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精選13篇)作文

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精選13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6.87W 次

篇一: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

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精選13篇)

2021年11月我參加了廣東省楊昌彪名師工作室與湛江市袁燕青名師工作室聯合開展學員跟崗研修活動,“核心素養”一詞貫穿整個培訓的過程,讓我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有了一定的認識。爲了更深入、更透徹的瞭解學科教學的核心素養,我專心研讀了由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余文森教授撰寫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

該書共分爲三個篇章,分別從“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重建”、“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三個部分對教師進行了專業理論及實際操作上的指導,是一本既注重理論內涵的深度剖析,又注重實踐應用的策略介紹的全國中小學教師培訓用書。

從書中,我瞭解到“核心素養”首次出現在2014年3月的《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

餘教授在書中指出:核心素養是貫穿國家課程標準修訂的一根紅線,是課程實施和教學改革的總綱和方向。我們首先就要弄清楚核心素養的內涵。如果概念不清、理論不明,且戰且行,改革必然會迷失方向,走入誤區。所以在研讀中,我首先弄清了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區別及聯繫,明晰了核心素養中的核心品質及關鍵能力的內涵。餘教授還告訴我們,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在特定學科(或學習領域)的具體化,是學生學習一門學科(或特定學習領域)之後所形成的、具有學科特點的成就(包括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

書中第一章第四節“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的關係”中提到“核心素養來自於三維目標又高於三維目標”,且指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三維目標中最能體現以人爲本的目標”,“要體現並聚焦於學科的精神、意義、文化,反應學科之情、之趣、之美、之韻、之神”,與“學科知識”、“學科活動”融爲一體,才能逐步形成學科核心素養。且“要在內化,上下功夫,只有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內化爲學生的品格,轉化爲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成爲一個精神豐富的人、有品位的人”,這一維度的目標才能實現。

可見,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與學科核心素養緊密不可分割,要在把握這一維度的目標,注重巧妙融合與真切落實,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是具體到某學科的具有學科特點的素養體系。結合高中物理學科來分析,物理教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中,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興趣,對物理文化內涵的認識,引導學生理解物理的概念和規律,發現物理之美,感悟物理魅力,培養學生探索科學素養和人文精神的興趣,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態度,具有科學的精神和價值觀。

通過閱讀《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我初步解決了近期教學工作實踐上的一些疑惑,找到了理論指導方向,使我課堂教學得到改進。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道路上,我將追隨教育改革的腳步,不斷學習與探索,不斷改革與實踐,希冀做好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優質教育,培養學生成爲可持續發展的人。

篇二: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

核心素養進入課程,走進中小學已經有幾個年頭,但是對於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爲什麼要從三維目標走向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如何落地?課堂上怎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很多老師其實是比較模糊的,去年我有幸加入了袁燕青名師工作室,在跟隨名師學習的過程中,核心素養一詞貫穿着整個培訓的過程,讓我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有了新的認識。在拜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讓我對教育教學中的核心素養有了深刻的思考。書中內容分爲三大篇幅,從核心素養的意義談到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重建,最後對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做了詳細的闡述說明。

書中提到核心素養爲“學生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必備的品格和能力”,智慧不足和道德缺陷是人類災難的兩大根源。

首先談到能力,現在的教育中經常把學生的智力發展看成主要的能力,老師、家長、學生、社會都爲學生的智力發展做出過很多努力,然而這是一種狹義的能力,那真正的能力又是什麼呢?我們的學生在走出校園以後會慢慢忘記曾經所學的具體知識和內容,忘記了公式,忘記題目怎麼做,但是通過學校的教育學生在以後的生活中具備了閱讀、書寫、觀察、思考和表達能力的話,將是一生中受用不盡的無價之寶。現階段由於中高考的指揮棒的作用,很多學校和老師還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傳授知識上,而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以至於很容易培養出“高分低能”的書呆子,這樣不利於爲國家培養出所需要的人才,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剛畢業的大學生的時候,都有着這樣的抱怨,“現在的大學生怎麼什麼都不會做啊”,然後還要花時間和金錢重新對剛畢業的學生進行培訓和指導。曾經有個醫學院的學生跟我講,他在實習的時候發現他自己什麼都不會,連醫院的護士都不如,明明在學校考試的時候也都通過了,書也背的不錯,當實際操作的時候發現自己一片空白,讓他很焦慮,覺得自己很沒用。我們的學校是爲了社會培養人才,輸送人才的地方,培養有能力的學生不僅要抓學生的知識能力,更要培養讓學生受用一生的能力。

其次談到了品格,韓愈在《師說》一書中說道老師的作用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其中傳道就是我們當下說的“思想教育”,德育是教育的基礎,德爲先,沒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是不可成才的。一名記者採訪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了您認爲最重要的東西?”那位諾貝爾獲獎者說:“幼兒園。”記者又問:“您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呢?”諾貝爾獲獎者說:“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便後要洗手;要誠實,不撒謊;打擾了別人要道歉;做錯了事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一直是按幼兒園老師教的去做的。”這位諾貝爾獲獎者的回答告訴我們良好的品行和習慣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條件,小時候受到的教育對人終身發展的作用很大,這些都是學校,家庭必須重視的問題。

在這次北京冬奧會上有一位日本的花滑選手羽生結弦獲得了衆多中國網友的喜愛,大家喜歡他的原因用一句話來形容“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羽生結弦獲獎無數,在這衆多獎項的背後是他自律、認真的品格在支持着他把花滑事業做到了極致,還有他的人品,在失敗的時候不會爲自己找藉口,懂得尊重他人,在自己受傷嚴重的情況下還在關心他人的傷勢,尊重我們的國家,在發佈會結束時,向着我們的國旗深深的鞠躬。我想他能圈粉無數的原因不僅是因爲他的顏值和才華,還有他那美好的品格。

反觀在這次冬奧會上的韓國運動員,雖然韓國運動員的短道速滑是非常的厲害的,但是因爲他們低劣的人品和卑劣的手段,一直爲全世界人民所不齒,失敗了就會找各種原因賴上,從不承認自己的錯誤,我想這種運動員也不會有什奧林匹克的精神,終將不會成爲短道速滑的一代宗師。

羅曼。羅蘭曾說,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好的行爲品格是受用一生的財富,其價值遠超海量的知識和高分數。我們的學校不僅要培養有能力的學生,更要培養有德的學生,如果只重視能力的培養,忽視品德的培養,終將會培養出一批精緻利己主義者,這對我們的國家民族和社會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要培養出有品德的學生,老師要加強自我修煉,努力做一名有人格魅力的老師,言傳身教,塑造學生的品格。

以上是我對書中的一小點談了下自己的感受,書中還有很多非常豐富的內容值得我去學習和探索。希望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能逐步落實核心素養。

篇三: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

靜下心來,細細品讀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使我對學科教學的核心素養有了深刻的認識。

一、概念內涵

素養,指的是沉澱在人身上的對人的發展、生活、學習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作者用了9內容詳細闡述了素養與素質、教養、修養、涵養之間的關係,這幾者之間有共通之處,涵養與修養可以說是素養的一個體現,素養是積澱下來的東西,素養跟人的關採最密切,和人的生命融爲一體,素養可以說是一種習慣一種氣質、一種性格。

核心素養最重要的就是“核心”二字,核心素養的內涵界定爲“學生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裏很明確也指出了,核心素養的兩個重要表現方面: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科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在特定學科的具體化,是學生學習一門學科之後所形成的、具有學科特點的成就。

二、核心素養的培養

每個學科不僅具有自己的符號表達、知識體採和思維方式,也都有自己內含的價值性和道德意義。這同樣是學科知識的一種內在屬性,是與學科知識相伴隨的內在特徵,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構成性因素。所以,學科教學“最大的道德教育資源就是學科知識本身。”對此,我有深切體會,不管是哪一學科的教師,吃透教材,因材施教,都可以時時踐行“立德樹人”。每門學科都蘊藏着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教師要對學科教學內容中具有道德教育價值的素材進行發掘,把德育滲透融合在課程教與學的活動中。把課堂教學轉化爲學生課的成長行爲,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並逐步變成他們的成長自覺。真正的教育意味着對學生的整個生活發生重大的影響,他所學的東西將會影響他的行爲光趣與選擇;意味着他過去的一切都收到審視和重新估價。

德才兼備才能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人,德即指品格,才即指能力,我把品格理解爲習慣,例如:在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與發言,放學排隊不喧譁,能和同學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等等,都是一種品格。能力就是學習之後剩下的東西,“高分低能的現象,就是隻關注了知識,而忽視了能力,用知識教識才培養出了“書呆子”,我們儒要在教學中把課內與課、知識與生活、理論與實踐統一起來,學生能靈活、創造性的運用知識發展能力,只要有了能力,就隨時能生長出知識。

篇四: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

2019年初,學校組織閱讀了《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該書作者余文森教授是教育學博士,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師教育學院院長、教育部福建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主任。這本書共包括三大主題: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重建;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

一、核心素養大事記

1、2014年3月,“核心素養”首次出現在《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並被置於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首要位置,成爲研製學業質量標準,修訂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重要依據。核心素養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2、2016年9月,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佈。它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爲核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凝練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核心素養整體框架的發佈,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核心素養成爲中小學教育教學研討的主題詞。

3、2016年年底,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新課程標準修訂稿在全國徵求意見。核心素養開始進入課程,走進中小學。中國基礎教育已邁入核心素養的新時代。

二、素養、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以及三維目標和核心素養的關係

閱讀前,我心存困惑,什麼是素養?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所有不解在這本書中都一一解釋。

1、素養。簡單地說,素養指的是沉澱在人身上的對人的發展、學習、生活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從心理角度說,教養即教育出來的素養。一個人的天賦如果得不到適合的教育和訓練,是不可能得到發展的,尤其不能發展成爲專業性素養。素養是一個人的“精神長相”。我們可以透過一個人的精神長相,瞭解他的內在素養。正如臺灣作家龍應臺在被問及“文化素養是什麼”的問題所做出的回答“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

2、核心素養。教育部在《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把核心素養的內涵界定爲“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的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關鍵能力:從學習過程的角度,把學生的學習能力分爲閱讀能力(輸入)、思考能力(加工)和表達能力(輸出)三種。這三種能力是學生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

必備品格:從基礎教育的角度講,必備品格就是具有基礎性、生長性、公共性、關鍵性特徵的品格。人必備的三種品格是:表現在人與自我關係上的自律(自制)、表現在與他人關係上的尊重(公德)、表現在人與事情關係上的認真(責任)。

3、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在特定學科(或學習領域)的具體化,是學生學習一門學科後所形成的,具有學科特點的成就,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

4、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從“雙基”到“三維目標”,再到核心素養,其中的變遷基本上體現了從學科本位到人本位的轉變。雙基是外在的,主要從學科的視角來刻畫課程與教學的內容和要求;素養是內在的,是從人的視角來界定課程與教學的內容和要求;三維目標是有外在走向內在的中間環節,既有內在,也有外在的東西。

三、“完整的學習”和“原生態學習”

教育部陳寶生在2017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強調,要“建立以學習者爲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把教學關係變革提高到人才培養模式的高度,這對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要真正落實以學定教,實現少教多學、不教之教、教學相長,這就是基於學習的教學。變先教後學爲先學後教是關鍵的抓手。

1、“完整的學習”。從認知加工的角度來說,完整的認知過程包括信息輸入、信息加工、信息輸出三個環節,相應的,完整的學習過程也可以劃分爲閱讀、思考、表達三個環節。

①閱讀環節。在以聽取代閱讀的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學成了給學生“喂”老師消化好了的知識的過程。學生與原生知識、真實現象之間直接會面,發生挑戰的機會被取締,久而久之,學生失去了對新知識的消化能力,對新現象的透視能力,教學活動淪爲接受與識記的過程。因此,引導學生完整地、全面地、獨立地閱讀教材是課堂教學最本質意義、最具基礎性價值的教學環節。

②思考環節。學生對閱讀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思考,對文本知識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僅要明白疑難性的問題,還要弄明白質疑性的問題;不僅要得到問題的答案,還要對問題產生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傳統課堂是迴避問題因而也無需思考的課堂。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堵塞學生新思維的涌現,這樣的教學,只剩下所謂的知識。因此,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並進入深度思考是影響和決定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最核心的因素。

③表達環節。在閱讀特別是思考的基礎上,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並與同伴進行交流、互動、分享,可以使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得到增值、完善、補充、更正,使自己學習和認知的水平不斷提高。

閱讀——思考——表達,這三個環節構成了以素養爲導向的課堂教學的基本結構或基本範式,又稱爲“通用式”。

2、“原生態學習”。從學習對象來說,原生態學習指的是直接面向文本和事物的學習,不需要過多的、不必要的加工環節和教師過多的解讀、點撥、指導、講解。從學生主體來說,原生態學習指的是學生積極運用原始的經驗、思維、情感的學習,即個性化解讀的學習。

①直接面向文本(教材)的學習

②面向事物本身的學習

③從學生的經驗、生活和常識開始的學習

④學生原生態思維自由參與的學習

⑤學生情感、興趣、愛好、精神、生命參與的學習

四、“學講計劃”與“對分課堂”

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理念爲:基於核心立德樹人的教學是就教學方向而言;基於學生學習的教學是就教學主體而言;基於課程意識和學科本質的教學是就教學內容而言的。

余文森教授根據三大教學基本理念,詳細闡述了六大教學基本策略:整體化策略;情景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動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義化策略。

1、徐州市的“學講計劃”

江蘇省徐州市的“學講計劃”立足現實問題,用“學進去,講出來”這種最簡單、最質樸的表達方式概括了教育教學的本質,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做了獨特的根性的解讀。它抓住課堂,抓住教與學的方式的轉變,抓住師生關係和學生主體等核心問題,迴歸到教學的本意。

在實施過程中,他們開始從做“加減法”開始逐步推進。第一、減一點老師的包辦,加一點學生的自主;第二,減一點無效的灌輸,加一點有效的實踐;第三,減一點老師的霸權,加一點學生的表現;第四,減一點刻板的說教,加一點情感的交流。“學講三年”,生動活潑,充滿生命激情的課堂再次出現。

2、張學新的“對分課堂”

“對分課堂”是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提出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形式上,它把課堂時間一分爲二,一半留給教師講授,一半留給學生討論。實質上,它是在講授和討論之間引入一個心理學的內化環節,使學生吸收講授內容後,有備而來地參與討論。

對分課堂重新分配了教學中的權利和責任,賦予學生應有的權利,讓學生承擔應盡的責任,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爲課堂營造了一種民主、開放、自由的氛圍,也因此使課堂變得和諧、舒暢,充滿了樂趣,生機勃勃。

《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我共讀兩遍。第一遍,我帶着問題“什麼是素養?”“什麼是核心素養?”“什麼是學科核心素養”等等粗略閱讀。第二遍,我按照目錄和章節標題慢慢品讀。讀完書,我寫了18頁讀書筆記。套用書中的專業術語,我此次讀書的過程是“原生態學習”,直接面向文本,沒有老師的解讀,點撥,指導,講解,但效果甚好,收穫很大。

讀書過程中,我體驗了核心素養導向課堂的“通用式”,即閱讀——思考——表達。閱讀時,我與文本對話,將書中的內容與個人學習和生活經驗碰撞;思考時,我與自我對話,常想在我的課堂上,要如何做到以生爲本;今日表達,我將讀書筆記反覆查看,細細研讀,以期可以給讀者一種高質量的知識分享。

核心素養之於我,和學科知識之於學生有不少相似之處。因此,我認爲將核心素養根植於課堂,將閱讀—思考—表達應用於教學應該是新課堂的標準。

篇五: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

應該說這是第二次讀《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第一次的讀書更顯功利性,是爲了完成學校要求的讀書筆記,因此可以說是淺嘗輒止的閱讀。而靜下心來再次閱讀,一是要感謝疫情居家的日子,二是要感謝陝西省學科帶頭人賈鳳霞老師工作坊的推薦。一場長安雪慢慢下着,我也抱着一種“晴耕雨讀”的淡然心境捧起了這本書,可以說是有更多的思考與收穫,這樣的閱讀體驗深化着我對於“教學”這個宏大主題的深刻理解。

關於核心素養導向下的課堂教學,這本書爲我們進行了理念(Why),觀念(What)和操作(How)三個方面的系統闡述。可以說,這是一本幫我們“知來路,識歸途”的書,讓我們更清楚地理解了從“雙基”到“素養”走的路是如何走的,以及我們要走向何方。

實實在在的教學實踐讓我慢慢明白素養其實不是虛無縹緲的,它是讓一個個生命變得鮮活的必備條件。從理性方面講,核心素養有兩個方面,即關鍵品格和必備能力。而學科核心素養則是專注於學科內的品格和能力。學科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在特定學科(或學習領域)的具體化,是學生學習一門學科(或特定學習領域)之後所形成的、具有學科特點的成就(包括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那從感性的角度講,懷特海的一句話“拋開了教科書和聽課筆記,忘記了爲考試背的細節,剩下的東西才最具有價值。從此一個人成了不可救藥的思想者和學習者”或許是“素養”這個概念的最好註解。確實如此,那些“剩下的東西”“帶的走的東西”和“可以再生的東西”就是我們要帶給學生的。

學科的核心素養包含哪些方面?我們其實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載體就是學科知識。而主要路徑便是學科活動,而學科教師便是實踐者和最重要的條件,學科考評則是主要保障。

顯而易見,這四個方面統籌爲一個主體,缺一不可。教師通過學科知識和學科活動爲媒介,幫助學生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抵達,那學科考評就是最後的顯性呈現。

而無論是“生態課堂”“,靈動課堂”,或者是“大學科觀”,“三個課堂”其實都是素養爲導向的課堂的外在表現形式。那核心素養導向下的課堂應該是什麼樣的?其實生態課堂這個概念可以幫我們很好的理解,那就是書中所提及的“原生態的學習”。個人的理解是這樣的:原生態的學習就是根據生活需要進行鍼對性的學習,而這個過程中都是以“生活需要”爲導向的,最終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是一個真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是自然發生且意義發酵地很深遠的。這樣看來教師似乎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其實不然。在素養時代,教師的作用更加突出,我們將不再重點關注一些重複性的無效學習,而是專注於整個學習過程的合理建構,幫助學生進行整體的情境化設計,爲他們的學習提供豐富的多樣的,適合於多元智能類型學生的學習實踐活動,專注於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深度能力培養。可以預見,現代社會對於教師的要求反而是更上了一個臺階。

教學作爲一個完整的大概念,一定止於期末考試的一張試卷。教學閉環中的教學考評也應該是更加豐富立體的。突然想到最近火爆網絡的一篇文章《“雙減”後第一次期末考,“難出天際”的北京試卷傳遞出什麼信號》,似乎一夜之間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了一張張考卷上,傳統意義上的考試題被完全顛覆了。而無論是讀完這本書,還是前期的《語言與兒童》的學習,我的最深刻的感受是這只不過是教學評價和考試試題迴歸本源的一個過程。不難發現,我們的評價體系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一二年級無紙筆考試,那適合各個學科的科學合理的綜合考評方式的建立真的是迫在眉睫。而學生活動作爲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路徑,又該如何融入學生的評價體系裏,各個學校裏不同學科的活動如何保證“效果”和“笑果”的雙重實現,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我最喜歡的大先生陶行知提出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爲了培養一個個全面和諧發展的真正大寫的“人”。這個過程中,最好的教學素材一定是五彩斑斕的真實生活。希望在追求一堂堂好課的路上,我們每個人都能不忘記初爲人師時對於課堂、學生和教學的敬畏。

篇六: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

《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是余文森老師撰寫的一部經典教育著作,他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詳細闡述了什麼是核心素養?什麼是學科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究竟如何落地?課堂教學怎樣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等一系列的問題讓我從本書中釐清了什麼是真正的核心素養的內涵,也意識到了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性。余文森老師也是我專業成長中的導師。有好的教師,纔有好的教育。教師擁有什麼,才能夠給予學生什麼。教師只擁有知識,就只能給學生知識,唯有智慧啓迪智慧,唯有素養才能培育素養。結合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談一談本人對學習的一些感受:

一、“核心素養”的認知

1、2014年3月,“核心素養”首次出現在《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並被置於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首要位置,成爲研製學業質量標準、修訂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重要依據。

2、核心素養的內涵爲“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哲學家羅素認爲,智慧不足和道德缺陷是人類災難的兩大根源。無論是對於個人的發展還是對於社會的進步,智慧和道德都是具有決定性的兩種力量,缺一不可。一個健全的人必須同時具備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

3、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中國基礎教育已邁入核心素養的新時代。

二、學科核心素養的思考

1、學科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落地的抓手,是學科教育的靈魂。學科核心素養指的就是受過這門學科教育的人所展現出的形象、氣質、行爲、習慣、能力、素質,這些素養構成了與沒受過這門學科教育的人的差別。

2、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運動認知能力、健身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是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整合,是以學生髮展素養爲核心價值追求。

三、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與高中課堂教學點結合探索

靜下心來反思自己多年來的教學,我認爲要做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應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懂得教育的規律,具有教學和教育的各種能力,而且必須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教育應當是個人一生中連續不斷的學習過程,終身學習將成爲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今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體育教師應注重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的組織者、實踐者,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爲教師,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爲人師表,此外,體育教師需要定期參加各類培訓,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名有效的體育教師,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的課堂組織能力和教學能力。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可直接表現爲體育教師高水平的文化素養。我認爲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應包括文化素養、心理素養、道德素養等,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的高低,對學生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共同生活中,教師必須力求長進。好的學生在學問和修養上,每每歡喜和教師賽跑。”因此體育教師要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要以身作則,在學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樣和楷模的作用。

2、體育課堂教學重視德育滲透

在教學中,立德樹人,培養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強調體育教學與各類文化知識的整合性,是學生跨學科綜合能力、知識、能力和態度的綜合。中學體育教育滲透德育的方法多種多樣,體育教學也是實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如體育教師在遊戲比賽中對學生進行團結的集體主義教育,使學生樹立關心他人,互幫互助的良好意識,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寬容他人的優秀品質;要培養學生遇到困難要敢於面對、要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可貴精神;培養學生自信、果斷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好德育功能,要將德育教育始終貫穿於課堂教學,要有針對性地結合教材內容和教學活動進行德育教育,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德育教育。

3、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養成自主健身的習慣

體育老師以及學生家長都應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他們喜歡的體育活動,幫助他們重新樹立體育的目標是身體素質提高的理念,掌握自主鍛鍊的科學方法。體育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和端正體育態度,培養學生的自主鍛鍊的能力,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使學生了解體育的價值。使學生了解人體身心健康和身體運動的科學知識,掌握科學鍛鍊的正確方法,爲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4、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體育教學中應關注學生能否適應當今與未來的發展,適應社會、終身學習、成功生活、個人發展的學科關鍵素養。體育素養髮展的連續性和各個學段落實的階段性,體育教師要讓學生明確體育運動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體育教學如何調整學生的心理平衡,如何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體育教學目標與學生心理健康目標和諧統一,使學生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長,增強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

5、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高效課堂

學生纔是學習和發展的真正主人。通過學習,我意識到要着重在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上下功夫,改革課堂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心理、年齡、生理特點,設計學生樂於接受的趣教,在課堂中做到少講精練,着力體現訓練過程,提問問在重點上,問在難點上,問在語言文字上。教師“少講”、“少問”便節約出時間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把練習有機地結合在講問之中,訓練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在訓練中,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引導學生“樂學”、“學會”,讓學生在生動活潑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會知識,提高能力。

以上所述,僅是我閱讀學習後的一點淺顯體會,我相信每個學習過的教師都有許多不同的且寶貴的思考與建議。“只有學習,才能不斷進步”。我堅信自己以後會把“終身學習”銘記,以求自己的終身發展和進步。

篇七: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

讀完余文森先生所著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我對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重建、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有了深刻的認識。反觀自己的教學、當前“雙減”政策的要求、課堂革命的需要,我深刻認識到基於學生學習的教學纔是以核心素養爲導向的正確教學道路,教學的主陣營—課堂教學首當其衝要做到“眼中有學生”。

一、“我的眼裏只有你”——明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真正的教學是教人,而不是教書。傅樹京教授指出教育的真諦在於“首先,教育應該讓學生有價值感。其次,教育最核心的價值是要讓學生對未來充滿希望。再次,教育應該讓學生變成快樂人。”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養成學生強烈的價值感,用學科知識教會學生尋求快樂的能力,進而幸福的求知、生活。

每個學生的潛能和素質不一樣,個性和興趣不一樣,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不一樣,教師在要求每個學生都學好學科內容時,要做到尊重和理解,適時俯下身子看看孩子們的世界。在教授三年級上冊Unit6ALet’slearn時,我覺得內容少,教學要求簡單,採用兒歌、數數遊戲、Let’sdo就能輕鬆搞定。結果教學進行快二十分鐘了,很多孩子依然不能正確認讀、不能反向思維的數數、不能理解“Howmany?”是有多少,我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即將爆發之際,我突然意識到這是三年級英語課堂,作爲接觸英語不足三個月的孩子,他們的英語思維沒有形成,漢語思維根深蒂固,男女生對數字的感知方式不同,他們理解、掌握知識的速度不一,若只爲教數字而教,一味強調讀音、拼寫,學生肯定會疲憊、乏味,產生懼怕、厭惡心理。此時適當變通,效果肯定不同。我立即手繪五輛車,成立男子賽車隊;女生則變身爲啦啦隊,五名隊員按排面手執不同數量的花兒;霎時一場賽車角逐拉開帷幕,車牌編號、比賽名次、得到的鮮花數量把孩子們深深吸引,“one、two、three…”脫口而出,“No。1,fiveflowers…”也不拗口。就連Let’sdo也被孩子們演繹成了跳大繩比賽,課堂內笑聲不斷,下課了還被強烈要求繼續進行。

二、“悲傷着你的悲傷,快樂着你的快樂”—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據此組織、實施和調整教學。學生的學習狀態決定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學習狀態不僅是教師觀察的對象,也是教師教學工作的重點。教師的教學既要適合學生髮展的“質”,又要適合學生髮展的“量”。

新課程改革倡導,課堂上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能力發展,還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有快樂的笑臉,是否積極踊躍的發言、與同伴合作,是否提出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學習方法等,縱觀課堂,師生配合是否默契、和諧,課堂氣氛生動活潑。這樣,教師纔可以輕鬆駕馭課堂,遊刃有餘的施教。

我清楚記得有一天的英語課上,孩子們個個垂頭喪氣,唱歌沒勁、做遊戲無趣,就連他們最喜歡的韻律操也不能提起興致。鬱悶、無助、憋屈快要讓我崩潰。但我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因,要想順利上課就得搬掉孩子們的壓心石。“What’sthematterwithyou?CanIhelpyou?”話音還沒落,好幾個孩子立馬放聲大哭,緊接着更多的孩子嚎啕大哭,教室裏哭聲一片。班上的小可愛撲在我的懷裏泣不成聲,“我,…我們班…我們班,我們班拔輸了……”原來如此,素有霸(拔)王之稱的他們四年來力拔羣雄,今天敗走麥城,着實情何以堪?隨後又得知明天還有最後一場比賽,我的主意涌上心頭。“I’msorrytohearit。Don’tcry。Let’sgototheplayground,we’llhaveanewtug-of-war。”重新排兵佈陣,引導他們用節奏集體鼓勁,再次思考優勢和短板,探討如何形成合力避免失誤,重在指導學生重拾信心。當我看到一張張掛着淚痕的笑臉,心頭很輕鬆。帶着笑容,我們一起在操場上開展了小型運動會,我教會孩子們很多體育運動項目名稱、比賽得分如何記錄、比賽名次表述等。課後隨口要求孩子們可以用寫、畫、說、演的形式來呈現自己的學習收穫。沒想到,同學們的作品可圈可點,讓人欣喜不已。當孩子們拿到亞軍獎牌時,他們一致要求我和大家拍照留念,共同分享高光時刻。

三、“讓我帶你飛,我們要飛得更高”—加速教師內涵發展,更新理念,建構滿足新時代發展的高效的第一課堂。觀念是行動的指南,任何改革都是從觀念開始的。在很多教師的骨子裏,他們是大力贊同學科是教學中心,是目的,學生是學科發展的工具,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必須圍繞學科以及學科成績來運轉。而時下課堂革命着眼於樹立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實現課堂教學形態的改變,切實將着眼點放到學生的學上。全面貫徹的“雙減”政策旨在恢復教育生態,避免應試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這一切都要求教師迅速改變自我認知、教學方式、評價機制等來適應時代的發展。

我們老師眼裏有學生,纔會有正確的教學方向。目前,我們英語教研組通過學習王薔教授的“基於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理論,大膽嘗試採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思想。首先確定單元教學主題,進行學情分析、教材分析,統籌設計基於主題意義探究的單元學習活動,活化教學課時,梯度設計教學活動。教學時,靈活教學方式方法,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思維方式的訓練、文化品格的積澱、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英語課堂效益,使孩子們學有所獲,能夠用英語做事情。同時,這一教學設計的過程,也是實踐—反思—在實踐的過程,各位教師的教研能力和教學能力自然得到一定的提升,大家的教學設計、教學論文、課堂實錄屢屢獲獎。課堂作業則嘗試“豐富多樣、優質增效”,用畫筆、用手工、用歌曲歌謠、用課本劇等多種形式代替枯燥的抄寫、背誦。儘管,這些工作費時費神費精力,但孩子們的表現有目共睹,我們樂在其中。因爲,我們時刻眼裏有學生。

以學科爲本位的思想轉向以人的發展爲本位,在課堂教學中始終眼中有學生,是時代的需求、教育的發展。我們教師努力豐富課堂學習類型,向課堂要效益,提高在校時間段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學科學習的能力,才能打造全新的課堂教學主陣地,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重要基礎,最終實現以人的發展爲本。

篇八: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

“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於它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他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他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取決於他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取決於人們所受的教育、人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纔是真正的厲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馬丁。路德

素養決定公民的高度和深度,公民的高度和深度決定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教育部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把核心素養內涵界定爲“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自制、公德和責任是人必備的三種核心品格,而閱讀能力、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石。

餘教授告訴我們,學科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在特定學科的具體化,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而學科教師作爲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主要條件,承擔着學科育人的重要責任。唯有智慧才能啓迪智慧,唯有素養才能培育素養,學科教師必須從知識型教師向素養型教師轉變,我計劃從以下幾方面不斷探索:

01更新教學觀念

觀念是行動的指南,作爲教育者的我們應始終保持正確的教學觀念。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以犧牲兒童的健康、幸福、品行爲代價來換取所謂的高分,我們的學科教學不應侷限於獲得學科的若干知識、技能和能力,而應該更多的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生成和提升。我們有責任花時間去充分地研究和欣賞兒童,充分地挖掘學科知識特有的道德教育資源,讓學科教學進入學生的生活和行爲,道德和心靈世界,懂得適時進行價值引領,啓發孩子們做好自己的人生選擇,過得有尊嚴、有意義、有幸福感。

02凸顯學生主體

人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在課堂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營造、構建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課堂上以學生爲中心,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能力發展,還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的情緒狀態(情感體驗)、參與狀態(積極投入)、交往狀態(合作交流)、思維狀態(大膽質疑)和生成狀態(意外收穫)。此外,教師要充分照顧到學生的多樣性,尊重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設計豐富的教學任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成長和收穫,最終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03改善教學策略

1、堅持整體教學。

通過對O(Objective目標)T(Topic話題)C(Content內容)P(Procedure過程)B(Boarddesign板書設計)U(Useoflanguage語用)E(Evaluation評價)的深入思考,挖掘更豐富的內容以及教材背後的價值,落實單元統整、內容整合、語境帶動、語用體驗的要求,將課堂教學目標真實化、任務化,從而培養學生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知識樹、概念圖、思維導圖等到平日課堂中,通過“聯繫、組織、整合”,實現知識的系統化和結構化。

2、堅持學科融合。

英語作爲一門語言課程,是一門學科融合性極強的學科,有效處理好其他學科與語言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繫,將會有助於英語教學的發展與提高。爲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大膽嘗試,比如:將英語與德育融合教學,引導學生既學英語,又學做人;將英語與音樂融合,使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感受語言的韻律美;將英語與美術融合,藉助直觀形象的圖畫,幫助學生更好地輸出語言;將英語與科學融合,在五彩斑斕的科學世界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3、堅持情境教學。

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並真正成爲教育。”所以,我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創設相對應的情境,幫助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體驗生活、理解生活,最後將學習的結果和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真正達到學以致用。教學中,可以通過聯繫生活、引入實物、呈現圖像、動作展示、語言描述和問題引導等方式創設儘可能真實的語言環境,增加學習的生動性、趣味性和直觀性。

4、堅持活動中學。

操作中學習、項目學習、做中學、綜合實踐活動等都是活動中學習的典型事例,旨在通過讓學生動起來,達到手腦並用、學思結合、知行統一的效果。此外,根據不同的活動內容,教師應注重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觀察、製作、實驗和調研等,提出一定的活動規則,從而提升學生活動效率。

04樹立終身學習觀

優秀的教師不僅深愛所教學科,而且擁有廣博的知識,能夠深入解讀教材,對所教內容有獨到的見解,具備一定的學科素養。當今時代還需要教師們擁有良好的教育素養,即:信息素養、創新素養、跨學科融合素養、社會參與和貢獻素養,媒體素養和自我管理素養,這就要求我們與時俱進,做新時代的學習者、創新者和踐行者,教師必須日新其德、日勤其業,才能學爲人師,身爲世範。作爲小學英語教師,我將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通過英語趣配音打卡、繪本閱讀、美文朗讀、觀看英文電影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口語能力;多聽優質課和專家講座,向優秀學習;閱讀專業書籍,豐盈理論基礎。

優秀的教師不僅深愛所教學科,而且擁有廣博的知識,能夠深入解讀教材,對所教內容有獨到的見解,具備一定的學科素養。當今時代還需要教師們擁有良好的教育素養,即:信息素養、創新素養、跨學科融合素養、社會參與和貢獻素養,媒體素養和自我管理素養,這就要求我們與時俱進,做新時代的學習者、創新者和踐行者,教師必須日新其德、日勤其業,才能學爲人師,身爲世範。作爲小學英語教師,我將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通過英語趣配音打卡、繪本閱讀、美文朗讀、觀看英文電影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口語能力;多聽優質課和專家講座,向優秀學習;閱讀專業書籍,豐盈理論基礎。

篇九: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

讀完《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我感受很深。

核心素養介紹中指出,核心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關鍵能力有:(1)輸入能力(閱讀)(2)加工能力(思考)(3)輸出能力(表達)。必備品格有:人與自我關係上的自律、人與他人關係上的尊重、人與事情關係上的責任。

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史寧中教授將其概括爲:“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而數學的眼光就是抽象,數學的思維就是推理,數學的語言就是模型。”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即人從外界輸入信息:用數學的思維分析世界,即人自身處理信息;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即人向外界輸出信息。

我着重看了核心素養的教學觀重建,我發現我的教學離核心素養甚遠,主要表現在:(1)教學方向,沒深刻體現出教學的根本是立德樹人;(2)教學過程中,沒有讀透課程內涵與學科本質;(3)教學主體上,沒正確樹立好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結合實際教學,我有以下思考:

一、在教學目標中注重核心素養的引導

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教學活動的基礎,只有確立了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才能順利地開展。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要從教學活動的源頭抓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備課。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重難點進行,它忽略了數學文化的培養,新的教學目標設計應該以學科價值取向爲依據所制訂,具體來說就是在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的前提下,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提升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讓他們學會用數學思想和數學思維去看待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本學期數學學習指數函數時,可結合新冠疫情傳播,引入函數指數爆炸性質,加強學生用數學眼光看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

二、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核心素養的滲透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日常的生活中,喜歡某一件事物的基礎就是發現其美好的地方,並由這種美好吸引你的注意力,讓你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數學之美是數學核心素養之一。要想讓學生感受數學之美,體會數學學習中的樂趣,教師可以在課程導入階段體現數學的美。上學期優質課大賽中,張磊霞老師在探究的三角函數關係時,利用動圖讓學生直觀感受數學的對稱美,藉助動畫提出問題串,直接調動起學生學習興趣,將學生注意力快速抓回課堂。日常教學中,通過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良好的激發,可以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爲主動學習有利於核心素養的持續培育。

2、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之所以在學習效率、學習質量上難以獲得良好的培養,有一部分原因在於他們過分的隨從同學回答問題,缺少自己鑽研,造成知識學習過程中出現較大的不足。教學中要繼續提升學生主體地位,張磊霞老師的課堂裏,帶着學生探究誘導公式四後,不斷鼓勵學生類比探究,結合自己已具備的思維能力,獨立動手作圖,解決其他兩個公式的探究,最後小組討論。整個探究過程中,學生因動手獨立探究,不但牢記所學數學知識,而且理解了知識內容的推導演算過程。通過這種探究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保證了學生課堂上注意力的保持。

三、在課後作業中注重核心素養的體現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獲取知識爲主,而如今的教學模式則是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文化素養,教師可以設定一定的作業內容來凸顯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綜合素養。比如,集合概念第一節課後習題中給出集合論由來,提出讓同學查閱相關資料,闡述個人認識。讓學生通過查找數學史資料,充分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最後,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只是在教學過程中側重,教師的個人素質對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也十分重要。教師要明確核心素養和學科核心素養,借鑑文獻學習他人的研究經驗;多看書籍,例如《西方文化中的數學》,《這纔是好讀的數學史》,豐富自己的數學史資料;研究課例等等。豐富自己並在課堂上體現核心素養的滲透與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格,使學生擁有可以終身發展的性格和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

篇十: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

今年的暑假,我拜讀了余文森教授《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的這本書,第一時間就把這本書讀完,心中便有所感。通過閱讀,讓我對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不斷的提升我的思考。

當今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經濟迅猛發展,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明顯加快,這些變化對人的素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提出,明確了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有力地迴應了新時代的呼喚,也爲深化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提供了方向。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是關於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表現;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生髮展和社會發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其發展是一個持續終身的過程,可教可學,

最初在家庭和學校中培養,隨後在一生中不斷完善。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爲核心,分爲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爲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爲國家認同等十八個基本要點。“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

作爲核心素養,如果教師沒有能夠完全理解,知識只能停留在認知領域,而素養卻能鍵入到人的血液神經系統中去,是人的一種天性流露。當一個教師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的素養時,就是找到了教育的家,纔會讓教學有根。核心素養是貫穿國家課程標準修訂的一根紅線,是課程實施和教學改革的總綱和方向。

核心素養究竟如何落地?課堂教學怎樣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書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入手,從一線教師最爲關注的內容出發,系統迴應了這些問題,並重點對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進行了深入闡述,並提出核心素養導向的六大教學基本策略:整體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動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義化策。

粗淺瞭解了這本書,以後還要細細研讀。因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學是爲了學而教的,是爲了學生學會學習的,真正做到“教是爲了不教”。爲了發展學生爲適應社會變化終身學習而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對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基本訴求,也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

總之,課堂教學變革是核心素養落地的切入點,突破點和成長點,只有聚焦課堂,才能真正讓核心素養落地,促進學生智慧地成長。

篇十一: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

素養滲透於人的整個心靈,涵蓋了人的全部精神世界。它的形成是多種複雜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核心素養是其他素養髮展的基礎,是個人終身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是培養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闡述:“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四個方面,彼此之間既存在差異性又保持統一性,圍繞着學科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構成一個完整的素養體系。爲此,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體系、培養途徑,都需要通過長期的、穩定的、持續的教育職能賦予纔可形成。

教育部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把核心素養內涵界定爲“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那麼這種品格和能力對於高中政治教學有何意義呢?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應該如何培養呢?

一、學科意義

第一,有利於接軌國際核心素養先進研究成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21世紀課程改革三個驅動因素。第一個是知識與技術引導的發展,我們培養的人不僅僅限於知識,即便他頭腦中能夠儲藏一個圖書館,可能也很難滿足現在工作場所的需要。第二個是學生具備迎接將來會面臨不斷有新的工作場所以及新的工作場所中的各種挑戰的能力。第三個是具備通過新的工作方法與工具獲取信息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人才培養的關鍵已經不是掌握多少知識,而是獲取如何學習、如何合作、如何發展等能力,這也是國際領域展開核心素養研究的邏輯起點。綜合各方面文獻資源,國際社會提出的人類“共同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協作、交際、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四個方面,通過將其引入我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並轉化成富有中國特色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體系,有利於接軌國際先進思想。

第二,有利於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標”的落實。《標準》是我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育教學實踐的綱領文件,本次修訂將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四個方面納入其中,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指明瞭方向,四個方面構建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體系奠定了基礎。一方面,本次修訂着重突出了“跨學科”理念,重視從多個角度、多種途徑對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進行界定,同時也指出了培養路徑;另一方面,本次課表修訂倡導打造實踐性課堂,要求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主張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多種教學方法及學習方法的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第三,有利於實現“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爲教育的根本任務”。但是在現行的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校只是注重學生學習能力,評價學生比較單一。現行的教學教學體系不適應學生終身發展的要求,與時代發展相背離。通過對“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分解,其中所包括的個人道德、社會公德、傳統美德等都屬於核心素養構成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尤其面對新時代背景下的文化環境嬗變、價值觀多元性,一些腐朽消極思潮嚴重衝擊主流意識形態,對高中生價值觀產生不良影響,而思想政治核心素養中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及公共參與的內涵學習,有利於學生堅定政治信仰、人生信念。

三、培養途徑

第一,突出實踐性。《標準》明確指出:“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改進教學方式”,高中政治課程本身就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加之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成熟的思維能力,在通過“互聯網+”途徑擴展教育資源的同時,還要積極構建場景、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這樣不僅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擺脫傳統意義上的“說教式思想政治”,鼓勵學生在家庭、社區及社會空間中參與各種活動,從而將課本所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繫,提高了學生將所學思想政治知識轉化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個體的“政治認同”。

第二,豐富教育資源。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以教材爲主,但核心素養培養資源並不侷限於統一標準設計,教師可從“因地制宜”的角度出發,探尋更貼近高中生生活的本地化資源。在政治教學中,通過本地化資源減少了學生對課本的陌生感,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生活與消費”的教學中,結合“實踐教學”模式,可帶領學生深入周邊鄉鎮、村落,調查統計不同地區的消費水平,更深入地瞭解經濟關係,在成果轉化過程中突出“科學精神”的表現。

第三,增強互動性。和諧的師生關係是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構建的保障,伴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學生、教師可以跨越課堂模式束縛,在更大的空間內展開“教與學”的溝通,教師則可以通過這種形式發現學生身上的“優勢智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以此促進師生關係的和諧。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財政與稅收”的學習中,可篩選偷稅、漏稅等法庭案例,在課堂上模擬“法庭”,以互動的形式展開教學,並凸顯出“法治意識”這一核心素養的培養。

第四,完善評價機制。打破“教師—學生”的單一評價主體形式,將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組織等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評價體系內,一方面可實現多元評價,另一方面也實現了共同的“社會參與”,這一形式本身就是強化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篇十二: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

近日讀《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收穫很多,尤其是第三篇“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其中的“情景化策略”、“活動化策略”、“自主化策略”對實際教學具有很強的指導性!筆者就情景化教學談幾點看法。

情境是溝通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的橋樑、溝通文字符號與客觀事物的橋樑、溝通知識與思維的橋樑。情境對教學活動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第一,情境可以有效刺激學生,不僅使學習過程稱爲對知識本身的接受,將會使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第二,情境可以使枯燥乏味的知識產生豐富的附着點和切實的生長點,讓教育具有深刻的意義;第三,情境增加了學習活動生動性、趣味性、直觀性,讓學生在理論知識與應用實踐的交互碰撞中真正理解知識、提升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不少學生對政治課的理解是機械性的“讀讀、背背、寫寫”,對教材的質疑探究少,對知識的主動建構少,課堂難以充分激活學習主體的生活體驗,導致他們的學習興趣不高,被動式學習成爲課堂常態。鑑於此,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應有“情”的全面滲透,以情激趣,建構一種知情交融、情理兼備的課堂。當學生的探究慾望被點燃,並且能夠對教材中的問題及觀點展開充分的批判性質疑時,政治課堂便能夠實現從“機械式學習”到“有意義學習”的轉變。

在《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教學中,教師以故事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三國時,諸葛亮因馬謖兵敗街亭而陷於被動。當魏將司馬懿乘勝率十五萬大軍攻城時,蜀兵防守十分薄弱,無一員大將在諸葛亮身邊,僅有數千名士兵留守城內。教師設問:你知道諸葛亮是怎麼做的嗎?學生答:諸葛亮給司馬懿唱了一出“空城計”。教師問:爲什麼“空城計”能夠成功?學生答:諸葛亮神機妙算、演技好等;司馬懿謹慎小心,反而錯失良機。教師補充:諸葛亮說如果對方是司馬昭和曹操,自己是絕不敢實施此計的,由此可見他的神機妙算是符合哲學原理的。請對此進行分析。學生聯繫“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進而得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觀點。當然,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實際,讓他們討論“爲什麼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等問題。政治課堂不僅僅要注重知識與能力的培養,更應當對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影響,使其向着真、善、美的方向發展。“情”的融入能夠推動課堂建設,使課堂變得更有溫度,更有深度。

情境既可以是觀念的,想象的、情意的、問題的,又可以是物理的;既可以是虛擬的,又可以是真實的;既可以是基於學校與課堂的功能性的,又可以是基於社會的、自然的、日常生活的。根據情境創設點的不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創設情境:(1)通過聯繫生活創設的情境(2)通過圖像創設的情境(3)通過實物創設的情境(4)通過動作創設的情境(5)通過語言創設的情境(6)通過新舊知識和觀念的關係創設情境(7)通過背景知識或場景創設的情境。(8)通過問題創設的情境。

教學情境是多種多樣的、豐富多彩的,我們不論採取何種教學情境,都要抓住教學情境的實質和功能,促進學生有意義的學習!

篇十三: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

“核心素養”是近幾年出現的教育新名詞,剛開始對這個名詞只有一些模糊的理解,不夠全面。這個暑假拜讀了余文森老師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全書共分爲三篇內容,分別論述了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教學觀怎樣建立,以及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

核心素養相比於三維目標更具有一個整體性,它可以說是知識與內容、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體,最終三者有機統一到學生的素質教育中來,充分體現到學生的素質發展中來,讓學生確確實實作爲一個學習活動主體去自主發展和學習。作者提到“核心素養相比三維目標,更加能夠體現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說,核心素養更注重從學生的內在性、人文性和教育素質性出發進行素質教育教學。核心素養相較於三維目標更注重於學生的綜合性培養,更注重於作爲人的一個整體性教育。這種教育模式不僅是有利於學生的素質內在發展內在要求,更是新課標規定的讓學生作爲學習活動主體的必然要求。

爲培養和構建學生的政治素養,對教學和學生學習提出了六大教學基本策略:整體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動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義化策略。這六中教學策略以追求建立有效教學爲基準的,對於師生有效完成課堂教學和學習活動提供了方法和路徑。因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學是爲了學而教的,是爲了學生學會學習的,真正做到“教是爲了不教”。爲了發展學生適應社會變化終身學習而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對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基本訴求,也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

德國教育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在學習中,只有被靈魂接受的東西纔會成爲精神的瑰寶,二其它含混晦澀的東西則根本不能進入靈魂中而被理解。”核心素養實則也是潛移默化的教育。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吾日三省吾身,課堂教學堅持以核心素養爲導向,體現人文性的教學,科學性的教學,發展性的教學,真正讓核心素養落地,促進學生智慧地成長。

這幾年我基本看不進去書。不同於少年時代的如飢似渴挑燈夜讀,現在看見長一點的段落都沒有耐心看完。我以爲是年齡和家務的瑣事造成的,可直到我學習了“學科結構”這一塊我才找到了問題的本源。由於電腦和手機的介入,我們生活在知識碎片的時代,這個時代可以說是知識大爆炸,同樣也是知識粉碎機。百度,詞條等工具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大便利,寫論文不需要鑽研長篇鉅著,需要什麼知識點,上網檢索,省時省力。可是,這些拿來主義的被我們用到蹩腳論文裏的碎片知識我們真的消化吸收了嗎?沒有!學科知識應該形成經緯交織融會貫通的網絡,形成由點、線、面築成的立體式的整體知識結構網絡。而知識碎片對這個網絡的建成全無用處。那些檢索來的學科知識用完了就丟到腦後,下次用到只能再次檢索,在個人成長中沒能留下一點痕跡,而長期接受碎片化信息會讓人對閱讀尤其是紙書的閱讀喪失興趣。自媒體文字的風格是語句短,段落短,它要在最短的時間把它想灌輸的東西灌輸給你,僅此而已。而我們學習研究應該立足書本,立足文獻,立足深奧的艱澀的難啃的大部頭專業書上。可是,碎片化學習帶來便利的同時養成的惰性已經讓我們很難靜心讀書了。即便強迫自己,也常常是浮光掠影,看幾行忍不住拿起手機刷刷微信,在看幾行忍不住打開電視看上幾眼。碎片化時代,粉碎了知識,也粉碎了我們的耐心。如今我和孩子看同一本書,她比我更專注也更快讀完,這還得力於她目前接受的都是學校體系化教育,尚未嘗到知識碎片的“甜頭”也沒因此走上飲鴆止渴的邪路。

核心素養命題改革的立意就在於:要從關注碎片化,固定化的學科知識技能的習得,到關注複雜,不確定性的學科問題的解決。而放下手機拿起教育教學理論著作是教師應該邁出的第一步。

那麼學科核心素養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學科核心素養不可能憑空形成,學科知識是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載體,而學科活動則是核心素養形成的主要路徑,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活動中才能得到培養,素養只有在需要素養的活動中才能形成。愛因斯坦說,教育所提供的東西,應當讓學生作爲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受,而不是作爲一種艱苦的任務去完成。禮物,字典上解釋,禮物是在社會交往中,是送禮者向受禮者傳遞信息、情感、意願的一種載體。由此聯想,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不也正是倡行一種師生建構性的交往,那麼,作爲學科教師(送禮者)如果能研究如何爲受禮者(學生)傳遞信息(本學科具有自己的符號表達、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情感、意願(本學科內含的價值性和道德意義)的思維方式來關照自己的課堂,那麼,無論是課程內容確定、活動方式選擇以及教育教學時空的拓展等,都將發生質的變化。也只要這樣的課堂交往過程,我們纔可以說也將知識及其教學真正成爲學生的生命得以涵養、心靈得以淨化、情感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啓發、價值得以形成的過程。唯有智慧啓迪智慧,唯有素養才能培育素養,學科老師是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主要條件,要從知識教學走向素養教學,教師必須從知識型教師轉變成素養型教師。這樣,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就要重建,餘教授認爲:觀念是行動的指南,任何改革都是從觀念開始的,教學改革也不例外。以核心素養爲導向的教學改革首先必須確立以素養爲導向的教學觀念。基於立德樹人的教學是就教學方向而言,真正的教學是教人,而不是教書,學科老師不是教學科,而是用學科來教人,這是培育學科核心素養首先必須確立的教學觀念。也就是說,教師不能就教學論教學,就教學談教學而一定要有課程的高度、課程的視野,即課程的意識,否則,教學就會陷入就事論事的弊病。從學科教學的角度講,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學科表層”(現象),而應進入“學科深層”(本質)。惟其如此,學科教學纔能有效地促成學科素養的形成。基於學生學習的教學是就教學主體而言,學是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學的中心、重心在學而不在教,教學應該圍繞學來組織、設計、展開基於學生學習的教學不僅是教學本質的體現,也是學生形成學科素養的必然要求。

總之,課堂教學變革是核心素養落地的切入點,突破點和成長點,只有聚焦課堂,才能真正讓核心素養落地,促進學生智慧地成長。教育不能填滿學生生活的空間,要留有閒暇。蕩起核心素養的新槳來,實現知識對學生個體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指導功能,助力學生成爲自主發展的自由人。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czxz/zhongkao/1318781.html

  • 標籤: 課堂教學 素養 導向 讀書 精選 一篇讀書心得的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精選13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2022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心得(精選13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