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8篇)作文

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8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5.76W 次

篇一: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8篇)

在《新課標》中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

“核心素養”在實踐活動中得以培育,“實踐”在具體情境中得以開展。缺乏學習情境,實踐活動就是沒有依託,素養也就無從談起。知識不根植於情境,就是抽象的,孤立的、靜止的、僵化的,就不會在學生的身體裏生根發芽,這樣靠機械記憶習得的知識很快就會被遺忘,或無法被運用。

例如文化自信。

《新課標》中指出,通過語文學習,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關注和參與當代文化生活,初步瞭解和借鑑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具有比較開闊的文化視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蘊。

因此,文化自信的培育,不是靠口頭說教來理解抽象的概念,而是要讓學生在識字、寫字、語言積累、閱讀表達中真切感受漢語承載的中華文化獨特魅力,以此激發學生熱愛中華文化的內在情感。

語言運用

《新課標》中的表述是這樣的,語言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語感,形成個體語言經驗,能在具體語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溝通,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

我們一定要釐清一個事實,核心素養的培育根植於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不能簡單地將“雙基”等同於素養。現在我們已經愈加清晰的認識到,“知識”的意義已從能夠記憶和複述信息轉向能夠發現、使用信息。素養的本質,就是在做事中完成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學以致用。語文知識和技能只有在真實的語文學習活動中,成爲學生探究、實踐的對象和使用的資源,纔有可能得到內化、轉化,並昇華爲語文素養,這樣的知識和技能纔有實際的價值。

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

思維能力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聯想想象、分析比較、歸納判斷等認知表現,其主要包括直覺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

審美創造是指學生通過感受、理解、欣賞、評價語言文字及作品,獲得較爲豐富的審美經驗,具有初步的感受美、發現美和運用語言文字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語言發展的過程也是思維發展的過程,二者相互促進。在語文課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創造、文化自信都以語言運用爲基礎,並在學生個體語言經驗發展過程中得以實現。脫離語言文字的實踐來談核心素養的培育,就如同空中樓閣。

篇二: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二是堅持在繼承中變革,在實踐中崇新,準確落實語文課程理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頒佈後,很多人都在解讀,我們也聽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有些老師甚至片面的認爲,新課標頒佈後,一切都要變革,以前的方式方法、理念等都要重新梳理。其實,產生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不全面的。當我們認真研讀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後,就會發現,新課標並不是全部否定過去,而是在以往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發展、人才培養的需求,對一些方面進行了科學的變革,以便更好地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發展。正如溫儒敏在《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編教材》中所講的,我們不能全盤否定過去,義務教育課程規定了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學的基本要求,體現國家意志,在立德樹人中發揮着關鍵作用。不論是2001年頒佈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還是2011年頒佈的義務教育各課程標準,都堅持了正確的改革方向,體現了先進的教育理念,爲基礎教育質量提高作出了積極貢獻。因此,作爲課程的承擔者、實施者,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繼承中變革,在實踐中崇新,準確落實語文課程理念。

新課標要求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羣。學習任務羣其實就是以前的學習目標,現在強調學習任務羣,則是更注重了學習目標的有效整合,凸顯減負提質。因此,學習任務羣就要以生活爲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爲主線,以學習主題爲引領,以學習任務爲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學習任務羣的安排還要注重整體規劃,要根據學段特徵,突出不同學段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需求,體現連貫性和適應性。

部編教材緊扣新課標要求,突出課程內容的時代性和典範性,充分吸收語言、文學研究新成果,關注數字時代語言生活的新發展,體現學習資源的新變化。特別是在教材內容的選編上,加強課程內容的時代性,突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凸顯了學科整合,注重聽說讀寫的整合,促進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因此,要適應這些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要緊密聯繫相關的課內外內容,適當的時候還可以跨學科整合,變革傳統的教學模式,讓語文教學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語文新課標及部編教材,還很好的體現了雙減精神,增強了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了學習方式變革。語文課程理念中強調:語文課程要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慾,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要引導學生注重積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倡導多讀書,並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作用,拓展語文學習空間,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因此,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準確領會課標的要旨,結合校情、學情,以及自身的優勢,認真研讀教材,改變課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讓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好的體現語文課程理念。

篇三: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靜下心來,又一次認真地閱讀了新課程標準,感受頗深。

新課標主要涉及了五個重大變化。

首先,強調文化自信。學好語文是一箇中國人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現。學科第一次和國家的戰略掛鉤,課時量上,語文佔到20-22%,如此大的課時比重,相信語文的題目廣度會越來越大。

其次,傳統文化分量繼續加大,小學原來學129首古詩文,現在增加到160首,懶得背誦的孩子要吃大虧。

再來,語文的考試也有重大變化,除了考基礎閱讀、作文之外,還會考整本書閱讀,主要考察學生的提取信息能力、評價人物能力,品味語言能力。

第四,本次還首先提出了學習任務羣,原來高中的概念,現在下移到小學初中,原來孩子是一篇一篇的學,現在要一組一組的學。尤其是裏面涉及到實用性的閱讀,思辨性閱讀,跨學科學習能力,對學生要求非常高。

最後一點,考刷題想考好語文的時代徹底過去了,以前語文考試有套路,很多孩子把套路熟悉了,刷題刷多了,語文成績差不了,這次明確規定了學業質量的標準,以後教學和考試會高度統一,命題也會更加科學精細,考察的方式也會更加靈活,考查內容會非常主觀。

作爲小學教師,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刻地認識到此次的《新課標》在語文課程的設置以及教學等方面,相較於以往更重視語文知識與能力的培養,所以我們不僅應該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還有能夠和諧地讀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既能讓學生充分閱讀,又能有效發揮教師的指導閱讀的作用。

我們首先要依託於新課標中課程結構和育人目標,明確學習任務的定位和功能,準確理解每個學習任務羣的學習內容和教學內提示,圍繞學習主體,以學習任務爲導向,整合學習情景、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資源,設計給予大任務、大單元、真真實情景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注重語文與生活的結合,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繫,加強內容學習和思維發展的整合,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語文學習經驗,統籌安排教學活動,注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基礎性,培養學生未來學習、生活和發展所需的基本素養。

通過學習,我真正瞭解了現行教材在內容體系、活動方式、組織形式和考覈評價等方面留給教師較大的空間。教師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更需要深入的研究教材,只有進行個性化的整合和重組,才能使教材使用得心應手。

篇四: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2022年4月21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頒佈了,於是“五一”假期學校就佈置了全體老師學習。打開課程標準的電子版,與前兩版課程標準比較,修訂的課標增加了很多新的內容。

課程目標上,語文學科的義務教育階段“核心素養”時代,真真切切地到來了。首先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提法不同,分別是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不再提“三維目標”了。課程目標分學段的要求,也不再是分以往的五個版塊“識字與寫字”“閱讀”“寫話、習作、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而是分成了四個領域:即“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交流與表達”“梳理與探究”,創造性的新增的兩個內容。

5月30日晚上,在網上聽了省教科院周玲老師對2022版的課標的解讀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特別是“爲何要修訂課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三個導向:堅持目標導向,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創新導向。聚焦“立德樹人”,強化課程育人導向;四個基礎“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交流與表達、梳理與探究”,以語文實踐活動爲基礎;改進“知識爲重、零散淺表、靜態講練、注重解題”,梳理課程改革的困難與問題;四個突破“核心素養、學習任務羣、情境實踐、學業質量”,強化課程綜合性與實踐性推動育人方式變革;三個結合“教、學、評”一致,體現正確的學業質量觀,建立有序進階、可測可評的學業質量標準。

“學習任務羣”是本次修訂課標新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我覺得是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再升級。老師們對“學習任務羣”很是困惑,我在困惑中感覺很新鮮。課標中提出“教師要明確學習任務羣的定位和功能,準確理解每個學習任務羣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提示。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教材內容和學生情況,設計不同類型的學習任務,依託學習任務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安排連貫的語文實踐活動。注重語文與生活的結合,注重聽說讀寫的內在聯繫,追求語言、知識、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養等多方面、多層次目標發展的綜合效應。”回想本學期的語文綜合性學習——輕釦詩歌大門,其實我的教學活動設計就是學習任務羣的實施。任務一:我從單元整體設計出發,帶領學生早讀時讀大量的現代詩歌,讓學生找出現代詩歌形式特點。學習《三月桃花水》這篇美文時,我把一個自然段以現代詩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再讓學生把其他自然段改寫成詩的形式,爲學習現代詩單元做好鋪墊。任務二:在學習第三單元課文時,爲了更好地理解詩歌表達的情感,在預習課文時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在課下查找,蒐集冰心、艾青、葉賽寧、戴望舒的資料,以及關於他們創作詩歌的背景故事,在課堂學習時與同學們分享。如此這般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很樂意做這樣的學習活動。任務三:學習單元詩歌時,學生很容易理解現代詩的形式,無論是朗讀還是仿寫,都有一定的興趣,他們更明白詩歌有節奏美、韻律美、形式美、形象美。等到綜合性學習——編詩歌集,小組類分工明確,有設計封面、目錄、抄寫等分工組合,又是語文學科與美術學科的整合學習;每個小組所選詩集內容不同,他們的學習任務也就不同。這一綜合性學習活動,把學習前、學習中、學習後的知識及連接起來,從課內走向課外,從活動走向課堂在走向活動,現代詩歌也真正地走進學生的內心。

本次節假日、休息日對新版課標地學習,我也從初步認識到比較深入的瞭解了新課標的修訂,能夠把之前的教學實踐與給我新鮮感內容的“學習任務羣”進行連接,再以“學習任務羣”的方式重新梳理,給出理解性地闡述,在跨學科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我想這就是本次學習2022版課標的最大收穫。

篇五: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一經頒佈,就成爲了老師們學習與研讀的重點。學校也及時購買並給每位老師下發了新課標。我仔細閱讀了新課標,新課標無論是從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還是學業質量、課程實施,都闡述得更爲清晰、具體了,也更加具有指導性。讀後我的感受有以下幾點:

一、培養目標更加清晰

新課標提出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即: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

從“雙基”“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目標維度更加清晰,育人方向更加明確。

語文核心素養中,語言運用是其他三個方面的基礎,語言運用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培養良好的語感、必要的語文知識、能說(明得體)會寫(文從字順);

思維能力則是語言學習的核心,思維能力,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是義務教育階段語文學科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之一。在思維能力培養方面,新課標還提到“積極觀察、感知生活,發展聯想和想象,激發創造潛能,豐富語言經驗,培養語言直覺,提高語言表現力和創造力,提高形象思維能力”。只有思維敏捷、靈活、深刻,聽和讀纔可以被內化;說和寫,才能被外化。所以,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們還是要緊緊圍繞語言文字運用的中心,讓學生字正腔圓地讀,工工整整地寫,有理有據地說,簡潔通暢地寫,在品味漢語言文字中,發展思維,獲得美的薰陶和文化的認同。

2022年版課標對每個學段的具體要求,將語文實踐活動由以前的2001年課標、2011年課標“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大學習領域,變爲四個內容板塊加以表述,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在分塊表述的基礎上,最後提出每個學段在立德樹人、以文化人上的總體要求,凸顯學段任務的育人功能。

二、課程理念更加突出以生爲本

新課標提出了五大理念:

1、課程目標:立足學生核心素養髮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

2、課程結構:建構語文學習任務羣,注重課程的階段性和發展性;

3、課程內容:突出課程內容的時代性和典範性,加強課程內容整合;

4、課程實施: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

5、課程評價:倡導課程評價的過程性和整體性,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又提出四大理念:

6、學科思政:立足核心素養,彰顯教學目標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

7、教學設計:體現語文學習任務羣特點,整體規劃學習內容;

8、學以致用:創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

9、智慧學習:關注互聯網時代語文生活的變化,探索語文教與學方式的變革。強調信息技術和語文課程的深度融合,強調跨媒介的學習,強調泛在性的學習,語文學習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在以上九大理念中,特別要注意教學設計中“學習情境”的創設,語文學習的情景建構,可以從日常生活、文學體驗、跨學科學習三個方面去創設,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變得有趣、有用,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三、學習內容更加體現“大語文觀”

學習任務羣”的提出是義務教育語文新版課標的一大亮點。新課標語文學習內容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大主題,將學習任務羣分爲三個層面六大學習任務羣:“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爲基礎型學習任務羣;“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爲發展型學習任務羣;“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則爲拓展型學習任務羣。在“學習內容”“教學提示”內容設計上,新版課標進一步明確了語文課程要“以學習爲中心,不僅包括教什麼、學什麼的內容問題,還包括怎麼教、怎麼學的過程方式問題,以及爲什麼教、爲什麼學的目的價值問題,甚至還有教得怎麼樣、學得怎麼樣的結果水平問題”。體現語文學習的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

在新版課標中每一個學習任務羣的表述均圍繞學習任務羣的內涵、四個學段的學習內容、教學提示三個部分依次展開,將過去零散的、線性排列的知識點和能力點歸納整合,實現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語文實踐之間的融通。其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羣側重語音、文字、詞彙、語法、修辭等知識點的整合;“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羣側重朗讀、複述、遊戲、表演、講故事、情景對話、現場報道等學習活動的整合;“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任務羣側重朗讀、默讀、誦讀、複述、評述等閱讀方法的整合;“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羣側重閱讀、討論、探究、演講、寫作等學習活動的整合;“整本書閱讀”任務羣側重課內與課外、個人與集體閱讀活動的整合以及瀏覽、略讀、精讀等閱讀策略的整合;“跨學科學習”任務羣側重圖書館、互聯網、社區生活場景、文化場館等學習資源的整合。

學習任務羣課程內容的整合不是漫無目的式的,而是統攝於各個學段不同的學習主題,爲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服務。我們教師可以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背景、大主題之下設置多個學生喜聞樂見的小主題,如“數字時代的生活”“家鄉文化探尋”等。每個學習主題的設置都是爲塑造學生健全人格服務的,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也在完成一個個情景式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得到提升。以學習任務羣爲課程組織形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和素養的全面發展。

新課標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給出了更爲明確具體的目標與導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仍需時刻提醒自己反覆閱讀新課標,以新課標爲導向,多實踐,多探索,在新課標指引下,上精品好課,育時代新人。

篇六: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在《語文課程(2011年版)》中課程理念圍繞四個方面展開: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而在《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課程理念增設到五個方面,而且角度全然不同:

(一)立足學生核心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

(二)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羣,注重課程的階段性與發展性。

(三)突出課程內容的時代性和典範性,加強課程內容整合。

(四)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

(五)倡導課程評價的過程性和整體性,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

兩相比較,我們不難看出,《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出現了一些新興詞彙,這就是《新課標》不同於以往課標的鮮明體現,也是我們在學習《新課標》時最應該注意的地方。

我們來看第一個詞語“語文學習任務羣”

大家都知道,2011年年版的《語文課程標準》是沒有課程內容的,語文課程內容非常複雜,但是這一次在課程結構當中,以語文學習任務羣的形式,建構起語文課程的學習內容,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結構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核心素養形成的內在邏輯,以生活爲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爲主線,以學習主題爲引領,以學習任務爲載體,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慾,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新課標》詳細規定了每個學習任務羣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提示,從學習主題、學習活動、評價要求等方面,分學段提出教與學的建議。語文學習任務羣的設計,追求學科邏輯和生活邏輯的協調和融通,進一步強化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引導學生通過典型內容的學習,經歷豐富的學習過程,掌握常用的方法和策略,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促使語文教學走出基於知識點和能力點逐項訓練的“題海戰”,改變教師的條分縷析,大量講解的教學模式,必將帶來語文教育範式的重大變革。

第二詞語“課程內容整合”

《新課標》注重課程內容與生活、與其他學科的聯繫,注重聽說讀寫的整合,促進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

以前,我們講語文知識要一點一點的落實,語文要素要一點多一點的落實,但是,這一次課程標準的調整,強調語文課程的目標、語文課程的要素、語文課程的內容不是逐點的線性落實,而是要在任務,在情境當中,整合性的落實。

第三個詞語“情境性和實踐性”

《新課標》在課程性質中已經強調:語文課程要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時間,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讀書興趣,提高讀書品味;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作用,拓展語文學習空間,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第四個詞語“課程評價”

《新課標》指出課程評價要有利於促進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全面落實語文課程目標。課程評價應準確反映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和學習狀況,注重考察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思維過程、審美情趣和價值立場,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進步。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以及多種評價方式的綜合運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評價方式的變革。

語文課程評價還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其中過程性評價還包括過程性評價原則課堂教學評價建議、作業評價建議、階段性評價建議。值得注意的是,《新課標》還對學業桂平考試做出了要求,明確了命題原則、命題規劃、命題要求、爲評價區域和學校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提供參考。

篇七: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三是落實雙減,任務引導,精讀精練,注重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讓語文教學回歸本真,在明確教什麼,教到怎樣的程度的前提下,讓學生學會學習,提升核心素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與以往不同的是圍繞語文課程內容明確提出了“學習任務羣”。課標強調: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羣組織與呈現。語文學習任務羣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具體來講,共分三個層面設置學習任務羣,其中第一層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1個基礎型學習任務羣,第二層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3個發展型學習任務羣,第三層設“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2個拓展型學習任務羣。根據學段特點,學習任務羣安排側重也不一樣。

如:“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語言材料和語言經驗,形成良好語感;通過觀察、分析、整理,發現漢字的構字組詞特點,掌握語言文字運用規範,感受漢字的文化內涵,奠定語文基礎。“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傾聽、閱讀、觀察,獲取、整合有價值的信息,根據具體交際情境和交流對象,清楚得體表達,有效傳遞信息,滿足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交流溝通需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整體感知、聯想想象,感受文學語言和形象的獨特魅力,獲得個性化的審美體驗;瞭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欣賞和評價語言文字作品,提高審美品位;觀察、感受自然與社會,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思考,嘗試創作文學作品。“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閱讀、比較、推斷、質疑、討論等方式,梳理觀點、事實與材料及其關係;辨析態度與立場,辨別是非、善惡、美醜,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慾,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負責任、有中心、有條理、重證據地表達,培養理性思維和理性精神。“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根據閱讀目的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圖書,制訂閱讀計劃,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藉助多種方式分享閱讀心得,交流研討閱讀中的問題,積累整本書閱讀經驗,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整體認知能力,豐富精神世界。“跨學科學習”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圍繞學科學習、社會生活中有意義的話題,開展閱讀、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研讀這些具體要求我們會發現,學習任務羣已經爲老師們旗幟鮮明的提出了語文教學的方向,同一個學習任務羣,由於學段的不同,具體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採取的教學方式或側重點更不一樣。特別是課標還給我們明確提出了各學習任務羣具體落實的教學提示,這就爲語文教師更精準、更有效的教學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方向,也爲教師研究教材、確定重點難點、有效備課、有效上課提供了指導。因此,作爲語文教師,既要關注自己學段教學的要求,更要全面瞭解各學段的要求,只有做到胸有成竹,纔會讓自己的教學有連貫性、層次性,纔會在教學中,圍繞任務羣,精讀精練,在減負提質上做好文章,摒棄一些華而不實、譁衆取寵的表演式教學模式,超學段學生實際接受能力的拔高性教學,讓語文教學回歸本真,讓自己的語文教學實效性不斷提升。

我們都知道,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一個人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就要結合學生學段的特點,結合學習任務羣,有目的、有方向、有層次性的進行引導。要把“用教材教”“學會學習”落到實處,最終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自己走路。

總之,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結合各位專家學者的解讀與引領,會讓我們對語文教學如何教?教什麼?教到怎樣的程度?都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和理解,這也爲我們今後高效開啓語文教學,根植學生美好品質,提升學生和核心素養內涵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指導思想。

學習是爲了提升,提升是爲了更好的有效工作。讓我們始終有思想、有方向、有靈魂的教學,一定會讓語文教學更美。

篇八: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一經頒佈,就成爲了老師們學習與研讀的重點。“立德樹人、文化育人、核心素養、學習任務羣、整本書閱讀……”被頻繁提及,它們意味着新思路、新變化、新挑戰。但這裏的“新”並非“全新”,溫儒敏教授在《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編教材》的新課標講座中給予了很好的解答,也讓幫助我更好地明確了目標與方向。

正如溫儒敏教授所說,這次新課標也是吸收了過去課改的一些經驗,不應該理解爲推行新課標就是要推倒重來,搞顛覆式的徹底的革命……還是要守正創新。是的,守正創新,在充分考慮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我們要悅納改變,不斷向前。

懷着這樣的心態,我仔細閱讀了新課標,發現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個詞就是“生活”。事實上,“生活”一詞不光在2022年版的新課標中被頻繁提及,在2011年版的課程標準中也同樣是一個高頻詞。但我想無論是從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還是課程實施,新課標都將如何立足於學生生活闡述得更爲清晰、具體了,也更加具有指導性。

學生生活不僅包括學校生活,還包含了社會生活、自然生活等。此外,新課標也更加強調實踐,學習源於生活,更要用於生活,是實踐幫助學生逐漸培養起了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多種能力。

一、從學習任務羣來看

學習任務羣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的主要組織與呈現形式,分爲基礎型、發展型、拓展型三類,且各學段各有安排側重。新課標在課程理念部分提到“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羣,注重課程的階段性與發展性”。具體來說,即“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結構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核心素養形成的內在邏輯,以生活爲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爲主線,以學習主題爲引領,以學習任務爲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羣。”

可見,在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羣的過程中,以生活爲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爲主線,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以“實用性閱讀與交流”這一發展型學習任務羣爲例,即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具體交際情境和交流對象,清楚得體表達,有效傳遞信息,滿足家庭生活、學習生活、社會生活交流溝通需要”。這也對教師提出了要求,在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羣時,應在考慮學生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引導學習進行實踐。第一、二學段可側重於家庭生活,第三、四學段則逐漸放眼世界,關注社會現象,關注自然萬物。知識就在大千世界之中,從學習到實踐運用,都離不開生活,也都在生活中。

二、從課程內容的時代性來看

新課標提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突出內容的時代性,充分吸收語言、文學研究新成果,關注數字時代語言生活的新發展,體現學習資源的新變化”。數字技術對我們的思維、生活、生產和學習方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關注互聯網時代語文生活的變化,探索語文學習、語文教育方式的變革,成爲老師們關注的核心議題之一。互聯網時代日常生活當中,語言文字運用出現了許多新現象和新特點,也促使語文學習與教學涌現出許多新變化。曾經我們學習的是寫信,現在在學寫信的基礎上,則可以進一步學習如何寫電子郵件等。數字技術也使得教室空間進一步拓展,混合課堂、翻轉課堂、在線課堂、家庭學校……課堂形式的新變化也同樣需要我去進一步探索。

三、從課程實施的情境性來看

相較之前的課標,新課標對課程的情境性有了更明確的要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實施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慾,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在真實的情境下設置學習任務,可以引發學生真實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參與感。而真實情境的創設,必然是基於真實生活的。這樣設計出來的教學活動不再是“死”的,它們“活”了過來。情境性並不是一個新詞,在新課標頒佈之前,已有許多老師在情境性上進行了諸多的嘗試,只不過現在它又對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字詞學習需要情境,閱讀積累需要情境,表達交流需要情境,語文處處離不開情境,因此更需要我們去精心設計情境,精心安排情境。

四、從文化自信來看

新課標強調以文化人,將立德樹人、文化育人擺在了第一位。開篇指導思想中即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德育爲先”。在德育過程中,文化自信更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文化自信是指學生認同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生命力有堅定信心。通過語文學習,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關注和參與當代文化生活,初步瞭解和借鑑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具有比較開闊的文化視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蘊。”

學生的文化自信就是從他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一點一點地積累起來的。關於文化自信,新課標在每個學段又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例如第一學段即要求“注重引導學生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初步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價值”。第二、三、四學段則有相應的階段性與發展性提升,從感悟到理解,從感受到表達。不可否認,一些革命家、先賢事蹟,看似與我們當代生活已相距甚遠,但實際上它們並未消失,甚至歷久彌新。一二年級可以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傳統節日、習俗去關注瞭解傳統文化;三四年級可以通過走英雄模範走過的路,向英雄模範學習;五六年級則可以進一步放眼世界,進一步體會捍衛民族尊嚴、維護國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偉大精神。時代在變化,但我們的文化自信、愛國精神的繼承與弘揚不應改變。

五、從思維能力培養來看

思維能力,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是義務教育階段語文學科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之一。在思維能力培養方面,新課標還提到“積極觀察、感知生活,發展聯想和想象,激發創造潛能,豐富語言經驗,培養語言直覺,提高語言表現力和創造力,提高形象思維能力”。

許多專家在解讀新課標時也提到,要讓素養落地,要真正做到素養導向。也有專家提到我們要保護學生的想象力、好奇心,以及創新的那種追求。而生活是學生最熟悉的事物,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對世界有無數的好奇,無數的幻想,他們最常問的就是“爲什麼”。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些“爲什麼”,用好這些“爲什麼”,甚至是爲這個“爲什麼”設計一個專題,設計任務羣,去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探索,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有語言文字運用水平的提高,有審美創新能力與文化自信的增強,同時相信也會有思維能力的提高。

結語

新課標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給出了更爲明確具體的目標與導向,也更是在不斷提醒我們,要以學生爲中心,以學生的生活爲基礎,以實踐爲主線,才能更好地轉變教與學的關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新課標學習並非一日之功,關於新課標的理解與運用我仍是一知半解。在之後的教學實踐中,我仍需時刻提醒自己反覆閱讀新課標,以新課標爲導向,多實踐,多探索。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zuoweizaiti/htzw/1334298.html

  • 標籤: 小學語文 義務教育 心得體會 安全教育心得體會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8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8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