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精選14篇)作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精選14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39W 次

篇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精選14篇)

修訂後新的課程標準,從不同緯度提出育人的實效性,如:“引導學生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構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讓認識基於實踐,通過實踐得到提升”“培養學生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特別是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歸根結底是培養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歷史學科的學習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讓歷史學科的教育教學更具有育人的實際價值,也就是學生通過三年的歷史學習到底能做什麼,增長了什麼技能。

基於這樣對歷史教學的考量,我認爲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啓動學生的原始動力——探尋規律,解決問題,這是所有孩子都具有的內在動力。但是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卻難以完成這一任務,課堂上過多的是講述,而疏於引導學生對社會的觀察、對現實的思考,使教學的實際價值過於狹窄。

這次關於新課標學習堅定了我服務於學生成長的教學定位——每一節歷史課不是學習一個歷史概念,瞭解一種歷史現象,而是在引導學生解決一個社會問題。把學生的學習引向對歷史思考的軌道,激發他們熱愛思考,從而服務於個人的成長,有助於社會的發展。

篇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

研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發現更強調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四方面,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把“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作爲開展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突出強調了語文實踐活動,綜合構建素養性課程目標體系,推進了育人方式的變革。在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內容部分新增了“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從三個層面來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羣:一是基礎型,關注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二是發展型,關注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三是拓展型,關注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這一變化體現出語文教學形式上有了很大的革新,今後的語文教學要在真實的語文情境,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語文實踐活動,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在課程實施部分的評價建議中,將過程評價貫穿語文學習的全過程,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參與程度和核心素養髮展水平,體現多元主體、多種方式等特點。

篇三: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

2022年4月21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終於頒佈了。與2011年版的課程標準相比,其變化之大有目共睹。

在課程目標上,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時代踏踏實實的到來了。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分別是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在文化自信方面,明確提出通過語文學習,要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那也就是說通過語文學習,讓學生具有一定的中華文化底蘊的積澱,培養學生根深蒂固的熱愛中華文化,並且能夠堅定的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對中國的文化充滿自信,從而才能培養出具有家國情懷的可靠的接班人。

課程目標分學段的要求也不再是以往的五個板塊,而是分成了四個領域,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交流與表達、梳理與探究。如果說課程目標上的變化是期待和預料之中的,那麼新增的兩個內容鑑賞與梳理,那就是創造性的。閱讀與鑑賞的融合,對於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不能僅僅引導學生去讀,去感受,更要在讀的基礎上去思考,去與他人溝通,從而發揮創造性,真正落實鑑賞這一詞語。如何引導學生真正學會鑑賞就是一線教師急需深入思考的問題。

新的課程標準根據時代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要求下,教師和學生需要關注變化,共同成長,與時俱進!

篇四: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

近日,《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22年版)》終於在千呼萬喚中頒佈了,在與2011年版的課程標準進行對比研讀後,深感“新課標”的高屋建瓴,更能深刻的體會到新課標最“新”的地方,就是確立了“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目標,也就意味着“核心素養”的時代,真真正正的到來了。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培養學生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讓核心素養真正落地,通過研讀課標,我進行了以下思考:

一、基於核心素養,實施大單元教學。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深化教學改革,強化學科實踐,推進綜合學習,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化、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加強知識間的內在關聯,促進知識結構化。”這無疑是對我校基於核心素養的大單元設計路徑上了一劑強心針。在之後的大單元設計與實施教學中,應更加關注教學內容的重組,實現多種教育元素的融合。

二、創設真實情境、解決真實問題。

真正有效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貼合真實生活情境的,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力求將生活真實的情境帶到課堂上來。這就要求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與單元學習目標相關的真實且富有一定挑戰性的任務。從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誘發孩子們產生更多的思考、情感、審美、文化體驗,從而真正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新課標的提出也爲“雙減”政策深入實施提供了課程依據和專業支撐。在“雙減”背景下,作爲老師必須堅持把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發展的新方向,不斷地朝着“真實課堂”轉變,從而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習慣、學有動力,學有思維、學有所得。

篇五: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

近日,我對《語文課程標準》進行了學習。通過學習,我對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等方面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下面淺談一下我的學習體會:

一、改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課標中更加強調教師必須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小學語文教學思維的原點和終點指向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語文課堂應迴歸到語文本身,閱讀教學中藉助任務教學,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學會表達,提出閱讀、書寫與寫作速度的要求,並有量化指標;重視在優秀詩文的誦讀中培養想象力;重視“非連續性文本”的學習,讓語文學習與生活本體緊密相連,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此外,更重要是要注重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其作爲了學習目標。

教學中,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能力。

二、加強綜合性學習,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勞的和諧發展。”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佈置一些綜合性學習活動,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品格。

對於《語文課程標準》,我還需繼續深入學習、研讀,切實做到在學習中反思,不管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

篇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

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新鮮出爐”,作爲一名一線語文教師,我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學習,新版語文課程標準主要有以下變化:第一,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把黨的教育方針具體細化到課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體現在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第二,優化課程內容結構,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繫,優化內容組織形式,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第三,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結合課程內容,形成學業質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第四,增強了指導性。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一學一評”一致性,不僅明確了“爲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第五,加強了學段銜接。合理安排不同學段內容,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的集中體現。”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課程學習重在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並能夠活學活用。

另外,各學段要求也有所改善,主要分爲了四個部分: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更注重了學生能力的培養。課程內容方面也增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主題,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多注重學生的語言文字的積累與梳理,建立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多組織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學生綜合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我也會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邊實踐邊思考……

篇七: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

課程標準是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對我們的教育和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利用五一假期期間,我對2022年新出臺的語文課標進行了仔細研讀,以便明確教學的新方向。

新的課標首先呈現的就是目錄上的變化:從原來的三大部分變成了六個模塊。它將課程內容的介紹更加的詳細化,從“主題與載體形式”“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兩個方面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做出了規定,明確了“教什麼”和“學什麼”,並且增加了學業質量模塊,從“學業質量內涵”“學業質量描述”兩個方面具體說明了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後應該達到什麼樣的學業成績。而且在課程目標單列了一條核心素養內涵。“語文課程圍繞核心素養,體現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確立課程目標。”足以見得核心素養在我們今後的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這與我們在大單元備課過程中的對學科核心素養的對標不謀而合。在今後的備課過程中,要更加註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不僅僅是核心素養,新課標還新增了學習任務羣的設置,任務羣的設計以生活爲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爲主線,以學習主題爲引領,以學習任務爲載體,整合了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也正好契合了我們語文教材的雙線並進的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是要教授孩子們基礎知識,更要在人文精神上下功夫。

在學段目標中,也由之前的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等轉變成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新課標非常注重孩子們的閱讀,第一學段的閱讀鑑賞中就增加了整本書閱讀,不僅要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更要要求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積累整本書的閱讀經驗。這不僅僅是課標對於閱讀的要求,語文本就是一個積累的學科,閱讀對於語文來說至關重要,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更要注重孩子們閱讀興趣的培養,增加閱讀量。

課程標準非常值得我們反覆研讀,用心領悟,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時時以新課標爲引領,更精準的把握教育教學內容。

篇八: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

新課標中強化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其中課標中指出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讀書興趣。下面,我就學生閱讀素養方面進行分享。

一、走進文本,愛上閱讀

關於閱讀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興趣。低年級開始引導學生讀整本書,整本書閱讀不能只是對故事內容的簡單重複,而應是對整個故事、整本書的回顧總結與提升,領着孩子往高處走一走。爲此我們要基於學生的成長需要和文本的特點制定閱讀目標,以達成整本書閱讀的高度。“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這時我們可以將閱讀目標定位於引導學生走進讀本,歷經閱讀人物歷程,感受成長的快樂,樹立一種正確觀念。

二、藉助整本書閱讀單,深入閱讀

在新課標第三學段“閱讀與鑑賞”部分中,加了“閱讀整本書,把握文的主要內容,積極向同學推薦並說明。”在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習作要求就是“好書推薦”,藉此,我們教師應該提前研究閱讀書目,更具要求與同年級組老師商討制定整本書的閱讀單,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交流、討論、賞析。閱讀單中要體現學生的核心素養,包括:閱讀目標的制定,以任務羣爲主的閱讀,後面並附加相應的評價量規。學生能夠從整體上統攬整本書,避免了學生的閱讀往往關注於故事的情節,囫圇吞棗讀得很快,難於在心靈上留下痕跡。中高年級中“交流討論課”納入課堂中,以師生充分自讀爲基礎,以交流討論爲主要方式,以體驗閱讀快樂爲宗旨,趣味引領、板塊推進引領學生由表及裏,由淺入深,促進學生語言與精神的成長,從而達成閱讀的厚度。高年級要注重學生整體的提高,針對某一本書在班內開展閱讀推薦交流會,引導學生產生思維的碰撞。同時,還能針對相應的任務羣進行系統有效對的閱讀,提高學生閱讀效率以及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最終提高學生閱讀素養。

新課標的知識很有內容值得我們細讀和思考,本次的學習也讓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能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以便能更好的把這些教育教學理念運用到實際中去,更好的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教學效果,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

篇九: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

五一假期,我仔細研讀了2022年新課標,深刻體會到作爲一名教師,必須深入瞭解所教學科的課程標準,才能全面、準確掌握新課程理念,才能在教學中有的放矢,遊刃有餘。

2022版新課標中,經常提到的一個詞語就是“核心素養”,新課標中指出:“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因此,新課程標準注重情境的創設,力求通過情境創設實現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從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看,新課程標準更加註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2022版新課標最讓人眼前一亮的部分,我認爲是學習任務羣的設置。主要分爲以下三個方面:基礎型學習任務羣、發展型學習任務羣、拓展型學習任務羣。每個任務羣又設置了不同的學習類別。基礎型學習任務羣主要是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與舊課程標準相比,新課標更注重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不僅要識字寫字,更要感受漢字的文化內涵。發展型學習任務羣主要包括實用型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型閱讀與表達三個層面。新課標中強調:“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讀書興趣,提高讀書品味。”從這裏我們可以發現,新課標中更強調閱讀的不同層次的訓練,目標指向性更強,重視閱讀與表達能力的訓練。拓展型學習任務羣包括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整本書閱讀在新課標中做了明確要求,教學中我們要引導瞭解並運用瀏覽、略讀、精讀等不同閱讀方法,瞭解主要內容,關注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關係。而跨學科學習則要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課堂內外、學校內外開展的多種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三個任務的設置層層遞進,不同學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爲實現學生核心素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總之,新的課程標準,爲我們提供了新的課程設置,也爲我們指明瞭今後教學的方向。在新課標的引領下,積極創設教學情境,設置大語文學習任務羣,全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人才。我們也要積極適應新時代的變革,在教學中努力踐行,與學生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篇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

2022年4月21日,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教育部發佈會發佈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今年秋季,這部課程標準正式實施。初讀課程標準,時隔十一年,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緊跟時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調育人爲本,依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時代新人培養要求,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培養目標。

初讀新課標,作爲一名語文教師,不難發現語文的課時佔比達到了20%-22%,絕對重中之重。在識字量、課外閱讀量、古詩文背誦篇目等量化要求方面,新課標都沒有增加,主要變化在在知識點的呈現方式、出現的先後順序上等方面,語文的廣度和難度有所提升。

之前就有專家一直在強調“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而閱讀又是語文的基礎”。“2022版課標”相較於“2011版課標”創新地指出教材編寫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且要系統規整和整體安排,教材選文要體現正確的政治導向和價值取向,要把整本書閱讀作爲教材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由此可見,新改版的新課程標準特別地重視整本閱讀,而且關於整本書閱讀也有一定的指導和變化,比如:一二年級的與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的書目,沒有圖畫書。新課標要求,第一學段的學生要讀哪些圖畫書,這又是新的內容了;《愛的教育》,原來是六年級上學期快樂讀書吧的內容,現在是第二學段的整本書閱讀任務了;《十萬個爲什麼》原來是四年級第二學期的內容,現在變成了第三學段;第三學段要求學生閱讀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等,相對降低了一些難度。五年級下冊的《西遊記》閱讀,課程標準說得非常清楚,這是第四學段的,而《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小學乃至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並沒有要求學生閱讀,相信統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的“我國四大名著”的閱讀,看來也要有所改變。隨着“雙減”政策的落地,學生的課餘時間明顯增多,我們學校積極營造書香氛圍,引導孩子們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在閱讀方面十分重視,不論是高年級的共讀一本書,還是低年級的特色閱讀記錄,每個年級都能根據學生不同特點,不同層次引導學生讀書,並將閱讀收穫及時記錄下來。我想經過小學幾年的積累和沉澱,無形中一定會讓孩子們有質的蛻變的。

另外,“2022版課標”將“文化自信”作爲重點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語文更加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感覺想要學好語文應該多積累,多薰陶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比如小古文、古詩詞等,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特別是小古文、古詩詞這種文學素養的提高,是需要從小培養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所以,不妨趁小學階段,學生有大量的時間,可以有計劃地引導孩子誦讀傳統文化知識,從課內外瞭解、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優秀的文化中徜徉。

總之,作爲一名教師,在新的課程指引下,我將繼續學習,領悟其精神,和學生共同成長。

篇十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

2022年4月27日上午10點到11點半,我通過線上培訓,認真聆聽了劉真福老師《新理念新路徑新策略》——2022版義教語文新課標解讀,下午認真學習了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通過這次培訓學習,對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課程標準有了一些新思考,寫出來和大家交流。

一、學習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的一些粗淺的心得體會。本次講座劉老師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講解:新課標產生背景、一種課程理念、四大核心素養、九大總目標、四個學段目標、六個學習任務羣和四學段學業質量。

1、新課標產生背景。(距離2011頒佈語文課程標準已有11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教育改革有新成果,語文人新思考,需要修訂。)

2、課程修訂的主要思路。全面落實“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時代新人的培養要求,強化課程思想性。爲保證思想性、科學性,對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進行政治和專業雙重把關。

3、一種課程理念(語文素養改爲核心素養)。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新課標突出語文課程“語言”性質,強調思維、審美、文化(包括三種文化),提出核心素養概念(原稱語文素養),人文性與工具性結合,強化了語文課程思想性,這是核心理念。

4、四大核心素養。四大核心素養包括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語言運用是核心素養的基礎,對其他素養起關鍵作用。四大核心素養整體協調發展。

5、九大總目標。是對核心素養的具體化,

6、四個學段目標、

7、六個學習任務。六個學習任務羣,包括基礎型任務羣(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和拓展型學習任務羣(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核心素養是學習任務羣之魂。

在這裏劉老師重點解析了“跨學科學習”:本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展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圍繞學科學習、社會生活中有意義的話題,開展閱讀、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另外在作業評價方面新課標中明確要求教師要嚴格控制作業數量,用少量、優質的作業幫助學生獲得典型而深刻的學習體驗,要合理安排不同類型作業的比例,增強作業的可選擇性。

8、四學段學業質量。

二、關於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的主要變化。主要變化體現在五個方面。1、強化育人導向。圍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培養目標,結合語文課程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細化爲學生核心素養,細化爲學生必備的正確價值觀、品質和語文能力的培養要求。2、優化課程內容結構。課程以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大文化主題選擇教材內容。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作品,應占60%——70%,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應用、說明、記敘類作品,以及國外優秀文學作品,佔30%——40%,三種文化作品佔2/3,其他作品佔1/3。教材結構以六大語文學習羣組織和呈現。3、三是研究制定了四學段學業質量標準。4、增強了指導性。5、加強了學段銜接。

三、如何落實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的一些新思考。1、圍繞語文課程三大目標,在語文教學中全面落實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把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通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作爲基礎和重點,抓好落實。2、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和結構,以三大文化爲主題安排教學活動,以六大學習任務羣爲依據安排教學內容,在單元教學中紮紮實實地落實好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3、紮紮實實地落實好四學段學業質量標準,保證把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落到實處。4、加強學習,強化語文教學實踐,不斷總結,把語文課程標準落到實處。

篇十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

4月22日上午,在多個微信羣發送了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我看到新版《語文課程標準》後心情十分激動,立即開始一系列的推送工作,想讓和我一樣對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充滿期待的語文人第一時間讀到這本書。迅速下載,迅速閱讀,看得我眼花繚亂,不捨得漏掉其中任何一個字,唯恐領悟不到課標的精髓,吃不透課標的精神,不能畫一畫,寫一寫,不解心頭綿綿之癢。打印紙質版2022《語文課程標準》,在家庭、工作、這本書之間穿插遊走,終於在第四天讀完第一遍,無論是從整體到局部變化都很大,使我感觸頗深的是識字與寫字。

漢字是民族文化的記憶,代表民族的歷史。不是蒼白的符號、空洞的外殼,而是思想的依託、文化的載體,其中蘊含着我們祖先的精神、靈魂,潛藏着中華民族的智慧、情感。漢字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間斷,從古至今一直使用的自源文字。從先人結繩記事到新石器時代的圖文,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形成了真正的文字,就是商代後期用於占卜記事而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到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再到通行於秦代的小篆,演化成隸書,在隸書的基礎上形成楷書,楷書始於東漢,行書源於東漢末年。這是我們漢字演化的歷史,也是民族文化的歷史。我們應從漢字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感。所以教師作爲文化的使者,應從傳承的角度來培養孩子識字寫字的能力,可以利用漢字構形的人文性激發興趣,讓孩子喜歡上方塊字,那是文化的家園,祖先的記憶。

這次課標明確提出了要感受漢字的文化魅力。也就是不但要重視漢字的實用性,更要關注漢字的人文性,也加入了人文性的目標指示。第一學段觀察字形,體會漢字部件之間的關係。梳理學過的字,感知漢字與生活的聯繫。第二學段能感知常用漢字形、音、義之間的聯繫,初步建立漢字與生活中事物、行爲的聯繫,初步感受漢字的文化內涵。第三學段感受漢字的構字組詞特點,體會漢字蘊含的智慧。第四學段臨摹、欣賞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文化語言學家申小龍說:“幾乎每一個古漢字都可以從字形、字音、字義解讀一部分文化史。”一個方塊字,就是一個世界,一種歷史,一段民族情感的記憶,一份民族靈魂的寄託。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地質層,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比如在草本植物中,自然野生植物從“艸”,人工種植草本植物從“禾”,這都先人勞作的智慧。

很多文字是表音文字,聽其音知其意。但漢字是表意文字,能夠見形知意,觸目會心,具有很強的形象性、直觀性。一方面爲我們創造性地進行直觀、生動的教學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很快循着漢字表現性的因素,迅速進入漢字提示的文化語境,在意象的訴求、境界的融合中獲得心靈的神會、情感的滌盪、思維方式的認同,從而縮短與先人的距離,產生民族認同感。例如讀到“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一個“樓”字,就看到了亡國之君無窮哀愁的畫面,讀到了“客舍青青柳色新,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個“柳”字,彷彿看到王維與友人折柳依依惜別之情。

識字方法有很多,看圖識字、韻文識字、加一加識字、減一減識字、隨文識字、藉助拼音識字等等,但我們更應該引領孩子字族識字和自理識字。觸類旁通,發現規律,提高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讓學生嘗試分析字形,探究字理。當然,我們教師就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來引領孩子愛上這些富有詩意、帶有意象、與生活氣息相關的方塊字。像“月”、“田”“鳥”一看就是象形文字。當然還有會意字,例如:“明”、“休”、“塵”等等,在教材裏編者都有所設列,還有指事字,例如:“元”、“臣”、“廷”等等。可以讓學生根據形聲字的特點,大膽猜字,然後查字典去驗證。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讓人忍不住去探尋、去感受、去品味。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文化的視域審視和實施識字教學,不應只關注識字的數量與速度,指導學生正確熟練地認識、運用漢字,更應從中華文化傳承的高度,充分挖掘和揭示漢字的文化意味,充分利用漢語的文化資源,注重漢字文化的滲透,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新課標提出的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理念,才能真正用漢字的特點教學漢字,將“教人以知識、育人以文化”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親愛的老師,我們帶着崇敬之情,熱愛之意、懷古之幽思、暢想之未來進行方塊字的傳承吧。即使我們不能像書法家一樣,把漢字寫得如行雲流水,但一定要規範、端正、整潔,更不能出現錯誤的板書。

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奧祕還有很多,讓我們在課堂實踐中、學習研究中繼續挖掘,繼續探究……

篇十三: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正式發佈,給教育注入了新鮮活水,也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思考。作爲一線教師,更是深感面臨着巨大的壓力。首要任務是,深度學習,改變理念,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現將學習感悟與實踐探索記載下來,與大家交流一二。

新課程的理念爲:立足學生核心素養髮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羣,注重課程的階段性與發展性;突出課程內容的時代性和典範性,加強課程內容整合;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倡導課程評價的過程性和整體性,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下面我就對語文教學影響最大的三大“變化”談一談粗淺的認識。

一、價值引領,以文化人

初中語文課程要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爲根本任務,堅持德育爲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強體育美育,落實勞動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讓學生成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明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幾大關鍵問題。語文課程更是要充分利用學科特點,起到培根鑄魂、啓智增慧的作用。

學科育人如何落到實處?我們可以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育人因子。在新課標新增的教學內容版塊,我們可以看到語文課程的內容主要分爲三大板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歷史故事、寓言故事、古代詩詞和散文等,弘揚自強不息、敬業樂羣、見義勇爲等傳統美德,如《愚公移山》《唐雎不辱使命》等;利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的代表性作品及反映他們生平事蹟的傳記等作品,培養理想信念、愛情情懷和無私奉獻等精神,如《誰是最可愛的人》《老山界》等;利用反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及世界文明優秀成果等方面的作品,突出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相統一,如《驛路梨花》《海底兩萬裏》等。

二、素養爲綱,任務導向

新課標在課堂教學方面一個重要變化就是主以學習任務羣組織與呈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教學從教師“一篇一篇教”轉向學生“一組一組學”。教師要圍繞特定主題確定學習任務,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按照內容整合程度不斷提升,分三個層面設置學習任務羣。第一層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1個基礎型學習任務羣,第二層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3個發展型學習任務羣,第三層設“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2個拓展型學習任務羣。學習任務羣可以根據學段特點有所側重。

目前的統編教材是以雙線組元的方式編排的,但是隻要我們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解讀,同時確定目標、整合內容和設計任務,也是可以開展任務羣學習的。以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第三單元爲例,本單元共有四篇課文,分別爲《阿長與<山海經>》《老王》《臺階》和《賣油翁》,單元寫作版塊爲抓住細節。單元整體目標爲:瞭解“小人物”的故事,形成向善、務實、求美的品格。熟讀精思,從標題、詳略安排、角度選擇等方面把握文章重點,從開頭、結尾、文中的反覆及特別之處發現關鍵語句,感受文章的意蘊。單元整體情境可以創設爲“無名小輩·採訪與抒懷”,核心任務爲:留心觀察,選擇你身邊的一位“小人物”,對他進行採訪,瞭解其不爲人知的故事,關注典型細節,並結合自己的感受寫一篇着重以細節表現人物精神的文章。圍繞核心任務分爲三個課段,每個課段一個分任務,第一階段:尋找“無名之輩”,確定採訪提綱,完成對人物事蹟的瞭解並較全面記錄。第二階段:通讀四篇課文,通過熟讀精思,從標題、詳略等方面把握文章重點,抓文中的關鍵語句,細節之處體會文章意蘊。第三階段:根據文章中提煉的細節描寫等方法,完成“無名之輩”文章的寫作,要求表現人物精神。

在任務羣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查找學習資源,如楊絳先生的人物經歷,《賣油翁》中陳堯諮和當時社會背景的介紹等;建立學習資源的聯結,如單篇《阿長與<山海經>》與《朝花夕拾》整本書的聯結。同時,每一個課段都有相關的學習評價,可以根據需要提供評價量表,如單元核心任務的完成,就可從寫作對象、寫作方法、抒情表達等方面設置評價標準。整個任務羣以語文實踐活動爲主線,注重整體規劃,突出不同學段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需要。

三、立足生活,情境實現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實施要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慾。要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鼓勵自主閱讀。同時提倡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來拓寬語文學習空間。教師一定不能墨守成規、固步自封,以自以爲是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閱讀感受;教師一定要突破以講解爲主的課堂模式,創設以學生爲主體的自主課堂。語文老師要有“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是語文,要打通語文與生活的聯繫,讓其兩相融合,創設學生學習的真實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提升素養。

不只是課堂,作業設計也同樣要在情境中實現。以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第二單元爲例,單元核心任務爲“爲你身邊最可愛的人撰寫頒獎辭”。作業設計情境爲:學校組織同學們觀看了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並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請你觀看推薦視頻,並一起完成下列任務。

學習資源提供:

1、《長津湖背後的戰役》視頻

2、《長津湖戰役有多慘》視頻

作業設計:

★☆☆1。有同學在觀看電影后,寫下了自己的感受。請你找出字形有誤的一項()。

A。在影片中,戰士們堅韌的精神讓我感動。

B。看到美國原本戰無不勝的王者之師終於節節敗退,真是太過癮了!

C。這一個個可愛的戰士,淳樸得就像莊稼地裏的紅高粱。

D。從不謙遜的美軍對着冰雕志願軍敬禮,並說:“面對如此有決心的‘敵人’我們永遠也無法戰勝他們!”我軍鋼鐵般的意志讓敵人都肅然起敬。

★☆☆2。語文老師在班級舉行了演講比賽,請幫這位同學找出演講稿中有語病的句子。

A。前一秒還和伍萬里一起追逐打鬧的小戰友,後一秒就與萬里陰陽兩隔。

B。通過對這段歷史加以回顧與呈現,影片讓中華兒女銘記偉大勝利,凝聚奮進力量,致敬最可愛的人。

C。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長津湖》再次把英勇的軍人形象顯示給了我們。

D。他們那顆不惜一切代價去守護祖國的心,對國土疆界堅決捍衛的行動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在語文積累方面,創設情境,改變以往知識與生活脫離的情況,有效激發情感體驗。作業設計關注不同的個體發展特點及學習需求,設計分層,如:

表達與寫作(請在下面任務中選擇一項完成)

★★☆5。文章結尾“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坐上早晨第一列電車馳向工廠的時候,當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一杯豆漿提着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具有鮮明的畫面感和強烈的抒情色彩。請仿照句式,聯繫生活,另寫一組“幸福”場景。

★★★6。影片《長津湖》中這些志願軍戰士就是“最可愛的人”,他們讓你想到了你身邊的哪些人?請任選一位寫一則頒獎辭,表達我們的敬意。

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選擇不同的作業,達到相應的能力發展層級。以“★”標明難度,讓學習任務更有適應性和挑戰性。在設計時,要避免爲了情境而創設虛假的、膚淺的情境,避免設計“僞任務”,在語文學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運用始終是根本,所有的任務都是植根於學生的深度閱讀,切忌本末倒置。

左拉曾說:“生活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於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面對改變,無需慌亂,我們要固守住語文課程的規律與本質。只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力、研究力和創造力,不斷探索與實踐,教育,自然會有新的生長。

篇十四: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

中小學作文性質是什麼?應該如何開展?如何評價?作文教學應該如何定位?這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必須面對的問題。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關於寫作的功能表述爲:“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

爲了更好地理解這一表述,我們不妨看看寫作學領域對於寫作的界定:“文章寫作是人類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是具有寫作能力的製作文章的複雜的創造性腦力勞動。”“文章寫作是人們運用書面的語言文字反映事物、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一種重要方式,它的具體表現就是製作成文。”(路德慶,《普通寫作學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顯然中小學寫作和作家的專業是有很大的區別。作家的“寫作”,其駕馭語言的能力比較強,能貼切的運用文字,能嫺熟運用表達技巧,其心智比較成熟,有自己的思想,對事物的認識把握相對比較全面,其情感態度價值觀相對比較穩定,其寫出的文章顯示比較獨特的個性色彩,也就是說,作家的寫作行爲,是在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表現生活,其文章反映出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而學生的寫作呢?它是教學情境下的“寫”活動,特指“學校教育的班級授課制下,以學生的角色學習‘寫’而展開的非獨立活動及其結果”,這種“寫”活動是在集體性的教與學的背景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進行的。”(班級授課制下的“作文”活動———兼論“寫作”和“習作”馬豫星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5年8月第26卷第四期P122)它是特定情景,特定對象的行爲及產品。

學生的作文更多的是爲了進行語言運用的訓練,爲了掌握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的技巧,學會審題立意,佈局謀篇,學會用語言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思考認識,它是和“聽”“說”“讀”相對應的一項基本的語文技能,是學生成長所必須具備的一項的基本技能。所以《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小學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其總體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突出了“表達和交流”、“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強調寫作是一種方式,是過程。寫作教學是面對中小學生而言,注重的是過程,是基礎,而不是把它們放到專業領域去搞寫作,練就一手好文章。這一定位有其積極的意義,對於扭轉寫作教學的種種弊端起到一定的指導和糾偏作用。

2022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沒有了關於寫作教學的建議,也取消了各學段關於習作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取而代之是“表達與分享”。《義務教育語文課程》2011年版在各學段目標與內容都有關於“習作”和“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內容和要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學段目標進行了重新調整和表述,把“習作”和“口語交際”整合成“表達與交流”,沒有了關於寫作教學的定位的表述,也不見關於寫作教學的評價的指導,關於作文教學的要求只存在於各學科的目標中和“語文學習任務羣”中。

對於這一顛覆式的變革,其底層的邏輯和背後的考量是什麼呢?

我們先不防從新課標中的一些相關表述入手,看看這一改革的意義和價值。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設置了六個學習任務羣,分別是:“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等六個語文學習任務羣。

這六個任務羣貫串四個學段,“螺旋發展,體現學段特徵,堅持階段性、層次性與整體性的統一;突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性,又與普通高中相銜接”。

課標在闡述任務羣的設置時指出:“學習任務羣充分體現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性,引領教學方式變革。追求知識、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養等多方面、多層次目標發展的綜合效應,追求課程內容、學生生活、語文實踐之間的協調和融通,而不是知識點、能力點的簡單線性排列,不是學科知識的逐點解析和學科技能的逐項訓練。”其核心是綜合性、實踐性和跨學科,是教學方式的變革,也是學習方式的變革。貫穿始終的是表達、分享。每一個學習任務羣都要求學會思考,加強溝通,及時記錄,交流收穫。

其中跨學科學習任務羣是這樣表述的:“注重真實情境中的活動與體驗、問題與探究、設計與表達,掌握探究性學習的基本方法。”最終要落實在“表達”,而這個表達也就包括:方案、訪談、海報、調研報告、調查報告、閱讀反思、讀書心得。對於學習任務羣中的表達,新課標要求:“注意實用性語言運用的特點,關注內容明確、條理清晰,語言簡潔明白;注意實用文的基本格式和行文規範。”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把“習作”“口語交際”改爲“表達與分享”,看似取消“習作”,降低了作文教學的地位,實際上把寫作貫穿語文教學的各個過程,尤其是學習任務羣的學習中,這實際上真正體現出作文教學的價值,凸顯作文教學在思維、創新、研究中的意義和價值,凸顯作文在語文學習中和各科學習中的意義和價值。

有研究者在比較我國和美國語文教材中寫作訓練指出,我國語文教材中的寫作訓練立足語言文字訓練,是“爲了寫作”,而美國教材中的寫作訓練包括兩個取向:“爲了寫作”和“通過寫作”。掌握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僅僅是其中的一個目的,更多的結合是通過寫作提高閱讀、聽說能力以及跨學科學習的能力。是站在全科學習的角度,跳出寫作來指導寫作,把寫作作爲一種綜合素養,一種學習能力,一種各科學習必不可少的練習。

2003年4月,美國國家寫作委員會(NationalCommissiononWriting)向國會遞交了一份報告書,力陳在全國各級學校進行寫作改革的必要。這個名爲《被忽略的R——我們需要寫作革命》的報告書指出,美國在二十年前啓動的教育改革,只進行了一半。過去決策者的心思大部分花在看得見的地方,如課程調整,學校改善等,但現在重點應放在提升學生腦袋裏的東西,也就是學生思考、推理以及溝通的能力。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如何讓上學很有趣、學習很有效、學生都能有自信又能自動學習?決策者與教育界人士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寫作。如果學生要能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知識,就必須有能力將一堆瑣碎數據、數據消化重組,並透過語言的表達來跟別人溝通。簡而言之,學生要能學習,必須會寫作。

美國最新的“各州共同核心標準”,爲閱讀、寫作、聽說和語言學習各個領域勾勒了相應的學習標準。寫作標準,從四個方面展開描述,與寫作功能相關的是前兩個方面:一是“各類型文本的寫作要點和寫作目的”,接近於我們的各類型文體的寫作要求;二是“研究以建構和呈現知識”,這一方面是我們相對陌生的。後者具體要求有:聚焦一些具體的問題,展開研究,最後能展現出對這些問題的理解;能從各種紙質和電子資源中收集相關信息,評估各種信息來源的可靠性和準確性,能整合這些信息;能從文學類或信息類文本中獲取證據來支持分析、反思和研究。在這裏,寫作是學習、思考和研究的必要途徑,目的是建構和呈現學習結果。

再看其他國家母語課程標準。韓國母語課程標準,提出小學1-2年級的“寫作成就標準”強調培養學習者在學習中用文字表達自己想法和學習結果的基本能力;3-4年級繼續提出“學生能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意見”;5-6年級“寫作成就標準”中強調使學生“理解寫作的特性”,在隨後的“學習要點”中進一步點明對寫作特性的理解應是“建構意義”。

法國母語課程標準,也明確地列舉了寫作的多種功能。“在所有寫作階段,學生都應具備寫作的習慣:爲了對閱讀作出反饋;爲了對提出的任務作出思考和準備;爲了重新闡釋和概述;爲了對實施的計劃作出解釋和辯護。”反觀我國的狀況,也許在大多數學生心中,“寫作”就是寫文章,是老師佈置的任務。也許,只有在語文課程和寫作教學中認可“寫作”更爲多元的功能、意義,在閱讀、寫作、思考、學習和生活之間建立更加豐富、自然的聯繫,“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的發展才更容易達到水到渠成的境界,學生也才能更加真切地領悟“寫作是爲了表達和交流”的真正意義,由此養成藉助寫作來表達和交流的習慣。

顯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順應課改潮流,凸顯寫作的實用性、工具性、綜合性,立足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着眼寫作在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學會學習、創造性表述中的重要地位,確保了寫作能力作爲學生綜合素養的核心價值。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czxz/zhongkao/1318016.html

  • 標籤: 精選 心得體會 語文課程 義務教育 健康教育心得體會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精選14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精選14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