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重讀陶行知讀後感怎麼寫(精選4篇)作文

重讀陶行知讀後感怎麼寫(精選4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06W 次

篇一:重讀陶行知讀後感怎麼寫

重讀陶行知讀後感怎麼寫(精選4篇)

假日期間我讀了《重讀陶行知》一書,通過認真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我對陶行知先生感到由衷的敬佩,他的許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至今也依舊十分先進,也是我國新改方向。陶行知先生的很多教育思想都使我振聾發聵,其中以下幾點印象最爲深刻:

首先,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合一”,其含義極其豐富。陶行知先生說:“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理;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爲主動學習者。如果教師只會用“舊瓶裝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鮮的事物。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做到以學定教。陶行知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麼,我們就教什麼。“社會即教育”,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裏,使它們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裏,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纔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脫離實踐的知識是虛的、不實用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就在生活之中,學生活中的問題,已成爲我們每一個教師所努力做到的。

其次,陶行知先生說到“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這個理論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對於學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對待不同的學生要“個別對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細緻的瞭解,從而在課堂上爲不同的學生創造能發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學習目標,都能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從而避免學生因爲經常不能獲得成功而失去興趣,產生厭煩心理。我們在教育中不能用統一的方法來進行,而應該針對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孩子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不在教學,而在於教學生學。老師如果只“教”或只“教學”,就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學的積極性,更不能啓發學生的獨立思考。素質教育主張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所以教師的社會職能就是體現出“導”這個特點來。陶行知先生認爲,教師不應把現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過不斷反覆推敲以求得最佳結果。與此同時,陶行知先生又指出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設計好一系列程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由此我們不難體會到陶行知先生的苦心,他想通過這一方法的尋求來最終培養學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學生就不僅能使自己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還可以解決新的問題。

學習是無止境的,很多教育家的教育理論還值得我們去學習,去仔細思考。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總結,不斷改進,纔能有所進步,有所創新,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好我們祖國的花朵,使他們綻放出更絢爛的光彩。教育之路漫漫而修遠,讓我們在陶行知先生先生的教導下,懷揣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吧。

篇二:重讀陶行知讀後感怎麼寫

讀大學時,就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著作,他的名言“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就被掛在學校的走廊上。暑假在家,仔細拜讀了李鎮西先生的《重讀陶行知》,與讀書時感受頗有不同,其中最深的感悟便是:愛才是教育的本質。

一、愛是打破偏見,尊重孩子。

偏見就像一座大山,壓在孩子的頭上,任憑怎麼努力都無法扳開,最後孩子自我放棄,主動把自己歸入壞孩子的陣容。作爲教師的我們,一定要打破心中的成見,懷着滿腔的愛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正如陶先生所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諷中有愛迪生,你別忙着把他們趕跑。”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一出,生就被貼上妖怪的標籤,即使他屢次救人於危難,換來的卻是嘲笑,於是他破罐子破摔大搞破壞,可他也曾如此天真無邪,和小妹妹踢毽子,笑得那麼幹淨陽光,他渴望被讚美被尊重,卻一次次落空。偏見和定義最爲傷人。生活中,作爲教師的我們也曾不自覺地如陳塘倌百姓一樣,用批評指責的方式對待班級的熊孩子,在孩子屢屢犯錯後,形成一個刻板印象,一犯錯就是指責和數落,根本無法達到教育轉化的目的

正如馬卡連柯所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人的頹廢和放棄,都是從失望開始的。在付出真誠和汗水後沒有收穫,容易使人懷疑付出和收穫的關係。在消極的自我暗示中,熊孩子表面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刀槍不入,其實內心十分在意。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類本性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讚美,被尊重。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在心靈最柔軟的地方深藏着同樣被尊重被認可,被接納被讚美的期望。

對孩子多一些認可,將眼光關注在孩子的閃光點上,我們會驚喜的發現,他們會向着我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陶行知先生“四顆糖”的故事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想要孩子變得更加好,不是打壓,而是用善意的讚美和期許,尊重孩子的個性化發展,鼓勵她去爲實現夢想而努力。成功的路很遠,熊孩子需要父母和教師的包容和理解,我們在乎尊重孩子,孩子心靈就會爲我們打開。

二、愛是積極暗示,表揚鼓勵。

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給孩子撐起一片抵禦自我否定的屏障,有助於自信心的樹立和發展。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給熊孩子多一點肯定,抓住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讓孩子在積極的自我暗示中發現與重塑新的自我。

三、愛是耐心引導,有效溝通。

在日常教學中面對熊孩子,作爲教師的我們內心燃起是不耐煩是憤怒,是想以更大的氣勢壓倒對方的簡單而粗暴的處理方式。我們對孩子大喊大叫,威脅恐嚇無所不及,結果卻是硬碰硬衝突升級,壓抑的情緒在下一次更猛烈的爆發,這樣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是失敗的,缺乏愛和溝通。孩子的壞情緒,總是有內在原因的。面對壞情緒,應以疏通爲主而非堵住。治水時堵的結果,最終是全線崩潰,溝通便是疏通壞情緒的最好方式。

四、愛是培養責任,發揚個性。

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愛是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生命個體。發揚個性,因材施教,多給孩子一點肯定,讓孩子勇敢做自己,在自我肯定與進步中培養責任,懂得擔當。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成爲什麼樣的人由他們自己決定,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長和老師可以創造條件,放手讓他們去做一些看起來力所不能及的事兒,賦予孩子更多的責任與擔當,讓他們勇敢做自己。沒有一個熊孩子是天生的,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生動活潑,有着自己個性和天賦的孩子,我們要做的是尊重他們的個性,盡我們所能的去喚醒孩子內在的智慧與潛能,鼓勵他們發現自己的特性,形成健全人格,讓每一個孩子在有愛的環境中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五、愛是向上向美,包容關愛。

愛有神奇的力量,如陽光一落到孩子心頭,那些枝葉便會生機盎然起來。正是這種無條件的愛,喚醒了那些假裝自己是壞孩子的學生。

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重新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如果教育中面對誤入迷途的孩子,我們也能在心靈上再走近一點,多一點關懷,多一點期待,我們心靈的天空就可能多一點晴朗。一個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輕易被打動,也最能識別善意,愛,看似柔弱卻不可戰勝。

教師朋友們,讓我們做一棵樹吧,播撒綠茵的同時也壯大着自己;讓我們做一條河吧,灌溉田地的同時也豐富着自我,讓我們做一條路吧,承載了他人也能延伸至我。

篇三:重讀陶行知讀後感怎麼寫

暑假期間,我研讀了《重讀陶行知》一書,獲益匪淺。引用朱永新老師一句話,這本《重讀陶行知》不僅僅是李鎮西老師的讀書筆記,更是他多年來學“陶”、思“陶”、踐“陶”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偉大的教育家值得我去學習,《重讀陶行知》一書更值得我用良時潛心研讀。

陶先生有句話:“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修,不是造愛人。他們所要創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們的神,是我們的石像,是我們的愛人,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而其中最關鍵的動機就是“愛”,所謂大愛無疆,陶先生的愛不僅僅體現在書中,而是通過陶先生的行文感受到他那種偉大的“愛”。《重讀陶行知》一書“愛”洋溢在這本書的字裏行間,也充塞在每一位讀書人心間。無論是寫作對象陶行知,還是作者李鎮西,他們對教育的那種真愛大愛,打動人心,也叩問人心!可以說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礎和底色就是愛,對民主中國的愛,對教育的愛,對孩子的愛。他說:“那超過一切的條件是同志們肯不肯把整個的心獻給鄉村人民和兒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李鎮西老師對此感動不已,他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前提條件。教育最根本的問題是有無一顆真愛之心,它落實在日常生活,體現在細微之處。只有師生彼此心靈相通,“心心相印”,當愛真實的發生了,教育也就真實的發生了。很多偉大教育家能教育出好的學生,無一不是通過“愛”來感化學生,通過“愛”來走進學生心理,激發學生內在潛力,那種超越親情的“愛”更能讓學生找到前進的路,路也走的踏實而堅定。

在“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一題下,李鎮西老師對於“教育不能沒有愛”做了深刻解讀,“愛”是教育的必要條件,而絕非充分條件。打個比方,我們可以說:“沒有米,就做不成飯。”但不能說:“只要有了米,就能做成飯。”因爲做成飯還有其他條件:水、火、鍋以及“巧婦”等。教育同樣如此,除了愛還要有思想、智慧、技巧等。我們強調教育不能沒有愛,並不意味着教育只需要愛。但在這個教育愛心越來越被忽略甚至被冷落的年代,強調愛心是必要的。愛是教育的前提條件,所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反思的地方。有的老師把愛心當成所謂的“感情投資”,這就把教育當生意了,而教育不是做生意,愛心更不是“感情投資”。“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這句話充分說明了教育的愛是不計報酬的,連“半根草”都不要。“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您也許會驚奇地問:“那是什麼呢?”我將毫不遲疑的回答您:“那就是愛!”愛,不是索取,不是等價交換,而是付出,是給予,是自我犧牲。“我愛孩子,孩子愛我。”教師只有熱愛孩子,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孩子,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孩子。試想,如果學生能夠因爲喜歡我而喜歡上我的課的話,那學習效果將大踏步前進,我們的教學活動也會變得更加愉快。

“陶行知的每一個字,都閃着光,溫暖而明亮,永遠照耀着我們的校園、我們的課堂、我們的不斷學習勇攀高峯的品格”。李鎮西的《重讀陶行知》一書讓我們領會了“教育”二字的真諦,明白了“愛”的含義,也明顯地看到自己作爲教師的差距。在這個嶄新的時代,我們教師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追隨先賢的足跡,堅定信念,篤志從教,爲教育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篇四:重讀陶行知讀後感怎麼寫

在這個暑假裏,我以崇拜的心情捧讀了《重讀陶行知》,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中學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對照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這面大鏡子,我作爲一名中學教師感到非常慚愧,感觸也頗多。下面就我個人的感受談幾點:

一、陶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內容在他生活教育理論看來,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健康的生活便是受健康的教育;過科學的生活便是受科學的教育;過勞動的生活便是受勞動的教育;過藝術的生活便是受藝術的教育;總之,好生活是好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他的生活教育內容博大精深,寬廣無比。是動態的,因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開展的教育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二、陶先生的愛心教育思想具有號召性

陶先生以赤子之忱表達的思想和實踐,代表了近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爲中國教育探尋新路。最可貴的是,他不僅在理論上進行探索,又以「甘當駱駝」的精神努力踐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被人所同欽,世所共仰。這正是「知其所止,止於至善」的境界,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範,正是號召當今所有教師用愛心來教育學生、溫暖學生的一面旗幟。在學生中,無論高智商的,還是低智商的;無論學習好的,還是學習一般的、學習差的;無論是活潑的,還是文靜踏實的,內向拘謹的;無論是「金鳳凰」,還是「醜小鴨」;無論是家庭條件好的,還是差的;無論是安靜聽話的,還是調皮搗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師的關愛。老師的愛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點點燭光,是教育的「潤滑劑」,要全面、公平。有了教師的愛心,有創傷的學生才能得以撫平,有缺陷的學生才能得以彌補,家庭貧寒的學生才能自信。教師無微不至關心、體貼和愛護,學生們纔可能健康做人,健康發展,健康成長。

”生活教育”是中國現代傑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內涵爲:”從定義上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爲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生力量而成爲真正的教育。”具體包括三方面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

毛澤東同志稱陶行知爲”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出發點是爲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有着爲大衆生活解放而教育的宏願。他的生活教育是大衆教育。他說:”少爺小姐有的是錢,大可以爲讀書而讀書,這叫做小衆教育”,而人民需要的是”大衆教育”,爲生活的教育。

在實際教學中,還應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儘可能的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調動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提供更豐富的源於生活的感性材料,讓其在觀察,實驗,調查,參觀等實踐活動中,主體參預自主探究。從而,獲取新知識,養成獨立思考,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嚴謹推理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爲後續學習作準備,同時讓其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最後,我想:生活教育理論博大精深,其中蘊含的對新課程改革的啓示非本文所能道盡的。只要我們心中有想法,並付之於行動,進行生活的教育,就一定會成功。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zuoweizaiti/htzw/1342743.html

  • 標籤: 讀後感 讀書觀後感怎麼寫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重讀陶行知讀後感怎麼寫(精選4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重讀陶行知讀後感怎麼寫(精選4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