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孟子二章教學設計(精選7篇)作文

孟子二章教學設計(精選7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6.24W 次

篇一:孟子二章教學設計

孟子二章教學設計(精選7篇)

[學習目標]

1.理解孟子所闡述的“義”的含義,懂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擇,把握人生,慎重選擇。

2.學習經典論說文在論證結構和方法的獨到之處。

3.感受孟子文章語言自然流暢,節奏鮮明的特點,多朗讀,多背誦。

[學習重難]

1.重點:

(1)朗讀和背誦全文。

(2)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彙。

2.難點:

(1)學習經典論說文在論證結構和方法的獨到之處。

(2)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學法指導]

1.採用“誦讀—積累—感悟”的學習方法完成學習任務。

2.在教師的指導下,查閱資料,爲文章觀點找論據,準確理解文章的內容。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給下列加點字加註音

舜發於畎畝之中()一簞()食

蹴爾而與之()一豆羹()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困於心,衡於慮③入則無法家佛士

3、翻譯句子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爲也。

萬鍾則不辨禮儀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爲之。

4、文學常識

《孟子》一書主要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論。南宋朱熹將它和______、______、

合稱“四書”。孟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時期國人。我國古代的______、______、散文家,是繼孔子之後的______大師,後人稱他爲______。孟子主張______,認爲人生來就有仁義禮智四種品德。他還主張______和______。

二、學習﹒研討

1、用課文原句填空

①體現本文中心論點的句子是:______。《魚我所欲也》

②強調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______。《魚我所欲也》

③體現中心論點的句子是______。《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④經歷磨鍊的好處是:______。《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⑤體現“知錯就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______。《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魚我所欲也》

①結尾“非獨賢者有是心”中“是心”指的是什麼?

②就論證角度看,寫饑民不接受關乎生死卻是無理施捨的“一簞食,一豆羹”,是從面舉例,寫有人“不辨禮儀”地貪求“萬鍾”之俸是從______面舉例。

③“此之謂失其本心”句中“此”指的是什麼?(用課文原句回答)

三、拓展﹒延伸

(一)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爲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向爲身死者而不受,今爲宮室之美爲之;向爲身死者而不受,今爲妻妾之奉爲之;向爲身死者而不受,今爲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爲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節選自《魚我所欲也》)

(二)孔子見齊景公,景公置廩丘①之邑以爲養②。孔子辭不受,入謂弟子曰:“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今說景公,君未之行③而賜之廩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駕,辭而行。

(節選自《呂氏春秋》)

注:①廩丘:地名。②養:供養之地。③未之行:沒有采納我的主張。④丘

孔子,名丘。

16.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萬鍾於我何加焉何加:

(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

17.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謂失其本心。

18.文段(一)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2分)

19.孔子爲什麼不肯接受景公賜給他的供養之地呢?請用文段(一)中的語句回答(2分)

篇二:孟子二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象。

2.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標

1.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

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2.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意。並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於憂患”的時代意義。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學習文言文的關鍵是誦讀。特別是像《孟子》這樣富於文采的文章,誦讀顯得尤其重要。可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討論點撥法

3.競賽法

4.比較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教學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師生共同研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文相關知識,把握文意,理清說理思路,把握說理方法,品味語言: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觀點的理解。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大家還記得那財氣勢恢宏的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嗎?西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麼?(學生齊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們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層探究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二,資料助讀

孟子與《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傳弟子。遊說於齊樑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丑、萬章等著書立說。繼承孔子的學說,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爲貴”君爲輕”,稱暴君爲“一夫”,認爲人性本善,強調養心、存心等內心修養的工夫,成爲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宋元以後,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爲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定爲“亞聖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思想事蹟大都見於《孟子》一書。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出於對當時執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說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願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厲、理直氣壯。他又善於運用各種驅誘論敵就範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

注意把握字音,停頓、重音。

2.教師示範背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氣勢。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注意排比句的節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四、譯讀課文,把握文意

1.學生自行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城,內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離開。今義:往、到)

親戚畔之(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池非不深也(護城河。今指水塘。)

(3)一詞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三裏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環而攻之而不勝(代詞)

以天下之所順(用)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到)兵革非不堅利也(銳利)

(4)注意下列加點詞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譯;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爲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憑着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五、思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開籍提出論點,指出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例加以證明,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後由戰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論,闡明瞭“人和”的實質,即“多助”天下順之”;最後把“多助”與“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教師依據學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2.學生依據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六、總結昇華

教師提示,“六經注我,我注六經”,學習文言文,要注意聯繫現實,古爲今用,賦予經典作品以時代意義;對於“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認識的?請聯繫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討論。

生1:我覺得“人和”就是拉幫結派,君不見,人世間,團團成夥好辦事。

生2:日本某些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果招致了國內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衆叛親離;正應了孟子這句古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這一主張,強調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特定階段中的遠見卓識。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這就使他的觀點不可避免地帶有了時代的侷限性。

生4:我覺得,戰爭勝負取決於戰爭的性質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時”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論只能適用於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社會。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要想打勝仗,就必須有最先進的武器,其餘都是次要的。美伊戰爭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嗎?

生5:強權只能橫行一時,絕不可能橫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發展到今天,雖然歐美髮達國家相對來說仍然處於支配地位,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大國的霸權地位已處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運作中是否合乎道義正在成爲處理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關係的準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將會成爲21世紀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觀念。

生6:在當今社會,什麼是合乎“道義”的?什麼是不合乎“道義”的呢?

教師明確,也許可以這樣回答;第一,合乎國家與國家平等的原則,也就是說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都應在平等的原則下參與國際事務,第二,有利於維護和平共處,這是鑑於20世紀的戰爭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維護和平,避免戰爭,對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中國儒家的思想作爲一種有價值的資源受到我們的重視。

七、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整理課堂發言,寫一篇讀後感

篇三:孟子二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背誦中理解選文的思想內容,體會選文所說明的道理。

2、能力目標:把握文中運用對比,逐層深入論證的方法。

3、情感目標:瞭解孟子和《孟子》,探求孟子的思想。

教學重點及其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本課的重點是對選文思想內容的理解,論證中心和論證方法的把握。

2、教學難點:探求孟子思想的核心。

教學手段及其教學方法

1、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2、教學方法:朗讀、探究、講授相結合。

課前準備:利用網絡資源對課文儘可能地做多的瞭解。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學內容及其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孔子、孟子及《論語》、《孟子》簡介

孔子,春秋時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孟子和孔子一樣,成爲封建統治者尊崇的偶像;到了唐代已將孔子和孟子並稱;元、明時孟子被稱爲“亞聖”。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孟子》是一部記錄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念和政治活動的書。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五經”:《詩經》、《尚書》、《周禮》、《易經》、《春秋》。

2、導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範讀課文

引導學生注意:讀音停頓

重音節奏

三、翻譯理解文意

1、出示重點字詞、句——交流

2、請學生質疑、補充

3、隨師齊讀課文——鞏固、體會

四、深入研析,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議論的中心

質疑:1、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中哪個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指的是什麼?

3、這一章的論點是什麼?結論是什麼?

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結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文章主要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五、品讀。

從“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探求孟子的思想。

標題中的“道”有其特定的含義,即講仁義,施“仁政”,所以這個標題的意思是說:凡講仁義、施“仁政”的,就會得到廣泛的支持與擁護;反之,就孤立,就會只得到極少數人的支持與擁護。孟子生活在各諸侯國互相攻伐、社會騷亂的戰國時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張,反對武力兼併。

六、小結

七、誦讀中結束

八、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教學內容及其過程

一.導入新課:

美國阿拉斯加的一個自然保護區內原是鹿與狼共存的,爲保護鹿不被狼吃掉,人們趕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寧”環境中的鹿,優哉遊哉,不再狂奔快跑了,體質明顯下降,不久便有許多鹿病死了。人們只得再把狼“請”回來,不久鹿羣又生機煥發充滿活力了。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會有什麼樣的感想呢?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範讀課文

引導學生注意:讀音停頓

重音節奏

三、翻譯理解文意

1、出示重點字詞、句——交流

2、請學生質疑、補充

3、隨師齊讀課文——鞏固、體會

四、深入研析,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議論的中心

質疑: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針對什麼問題提出論述的?

造就人才,治理國家

3、孟子認爲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須經歷:(用原文是話回答)

4、“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一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是人”指的是什麼?

承上啓下。文章開頭提到的六個人及與此相似的其他人。

5、第一段列舉了六個歷史人物,他們經歷上的共點是什麼?作者寫這些人物有什麼作用?

這些人雖都出身貧賤,但他們都在經歷了艱難困苦的磨練後,終於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業。

(列舉六個例子是爲了引出論點,說明憂患可以激發人奮發有爲,成功人士必經一番磨難。)

6、上天要把重擔加給某個人,必須要從哪幾個角度來磨練他?

心理、身體、生活境遇。(生活、思想、行爲)

7、說明人才經過艱苦磨練的作用的句子是: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在文章中作者認爲國家長盛不衰,就需要和。9、本文的論證方式有什麼特點?

1)先論證“生於憂患”,方法是先舉同類事例,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作者的觀點,然後從理論上加以說明。

(2)再論證“死於安樂”,高度概括歷史上安樂亡國的事實加以說明。

(3)文末歸納中心論點。

10、小結:常處憂患,多受磨難,可以使人奮發圖強,從而得”生”;沉迷於安樂,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敗墮落,從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國家的興盛衰敗也是如此。

五、堂上練習:

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中心論點是。闡述了孟子的人才觀。

2、給下面的加點字注音。

畎畝()傅說()膠鬲()法家拂士()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入則無法家拂士。

困於心衡於慮。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意思。

所以動心忍性()()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空乏其身()

舜發於畎畝之中()

管夷吾舉於士()

百里奚舉於市()()

苦其心志()人恆過()

5、翻譯句子:

(1)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2)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篇四:孟子二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和意義。

(2)學習文章在論證過程中所運用的各種論證方法。

(3)瞭解孟子的政治思想。

2、過程與方法

(1)熟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

(2)通過比較閱讀,理解孟子的理想。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明白“捨生取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培養他們高尚的情操。

教學重點

學習文章在論證過程中所運用的各種論證方法。

教學準備

準備好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嗟來之食”的故事。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請一位同學誦讀《魚我所欲也》,其他同學認真聽。在聆聽的過程中注意發現讀音、句讀的差錯,標記出來以便糾正。

2、自由朗讀課文,結合註解初步感知課文,標記出有障礙的字、詞、句。討論解決。

3、內容概述:孟子要求人們,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像賢者那樣,把“義”放在首位,必要時還應該做到“捨生取義”。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怎樣提出來的?爲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提示:中心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爲“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爲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之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2、論點提出後,是怎樣論證的?

提示:提出“生與義不可得兼,則捨生取義”的論點後,首先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捨生取義”,是因爲人皆有“欲生不爲苟行,惡死有所不避”的思想。然後再從反面說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麼什麼事都可能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保存而不喪失。接着舉例說明,人即使在飢餓時仍有羞惡之心,自古以來就寧死不食“嗟來之食”的人。最後,文章陡然一轉,“向爲身死而不受”,現在“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又是爲了什麼呢?難道是“爲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先前爲了“義”可以“捨生”,現在卻爲了高官厚祿和物質享受就舍掉了“義”,這種行爲不是應該停止嗎?

3、文章主要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和修辭手法?

運用了比喻、對比的論證方法和排比的修辭方法。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地說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不能同時並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飢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於“生”,突出了主題。

對比。生和義比,義此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做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辨禮義而受萬鍾”做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於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四、課內小結

人人都知道“義”比“生”更可貴,“不義”比“死”更可惡,然而只有賢者能把這一主張貫穿於他人生實踐的始終,而一般人由於受環境的牽制,往往會改變初衷。因此,孟子的教誨就愈加地可貴。

五、課堂跟蹤反饋

夯實基礎,做課後練習題。

第二課時

一、溫故知新

快速回顧與作者有關的文學常識。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自讀課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疏通課文。

2、研讀課文,思考下面的問題:

(1)文章列舉了六個歷史人物,他們有什麼共同點?作者舉例想要說明什麼?

(2)請你舉出古今中外同類型的例子。

(3)文章2、3節通過正反兩個方面的道理論證,要闡明的道理是什麼?

(4)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5)文章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提示:(1)都出身貧賤,經歷磨練都都大有作爲。想說明的是:要想成才必須經過磨練。(2)如:韓信、愛迪生、諾貝爾、居里夫人等。(3)個人成才和國家存亡都有經歷磨練。(4)生於憂患,死於安樂。(5)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三、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層層推理,從正反兩方面進行推論,得出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結論。這個結論告訴我們成才和磨練之間的關係,它告訴我們該如何正確地對待苦難與挫折。

四、課堂跟蹤反饋

夯實基礎,背誦課文。

篇五:孟子二章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一、學習兩篇短論結構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及條分縷析、環環相扣的論說語言特色。

二、瞭解並掌握課文中一些古今異義詞,學習課文中的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

三、正確理解並認識“天時、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義並從中得到應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艱苦中造就。

教學設想

一、引導學生認真進行課前預習,着重瞭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張並熟悉課文。

二、兩篇短論的教學處理應略有差別,教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可充分利用書下注釋及有關工具書,引導學生自學,重點在於理清脈絡,瞭解論證方法;教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則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多加疏通,逐段分析。

三、反覆誦讀,直至背誦、默寫。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瞭解學生預習情況後,指名誦讀有關注釋,簡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軻(“孟子”是人們對他的敬稱),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辯論家。是繼孔子以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諸子散文中極有影響的著作。《孟子》一書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個人修養。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張是“非攻”與“兼愛”,主張和平,反對一切戰爭。顯然,孟子的主張帶有極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國古代戰國時期諸侯混戰的時期,卻有着積極的意義,至於課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論斷,其最終目的在於維護封建統治,但對生活在今天的我們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初讀課文。

1.瞭解預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況。

2.指名誦讀全文,正音後齊誦數遍,再由教者範讀課文。

正音:“夫”,fú,發語詞,放在句首,以引起議論。“粟”:穀子。與“慄”區別。

3.對照書下注釋,指名學生疏通文句。

4.教者釋疑、點撥,重點注意下列詞語及句子: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古代城邑有內外城之分,“城”爲內城,“郭”爲外城;“三裏”“七裏”均非實指,說明城邑之小。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詞用,即“這(就是)”的意思,與“也”合用,構成判斷,意思是“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團結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釋爲“限制”,名詞作動詞用。

“固國”“固”,原爲形容詞,這裏用作動詞,“使國鞏固”。

“威天下”:“威”,原爲形容詞,這裏用作動詞,作“威懾”講。

“寡助之至”:“之”,動詞,作“到”講。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5.指名串講課文,師生共同訂正。

6.齊讀課文。

三、講析課文。

提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二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條件及諸多的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亦極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提問:中心論點提出後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

明確:2、3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爲“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歸納: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問:中心論點既然已得到了論證,爲什麼還要寫第4段?

引導學生討論後明確: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了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爲“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

注意下列詞語: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筆概括了上文三段,“曰”總領發起下文議論。

“君子”,即文章中所說“得道者”。

歸納:第4段進一步論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歸納全文。

提問: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明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着運用戰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說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

2.議論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構縝密。

提問:應該怎樣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張?

充分討論明確: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義”“非攻”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那個歷史時期具有進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特定階段中的獨見卓識和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對於我們今天辦好事情也有借鑑。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侷限性。

五、反覆誦讀課文,直至背誦。指名、分組、集體背誦。

六、練習。

1.完成“朗讀•背誦”一、二。

2.補充練習: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不同用法: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說明“之”的不同用法。

2.指名背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討論孟子的政治主張,指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是反映孟子個人修養、對人生態度的代表作。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下》。

三、指導預習。

1.閱讀有關“提示”。

2.依據書下注釋,大致瞭解本文所講的意思。

四、講析課文。

1.教者範讀課文,正音。

畎畝(quǎn)傅說(yuè)膠鬲(gé)

拂士(bì):同“弼”空乏(kōng)

2.指名依據書下注釋,試譯第1段。重點講清“發”“舉”等動詞的意義。

發:起,被起用。舉:被舉用,選拔。

明確:“發”與“舉”意義不盡相同。“發”與“舉”既表現了人物由低微向顯貴轉換的過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爲君,是聖人,他的成功,固然與“堯”的賞識有關,但主要的還是他自身的才幹與努力的結果,故曰“發”;傅說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賢人、平民,他們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還取決於明主的知遇,故曰“舉”。

3.師生共同校正、釋疑。

4.討論第1段。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舉了幾個人物?

明確:六位。即“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

(2)這六位人物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明確:這六個人出身都卑微。(種田、築牆的、販賣魚鹽的、犯人、隱居者、奴隸),他們都是經過艱苦的磨練,顯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幹,後來都被統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幹出了一番出色的事業。

(3)作者列舉這六個人有什麼作用?

明確:爲下文“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這一著名論斷作鋪墊。

5.討論第2段。

(1)講析重點詞語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詞,這。

“苦、勞、餓、空乏”:原來都是形容詞,課文中均用爲動詞。(注意:對初中生不可出現“使動”這一概念)

“拂”:違背、受阻撓。

“亂”:動詞,擾。(注意:讀“行拂亂其所爲”一句時,可以在“行拂”後稍作停頓。)

“所以”:介詞,課文中的“所以”可譯爲“之所以……的原因”

“曾”:與“增”通假。

(2)指名試譯第2段,師生訂正。

(3)明確:第2段與第1段的關係:第1段列舉六個特殊的事例,推斷歸納出第2段帶有普遍性的結論:又通過後面的結論,論證前面所舉六個人之所以在事業上能獲得成功的原因:艱險的環境,給人以困苦、飢餓、貧困、疲乏、憂慮,然而,也正由於經受了這些磨難,堅定、振奮了人們的意志,使人們在迎戰困難、謀求生存的過程中不斷增長了才幹。(可以聯繫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例,闡述“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無好男”的道理)

6.討論第3段。

本節難度較大,可由教師逐句串講。

(1)重點弄清下列詞語及句子

“恆”:常常。“過”:過錯。這裏用作動詞,犯錯誤。

“然後”:這樣以後。“然”,代詞,“這樣”,指有過失。

“衡”:與“橫”通假,梗塞,不順利。

“徵”:觀察到,檢驗。

“入則無法家拂士”:在國內如果沒有善於法的世臣和善於輔佐的賢士的規勸諷諫。“拂”,匡正過失。

(2)這一段主要闡述了作者的什麼觀點?

明確:論述了人常常處在困境,才能不斷奮發;國家常常沒有憂患,則往往會遭至滅亡。即精神上的潰滅必然會導致物質上的滅亡。在論證方法上則運用正反論證,一反一正,爲推斷出中心論點打下基礎。

7.討論第4段。

明確:最後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論點:常處憂患,多受磨難,可以促使人奮發圖強,從而得“生”;耽於安樂,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敗、墮落,從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國家的興盛衰敗亦是如此。

五、歸納全文。

1.討論論證方法。

明確:本文的論證方法,主要是由個別到一般,最後推斷出中心論點。即特殊論據——一般論據——中心論點。

2.討論寫作手法。

明確:在論證上採用正反論證,一是一異,相輔相成地說明同一哲理的兩個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對於同一論題,多角度多層次地加以闡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瀉千里,使文章富有氣勢。

五、練習。

1.完成“理解•積累”三、四。

2.補充作業。

(1)解釋句子中黑體的字:(括號中爲答案)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代詞,這個)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勞(勞損)其筋骨,餓(飢餓)其體膚,空乏(資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於心,衡(同“橫”,梗塞)於慮,而後作(奮起);徵(觀察到,檢驗)於色,發於聲,而後喻(明白)。

六、板書設計。

篇六:孟子二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古漢語知識;賞析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瞭解孟子的思想,理清論證思路,誦讀中體會其流暢雄辯的論證風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孟子思想及憂患意識的進步意義,培養個人道德修養。

教學重點: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及結構;積累古漢語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瞭解、學習孟子文章雄辯的語言風格。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孔假的門人,是孔子之後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曾遊樑,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爲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於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後,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爲《孟子》七篇。《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展

二、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對照註釋掃除語音障礙。

2、請兩名學生朗讀課文的兩個小節,讀後請其他學生指出讀錯的字詞。

3、教師運用投影將本課中的生字、詞打出,全班齊讀(或指名讀)。

4、齊讀全文。

5、學生自讀課文,參考註釋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處(字、句)可以勾劃出來,準備進行質疑;有特別欣賞的語句也請勾劃下來,準備進行交流。

6、請兩三名學生說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實)。

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作出正確的選擇。

三、分步品味

1、質疑及交流。

前面我們說過,《孟子》的文章特點是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通過剛纔的整體感知,同學們一定有所感受。那麼這篇文章所要論證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呢?

參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解說:要求引原文答,教師可適當點拔。回答過程中學生可以對第一、二節的內容進行質疑,教師應儘可能地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或相互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

2、齊讀課文。

3、讀後讓學生進行自由質疑或說說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說:重點解決“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爲也”和“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的意義。)

4、教師提問:文中兩次提到“心”,在第一節中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在文章最後又說:“此之謂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麼?請依據原文回答。

“本心”就是能夠做到“捨生取義”的心,“是心”就是“這樣的心”,其義與“本心”相同。

(解說: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目的在於嘗試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把握整體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詞、句。)

四、小結

在人生面臨抉擇時,應當具備怎樣的價值標準?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應當摒棄自私自利之心,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

五、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所學內容

1、抽查背誦情況。

2、用媒體出示字詞,檢查對字詞的理解。或者由學生相互出題,考查對字詞及語句的理解情況。

二、朗讀訓練,體會文意

1、分組朗讀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甸式美;嘗試刪除某個句子,而後再讀,體會文章論說的氣勢;進行演講式背誦,感受其表達效果。

2、跳讀課文,找出爲論證中心論點,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論證方法,並思考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

明確:①論證方法:道理論證(第一節)、舉例論證(第二節)。②作者的寫作意圖:讚頌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將正義放在首位,而摒棄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齊讀全文。

三、課堂練習

1、速讀課文第二節,說說本節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應將正義放在首位的。

2、對比閱讀以下幾則材料,聯繫課文說說它們各自表現出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材料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夏明翰)

(解說:以上材料根據具體情況選用,目的在於促使學生要正確對待生與死、義與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討論: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捨生取義”的觀點,那麼在我們現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解說: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思考,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

五、課後延伸

1、背誦課文。

2、在課外查閱有關孟子、《孟子》的資料“嗟來之食”的故事以及吳晗《談骨氣》。

六、佈置作業

背誦這篇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賞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一、複習上節內容引入新課

1、抽背《魚我所欲也》。

2、簡評背誦情況,引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聽課文朗讀磁帶,小組內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文中有哪些語句難於理解?

(2)這篇文章的文體是什麼?主要觀點是什麼?

(3)這篇文章在論證結構上有何特點?

2、班上交流以上問題,教師作適當點撥。

(1)抽生譯文,重點引導學生翻譯文章第二、三兩段,着重點撥“苦”、“勞”、“餓”、“空乏”、“亂”、“動”、“忍”、“過”、“入”、“出”、“敵”、“生”、“死”等詞的用法。

(2)要求學生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觀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發奮圖強”等)

(3)明確:本文先擺事實(以六個古代名人的事例爲證),再着重講道理,最後在結論中用對偶句來揭示中心論點。

三、深入探究

齊讀課文,思考討論:(師生互動)

1、哪些語句讀起來帶勁?爲什麼?(體會駢句的表達效果,體味排比、對偶等修辭的妙用及孟子語言磅礴的氣勢)

2、你最喜歡哪一段?爲什麼?(言之成理即可,培養學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講的什麼道理?請用最簡明的語言歸納。(苦盡甘來;先苦後甜;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4、第三段給了你哪些啓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幾層含義?(兩層)層次之間是何關係?(教師點撥:前者從正面講人必須經過一番挫折、困苦,纔會發奮圖強;後者由個人推論到治理國家,從反面進一步論證艱苦磨練的必要性。通過正反對比論證將中心論點隱含其中)

5、最後一段與前面三段是什麼關係?(論點與論據的關係)

6、對比本課兩文,說說兩文各自的論述重點是什麼?兩文語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確:前者着重論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廣施仁政定安邦”,後者着重論述“久經千辛長才幹,常思憂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應思危”的道理。孟子語言的特色是氣勢磅礴,語句流暢,善於雄辯,善用駢句中的排比來增強說理的氣勢,善用對偶句來揭示主旨)

7、兩文中還有不懂的嗎?(據實解決)

四、教師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本節課學習要點

(學生學習情況總結椐實而論)

本課啓示:仁者天下無敵;居安思危。

五、指導理解記誦。

六、拓展練習

聯繫生活實際,就本文感興趣之處,寫寫讀後感,題目自擬,字數在500字以上。

板書設計:

篇七:孟子二章教學設計

第2課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教學目標;

1.積累常用的文言字詞的意義和用法。

2.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瞭解作者的論證思路。

3.正確認識課文所論述的道理,積極進行反思。

過程與方法

1.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孟子關於“大丈夫”言論和“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思想,增強個人修養,增強憂患意識,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的人。

教法學法:

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點撥法、比較閱讀法。

課前準備:

朗讀音頻、課件。

新課導入

一、導入新課:

有人認爲,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人要成就大業,就必須經受一番艱苦的磨鍊;但也有人認爲,“順境也能出人才”,因爲環境只是外在因素,內因纔是最重要的。那麼,怎樣才能造就人才?現在,我們就帶着這個問題來學習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作者簡介: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思想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認爲是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有“亞聖”之稱。

寫作背景:本文選自《孟子譯註》(中華書局1960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雖有宏偉的政治理想,但始終不得志。最後只得走孔子的老路:從事教育、著書立說。另外,孟子的一生又是戰鬥的一生,當時的社會是“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因此,孔子之道不著。孟子以發揚孔子學說爲己任,勇敢地擔當起思想界撥亂反正的重擔,頑強地擊敗了一個個強大的敵手,終於使“邪說者不得作”。所以說,孟子的才幹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鬥爭中磨鍊出來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他對自身及對人們的自身要求;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則是他人生經驗的一部分。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畎畝(quǎn)傅說(yuè)膠鬲(gé)拂亂(fú)

曾益(zēng)拂士(bì)憂患(huàn)

2.把握朗讀節奏。

示例: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反覆朗讀,並結合課文註釋,感知文義。

4.教師引導梳理文章大意,梳理文言現象。

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衡於慮(衡,同“橫”,梗塞、不順)

入則無法家拂士(拂,同“弼”,輔佐)

使動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勞其筋骨(使……勞累)

餓其體膚(使……飢餓)

目標導學二:把握論點,理清論證思路

1.文章開頭列舉了六個人物,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明確:他們的共同點:都出身卑微,歷經苦難磨鍊,最終都被提拔任用,有所作爲。

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3.通過對課文的分析,你能理清全文的論證思路嗎?

明確:先談人,列舉同類事例,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作者的觀點,主要着眼於“生於憂患”,這是全文的重點;後論國,主要着眼於“死於安樂”,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最後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目標導學三:聯繫實際,體驗反思

1.擔當大任的人必須從三個方面經受艱苦磨難,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磨鍊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爲——行拂亂其所爲。目的——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培養其忍耐力,增強其能力)。

2.現在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說法是否還有現實意義?請簡要談談你的認識。

示例:文中孟子所言的兩個問題,對我們仍具有可貴的啓發意義:他強調人的才能是在艱難困苦的磨鍊中形成的,擔當“大任”者,必先經歷一番“苦”“勞”“餓”等艱難困苦的磨鍊,方能增長才能。而貪圖安樂自然增長不了才能。才能從磨鍊中來,人要能夠經受住挫折困頓的考驗,在挫折困頓中奮起,這樣纔會有所作爲;若頹然喪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對於國家來說,擁有賢臣,採納諫誡,保持警覺,居安思危極其重要,這關係到國之存亡,孟子的這個思想有深遠的意義。

三、板書設計:

文章思路及論證方法

1.

(客觀——主觀)

2.(對比論證)

(結論)

點明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四、教學反思:

孟子的思想不會過時,即使過去了2000多年依然通用。這一次授課中,我主要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會他們何爲“大丈夫”,以及養成憂患意識。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們也都能夠掌握理解,效果很好。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czxz/zhongkao/1275675.html

  • 標籤: 孟子 精選 二章 教學 作文教學設計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孟子二章教學設計(精選7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孟子二章教學設計(精選7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