逐漸被人們遺忘的原因是什麼?是書法本身不符合時代發展了嗎?不,是中國人在“傳承”二字上做的不夠,本該薪火相傳的中華傳統文化,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重視之下逐漸被人們淡忘。優秀的傳統文化無人重視,無人繼承,這是何等悲哀?

(二)傳統節日——蘊含中華文化特色習俗。

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一,閤家團圓的中秋節,龍舟競賽的端午節,共插茱萸的重陽節,都是極具代表性的中國傳統節日。每個傳統節日也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千年傳承下來,也成了中國人口口相傳,無人不知的故事。

但是從什麼時候起,中國人只知情人節,不知七夕節?又是從什麼起,本該過重陽節的我們卻只知聖誕白鬍子老人?

中華傳統節日沿續了千年之久,如今卻漸漸被人們所淡忘,傳統節日漸漸被外國節日所取代,甚至外國節日的風頭隱隱有蓋過傳統節日之勢,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又是什麼呢?依然是中國人民族意識的薄弱。不關注中國傳統節日,盲目追求外國節日的行爲在年輕一輩中更是明顯,這一系列的行爲都導致了外國節日逐漸取代中華傳統節日成爲中國主流節日的現象產生。一個民族如果不熱愛本民族的節日,那又怎會去傳承。

綜上所述,於我看來,中華傳統文化之根便是“傳承”二字,“傳承”意在爲讓我們不忘初心,將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斷髮揚壯大,薪火相傳,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自我認同感與民族自豪感。這,就是“中華文化之根”,這,便是我對“中華文化之根”的理解。

只有傳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才能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篇二: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從記事起,這首小詩就出現在我的生活中。兒時的呀呀學語中,時常有着“黃鸝”與“白鷺”的影子。未曾見過翠柳上的黃鸝,卻見過白楊枝上的喜鵲;未曾見過晴天上的白鷺,卻見過遷徙的雁羣。古詩詞傳統文化像一粒小小的種子,悄無聲息地在心底紮下了根。

再後來,不再是“黃鸝”與“白鷺”了。越來越多的人與物開始加入行列。“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是白居易的“野草”精神;“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望月思鄉之情;“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是王維的瀟逸脫俗。更有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劉禹錫“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陋室之意以及孔子“溫故而知新”的學習之道。

由此可見,傳統文化已根深蒂固地駐紮於我們心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發揮着它獨特的魅力。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

然而,在經濟快速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蓬勃興起的今天,傳統文化卻遭到了冷落。2012年3月,適逢杜甫誕辰1300週年之際,一組關於《杜甫很忙》的塗鴉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在網絡走紅。塗鴉中的杜甫有的端着狙擊槍馳騁在沙場,有的津津有味的吃着洋快餐,更有的與打扮的花枝招展美女翩翩起舞。對此,網友們分成了兩大派別,有人支持亦有人反對。我是反對這一現象的。杜甫作爲“詩聖”,在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中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甚至影響到日本文化的創作與發展。一種文化對惡搞是有底線的,如同印度人不會惡搞泰戈爾,希臘人不會搞柏拉圖。而中國人惡搞杜甫的行爲,既不是弘揚傳統文化,更不是傳統文化的創新,簡直是赤裸裸地糟蹋文化,是對傳統文化極大的不敬。

在批判的同時,“杜甫很忙”也反映出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傳統文化沒有得到較好的尊重和發展,在這個信息多元化的社會立場不穩。再直接一點就是人們沒有正確看待傳統文化。當今社會,人們大多是手機不離身,閒暇時間讀個微小說、看個小視頻已是家常便飯。既然如此,那麼傳統文化要想在這個社會中取得一定的地位,不妨先從“微型化”下手。把長長的一篇古文分爲幾個小部分,每一小部分不會佔用太多時間,而天長日久,日積月累,傳統文化的儲備量也是不容小覷的。其次要實現傳統文化的“電子”化,現代人們的閱讀已不僅僅限於紙質文字閱讀量,更多的是電子閱讀,我們不妨將傳統文化以視頻、動畫的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當然,這一切只是爲了使傳統文化變得更容易讓現代人接受,使其能夠傳承下來,得以永續發展,而不是被時光越衝越淡,它的本質內涵是沒有改變的。作爲一名中學生,雖然不能幹驚天大地的大事,但我們可以加大弘揚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從學好古詩文開始,讓傳統文化開花結果,讓夢想照進現實。

傳統文化是中華五千年曆史文明中的瑰寶,繼承與發揚傳統文化,有利於增強我們對中華文明的瞭解與認識,增進對祖國的熱愛。願杜甫不再“忙”,願中華傳統文化與時俱進,以新時代的風貌展現在大衆面前!讓我們共同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篇三: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中國歷史的長河像一本本文字斑駁的古書疊摞着,一直地、不停地在蜿蜒前進,我願化作一葉扁舟,泛舟於這壯闊的長河中。

第一站:飲食

民以食爲天。《舌尖上的中國》紅遍大江南北,在吃的方面上,中國人一向是最講究的。它四季有別,風味多樣,不僅講究美感,也要注重情趣。更有甚者食醫結合,以求強身健體。唐宋時期“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的燒尾宴,到明清的滿漢全席,無不顯現了當時飲食的最高水平。時至今日,各式各樣的糕點,琳琅滿目的菜系被擺上中國人的飯桌,歷經時間的沉澱,風味不減,風韻猶存,刺激着人們的味蕾。

再說茶文化,那更是博大精深。它與絲綢一同傳到西域乃至歐洲,成爲傳統文化中獨具特色的一面旗幟。中國人喝茶講究一個“品”字。品的不僅是茶的優劣,也是悠然情趣與人生百態。

第二站:禮儀

從中國古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成爲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學派之一。絲毫不誇張地說,中國人骨子裏的責任思想、忠孝思想、恕的思想、倫理道德觀念都是儒家學說滲透的結果。

古有孔融讓梨、王祥孝母,今有背母上課的陳斌強,拾荒助學老人劉盛蘭,他們身上的正能量如雨絲一點點地浸潤這個社會,溫暖一個個路人的心。知書達禮是每一箇中國人出門在外的名片。中國外交部更是竭誠相待,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情禮兼到,這般深厚的禮儀讓中國坐實了禮儀之邦的稱號。

第三站:科技

游到此處,不禁動情。在今年的3月10號0時28分,我國長征火箭成功將“中星6C”衛星發射升空,再創紀錄!這支火箭凝聚了科學家的心血,承載着中國人滿心的欣喜,見證着中國科技發展以來的一個個里程碑。

1953~1957年間的“一五計劃”,1964年成功爆炸了中國第一枚原子彈,2003年載人火箭成功升空……中國由落後的農業大國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心如磐石,面對西方國家早已發展的如日中天的壓力,承載着人民的希翼,中國這隻沉睡的雄獅終於如拿破崙所說的“當它醒來時,全世界將爲之震動”般實現瞭如虎添翼。

這一切一切,離不開每一個國人與科研者的努力。正是中國人的衆志成城,中國如今的前途不可限量!這種對祖國的甘於奉獻的精神,無非是源於對祖國的信心,因爲他們所許的每一個承諾會在今後一一實現,即使會遲到,也不會缺席。

第四站:終站亦爲新的序幕

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在多個場合談到中國傳統文化,提倡文化自信。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乃至以後的事業。

從過去的“出國潮”到今天的“海歸熱”,越來越多的青年追隨着文化與內心的牽絆回到祖國。文化無論從何時何地來說,它是個羈絆,一個人與人的聯繫;它還是一個媒介,一個連通過去現在未來的三通媒介。身爲一箇中國人,勿忘文化傳統,傳承文化自信是對古人的尊敬,對歷史的崇仰,對未來的基石。

我們於這漫漫歷史長河不過是不起眼的小水花與細石,但正是由於我們,河會從我們身上緩緩流淌過,流向無限延伸的遠方。我願來世再化作撐舟人,在河心悠悠地駛過,與天地暢談這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

篇四: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華燈初上,夜天更美遠空幽。華樓燈火沁染色。行人如螻蟻,繁華的霓虹燈不過是城市倏爾劃過的證明。推窗,風撫臉龐,似兒時的歌謠燙貼人心,溫柔的另一端卻也吹皺了我心池的愁緒;閉上眼,聽風的聲音,夾雜着“空空空”的聲音。似樂府匠師,大指調絃中指撥,一弦一弦如撼鈴,聲聲箜篌敘寂寞;也似夏日蟬鳴,高秋響激空,枯燥、乏味。這是消失在城市裏久遠的箜篌聲,它有一個響亮又陌生的名字——“彈棉花”。

夏日的碧空,無垠藍焰燒晴天,萬里滑靜無纖煙,正是摘棉花好時機,乾涸的土地蘊藏着無限憧憬,褐色、乾枯的棉花枝上是迫將欲出的新棉,一絲絲、一縷縷,紫枝抱蕾綻白雪,疑是梨花勝雪花,而打開殼的那一瞬間,更是驚豔人間。它清白如雲,輕盈似風,柔軟若無。指頭大的殼裏蘊藏着一冬的溫暖,當大雪簌簌落下,一年的收成、一年的汗水、未來的期翼,便是這一摟摟、一框框輕柔如羽的棉花。

“檀木榔頭,杉木梢;金雞叫,雪花飄。”榔頭、木梢、壓盤……一字排開,大戲登場。“彈棉匠”平凡如路人,雖無金戈鐵馬、馳騁豪邁的疆場,卻也有巧織豐收的細膩,長弓是他們征服一片片“雲彩”的長劍,鋪開已經被汗漬、塵埃、歲浸潤的彈牀,舞臺便渾然天成。經久歲月,木頭自然的紋理已被歲月磨出了厚厚的包漿,老李家的女兒出嫁的第一牀新被、老陳家迎接孫子的第一牀被褥……新娘雲髻峨峨、修眉聯娟、笑嫣如花,送親的馬車堆起高高的新被是孃家關切的厚愛;大胖孫子明亮的第一聲哭泣、劃破蒼穹,驚喜了世代傳承的繁衍,那條東西相連的石頭街,人聲鼎沸、作揖恭喜、歲月歡騰……

不寬不長的彈牀一搭開,“彈花匠”的舞臺便衝入雲端,鏗鏘有力、一片片、一絲絲,鬧騰的棉花瞬間誠服,派兵佈陣,胸有成竹、運籌帷幄,百姓婚娶的歡樂、寒日裏的溫暖全系在這方寸之間。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片片棉花合着空空聲散落其間。

彈棉花,最爲有趣味的便是搭線,至尊有至尊的繁華、平常亦有平常的粉墨趣味。紅線、綠線亦或黃線,是千家萬戶、精打細算家婦的審美;或疏或密,是鄰家小女的端莊沉穩、活潑俏麗;是金線亦或12支的棉線是各家婚娶財力,不顯山不露水、又潤物細無聲、無處不在無處不顯的微妙。

選好線,走針傳引,行雲流水,如墨暈黃紙,心中大意躍然牀上。然而,生活的喧囂與繁華,決然不止龍骨,還需細節與血肉,帶着夏日溫暖陽光的棉花魚貫登場。大片的、厚重的適合墊在最底層,肌膚相貼,只有厚重才能承擔得了數九寒意。有厚便有薄,厚薄有致如生活如甘苦百味,這樣纔夠豐富、鮮活。有了厚更顯薄的輕盈、靈活,那是一牀棉絮邊緣與正面的主要用材,手之所及,如羽毛般輕盈,如雲端飽滿,躺下去,輕撫臉頰,裝着陽光的味道,滿足、欣慰,農田的辛勞,新被的溫暖,溫柔了那一鄉美夢。

鋪好棉花,大戲已勝券在握,彩袖殷勤捧玉鍾,歌盡桃花扇底風,紡軸裏最後的絲線完美收工,這一出大戲唱得梨園絕代聲。是輕盈?是溫暖?是溫軟?老陳家的迎娶、老李家的人丁新添,那一聲聲餘音不絕的“空空聲’,這不停轉動的線軸,終將匯成這一網收尾的絲線,它畫出了一幅鳴榔舟葉聚,撒網浪花圓的完美畫卷。

篇五: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可惜自從鴉片戰爭後,中華文化的地位可謂是每況愈下。直至現如今,城市的廣場大街早已難覓中華文化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豔麗霓虹燈上書寫的英文字母,這些“西洋文化”肆無忌憚的在不屬於他們的土地上橫行。

突然有人驀然回首瞥見中華文化的一縷殘影,發現傳統文化的美,於是掀起了“傳統文化熱”。對於這種社會現象,我作爲一名中國人,自然是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甚至欣慰,華夏文明之美終究還是被後人發現,細細品味。

隨着“傳統文化熱”的出現,漢服也慢慢流行起來,一些年輕人身着漢服出門逛街,引來衆人爭議。有贊同的,也有質疑的。“着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這句話卻也有幾分道理。但客觀來說,漢服並不適合作爲日常着裝。首先它很貴,一套漢服的價格保守估計兩三千,這個數目並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擔得起。其次,它穿戴很麻煩,在這個與時間賽跑的年代,漢服似乎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當然,不是不能穿漢服。而我的意思是可以重大節日的時候再穿,比如中秋節穿上漢服靜坐月下與家人一起賞月,與古人一同細品“月有陰晴圓缺。”人生哲理。可以春節再穿,爲家中的年味添幾筆色彩。盛大的節日穿來慶祝總比着急上班上學拖着及地的漢服趕公交,地鐵更有意義。因此,傳統文化要想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傳統文化熱”不想“涼”的那麼快的話,還需做到實事求是。

有時在街上遇到了外教老師,他興奮地指着街上的一個泡沫門問,“IsthatChineseculture?”(這是中國文化嗎?)我隨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啞然失笑。那是一個用泡沫板簡單拼裝起來的門,看得出來,設計者是想做一個仿古的紅柱灰瓦門。但他似乎簡單得有些怪異了,本應細細雕花的瓦磚變成了泡沫板上一個不清晰的圖案,本應栩栩如生的龍也只是變成了一張貼在泡沫板上的紙,刻意仿古的泡沫紙上還寫着“滿80送雞蛋”。看得出來,這應該是商家爲了引起消費者側目的廣告牌。

那是中國文化嗎?我微啓脣瓣,半天做不出聲。良久,我才輕輕說了一個單詞:“Maybe。”(可能吧)外教好笑地看了我一眼,心裏也許在好奇爲什麼一箇中國人連自己國家的文化都不認識。我哪裏不認識呢?我自是認識的,不光認識,我愛我們的文化,我愛它的一筆一畫,愛它跟我提到舉箸的禮儀,提到唐詩宋詞的韻律。而面對一扇這樣的泡沫門,我真不願意承認它是傳統文化的衍生。所有應該用時間細細打磨的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商業化的急功近利,沒有靈魂,毫無美感可言。

“傳統文化熱”或許是件好事,但它依舊可能變成一件壞事。當一件事物開始流行,必定有人開始追捧,有商家開始盯上,而傳統文化變成了一種吸睛的道具,一種迎合“要培養民族文化自信”的利器。只記得孔子有言,卻忘了孔子爲何言,只記得的國人應着漢服,卻不曾知漢服之禮,禮儀背後究竟隱藏了先賢對後世怎樣的期望,那麼,“傳統文化熱”是可悲的,因爲他只有形,而失了靈魂。

作爲一名青少年,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應理性的對待“傳統文化熱”,避免追求時尚而隨波逐流,而應深究傳統文化中的內涵,品味傳統文化之美。中華文明,生生不息,泱泱大國,日月所照,江河所至,普天之下,皆“漢土”。

篇六: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五千個春秋,浮華與殘敗;五千個歲月,夢醒與夢散。我們從石器和青銅器指示的方向走來,我們見證了諸子百家激情澎湃的辯論,我們感受到四詩五經的厚重,楚辭漢風的典雅。每一塊石板,每一條幽徑,每一條屐痕,都見證了先民的智慧與聰穎。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相互交融,各色樣文明在民族的圖騰裏綿延成不朽的傳奇。是的,國學不僅有儒學《詩》《書》《禮》《樂》,也應有墨家的《兼愛》《非攻》,當然也要有道家的《老子》《莊子》等。這些傳統文化經過血與火的洗禮後,穿越過巍巍秦關,皎皎漢月,最終演變成現代文明。並以絕對的加速度不斷刷新着“限高”的尺度。因此,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國學觀,尊重並認識到國學是包括一切智慧與建樹的主流和非主流思想。

易中天教授把百家爭鳴主要分爲儒墨、儒道以及儒法之爭。不可否認,儒學自然那是百家爭鳴中的衆矢之物。它的核心是“仁”,主張禮樂制度,直至今日,它們在我們的社會倫理觀上做出卓越貢獻,它不僅可以用來調和社會矛盾,也可用於維持社會和諧。

作爲儒家對立面的墨家則是跟多代表廣大人民羣衆。它主張“兼愛”,即無差別的愛。這如一記響雷重擊着當代麻木漠然的人的心,在這個道德滑坡,底線全無的後工業時代,“兼愛”就是這個時代的道德豐碑。還有道家、法家、陰陽家思想也對現代文明、藝術、政治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而,一個優秀的民族文化應試繽紛多彩的,應是兼容兼色的。與文化類似的還有我們的生活方式。從小到大,父母給我們灌輸的是“努力學習,以後做一個運籌帷幕的領導者,或當一個叱吒風雲的政客,抑或是做一個衆星捧月的明星……卻很少有人規勸我們選擇自己想到的生活方式並在追求中實現自己的理想。也的確有些人用不同於世俗的方式詮釋生活方式的多樣選擇性。

他叫王萬青,一名來自上海的支邊醫生,他於一九六八年孤身一人赴藏,並在那一待便是四十三年。他秉承着醫者的仁心,兢兢業業爲藏區人民務,托起生命的希望。若說他一開始是因爲潮流驅動,那麼中間多次回繁華大上海的機會他都放棄了。在世俗慾望的眼光中外,他選擇了一種他想要的生活,“風雪行醫路,情繫漢藏緣,四十載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對理想的忠誠”。他用他的大好青春向世人闡述了什麼是貢獻,什麼是“兼愛”,什麼是生活的選擇?

我們之所以成不了偉人,是因爲大多數人憧憬奢靡繁華的生活,嚮往紙醉金迷的腐化。而梭羅恰恰是那個另類。他捨棄了所謂的“文明”生活,在凡爾登湖畔親手搭建了一間簡陋的小木屋,獨自在裏面住了兩年零二個月。快樂地過着一種近乎原始的生活。這段生活看似避世厭世,實則他是用這種極端的方式警示那些由於終日自尋煩惱的“俗人”。用他的話說:“我絕沒有鼓吹悲觀頹廢的意識,我只願像報曉的公雞,立於棲木之上,引頸高歌,喚醒世人。”傳奇闡述了他那“逍遙”“無爲”的道家思想,也成就了他傳世之作——《凡爾登湖》。

人生有一千種說法,人們稱之爲成功的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罷了,文化也是如此,人們尊崇推廣的只是符合時代主流中的其中一種罷了。很喜歡東山魁麥作品中的一句話:競相爭豔的華麗色調,相互配合地非常協調,明暗的對拉變得柔和,各種顏色獨具妙處,令人感到深沉。每個人都有選擇掙脫世俗桎梏的能力,放下心中的枷鎖,砸念世界人生,體會各種文明。

篇七: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撇捺縱橫,傳遞深情;琴瑟和鳴,意韻幽長;茶香古道,洋溢四方……

——題記

一、漢字深情

自當我降臨時,我的骨子裏便已被雕刻上了民族的印記:黑髮黑眼,黃皮膚——華夏兒女,炎黃子孫。在這漫長的生命與緩慢地成長中,我逐漸去碰觸,去銘記那些國家的證明——傳統文化。她讓我沐浴在千年的家國長情,讓我感受這古老國度的一呼一息……

當我顫抖地拿起筆時,我還未曾體驗過這古老的傳承。我面對茫茫白紙,是心懷忐忑,不知如何表達。但,當老師的教誨幽幽入耳時;當顫抖的手逐漸有力時,當腦海中浮出朦朧影像時——我終於輕輕動筆,在紙上寫出歪斜的橫豎撇捺。

在我學習漢字的過程中,那深晦難懂的筆畫逐漸組合,腦中曾經的朦朧影像變得清晰,紙上曾歪斜的筆畫也變得整潔。終於,我學會了用中國古老文化傳統的漢字組成一篇篇意蘊豐富的文章。

當我沉下心來,我便去閱讀漢字,彷彿去凝望和拜訪那那佈滿歷史皺紋的老者,去品讀他所散發、傳遞的意韻與情感:那是淡雅恬靜的田園風光;那是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那是壯志難酬的蒼涼感慨……閱讀漢字,就像穿越時空,走進了漫漫的歷史長河,悠悠的歲月往事,與古人對話,與自我交流。

漢字,如此豐蘊,如此深情。

二、古箏悠揚

我對接觸古箏的時間並不算長,但她卻搖曳出我深遠寧靜的情懷。我常常沉穩地坐在這件古箏前,用手撥動那細細的琴絃,感受它的每一次低吟淺唱,每次慷慨悲歌……當手不斷於琴絃間來回穿梭時,那幽幽音韻便完全呈現出來,爲你創造着如詩如畫的境界。當每一次悠揚典雅的曲子彈盡,我總彷彿經過一次次餘音繞樑的仙境。

我在這音韻所構造的幻境中,傾聽過《鳳陽花鼓》的歡歌;見證過《春苗》的成長;領略過《高山流水》的悲情:感受過《戰颱風》的瀟灑。誰說女子一定要溫柔如水,古箏一定要低沉優雅?在這樂音中,我既是柔情溫柔的女子,也是孤城奮戰的奇將,有着如水的溫柔,風般的瀟灑。在這架古箏前,我經歷了多少場夢,它也見證了我一路的成長。

三、茶韻留香

在我盡情彈琴時,一旁的祖父總是輕輕地泡杯茶,閉眼認真地傾聽,當我聽到幾聲杯蓋與杯子相碰的聲音,茶香便飄滿整個房間。於是,琴聲茶香相互交織,營造出家中最和諧的氛圍。

祖父一直愛茶,身邊總離不了茶的香氣。有時是清香淡雅的茉莉花茶,有時是陳蘊寧靜的烏龍茶,有時是樸實平凡的白茶。這香氣一直伴着我,偶爾,我也會和祖父擺弄幾下茶具,較真得計算着煮茶的時間,最後與祖父一同品嚐着那清揚甘冽的茶水。

這茶,實是千年前古人傾心的培養。每次都品嚐,都讓我聯想到千古人情。在那飄滿茶香的古道,是否記錄着哪位文人墨客的情懷呢?在那飄滿茶香的古道,是否有哪位白髮老者的深思呢?在那飄滿茶香的古道,是否有哪位妙齡少女的思念呢?這一切的答案,均沉匿在着清新的茶香裏,等待人們去慢慢品嚐,細細思索……

四、傳承文明

在這人生的成長中,我學習着古老的文化,揹負着傳承的責任。在遇到埃及消失在沙漠中的無奈,在看到古巴比倫在消失下的不甘,在聽到印度在其他文化摧殘下的呻吟,我準備依然前行,揹着這如山的使命——讓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遠方有一縷紅線輕輕飄來,在那頭,是古老的國家,中間連着漢字的傾訴,茶韻的清香,古箏的鳴奏,以及那永遠昂揚的龍馬精神,源遠流長的戲曲文化……而線的那端,則纏繞着我,牢牢地繫着我的心靈。

那麼,上路吧,前景還需不斷地探索,讓我們揹着那神聖的使命上路吧!願傳統文化一路伴着我們成長吧!

篇八: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提起文學,總是有種千言萬語道不盡的感覺,就像是蒼茫無盡的大海,你總是參不透它的裏面蘊藏着多少祕密,當你想進一步深究它,又會覺得面對它,你是那麼的無能爲力,如同飄浮在海上的潛水者,手足無措中卻又有一線希望,我總是抱着這樣的想法走進文學,每次閱讀總能給我全新的世界觀、價值觀。也可以這樣表達,文學成就了我,而我現在也在努力的奮鬥,給文學繼續帶來源源不絕的新生力量。

我們總會有這樣的疑問,文學到底是什麼?也許在幾年前我們會說:文學是一種算不上很神聖,但又不可被褻瀆的感情表達形式。也確實如同所說,文學是思想的書面語,如果說我們還有怎樣的形式表達自己見解,瞭解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學是所選擇的,最直接的方式。從先秦的《詩經》、《楚辭》、《左傳》,到兩漢時期的《史記》、《漢書》,魏晉南北朝的《三國志》,陶淵明的諸多詩詞,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再到唐宋元明清的諸多名家詩詞,無一不是文學上的經典之作;也是通過魯迅,我們知道文章可以這麼寫,巴金、老舍、朱自清、冰心通過文學被大家熟知,文學造就了他們,同時他們更造就了文學。文學的足跡遍佈中國的上下五千年,早已深深的烙印在中國的發展史中,無法取代,不可磨滅。然而,隨着時代的變化,文化好像也漸漸的失去了他的純粹性,取而代之的,則是一些新興詞彙的問世,他們大量的佔據了文學的地位,人們已經漸漸淡忘了文學該有的,更多的追求流行時尚,而在此同時,文學的力量已經遠遠比不上那些流行詞彙,文學獨特的魅力也越來越被人們所淡忘,傳統文學漸漸淡出我們的視線,而所謂的通俗文學開始成爲我們生活中的常見“風景線”。

所謂通俗文化,在我看來其實可以算作是文學中滋生體,如果說傳統文學是被困在一個固定的框架中,那麼通俗文學就是超出這個框架的表現,通俗文學的滋生來源社會,社會的一些潛在問題促使通俗文學的產生,就像是人們喜歡用動態的圖片表現書中的文字,那麼話劇就產生了,戲劇,電影也逐步產生,這些形式也從以往單純的敘事,夾雜進了更多的東西,這也就是如今的電影只爲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內在的文化,變得面目全非的原因。通俗文學早已不是文學本事的一種形式,更多的演變成爲一種社會性的問題。

那句“神馬都是浮雲”無數次的在網上提起,緊接而來的是更加新奇的詞彙:“鴨梨山大”、“有木有”、“給力”,道別再也不是再見,而換成了“886”、“白白”等等。事實中的內容也在網上隨意篡改,從“恨爹不成剛”、“我爸是李剛”,到“羊羔體”,通俗文學已經大大的超越傳統,走在了時代最前線。人們伸手不在碰觸經典,而是着手於言情小說和穿越劇。從魯迅,三毛退出我們的視野,到周杰倫,小瀋陽的亮相;韓寒的一篇《詩人急了,不寫詩了》很好的表達了現在文人的現狀,如今的詩篇再也比不上蘇軾的豪邁,柳永的細膩,李清照的濃濃情意,“詩人”這個稱號也是對自己混亂萎靡生活的一個開脫。

我們不可否認這些是時代的進步產物,但我們在一味追求通俗時,離文學也越來越遠,通俗文學是無法代替傳統而存在的,或者可以說,我們應認清傳統文學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時代在進步,擁有新生事物再正常不過,但是同時,我們應掌握好尺度,還是應該忠於經典,經典流傳了幾千年,必定有它獨到之處,比起那句“神馬都是浮雲”更值得去細細品讀。

永遠不會知道以後的文學將會如何發展,但我依然堅信:經典有着經久不衰的獨特魅力,是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消失在歷史進程中的。品讀經典才能增加個人的文學修養,從而更好的完善自己,這是通俗文學永遠不可及的。

篇九: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馬雲曾在澳門大學做過一次演講,聽課的人大部分是海歸人士。演講完後,一位女海歸曾用蹩腳中文提問並強調自己是一名海歸。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馬雲在女海歸提問完認真回答問題後,怒懟了女海歸。“全世界學習海歸回來的人,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根,瞭解自己這個國家的文化,瞭解自己這個國家民族特性,瞭解怎麼跟中國的土人打交道,沒有根不靈的!”

的確,一個國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之根,而生活在自己國家的人也需要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找到自己的根。

中國是一個有着上下五千年璀璨歷史文明的古老國度。由上千年曆史文明積澱至今的傳統文化是無論我們身在何處,處之於一個什麼樣的階段都不能忘懷的。因爲這是每個國人都在追尋的根。文化之根是作爲中國人自己的根本,是我們的先人歷經諸多磨難也保存下來的,文化對於我們來說是無價之寶,是先人的智慧,也是我們的寶藏。

五千年曆史傳承下來的東西很多。自帶靈性的書法,令人崇敬的武術,清香醇厚的茶水,價值非凡的甲骨文,精製美觀的桃花扇,帶有信仰的長命鎖。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每每相遇總缺不了文房四寶、詩情畫意。傳統節日裏隨處可見的對聯、剪紙、年畫,在過年時尤顯出傳統文化的氣氛,文化深植於我們每個人的心裏,只是我們當成了習慣,未曾特別的留意。

或許對於我來說,中國泱泱五千年文明,我知曉,卻從未真正的瞭解,詩文亦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一直都十分喜愛中華傳統文化,對於很多感興趣的事物,亦如硯臺、圍棋。我常聞其名,知其物,卻不曉其事。

衆所周知,硯爲文房四寶之一,以研墨爲主,一方好硯是任何文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只有好硯才能研出好墨。但除此以外,還知道其他的嗎?恕我見識短淺,孤陋寡聞,竟不知其他。若非後來有一定興趣去了解,或許到現在都不知道這傳統手工藝品之一有四大名硯,其中以端硯最爲有名,傳奇岳飛硯、眉子硯、脂硯均爲端硯。硯的年齡很大,歷史要追溯到原始社會人類打造工具的研磨器才行。歷經上千年的不斷改變和打磨,纔有了我們現代社會看到的硯臺。可知道這麼多,若從未接觸硯臺也是無法體會到這一傳統文化的魅力的。

圍棋算是知之甚少,但在我看來是最爲偉大而神奇的事物。它不僅是古人娛樂的工具,更是古人的智慧。它起源於中國,相傳爲帝堯所創,春秋戰國時期即有記載,被認爲世界上最複雜的棋盤遊戲。圍棋策略性很強,一盤棋一個戰場,行軍佈陣,剎那間便是風雲變幻,一粒棋子便足以改變整座江山。但奇怪的是圍棋不僅僅如此,不同的人在棋裏找到不同的答案。有人從中找到金戈鐵馬成了有名的軍事家,有人從中找到錦詞麗句鑄就不朽詩篇成爲一代詩人,柴夫在其中找到草木山石,農婦在其中找到柴米油鹽。在我看來圍棋不僅僅是對弈那麼簡單,一黑一白,狹小天地,暗藏人生玄機,也許山窮水盡,也許柳暗花明,所有謎題只有走到最後方能解開。棋如此,人如此,人生如此。圍棋這一悠久的歷史傳承就是中國魅力四射的傳統文化之一,民族文化之根。它的影響不僅是中國,它已經遍佈了半個亞洲,文化的魅力,中國傳統文化是如此令國內外的人爲之興奮。

在我看來每個人在你瞭解許多其他外國文化時,一定要紮根於本國文化,自己國家的文化纔是自己的根,正如馬雲所說,“沒有根是不靈的!”沒有文化之根的國家是可悲的,沒有文化之根的民族是可嘆的,沒有文化之根的人是可憐的。傳統文化是文化之根,文化之根是民族之根。文化之根是需要我們共同瞭解,共同守護,共同傳承的!要讓國家的文化之根世世代代傳承下去,讓世世代代華夏子孫都能瞭解,能品悟,能找到自己的根。華夏子孫!精神不息!傳承不息!

品傳統文化,悟民族之根……

篇十: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一提到“中國傳統文化”這個詞,許多中華兒女就會爲之一振。是呀,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現如今又名揚海外,影響着世界。

這是因爲華夏文明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在中國五年多年的歷史,曾有多次出現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時代,但從未斷流。與世界上很多歷史不同,比如阿拉伯帝國摧毀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印度的梵文都走向沒落;但中國的少數民族在統治期間,卻被中華文化所感染,一步步走向漢化,一步步實現了民族融合,最後走向更深遠的文明。就如北魏孝文帝,他將鮮卑文化融入漢文化,卻讓漢文化發揚光大,這些事例,也足見中國傳統文化魅力之大。

也難怪,中國傳統文化蘊含的內容太多了,有琴棋書畫、戲曲藝術、詩詞歌賦,還有節日節氣、廟會活動、古典建築、評書相聲等等,它們都散發着迷人的魅力。

傳統文化具有文學性和趣味性。大到《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小到對聯、謎語,還有文人常玩的一些文化遊戲,都是傳統文化的瑰寶。

例如古人上學時,有一門課叫對對子,即老師說上句,學生對出下句,爲此,老師還需要教學生“天對地、雨對風、晚照對晴空……”,至今,當著名歌手趙照把《聲律啓蒙》唱出來,依然充滿韻味,深受聽衆喜愛。

文化遊戲比較有名的是“曲水流觴”、“九九消寒圖”、“迴文詩”等。所謂“曲水流觴”,就是在一條曲折的小溪上放一杯酒,文人墨客坐在小溪邊,讓酒杯隨波漂流,漂到誰那裏,誰便飲酒一杯賦詩一首,你看,中國古人喝酒都要玩出雅趣。而“九九消寒圖”,則是人們在冬季漫長的時光中,用來消寒的文化遊戲,一般多爲一句九字詩,每字九畫,論筆畫就是九九八十一畫,詩意以歌頌冬去春來、萬物欣欣向榮的爲主。也有畫一枝梅花,共九朵,每朵九瓣,從冬至開始,每天塗一筆(或畫一瓣),將這句詩寫完或整枝梅花畫完,單調漫長的冬季就在這樣充滿趣味的活動中結束了。迴文詩就是將文字繞成一個圈,無論從哪個字開始轉圈讀,都能得到一首完整的詩。也有將文字豎排或橫排成一定的形狀,不管橫着讀還是豎着讀,或者就某一區域讀,都是一首完整的詩,實在妙不可言。

傳統文化最具生活性。單說這陝西傳統美食——肉夾饃,就有漫長的歷史淵源。肉夾饃其實是“肉加於饃”的文言表達,相傳李世民曾對它大加讚賞,今天也是老百姓的日常最愛。還有秦腔,就充分體現了老陝人的豪邁與奔放,三秦大地上,有句俗話“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陝齊吼秦腔,來一碗燃面喜氣洋洋,沒有辣子嘟嘟囔囔”,就是陝西人的生活場景的寫照。陝北民歌信天游也是生活的產物,“山丹丹的那個開花喲,紅豔豔,毛主席領導咱打江山……”,將生活環境與歷史事件結合,用淳樸的歌聲唱出來了,很有韻味。

傳統文化也不乏時代性。當前國家爲了弘揚和宣傳傳統文化,推出了很多的文化節目,先有《漢字聽寫大賽》《中國成語大會》《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還有《信中國》《經典詠流傳》,都是涵蓋着傳統文化的綜藝節目。

特別是最近推出的《經典詠流傳》這個節目,歌手們將一系列中國古典詩詞改編並作曲,在舞臺上演唱出來:《關雎》《木蘭詩》《將進酒》《琵琶行》《水調歌頭》等等,充滿了古典文化的魅力,而歌唱形式也賦予了經典詩詞一種新的生命力。

其實之前很多歌手的歌曲,也瀰漫着濃濃的中國風,例如周杰倫在《青花瓷》裏唱道,“流傳千古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着笑意”,《東風破》裏“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雙截棍》裏“快使用雙截棍,哼哼哈嘿,習武之人切記,仁者無敵,是誰在練太極風生水起”。傳統文化正以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散發新的光芒。

中國傳統文化最具魅力,值得我們用一生去探尋,而且我知道,它就在那裏,等着我們去挖掘,去學習、去傳承……

篇十一: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傳統文化各美其美

這些年,全國又掀起了一股“保護傳承文化”的熱潮,各大博物館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文創用品,線上互聯網宣傳節目、記錄片等。“中華文化熱”又火了起來,有更多的像樊錦詩、常書鴻這樣的文物守護者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而眼前的這本書,季老的《傳統文化之美》又把我帶入到了另一個更多元、更精彩、更真實的中華文化世界。國文、勝蹟、美德都是書中所強調的傳統文化,作者的筆下,詩詞、古籍、歷史古蹟、風骨等這些表現形式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又有了新的活力與使命。

中華文化在名勝古蹟中的體現是最直觀,也是最受人歡迎的。中華文化已延續了五千多年之久,在中華大地上留下了不少名勝古蹟,秦兵馬俑、富春江、敦煌莫高窟、魯迅故居……都是書中所及之處。這些人文景觀的背後,記錄的是一個時代的歷史。我也曾遊覽過祖國的大好河山,最讓我念念不忘的是敦煌的莫高窟。敦煌作爲中華文化重要的傳承地和古絲綢之路的重鎮之一,古絲綢之路貿易盛行時,幾乎所有的貿易貨物都要經過敦煌。通過幾代人的全力保護,壁畫正以全新的姿態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而壁畫背後的歷史與傳奇,更是我們需要了解。當我站在這些佛像、壁畫前彷彿能感受到都當時敦煌的繁華景象。還有近期申遺成功的良渚文化遺址,突出展示良渚文明在中國和世界同類或同時期文明中的地位,“良渚文化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讓我們更加深入地研究歷史的源頭,並增強了文化自信。語言是我們當代人交流所必須的媒介,語言文化同樣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文化的語言素來博大精深。唐詩、宋詞、元曲、小說等都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當我讀“紅杏枝頭春意鬧”,便能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便能品出離別愁緒;望“古道西風瘦馬”體會遊子在外闖蕩的孤獨……了了幾個字便有了道不盡的情與思,凝練之語的背後,是語言文字的魅力。從文言文到白話文,我們中華民族語言憑藉着自己獨有的生命力留存了下來,記載了歷史,傳承了文化。同時,各地特有的方言也成了當地文化的特殊名片,也給當地的文化發展創造了更大的空間。到了現代,更多網絡用語的出現,如“給力”、“乾飯人”等又賦予語言新的生命力,也給了我們年輕一代無限創造發展的可能。語言讓書籍的產生成爲了可能。書籍作爲文化傳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發揮着重要作用。不少舊書店、老書坊出現在現代大都市中和現代化的書城,圖書館相互輝映。從最初的書籍雛形甲骨文到最早的書籍竹簡再到帛書;以及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大大提高了印刷能力;隨着科技的發展電子書的出現,書以更多元的形式出現在了我們大衆的視野中,讓我們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不論是電子書還是紙質書,都在向人們傳播文化的過程中具有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有了如此之多的中華文化的表現形式,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傳承好中華文化。作爲年輕一代,參觀博物館深入瞭解當地傳統文化,親自學習技藝手工,不讓傳統文化流失在我們這代人手中。杭州的博物館資源十分豐富。杭州的絲綢文化歷史也十分悠久,絲綢從上海的松江一帶起源,發展到杭州,再到面向全世界的絲綢大市場,傳承了絲綢的寶貴製作技藝。位於杭州的中國絲綢博物館,裏面展示了制絲的機械、工藝、養蠶的程序,還收藏了許多古代寶貴的絲織品,雖然歷經了幾百年的歷史,但是服飾上面的人物形象仍是栩栩如生,我也不禁感嘆於這雖古老但又極精美的工藝。同時,博物館也順應當下時代潮流,展示了建國以來我們在絲綢生產、科研和對外貿易上所取得的成就,爲推動現代的絲綢之路注入了新的力量。這就是文化的傳承,“弘揚古蠶絹文化,開拓新絲綢之路”便是絲綢文化未來!

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在新時代的號召下,將注入新的活力,以全新的姿態迎接全新的明天!讓我們用古蹟之美、語言之美、書籍之美、傳承之美讓杭州更美!

篇十二: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現在的中國,擁有數不盡的優秀傳統文化。這些文化通過一代代的傳承,才得以流傳下來。而其中一些著名的,甚至都已經去到海外發展了,可想而知我們中國文化的魅力有多大。但……我們或許該思考一下,它所蘊含的真正含義。它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我們則需要去探尋這些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深刻含義。

華夏曆史有五千多年,而其中,每一個時期或多或少都出現了一些優秀的“人文”。所謂的人文,是指社會人倫及文化,認識自然和構建文化。它是人類文明的一種重要體現。其表達形式多種多樣。很多人會刻意的尋找傳統文化,的確那些都是我國優秀文化的代表。但不可否認,很多你所瞭解到的物品及書籍也該歸於傳統文化一類。如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木版水印、甲骨文、鐘鼎文、漢代竹簡和文房四寶是我國文字藝術的表現形式。古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曾爲了練字竟“入木三分”!其在當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京戲臉譜和皮影戲這種在以前是一種傳統民間藝術,但因其需要技巧性,從而傳承下來了,現在出名的京劇變臉就出於其中。我國的工匠技藝在很久以前就有過詳細記載。如公輸班撰寫的《魯班書》其上冊,是關於土木建築的珍貴寶典。還有很多文物或者流傳下來的手工藝直到現在都很出名。如秦磚漢瓦和兵馬俑,馬俑、桃花扇、景泰藍、玉雕、中國漆器、紅燈籠(宮燈、紗燈)、剪紙、風箏、彩陶、紫砂壺、蠟染、中國瓷器等,都帶有濃重的中國特色,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具體表現形式。

中國文化之所以形式多樣,跟古人的智慧是分不開的。古人的頭腦是我們無法想象的。有很多書籍都闡述了各種做人做事的道理或者就是上到天文下至地理。還有一些則記載了歷史文學和名詩名文。如唐詩宋詞,四書五經、《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史記》,四大名著,四書五經。人文地理方面的有《徐霞客遊記》《水經注》。而最讓我無奈的是中國傳統醫學,也就是所謂的中醫,現在在這個機械時代,中醫已經落魄不少了。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中醫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技藝,我國有十本古代醫學名著。“《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脈經》、《鍼灸甲乙經》、《肘後備急方》、《劉娟子鬼遺方》、《洗冤集錄》、《本草綱目》、”這些醫學著作比西方的醫學早幾千幾百年,包括了絕大部分病症的解決方法。但因爲其太過複雜且所需時間太長,不適應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而漸漸被西醫所取代。的確,不可否認西醫方便、見效快。但是我覺得,這些醫學大作是一種國粹,雖然沒有人學得懂,但其珍貴程度…我想,其他國家應該是沒有了。

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有各種各樣的,也許一幅名畫《清明上河圖》就是一種文化,也許一棟古香古色的閣樓《黃鶴樓》也是一種文化,也許一篇毛筆字《蘭亭序》也是一種文化,也許一尊青銅鼎《司母戊鼎》也是一種文化,也許一段意味深長的文章《論語》也是一種文化。

我國著名思想家“孔子”,他的儒家思想也被視爲一種傳統文化而傳承下來。因爲什麼呢?因爲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可以用來告誡後人,提醒自己,幫助他人。直到現在,在很多歐美國家都設有孔子學院,足以見得孔子的影響力。但現在……不得不提的是,現在很多國人的素質其實差強人意,很多違法犯罪事件的嫌疑人都是知法犯法,那我們除了逮捕他們之外,難道不應該想一想這是我國對於思想觀念方面的傳統文化的丟失嗎?或許我們也該反思一下。

我們的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是古代名人們的智慧結晶。它包含了諸多內容,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方面的內容。但根據目前的社會需要,有些文化可能只能被保存下來,而無法繼續傳承下去。但我們也要做出價值的選擇。

我們要用歷史的眼光和時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揚和傳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遺產。因爲這是我們中華人民最寶貴的遺產!

篇十三: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我國的歷史悠久,自古流傳下來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在各個傳統的節日當中就可以體現出它的豐富內涵。

春節,可以說它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一提到她大家就會想到一個字“新”——新年,新衣,新錢,新的事。她是新的一年的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自然這個辭舊迎新的節日就叫“春節”。春節是一個閤家團圓的節日,在這一天裏,在外上學的、工作的親人全都要趕回家中,包餃子吃團圓飯,然後在起談天說地,在一起看電視,過通宵,然後在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放鞭炮,其樂融融共渡幸福時刻。爲什麼人們一到春節就要這樣做呢?這就是古代傳統文化造就的了。新年的第一頓飯就是吃餃子,大家看看餃子的形狀是不是很像古代的元寶呢?我們的古人心思細巧,把麪皮裏包上餡捏成元寶形狀,寓意新的一年財源滾滾,幸福安康。當然也少不了掛燈籠,貼對聯和福字,還有放鞭炮,這都是爲了驅趕年獸,當然這只是傳說,福字的貼法也不同,有人正貼,有人倒貼,正貼福字解釋成福正了,倒貼福字解釋成福到了。想想是不是很有講究?這紅紅火火的新春景象正是傳統文化的真實寫照。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次月圓的日子,一提到她大家就會想起一種食品“湯圓”,在這一天里人們都要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那幸福就從湯圓的香濃中流露出來了。民間流傳着“過了十五才過了年”的說法,我想古人也許是想借用這小小湯圓給春節畫一個圓滿句號,也可能是暗示在新的一年每個人都能取得圓滿。想想是不是很有學問?原來古人對這外慧內秀的小湯圓有種寄予啊!。

清明節,一提起她人們就會想到一個字“祭”,自然會有種肅穆的感覺,同時也有一種溫暖撲面而來,每年四月五日前後是春天真正到來的時節,告別了冷酷蕭索冬天的大地又迎來了新的生機。在北方的清明節裏,小草吐出了新芽,樹枝也柔軟起來,金黃的迎春花盛開着,美麗極了,而在這一天,人們要去掃墓祭奠死去的親人和祖先,我想古人把清時節安排在生機盎然的時節裏是對逝者的尊重,同時也是暗示後人要不斷進取,煥發勃勃生機。想想是不是很有門道?原來古人對這個節日有種寄託啊!

端午節,一提到她人們就會想起一種食物“糉子”,自然就會想起一個人屈原,他是春秋時楚國著名的詩人,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他創造了離騷體對後世影響極大。他一心想報效楚國,但受小人誣陷,被流放邊疆,被流放的屈原仍然思念祖國,滿腔的愛國熱情無處寄託最終投汩羅江自盡了。在屈原投江後悲慟的人們爲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把糯米糰扔入江中,慢慢地就變成了我們現在吃的糉子的傳統習俗了。而人們在江中划船扔糉子的行爲,慢慢地就衍變成了現在賽龍舟。在屈原的作品中無處不體現出自身高貴純潔的美好追求與人格修養。所以古人爲了紀念他就將他投江的那天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想想是不是很有來歷?原來古人對這個節日有種追念啊!

中秋節,一提起她人們自然會想起一個字“圓”,月圓,人圓,事事圓。這一天當然少不了吃月餅,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香甜的月餅,品茶,賞月,聊天,那情景真是美輪美奐啊。可誰知道古人爲什麼定農曆的八月十五爲中秋呢?原來自古皇帝就有“春朝日,秋祭月”的規矩,秋就要拜月,而八月正是秋天的中間一個月,十五又是月圓之日,所以皇帝選擇這一天來拜月,後來文人,大夫也紛紛效仿。而“秋”又有莊稼成熟之意,農作物在秋天成熟,收穫,百姓們也因此期盼中秋的來臨。還有傳說嫦娥奔月也是這一天,所以八月十五就定爲中秋節了。吃月餅代表月圓人團圓。古人從正月十五的湯圓到八月十五的月餅,想想是不是很有文章?原來中秋節體現更大的圓滿啊!

這些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一個節日都離不開兩個字“團圓”,在團圓的背後自然體現了一種親情。在傳統節日文化中,我們可以尋找到我們人類祖先戰勝自然,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勇敢,經驗和智慧,同時也能體會到人類對於自然力量的敬畏尊重以及對古人美好品格的推崇。我們要將這些傳統節日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篇十四: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泉城濟南有一條最繁華的街巷—芙蓉街,我的家就在這裏。在巷子的深處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門店透着一種神祕,別看它不起眼但卻大有深意……

一天,媽媽滿心歡喜的穿了一件新裙子讓我看,可我不管怎麼看都覺得這件衣服怪怪的,和平時穿的有點兒不太一樣。明明是短袖的裙子,領子卻高的把整個脖子都包裹住了,裙子雖然長到腳踝,可兩邊開着的叉高到大腿,我滿臉疑惑的看着媽媽。但媽媽卻是一副很喜歡的樣子:“這叫旗袍,可不是普通的衣服,它是中國的國粹”。“旗袍好奇怪的名字,爲什麼把這件奇怪的衣服稱之國粹呢”?媽媽衝我笑了笑說“走我帶你去一個地方”。

咦?這不就是那家我十分好奇又從來沒進去過的店鋪嗎?“玉謙旗袍”店幾個大字很是醒目,兩側的楹聯“門前聖水芙蓉泉,旗袍世家數百年,”不僅道出了它已有百年多的歷史,同時還告訴了人們它的方位。一進門,更是被滿屋子各式各樣的旗袍吸引住了,模特身上穿的,牆上面掛的、展示櫃裏擺放的,琳琅滿目竟沒有一件是重樣的,有種瞬間穿越了的感覺。一位身穿中式服裝的老者熱情接待了我們,他就是玉謙旗袍店現任的店長於仁謙出身旗袍世家,今年已經60多歲了,他的先輩從清代開始就從事旗袍服裝,到他這裏已經是第五代了。瞭解我的來意後,老人家更是滔滔不絕的講起他和旗袍的淵源。

“我是上世紀30年代,跟隨父輩來的芙蓉街。每天看着父親擺弄製作旗袍耳濡目染逐漸也喜歡上了做旗袍這門手藝,70年代初,開始正式學做旗袍的。”可是,上世紀50年代之後,由於歷史的侷限,匾曾被摘過很多年。爲了生存“被迫”接受些“送貨上門”的活計,只不過那些年人們訂做的多是些便裝、中山服。1966至1976年間,旗袍更是被視作封建物品而遠離人們的生活,在那種艱難情況下始終沒有放棄對旗袍製作工藝的研究,直到改革開放之後,這種漂亮的服飾才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之中。所以,“玉謙旗袍”能走到今天實屬不易。

老人家說他的旗袍全部是純手工的,所以製作講究鑲邊、滾邊、嵌邊、巖條、盤扣、貼花、繡花、手繪八大工藝,這些年來,他秉承了八大製作工藝的基礎上,潛心研究,不斷創新求發展。量體裁衣是“玉謙旗袍”的最大特色。爲了儘可能讓訂做的旗袍合身合體,他把測量尺寸從早先的20多個,擴展到40多個。如今他創立的經緯立量法,需要測量60多個尺寸。他說:“中國的傳統服裝,特別是旗袍,是真正的個性服裝,可謂‘千人千衣’。因而,每件旗袍需要測量60多個尺寸:身長、袖長、胸圍、袖口、腰節、開衩、總肩……這種細緻的測量,等於繪製了一幅精準的人體比例圖。”他還形容說:“我的眼睛好似照相機、攝像機,大腦則好似計算器,如此這般,裁剪起來才能運轉自如,製作出來的衣服才能合體合身。”爲了讓旗袍既傳統又新潮,他還借鑑國外新潮款式,將歐式晚禮服的設計,運用到旗袍的設計中,從而使得製作出的旗袍,格調更加高雅,款式更爲新穎。對此不無自豪地說,這些年來,先後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奧地利、加拿大、荷蘭等四五十個國家的留學生和國際友人,做過各式旗袍和中式服裝。更值得驕傲的是,他還爲國內外著名影星、著名主持人,做過各式旗袍和中式服裝,爲“玉謙旗袍”贏得了極好的聲譽。

歷經百年多的“玉謙旗袍”,至今仍然是手工製作,準確地說,主要是由老人家獨自制作完成。現在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有志青年能傳承他的這門手藝,到上海、北京、廣州等主戰場去開拓市場。一說到這裏老人家忍不住連連嘆息:“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動腦子,也容易浮躁,沒幾個願意耐心跟我學手藝的,也曾經招收過一些徒弟,但後來都走了,畢竟手工製作服裝還是很累的。只要一個人能堅持三年,那他就能成功了,可是到目前爲止還是沒有人能吃得了這個苦。曾經有一個很好的學徒,在他快要成功,我準備讓他去闖市場的時候,他卻放棄了,進入了一家現代服飾公司。我現在就希望有個不需要文化程度有多高,但能勤勞吃苦的徒弟耐心跟我學,這就夠了,我一定不能讓這門祖傳的手藝流失。”淡泊名利,一心想着匠心傳承這就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手藝師傅的良苦用心。

正是靠着這份執着和堅持2010年10月,“玉謙旗袍”被列入濟南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5月,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3月,被認定爲“山東老字號”。現在它已經成爲泉城濟南的名片,代表着濟南的符號。

篇十五: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經常想起,那嘴裏哼唱着的京曲腔調,那小巷裏賣着的紅色剪紙,那逢年過節身着的華冠麗服,那令人溫馨的傳統禮節,這些記憶中的碎片使空氣裏充滿生活的氣息,縈繞在我們身旁,我們也習以爲常。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生活的氣息開始離我們遠去,看不見,也摸不着。更可悲的是,我們毫不知情、毫無感覺,甚至毫不在意、毫不可惜。

中華傳統文化形成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當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優秀的傳統文化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近代以來,伴隨着中國政治、經濟的近代化,西方文化來勢洶洶,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中國的傳統文化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在西方文化的侵蝕下,傳統文化日益淡化,這不得不引起我們思考。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是根深蒂固的,它受到衝擊是從五四運動開始的近代史發展過程,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搏鬥的歷程。

有人說,是時代改變了它們。我認爲,非也非也。21世紀是一個新時代,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是一個要求創新的時代。隨着經濟高速增長和科技日益強大,我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地提升,隨之而來的還有中華傳統文化因時代的變遷而遭受衝擊和傳統道德被遺棄的問題。傳統文化是前人在封建背景之下,依據儒家思想文化的仁義禮智信而形成的,因此,中國傳統文化有其精髓之處,也有糟粕之處。隨着時代的發展,一些跟不上時代的落後之處無疑是會逐漸消亡的。因此,時代的發展和時代要求創新是推動中華文化改革創新的動力。

也有人認爲,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也隨之沒落。新年時,人們似乎不再像以前一樣熱熱鬧鬧地走街串巷去串門拜年,不再像以前一樣真摯地表達對傳統節日的熱愛和祝福,不再像以前一樣視自身文化爲傲;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洋節,洋禮節,洋文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留學;越來越多的人決定改成外國國籍……人們崇洋媚外的想法隨着時代發展越來越多,可是中國難道不是隨時代發展也在快速、高質量的發展嗎?其實,如果說一個人的思想決定這個人的成長的話,那麼中國人的思想也決定着中國未來的走向和發展。

通過品讀季羨林的《傳統文化之美》,我不僅體會到了傳統文化有多美以及它的美體現在哪裏,而且概括出了傳統文化有衰落跡象的原因。首先是國人的觀念改變了,以實用主義爲核心,金錢成爲了人們心中的第一位,以及國家和國人對中華文化的保護力不足。比如敦煌在甘肅,而敦煌學研究卻不在中國;韓國人比中國人更像中國人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端午節被韓國人申請了版權;書法在日本被重視,茶文化起源於中國,卻出名在日本,中國人卻一味地找咖啡代替;中國文化,前所未有地“不屬於”我們自己了。七夕節火不過情人節;還能有多少國人能定下心來學習、臨摹古人的優秀作品;被譽爲中國”戲曲活化石”秦腔,崑曲等優秀劇種,還有多少人在聽?其次是輿論嚮導、教育等不同的領域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對國人進行了錯誤的引導。還有,教育內容西方化是造成傳統文化丟失的重要因素。如果中國人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大多爲西方化教育,那麼中華傳統文化在中國教育領域是沒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最後是一些崇洋媚外的僞專家僞學者的推波助瀾,不經意間成爲了西方文化侵略中國傳統文化的工具,甚至這些人還被電視、媒體捧爲座上賓。輿論的導向需要有人先站出來指明方向,然後會有烏合之衆出來迎合,隨後影響力就被擴大了。因此,造成傳統文化發生千年一遇的變化時,其中的原因是涉及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

賞傳統文化之精,析傳統文化之美。這不只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更應該落實到行動上。保護傳統文化,不僅是國家的責任,更應該是我們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首先要區別優劣的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革新和摒棄傳統文化的糟粕,這樣纔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其次,中國人不應成爲復興傳統文化的旁觀者,應該成爲復興傳統文化的參與者。有利於增加對歷史的瞭解、對文化的瞭解,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有利於培養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然後,我們不僅要學習儒家文化的精華,積極關注國家的大事,還應該有范仲淹等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品質。最後,中國之所以能成爲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短短的幾十年走完了美英等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路程,不僅是因爲中國人勤勞努力、愛崗敬業的美好品質,還因爲中國人愛國愛家的精神。

文明興則民族興,文明亡則何以爲族?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文化底蘊,也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代表,更是中國的軟實力象徵。所以復興傳統文化運動迫在眉睫。今日不復興,更待何時?

篇十六: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爲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佛教、道教等。

提起傳統文化,成長於文化斷層期的現代人多數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獵的人可能感嘆地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兼容幷蓄,和而不同,似乎無從談起。“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

首先,我們應該從精神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歷史的長期積澱,形成爲社會意識的潛流,滲入到了社會心理的深層,她的影響隨處可現的。只有深入學習弄通弄懂傳統文化,我們才能真正讀懂中國,在深入瞭解傳統文化基礎上,根據社會發展需要,時代進步的要求,創造性地爲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充實新的時代內容,使之不斷完善發展。

如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誠信、感恩、孝道、仁德、慈愛、正氣、勤學、節儉、修身、立志等等的弘揚,濃縮了傳統文化立世做人榮辱觀。

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和諧”的思想博大精深,和諧理念作爲一種普遍的精神特質,爲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論述,成爲各家各派思想學說的靈魂。和諧理念跨越時空,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學派對和諧思想都有深刻的闡發。儒家提倡“中和”,強調“禮之用,和爲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道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動,因勢利導,合乎自然,虛靜處下,海涵寬容,從而建立起自然和諧的治國秩序。墨家倡導“兼相愛,交相利”,主張實現個體與社會的有序一體,道德與功利的和諧一致。法家主張對個人、社會、國家三者關係正確定位,在大一統的格局內,實現國家主導下的社會和諧。兵家講求“令民與上同意”,強調“先和而造大事”,把“令之以文,齊之以武”作爲治軍經武的重要前提,視“和諧”爲克敵制勝的根本保證。中華文化能夠生生不息,中華民族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與和諧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的就是這種優良傳統,如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遜的美德,再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國憂民、以德化人、和諧持中等,這些傳統精神世上其他民族所無法匹敵的,也是我們要繼承發揚的。

其次,我們要從文化內容上弘揚傳統文化。

翻開中國的歷史長卷,綜觀而得的盡是璀璨的星火:遠古神話的浩大純美,諸子散文的洋洋灑灑,辭賦經文的博大精深,唐詩宋詞的經典奇葩,輝煌了中國五千年的文化。

中國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遠、最穩定、最輝煌、最豐富、最發達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悠悠五千載,經歷了萌生期、形成期、確立期、繁盛期和總結轉型期幾大時期。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指出,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體現在對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認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終會走向虛無、走向異化。如此說來,當前國民對傳統文化的追隨,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漸增強的體現了,由此可見,誦讀千古美文不僅是正確的,也是極其必要的。我們要主動、積極地閱讀文化典籍,欣賞文學作品,考察文物古蹟,真正瞭解我們的先人留給我們的遺產,做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積極弘揚民族文化傳統文化,我們雖不能全盤吸收,可我們有義務把它發揚光大,使其成爲我們的資本和驕傲。

另外,我們要多從藝術形式上弘揚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在五千年的文化沉澱過程中,爲我們民族積澱了豐富的民族文化素材,主要體現在漢字、傳統精神、傳統圖形、水墨意境、傳統手工藝等各個方面。從商周青銅器到漢代工藝品,從舉世聞名的“唐三彩”到古樸優雅的宋代瓷器,從明代蘇繡到清代傢俱,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工藝歷程。再看中國的繪畫、書法、戲劇、建築藝術、民間藝術,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底蘊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們隨處可見的中國古典建築、太極圖紋、畫像石、金石篆刻、藍印花布、木刻插畫、臉譜文化、民間剪紙、裝飾紋案、書法文字等。都是最能反映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它是一種既有高品位的中國文化內涵,又有符合世界當今潮流的嶄新樣式。如果真正瞭解了這些藝術、形式就能反映出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精神。我們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

“傳統化”和“本土化”的迴歸,是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與世界接軌的渠道,同時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這是我們對傳統民族文化的一種反思,甚至可以說更是一種責任。只有使中國不斷的加快全球化的進程,並積極的宣傳中國文化,才能讓世界瞭解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纔是中國真正騰飛的時候!

篇十七: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屹立在這片東土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一個民族屹今至久,它的精魂何在?是的,中華民族的精魂就在於這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上。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它屹立在世界上的資本,一個民族的歷史,可以說決定了這個民族的文化。也可以說,歷史與傳統文化是完全成正比的,這也就是那些新立的國家,爭着搶着要學習我們傳統的原因之一。只有一個國家有了普及的傳統文化,他的歷史纔會悠久,纔會屹立不倒,纔會傳承百年、千年、甚至上萬年。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近有一種這樣的現象: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更多的國家,爭相在國內創建孔子學院,發展中國的文學文化思想,發展中國的經典傳統文化。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本古老的經典,再一次被人們從紛繁的歷史中捧出來細細品讀,成爲新時代的經典。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傳統文化的魅力是多麼廣大。距今幾千年,依然是世界的瑰寶,是世界寶貴的傳統文化,我們可以說歷史成就了傳統,成就了文化。雖然歷史並不一定全是對的,並不一定具有絕對的可鑑性,但我們必須承認它的弊大於利,我們不妨把它的謬論當做反面教材,引以爲戒。而它的精髓需要我們去傳承,使其脈脈相傳。

當然,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歷史不可避免地被曲解,有些人理解不了它的本質,也缺乏尊重歷史的敬畏之心。例如近年風靡全球的網絡遊戲——王者榮耀,裏面有不少的角色是歷史人物,但又不是歷史原本的樣貌,最爲典型的是這款手遊中的特定角色“李白”,從詩人變成了一名刺客,放蕩不羈,完全脫離了歷史原型。還有另一個歷史人物“荊軻”,在王者榮耀裏設定的角色爲女性,而真正歷史中荊軻是一名男刺客。還有不少運營商爲了牟取暴利,隨意翻改歷史,導致很多沉迷於其中的中小學生,把這段翻改歷史當作事實。這樣的歷史我們要有何用?但真的是歷史文化本身的錯誤嗎?不,不是的,歷史文化滲透在我們身邊,積澱在我們的血脈之中。真正錯的不過是我們自己本身罷了,我們對傳統文化歷史的理解和認知不夠透徹,甚至沒有想過要尊重這段歷史,傳承這段文化。

其次,歷史與文化之間的關係並不是淺顯的,它是複雜的,無可預知的。不少強盛的國家對中國政治方面的歷史感到輕蔑與不屑。是啊,回顧歷史,除了光鮮的文化傳統,剩下的,是一個遍身傷疤,面目全非的中國。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我國就與各方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被迫割讓土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開始了慘無人道的燒殺肆掠。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事件,更是令人觸目驚心,難以忘懷。歷史,也許並不是表面上傳承的耀眼文化,更多的是它屹立在世界上的風霜雨雪。有人說,歷史與文化相當於一個角,在同一頂點出發,卻從兩個不同的方向無限延長。永遠不可能相交,也不可能會有聯繫。但我認爲,這並不是必然的,一段歷史的滄桑,難道不能託舉出這段文化的非凡嗎?所以說,歷史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可能不容易貫通,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卻是千絲萬縷。

最後,我們也必須承認,傳播歷史,交流歷史無疑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驅動力。中國古代史學著作浩如煙海,體現了一種歷史的反思。這些思考,凝聚了先人的智慧,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正是我們需要交流傳承的。如《阿房宮賦》通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其覆滅,總結了秦朝統治者因爲驕奢腐化不恤民意的歷史教訓,向唐朝統治者發出了勿使後人而復衰後人的警告。蘇洵的《六國論》,認爲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而不善,弊在賂秦”,並借古諷今“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歐陽修借五代後唐莊宗先盛後衰,先成後敗的歷史事實,扼要提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論斷,精闢透徹,發人深省。這些文章,無不體現了古代歷史學家樸素的歷史唯物觀,他們借古諷今,警示後代:應以史爲鑑,君明臣賢、教化清明才能受百姓擁戴,綿延歷史。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掩卷而思,這幅極其悽美的畫面,又何嘗沒有包含濃濃的鄉愁呢?這些內源性的影響,並非顯現在表面,早已種植在我們的心中。傳統文化的薰陶與歷史的影響,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顯現。著名的物理學家錢學森和數學家華羅庚在聽到新中國成立後,毅然放棄美國的優待,懷着一顆赤子之心,不遠萬里地回到祖國。他們爲何肯放棄當下的一切,不辭辛勞地投身於祖國建設?是文化的內涵,是文化另一種不爲人知的價值。傳統文化,它是潛移默化的,需要用漫長的時間顯現;傳統文化,它是我們深植在心的一種力量,需要我們給他一個激活的時機。文化,不僅僅是一筆財富,更是這個民族血脈裏的眷戀。這種眷戀,無論歷經多久都不會淡釋,傳統文化能夠把整個民族聯繫起來,每個人都是這個民族的一部分,讓每個人都感到民族的責任感,這也就是我們爲什麼說,傳承文化可以綿延歷史的原因。試問,一個民族團結了,他還會輕易倒下嗎?還會經受不住歷史的打磨與鑑造嗎?

歷史,是不可逆轉的,卻是無比重要的;文化是非同凡響的,卻是由歷史的洗禮,鑄造而成的。歷史與傳統文化,與一個民族的興亡是有着至關重要的關係。想要獻身國家,就必須先傳承和發揚這個國家的傳統文化,銘記,這段悠久的歷史。作爲新時代的少年,作爲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要回望歷史,普及傳統文化,爲日後建設祖國打下堅實的基礎,讓祖國的明天更加昌盛,更加偉大!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czxz/zhongkao/1317052.html

  • 標籤: 傳承 精選 演講稿 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精選17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新時代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精選17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