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信息技術2.0能力點解讀(精選6篇)作文

信息技術2.0能力點解讀(精選6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5.55W 次

篇一:信息技術2.0能力點解讀

信息技術2.0能力點解讀(精選6篇)

[C4支持學生創造性學習與表達]能力點從能力描述和實踐建議的描述分析,要求比較高,注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及作品物化與表達交流能力的培養。

整體能力要求爲:

採取合適的信息技術支持學生創造性學習、表達與交流展示,從而

鼓勵和引導學生的主體觀察和體驗,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

用多種方式捕捉生活的精彩瞬間

優化成果的表現方式

幫助學生以多種形式外化自己的思考

創造多樣化的學生表達與分享的機會

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活學生的創造潛能

這裏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提出了對學生兩個方面能力的培養:

一是支持學生的創造性學習;

二是支持學生的表達與交流。

從而知道C4和B6能力點雖然都要求技術支持的表達與交流,但明顯C4的層次要求要高很多。

完成該能力點測評要關注哪些問題呢?

1、必須提交的測評材料

[C4支持學生創造性學習與表達]要完成的測評材料有三項:

一、設計方案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爲圖文方式呈現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二、學生案例

學生案例材料爲二選一。

任務一提交文件材料爲一個學生作品,提交格式不限;

任務二提交文件格式爲[視頻],需2位學生的描述,時長不超過5分鐘。

三、教學反思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爲圖文方式呈現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2、各項測評材料合格標準

材料一:設計方案

以自己曾經指導過的學生創造性學習與表達教學實踐爲例,呈現與闡釋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與表達過程,需說明主題、任務、面向對象、活動環節設計、學習評價、支持資源以及技術環境等。

優秀指標:

主題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活動環節設計思路清晰,操作性強;

幫助學生參與活動和使用技術做了充分的準備,能夠保證活動的流暢銜接;

技術工具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路徑以及成果的表現形式,具有創新性;

技術工具有助於學生表達個人的主體感受和理解,有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

技術應用拓展了學習成果交流範圍和深度。

材料二:學生案例

注意材料二爲二選一:從以下兩個任務中選擇一個,根據要求提交。

任務一:依據上述設計方案,提交兩份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與表達作品。

優秀指標:

作品是設計方案在真實教學情境下的應用成果;

作品的完成過程有助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內化;

作品顯示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深度理解和思考;

技術支持的學生作品形式新穎,富有創造性。

注意:提交兩份學生作品哦。

任務二:依據上述設計方案,提交2份學生/小組對學習過程的描述,以視頻形式提交,每份時間不超過5分鐘。

優秀指標:

完整呈現了學生/小組在學習過程中應用技術開展學習的過程;

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度高,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意識和能動性被充分激發;

技術有助於豐富學習路徑,學習方式新穎獨特而有意義;

學生對學習過程規劃以及學習內容的理解有獨立的思考和見解;

視頻清晰流暢,畫面穩定,音質好,無冗餘信息。

任務一如果說是重作品的呈現的話,任務二則是重學習過程的描述

材料三:教師反思

請回顧自己指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與表達的實踐經歷,對實踐效果進行反思,並梳理技術在實施中發揮的作用。

3、可藉助的技術工具

[C4支持學生創造性學習與表達]微能力點可藉助的技術工具比較難,要求教師對信息技術及相關學科工具有較多的瞭解和運用。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支持學生創造性學習工具和在線平臺,如:

利用在線Voki平臺和wikispaces平臺,構建英語跨文化交流的視聽說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

利用ACD/ChemSketch軟件,繪製分子立體模型,創造性地開展有機化學分子立體結構的學習

利用MMEX(多媒體互動測訓平臺),收集和分析學生問題並對學生思維過程進行評價

利手Google地圖,研究探索熱帶雨林的特點及保護舉措

一類是支持學生創造性表達學習過程與學習收穫工具,如:

利用拍照分享或錄像直播,便於課題組或其它相關人士能及時知悉並互動點評,增強了學習過程的趣味性與互動性,能夠有效提升學習質量

利用微信公衆號的方式,記錄整理自己的研究過程、思考以及困惑,形成持續的學習共同體

利用簡單易行的“自然筆記”方式,探究身邊的世界,形成創造性學習與表達的常態實踐

篇二:信息技術2.0能力點解讀

對於[B9自評與互評活動的組織]能力點的理解很多老師存在着一些理解上的偏差:一是隻從能力點的名稱上去理解,忽視了能力點考覈的前提:在信息化環境中或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的自評和互評活動;二是沒有理解這個能力點的中心詞:組織,也就是很多教師的提交材料中呈現了學生的自評與互評活動,卻忽視了這個能力點考覈的重點是教師的活動組織能力;三是對評價工具的理解存在問題,實際上測評材料要求的測評工具不是指開展活動的信息技術工具,而是在活動開展中使用的評價工具,如學習契約、量規、檔案袋、概念圖、評估表、觀察記錄表等。

測評規範將[B9自評與互評活動的組織]能力點歸屬於混合學習環境,也意味着課堂活動是圍繞着“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理念開展和實施的。

整體能力要求爲:

在信息化環境中或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自評和互評活動,從而

推動自評和互評活動有序開展;

擴大學生之間相互學習與交流的範圍和深度,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

持續跟蹤和記錄自評和互評的活動過程;

爲學生創造自我反思與自我認知的機會,提升學生的評價能力;

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欣賞和學習他人的長處。

完成該能力點測評要關注哪些問題呢?

1、必須提交的測評材料

[B9自評與互評活動的組織]要完成的測評材料有三項:

一、評價工具及說明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爲圖文方式呈現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二、學生活動案例

提交文件格式爲[視頻],時長不超過10分鐘。

三、教師反思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爲圖文方式呈現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2、各項測評材料合格標準

材料一:評價工具及說明

提交一份工具及說明,包括:(1)選擇/設計的自評或互評工具(結合學習目標、學習環境、學生情況、活動過程等);(2)描述該工具將如何支持學生開展自評或互評。

優秀指標:

工具設計合理,契合學習目標;

工具使用方法明確,規則清晰,簡明易懂,符合學生特點,能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工具有助於學生觀察與思考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推動學生深化對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的理解;

工具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經歷合理的評價過程,掌握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

教師針對實施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做了預案,能夠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

評價工具原創性高、操作性強,或應用方式新穎、可遷移可借鑑。

要注意的是這裏的工具指的是學習契約、量規、檔案袋、概念圖、評估表、觀察記錄表等在活動開展中使用的評價工具。

分析到這裏,大家已經知道該能力點的要求要比[A11評價量規設計與應用]的要求要高,而且是建立在[A11]能力點之上的。也就是你要開展自評與互評活動的前提是你要設計一個合理的評價量規等工具,當然不只限於評價量規。

材料二:學生活動案例

請用視頻方式記錄2名學生/一個小組應用該工具開展自評或互評的過程,或由2名學生描述應用評價工具的過程,原則上不超過10分鐘。

優秀指標:

案例真實,效果良好;

應用自評或互評工具的過程呈現完整;

對工具要求理解準確,應用工具方法得當;

工具的應用有助於評價活動的展開,依據評價工具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了反思和總結;

視頻清晰流暢,畫面穩定,音質好,無冗餘信息。

要注意的問題:

視頻內容爲二選一:

A:記錄2名學生/一個小組應用該工具開展自評或互評的過程。

B:由2名學生描述應用評價工具的過程

必須依據評價工具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了反思和總結。估計有教師會說材料三不就是反思總結嗎?對於這個問題,個人覺得是兩個部分的反思和總結的側重點有所不同,這裏反思和總結是自評和互評的過程及結果。

材料三:教師反思

請回顧你所開展的自評或互評活動實施過程,是否出現過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狀況?技術在實施中發揮了什麼作用,還存在哪些問題?

前面已經說過這裏的反思與材料二的反思側重點不同,材料三的側重點在於對信息技術工具運用的反思和總結。

[B9自評與互評活動的組織]微能力點可藉助的技術工具比較多,往往都是些學習平臺和在線教學社區,當然也可以是學生利用學科工具進行展示等。

一、課中課外的在線學習平臺。如:通過在線討論功能實現師生、生生間的多維互動交流,組織和開展自評活動。

二、社交媒體交流展示工具。如:微信羣,QQ羣或釘釘羣等即時交流工具,構建自評和互評環境,開展自評與互評活動。

篇三:信息技術2.0能力點解讀

[B10檔案袋評價]能力點相對比較簡單,也是較適合幼兒園學段的教師完成的一個能力點。理由就是在幼兒的日常教學管理過程中,就要運用到成長檔案袋。當然這個能力點也較適合部分不在一線任課,如:少先隊、共青團、教務管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等相關人員選擇完成。注意:[B10檔案袋評價]歸屬於學業評價維度,因此評價纔是重點哦!

整體能力要求爲:

藉助信息技術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從而

豐富學習記錄證據的形式,真實全面展示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成果

提高學習記錄和證據存儲、檢索與整合的效率

讓家長、同伴等相關人員參與評價過程

爲全面客觀地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提供證據支持

使評價成爲學習過程的一部分

這裏要注意的是能力要求的檔案袋是藉助信息技術建立的電子檔案袋,不是紙質檔案袋。電子檔案袋的呈現方式大體有兩種類型:

一是利用計算機的資源管理器,以文件夾的方式進行分門別類的存放檔案;

二是利用數據庫管理系統開發的相關數據庫應用系統進行管理等。

完成該能力點測評要關注哪些問題呢?

1、必須提交的測評材料

[B10檔案袋評價]要完成的測評材料有三項:

一、檔案袋設計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爲圖文方式呈現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二、檔案袋實施計劃

提交文件格式爲[視頻],需出現教師個人形象,時長不超過5分鐘。

三、教師反思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爲圖文方式呈現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2、各項測評材料合格標準

材料一:檔案袋設計

提交一份學生檔案袋,包括檔案袋評價的背景和目的、檔案袋評價內容及形式(如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

優秀指標:

要素完整;

用圖示化的方式清晰展示了評價內容及邏輯關係;

檔案袋評價內容科學完整,反映了評價目標及核心素養評價的要義;

評價數據呈現形式多樣化。

材料二:檔案袋實施計劃

請用視頻方式解釋說明檔案袋實施評價的過程,包括基本流程、時間安排、相關人員參與機制(參與人員、參與方式、參與規則等)、評價標準、選用的技術工具及應用策略等。視頻需出現個人形象,原則上不超過5分鐘。

優秀指標:

要素完整;

實施思路清晰、流程安排合理、操作性強;

具體說明了相關人員參與機制,具有學習與借鑑價值;

技術工具選用合理,操作便捷,有助於多方數據的採集、彙總與管理;

技術工具爲學生或家長等相關人員參與評價過程提供便利;

視頻清晰流暢,畫面穩定,解說明確到位,無冗餘信息。

從要求可以看出,視頻所呈現的內容要注意要素的完整性,包括:

基本流程

時間安排

相關人員參與機制(參與人員、參與方式、參與規則等)

評價標準

選用的技術工具

技術工具應用策略。

注意:需要教師個人形象哦。

材料三:教師反思

請回顧自己開展檔案袋評價的過程,並對效果進行反思和總結,包括運用檔案袋開展評價的意義、技術在實施檔案袋評價中發揮的作用、還存在的問題等。

3、可藉助的技術工具

[B10檔案袋評價]微能力點可藉助的技術工具比較簡單,前面已經說過了,大體上就是兩類:

一是利用計算機的資源管理器,以文件夾的方式進行分門別類的存放檔案;

二是利用數據庫管理系統開發的相關數據庫應用系統進行管理等。

無論是紙質檔案袋還是電子檔案袋都旨在記錄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成長、進步、努力或成就等,需要仔細規劃,一般步驟爲:

明確評價目標。檔案袋評價的目標是什麼?爲什麼要採用檔案袋評價的方法?

確定檔案袋中所包含的內容。依據評價目標,明確要放入檔案袋中的內容及具體要求。例如:檔案袋中的作品是否要註明完成及放入的時間?主要應用什麼軟件來實施評價?學生是否有相應設備來製作和使用電子檔案袋?他們是否已經具備了相應技能?

制定檔案袋的評價標準。說明檔案袋中的每一份材料如何評價,可以以評價量規的形式進行呈現。建議評價標準制定時與學生進行討論,並以書面形式記錄討論結果。

向學校領導和家長解釋評價標準、實施辦法等。

收集資料實施評價。

篇四:信息技術2.0能力點解讀

[創造真實學習情境]這個微能力點是衆多教師存在理解偏差最大的一個能力點。很多教師把它理解成了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教學情境的一個環節,這是不符合該微能力測評要求的。爲什麼這麼說的呢?我們不妨先一起看下該微能力的[能力描述]中的要求:

利用技術創造真實學習情境,從而

將學習內容與現實環境進行有意義的關聯和互動,促進知識的深層次理解

突破時空限制,整合多種資源,豐富學生學習體驗,促進意義建構

爲學生經歷和完成複雜的、挑戰性的任務提供情境

增強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投入,促進學生自我導向的學習

擴大學習交流範圍和交流對象,幫助學生髮展社會基本技能

首先注意分析三個關鍵詞[利用技術][真實][學習情境],這就是說要求創造的是學習情境,不是教學情境,同時必須是利用信息技術創造的真實環境或者是利用技術驅動的實景學習環境。

其次注意分析[實踐建議]中給出的建議:

教學中可以基於項目學習,採取技術驅動策略,爲學生創設真實學習情境和真實學習體驗,促進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和有意義的學習。例如,創建虛擬社區,……;利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利用技術驅動的實景學習,如發行報紙、製作短片等活動,……。

創設學習體驗時應考慮:如何將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與學習情境進行有機整合?所創設的真實學習體驗與學生現實生活的契合程度如何?

這裏再次明確了“爲學生創設真實學習情境和真實學習體驗”這句話,同時也給出瞭如何創造的三個建議:

一是創建虛擬社區;

二是利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

三是利用技術驅動的實景學習。

綜上分析可知:把該微能力點理解爲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教學情境的一個教學環節顯然是有偏差的。該微能力點要求創造的是一個主題學習的大環境,要能給學生真實的學習體驗,同時要與學生現實生活相契合。

本期繼續就三個方面對[C2創造真實學習情境]微能力點進行解讀。

要完成的測評材料

[C2創造真實學習情境]要完成的測評材料有三項:

一、技術環境介紹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以圖文方式呈現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二、方案設計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以圖文方式呈現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三、學生體驗

提交文件格式爲[視頻],視頻時長不少於2分鐘。

測評材料合格標準

根據《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覈規範》第一部分使用說明中要求:若提交的證據材料不符合任務要求,或不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則評價等級爲不合格。

故該微能力測評必須同時達到下列三個要求才能合格:

1、提交的測評材料至少在文件格式上要滿足基本要求。

2、提交的測評材料爲[技術環境介紹]和[方案設計][學生體驗]共三項,缺一不可。

3、提交的測評材料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

[技術環境介紹的評價標準]

優秀

基本功能和特點介紹準確清晰;

有助於課堂知識與現實世界之間建立有意義的關聯;

結合教育教學實踐有條理地梳理了技術環境的適用主題和情境,有學習與借鑑價值;

操作便捷,易於獲得/訪問;

圖文並茂,可讀性強。

合格

基本功能和特點介紹準確清晰;

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對技術環境的適用主題和情境做了歸納。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1、技術環境介紹:介紹一種你認爲可以爲學生創造真實學習體驗的技術環境(工具/軟件/平臺等),包括功能和特點,並結合實踐歸納適用主題和情境,建議結合圖文呈現。

從指南中和評價標準可知[技術環境介紹]要包含以下要素:

學習主題

工具/軟件/平臺

功能和特點

適用主題和情境

虛擬現實(VR)

就是虛擬和現實相互結合。虛擬現實技術(VR)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虛擬現實技術就是利用現實生活中的數據,通過計算機技術產生的電子信號,將其與各種輸出設備結合使其轉化爲能夠讓人們感受到的現象,這些現象可以是現實中真真切切的物體,也可以是我們肉眼所看不到的物質,通過三維模型表現出來。因爲這些現象不是我們直接所能看到的,而是通過計算機技術模擬出來的現實中的世界,故稱爲虛擬現實。

增強現實(AR)

增強現實技術也被稱爲擴增現實,AR增強現實技術是促使真實世界信息和虛擬世界信息內容之間綜合在一起的較新的技術內容,其將原本在現實世界的空間範圍中比較難以進行體驗的實體信息在電腦等科學技術的基礎上,實施模擬仿真處理,疊加將虛擬信息內容在真實世界中加以有效應用,並且在這一過程中能夠被人類感官所感知,從而實現超越現實的感官體驗。真實環境和虛擬物體之間重疊之後,能夠在同一個畫面以及空間中同時存在。

[方案設計的評價標準]

優秀

主題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思路清晰,操作性強;

注重課堂知識與現實世界的連接,指向學生能力發展;

方案設計重在解決真實情境中的複雜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支持學生深度參與;

結合主題和學生特點,對技術環境的使用方法和過程進行了詳細的規劃;

技術環境有助於創設問題發現與解決的真實情境、豐富學習資源、拓展學習體驗。

合格

主題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結合主題和學生特點,規劃了技術環境的使用方法和過程;

技術環境能夠有效支持學生真實體驗。

方案設計要體現的內容有哪些?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2、方案設計:基於上述工具/軟件/平臺設計學習方案,突出學生真實學習體驗。方案需包括主題、面向對象、目標、任務、過程、評價、工具/軟件/平臺的使用策略等內容。

從指南中可知方案設計要描述以下內容:

教學主題

面向對象

學習目標

學習任務

學習過程

學習評價

工具/軟件/平臺使用策略

[學生體驗的評價標準]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3、學生感受:請兩位學生分別描述工具/軟件/平臺體驗的過程。以視頻形式提交,時間不少於2分鐘。

可藉助的技術工具

[C2創造真實學習情境]微能力點,可藉助的技術工具更多地體現在學習活動的主題的需求當中:

一是虛擬社區,能把學生與學習內容、學習數據、校內外學習資源、學習工具、學習經驗和各領域專家聯繫起來,增加學生學習真實世界經驗機會的學習平臺;

二是利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將抽象的概念、難以觀察的現象等形象化,創設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如觀察血液循環現象、虛擬實地考察)的工具,如仿真實驗室等;

三是利用技術驅動的實景學習,如發行報紙、製作短片等活動。這裏指的是:學生的學習主題要利用到信息技術,在學習的過程中到實景實地中去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學習中的問題,獲得體驗。

篇五:信息技術2.0能力點解讀

[B4技術支持的發現與解決問題]能力點與[C3創新解決問題的方法]存在共同之處,也有區別的地方。二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技術環境和創新性的方法三個方面。

[C3創新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點要求比較高,歸屬於智慧學習環境,要順利通過測評,存在一定的難度。

認真分析智慧學習環境下的[C1][C2][C3][C4]幾個能力點,實際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要求: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所謂高階思維,是指發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認知能力。它在教學目標分類中表現爲分析、綜合、評價和創造。高階思維是高階能力的核心,主要指創新能力、問題求解能力、決策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因此,要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開展學習活動時,就應當設計真實且開放的背景或任務,同時選擇恰當的創新理論、方法和技術工具作爲學生自主、合作解決問題的支架。

[思考]:“發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認知能力”,是否在告訴我們,在開展該能力點教學活動時,是否要考慮教學對象的認知水平和能力。之所以提出這個思考的原因是,曾有幼兒園教師說她的某某課例用到了3D打印,將幼兒的作品在教師的幫助下,打印出來了。個人以爲,這實際上還是唯工具論。我們在開展能力提升活動時,始終要關注能力描述中的一個用詞:從而幫助學生什麼!

我們可以先看下該能力點的[能力描述]:

利用技術創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幫助學生

拓展思維空間,從多個視角釐清和界定問題

掌握問題分析的多元方法,提高問題分析的能力

學會綜合運用多個領域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

及時交流和呈現問題解決的方法、過程和結果

培養多向思維的習慣和創新能力

顯然,就幼兒園裏的幼兒而言,他們很難達到開展該能力點學習活動要求應有的認知水平和心智活動能力。

回到正題,我們分析關心下完成該能力點測評要關注哪些問題。

1、必須提交的測評材料

[C3創新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完成的測評材料有兩項:

一、案例分享

提交文件格式爲[視頻],時長不超過5分鐘,需出現教師個人形象。

二、學生案例

提交文件格式爲[視頻],要求2份學生案例,每份時間不超過5分鐘。

2、各項測評材料合格標準

材料一:案例分享

選擇一個學習活動,描述利用技術幫助學生髮現問題和創新解決問題的過程。以視頻形式提交,需出現教師個人形象,時間不超過5分鐘。

優秀指標:

全面、清晰地介紹了活動過程;

技術支持學生深度參與;

技術的應用有利於學生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嘗試多種問題解決方法;

技術爲整合資源、關聯知識、創新方法策略、分享過程和結果提供了充分支持;

活動過程中關注對學生解決能力的培養,創新理論、方法和技術工具選用恰當;

視頻清晰流暢,畫面穩定,音質好,無冗餘信息。

要注意的問題

一、該能力點的開展是以學生爲中心的學習活動。

二、要充分說明技術在活動中所起的作用。

三、活動的過程中是否關注了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材料二:學生案例

依據上述活動,提交2份學生/小組對學習過程的描述,以視頻形式提交,每份時間不超過5分鐘。

優秀指標:

完整呈現了學生/小組在學習過程中應用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

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度高,主動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強烈;

技術有利於學生形成和創新問題解決方案,並驗證解決方案的可行性;

視頻清晰流暢,畫面穩定,音質好,無冗餘信息。

注意:需要兩位學生的反思哦。

3、可藉助的技術工具

[C3創新解決問題的方法]微能力點可藉助的技術工具要求比較高,要求能在技術豐盈的環境中,師生可綜合運用多個領域技能,從多個視角、多種渠道創新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評價。

如:

利用大數據綜合分析問題、通過智能會議系統連接遠程專家創新問題解決的路徑;

藉助3D建模、3D打印等技術創新問題解決成果的形式;

運用設計思維、TRIZ、計算思維等創新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評估成果等方面的能力;

利用計算機進行數學建模,預測問題並探索解決問題的路徑。

篇六:信息技術2.0能力點解讀

[C6應用數據分析模型]能力點的要求極高,歸屬於智慧學習環境,要求教師掌握數據分析模型的應用和評價方法,要順利通過測評,存在相當大的難度。本想跳過不寫,因爲選擇這個能力點的教師微乎其微,但有老師在後臺留言,直接點名先解讀這個能力點。那就結合測評指南和個人理解針對作業的完成和材料的提交注意事項進行相關解讀。

首先,要想完成該能力點作業,教師需根據所要分析的數據,選擇一種類型的數據模型。要選擇模型,那就得先知道有哪些數據分析模型,你分析的數據和分析的目的是什麼。例如:閆寒冰教授在解讀提升工程2。0方案時,就提到了使用SWOT數據分析模型對學校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然後再根據分析結果制定可行的三年方案。

其次,當你選擇了一種數據分析模型之後,你就必須要掌握這種分析模型的分析和評價方法。例如:SWOT分析法也叫態勢分析法,S是優勢、W是劣勢,O是機會、T是威脅或風險,因此在分析時就要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常用的數據分析模型還有描述性統計分析等等,例如:SPSS問卷數據分析。

你若會選擇這個能力點,肯定掌握相關的數據模型及其分析方法,故在此不細述這些。我們還是先看下該能力點的[能力描述]:

掌握數據分析模型的應用和評價方法,從而

根據教學情境判斷數據評價模型的適用性

豐富教學現象和問題的分析方式

合理、科學地解釋教育教學現象和數據

提升對數據的分析與解釋能力

這裏提出了兩個達標的基本要求:一是會判斷數據評價模型的適用性,二是合理、科學地解釋教育教學現象和數據。

1、必須提交的測評材料

[C6應用數據分析模型]要完成的測評材料有兩項:

一、模型介紹

提交文件不限,建議爲圖文方式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二、應用案例分析

提交文件格式爲[視頻],需要出現教師個人形象,時長不超過10分鐘。

2、各項測評材料合格標準

材料一:模型介紹

選擇一種數據分析模型,介紹其模型產生的背景、來源、功能、適用環境、適用對象,以及應用方法等,建議結合圖文進行呈現。

優秀指標:

介紹詳細完整,清晰地說明了模型的基本功能;

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對模型的適用環境和適用對象做了歸納和提煉;

總結了模型的應用方法和策略,具有學習和借鑑價值;

客觀評價了模型的優缺點;

圖文並茂,可讀性強。

材料二:應用案例分析

展示一個上述模型的應用案例,需要呈現模型應用過程以及模型應用結果,並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對結果進行分析。以視頻形式提交,需出現教師個人形象,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0分鐘。

優秀指標:

是模型的真實應用案例;

結合具體情景和對象清晰地呈現了模型應用過程、應用方法;

結合應用情景對模型應用結果進行了詳細分析,分析過程有助於理解教育教學問題和現象;

模型在採集數據以及分析數據的過程中較爲自動化,結果導出與應用便捷。

注意:是模型的真實應用案例哦。

3、可藉助的技術工具

[C6應用數據分析模型]微能力點可藉助的技術工具大體上可分爲兩類:

一類是模型工具:如認知風格測量模型、學習風格自測問卷表、創新能力測評模型、職業興趣測試量表、批判性思維測量量表等。

一類是數據採集和分析工具:如相關平臺或相關計算機軟件EXCEL等,還可藉助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如Python等進行數據分析。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czxz/zhongkao/1323668.html

  • 標籤: 信息技術 解讀 能力 精選 生物科技技術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信息技術2.0能力點解讀(精選6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信息技術2.0能力點解讀(精選6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