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音樂藝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10篇)作文

音樂藝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10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6.76W 次

篇一:音樂藝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音樂藝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10篇)

聆聽了浙江省音樂教研員杜宏斌老師的專題講座《聚焦核心素養,凸顯美育功能——藝術課程標準“音樂”學科標準解讀》,讓我深深的感受到,我們是何其的幸運,能第一時間聽到杜老師這麼幹貨滿滿的講座,體悟到新課標中一字一句的斟酌過程,是如何嚴謹得當。

作爲一線音樂老師,我們將作何改變和調整呢?首先,我認爲要把自己定義成爲一個“學習者”。因爲與2011年的音樂課程標準相比,新課標是把音樂和姊妹藝術統一歸類於藝術課程,由此可見,新課標更爲重視綜合性。我們音樂老師要走進新課標,必須要有先進的、與新課標相適應的教育理念。在掌握紮實的音樂專業知識上,還要積極學習和實際運用舞蹈、美術、戲劇、影視等方面的知識技能,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要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我們不能再比喻自己爲“一桶水”,而應當比喻爲“一條不斷流動的河流”,來更好地支持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成長。

其次,音樂學科課程內容從以往的“感受與欣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四大領域改爲了“欣賞”、“表現”、“創造”、“聯繫”4類藝術實踐,涵蓋14項具體學習內容。杜老師指出,新課標就是以任務式形式來整合,分學段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並將學習內容嵌入學習任務中。這就對我們一線老師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我們要在課堂上對學習內容進行重新組織整合,優化課程內容的組織與設計,教學過程的安排,注重的不是教師教了多少,而應該是學生學到了多少。通過一系列整合各種藝術實踐活動和學習內容的綜合性學習任務,來達成藝術課程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和育人目標。

最後,我認爲不論是2011的課標,還是2022年的新課標;不論是單一的學習內容,還是多維的學習內容整合,音樂課堂上核心素養的落實,以學生爲主體的方式,始終不會改變。在小學高段學生中,我發現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音樂,他們下載過許多的音樂歌曲,買過許多的音樂書籍,隨口就能哼唱幾首流行歌曲,但有不少學生卻不喜歡音樂課,因爲我們的音樂教育離生活太遠了。而新課標就有一種更開放的態勢,強調應用和生活,在學習任務中設置“發現身邊的音樂”“探究生活中的音樂”,這就是以生爲本,把音樂教學內容向生活真實化轉換。

總之,新課標還有很多的轉變值得我們深入研究並且努力實踐,但這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更需要我們腳踏實地地去踐行,讓我們與新課標一路同行……

篇二:音樂藝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在本週的教研活動中,我們有幸聆聽了浙江省音樂教研員杜宏斌老師關於《聚焦核心素養,凸顯美育功能——藝術課程標準“音樂”學科課標解讀》的專題講座。通過杜老師的系列剖析,我們明確了藝術課程概念下音樂與美術、舞蹈、戲劇、影視學科之間共性及個性的關聯,認識到新課標中的藝術課程是一個更爲多元的概念,旨在凸顯美育功能,其內容有分有合,這也讓我們對將來音樂課程的各方面開展有了更爲直觀且深刻的認知。隨着講座的深入,“以美育人”這一詞也深深印入了我的心頭,下面我將從以下兩個方面談談自己對新課標中教學目標的理解。

第一,凝練核心素養,統領課程設計。新課標突出素養導向,爲此,凝練核心素養是落實教學目標的第一要素。在新課標中,核心素養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體現在音樂學科中,審美感知主要指感知音樂語言、表現要素、情感體驗等等。在這裏,聽覺經驗顯得尤爲重要。因此,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中,我們必須遵循“以聽覺爲中心”的原則,訓練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表現可以具化爲聽、唱、奏、創、表、讀、說、寫,體現音樂知識的橫向積累和音樂能力的縱向發展。在這一點上,需要重點關注如何提高學生音高感、節奏感和結構感。創意實踐是一個綜合實踐的過程,旨在綜合運用音樂知識,進行音樂創新和實際應用。爲此,在課標的設定中還應關注音樂思維的發展和提升。文化理解主要是理解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此外,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中,也應體現音樂藝術“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世界大同美。總而言之,審美感知是一個由感到知的過程,文化理解是一個由理解到傳承的過程,藝術表現是一個由感到演的過程,創意實踐是一個由思到創的過程,四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融合、相互影響、各有側重的,只有以更爲整合的形式統領核心素養,才能真正將核心素養凝練於教學目標之中。

第二,明確課程目標,轉化核心素養。杜老師以3-5年級的學段目標爲例就課程目標及核心素養之間的關聯進行了深入分析,也對教學目標的設定提出了更具深度和廣度的要求。音樂學科的學段目標以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創意實踐核心素養爲總體目標,分別從五個維度結合具體內容進行表述。第一維度從音樂的審美特徵出發,側重指向審美感知;第二維度以學生參與音樂相關的各類藝術實踐活動及創意表達等方面的能力特徵爲目標,側重指向藝術表現和創意實踐核心素養;第三維度以學生參與各種藝術探究和創造性活動的能力爲目標,側重指向創意實踐核心素養;第四維度和第五維度分別以理解中外音樂相關文化和以理解音樂與姊妹藝術、其他學科,在生活中創造和運用音樂等方面的具體要求爲目標,側重指向文化理解和創意實踐核心素養。總的來看,新課標中的教學目標有了更具體、更明確、更具有操作性的內在聯繫。在課程目標的學段具化描述中,核心素養是以一種有機轉化的形式在課程目標中展現,其相互滲透和融合體現在學年目標、學期目標、單元目標和單課目標中,是一個由上至下的統整關係。作爲新課標的學習思考者和一線執行者,在日常教學目標的設定中,我們更要注意斟酌語言,反思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否合理,是否貼切新課標的要求等。

聆聽完今天的新課標專題講座,真可謂受益匪淺。新課標中的新理念、新方法,讓我對“核心素養”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也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音樂是美的藝術,我們要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注重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注重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基礎上,學會知識的運用和遷移,成爲“美”的傳播者,一起向“美”而行。

篇三:音樂藝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在今天的教研活動中,省教研員杜宏斌老師針對2022版音樂新課標進行了細緻解讀,讓我對音樂新課標有了比較清晰的瞭解。

從杜老師的解讀中,我感受到新課標內容的嚴謹,要求的細緻,從而也認識到了自身在教學中的不足,還需要多多學習,多多歷練提升自我能力。藝術教育在於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開拓學生視野,新課標的修訂由音樂課標轉爲藝術課標讓我感受到,在未來的音樂教育中會更加註重多元綜合的發展。

杜老師分享的內容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關於一、二年級趣味唱遊的解讀,一、二年級的學生好動愛玩,單純可愛,對新奇有趣事物的嚮往,是這個年段學生的一個特點。豐富的唱遊活動可以激發低段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學生在玩音樂遊戲、做律動、聽故事的同時進行節奏練習、理解歌詞內容、模唱歌曲旋律,在唱遊音樂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理解音樂知識、掌握表演技能。

低段的孩子是充滿童真的,所以教師的教學要建立在童真童趣之上,帶領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唱。我發現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些經過設計的小環節更受低段學生的喜愛,例如拍節奏時加入動物形象,學着烏龜走一走,學着兔子跳一跳,能讓學生在體驗創造的過程中感受與理解節奏的不同時值。低段的學生對音樂概念的認識是感性體驗之上的,他們更喜歡直觀、形象、可以參與其中的音樂活動。

我認爲這一學段的教學更契合教學目標的第一維度,以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審美體驗以及學習興趣的具體表現爲目標,側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當教師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發現音樂,探索教學方法,加強音樂課程內容的組織與設計,能像一個大孩子一樣去引導學生感知音樂美好,我想這樣的音樂課一定是快樂的!唱遊將演唱、演奏、聲勢、舞蹈、即興表演這些藝術實踐活動融爲一體,體現音樂教育更加綜合多元,更聚焦育人目標,強調提升學生藝術素養,培養學生全面發展,音樂教育能夠通過不同的視角帶領孩子領略多彩世界。

音樂教育要堅持以生爲本,凸顯美育的功能,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教師我們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學生對待課堂教學,多思考,勇創新,敢想敢做,珍惜這個美好的時代努力奮進。

篇四:音樂藝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在今天的教研活動中,省教研員杜宏斌老師針對2022版音樂新課標進行了細緻解讀,讓我對音樂新課標有了比較清晰的瞭解。

從杜老師的解讀中,我感受到新課標內容的嚴謹,要求的細緻,從而也認識到了自身在教學中的不足,還需要多多學習,多多歷練提升自我能力。藝術教育在於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開拓學生視野,新課標的修訂由音樂課標轉爲藝術課標讓我感受到,在未來的音樂教育中會更加註重多元綜合的發展。

杜老師分享的內容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關於一、二年級趣味唱遊的解讀,一、二年級的學生好動愛玩,單純可愛,對新奇有趣事物的嚮往,是這個年段學生的一個特點。豐富的唱遊活動可以激發低段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學生在玩音樂遊戲、做律動、聽故事的同時進行節奏練習、理解歌詞內容、模唱歌曲旋律,在唱遊音樂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理解音樂知識、掌握表演技能。

低段的孩子是充滿童真的,所以教師的教學要建立在童真童趣之上,帶領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唱。我發現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些經過設計的小環節更受低段學生的喜愛,例如拍節奏時加入動物形象,學着烏龜走一走,學着兔子跳一跳,能讓學生在體驗創造的過程中感受與理解節奏的不同時值。低段的學生對音樂概念的認識是感性體驗之上的,他們更喜歡直觀、形象、可以參與其中的音樂活動。

我認爲這一學段的教學更契合教學目標的第一維度,以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審美體驗以及學習興趣的具體表現爲目標,側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當教師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發現音樂,探索教學方法,加強音樂課程內容的組織與設計,能像一個大孩子一樣去引導學生感知音樂美好,我想這樣的音樂課一定是快樂的!唱遊將演唱、演奏、聲勢、舞蹈、即興表演這些藝術實踐活動融爲一體,體現音樂教育更加綜合多元,更聚焦育人目標,強調提升學生藝術素養,培養學生全面發展,音樂教育能夠通過不同的視角帶領孩子領略多彩世界。

音樂教育要堅持以生爲本,凸顯美育的功能,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教師我們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學生對待課堂教學,多思考,勇創新,敢想敢做,珍惜這個美好的時代努力奮進。

篇五:音樂藝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多元融合拓視野

在《2022版藝術課程標準“音樂”學科標準》的學習中,首先的感觸便是“音樂”已不再是一門單一的學科,而是提升爲“藝術課程”。這就意味着不論是我們的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向都需要有着與時俱進的變革,做一個不斷學習、自我更新的音樂教師。在認真聆聽中發現,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都包含在藝術課程內容之中。這些原本單一的藝術門類課程在這次的藝術新課標中都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它們不再是單純的知識技能的課程學習,而是在藝術共有特性的關聯中,從‘單一型’學習走向‘綜合型’學習的多元融合。在滲透了美學、生活、社會、科技等人文領域的學習內容中,將藝術的多樣化緊緊融合在了一起。不同的藝術課程在視覺、聽覺、動覺的聯動下,提高學生對藝術文化的綜合理解,開拓藝術視野,讓學生在不同美育學科的學習中實現對藝術的參與實踐、激發對藝術的想象力,並能促進學生在多元藝術中不斷髮掘藝術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和創造之美,這對於音樂教學將是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向: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融合其他類別的藝術課程,獲得多樣的藝術能力,真正感受到觸類旁通的藝術之美。

分段設計細體驗

杜老師爲我們具體解讀了《2022版藝術課程標準“音樂”學科標準》中學段劃分的設計思路。我們關注到對學段進行了這樣的精心設計:第一學段1-2年級,學科內容爲唱遊·音樂,美術·造型;第二學段3-5年級和第三學段6-7年級,學科內容均爲音樂和美術;第四學段8-9年級學科內容包含了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和影視的全部課程。藝術課程的設置一般是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音樂發展階段等綜合學習能力而設計的。這樣的設計更能凸顯學科特點、學習能力在不同學段對藝術學科“漸進展開、分步達成”的體現。我們也關注到了對音樂學科的設置是貫穿於整個九年藝術學習之中的。從一年級唱遊·音樂到九年級的音樂創編表達,從淺入深,讓學生在日積月累中聚焦音樂學習的內容、音樂學習的全過程,並在感受真實的學習經歷中不斷獲得對音樂的體驗和認知。學生隨着年齡的成長逐步豐碩自己的音樂思維,循序漸進的音樂學習過程將喚醒學生對音樂美的追求,豐盈着由內而外的情感,在體驗中收穫音樂之美。

凝鍊素養促提升

在杜老師抽絲剝繭的解讀引導下,我們更加明確了《2022版藝術課程標準“音樂”學科標準》所指明的方向:那就是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藝術課程標準》中指出:“藝術課程中核心素養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它們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對藝術課程核心素養的養成而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長久的培養過程。做爲教師,我們要關注音樂,挖掘探究音樂本體,激發學生音樂興趣;關注學生,引導其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在體驗、認知、表現、理解音樂的過程中,學會知識的遷移運用,發展音樂核心素養。

學課標,明方向,我們將繼續向美而行。

篇六:音樂藝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近日,《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版)重磅落地,該新版課程標準指明瞭未來至少十年的中小學藝術教育教學方向。我第一時間下載並略覽,深感新版課程標準字字珠璣,值得細細品讀領悟。

近期有幸聆聽到浙江省中小學音樂教研員、浙江省特級教師杜宏斌老師對於藝術課程“音樂”學科標準的解讀。在杜老師的講座中,“育人”“思維”“素養”“融合”“體系”等高頻詞不斷出現,引發了我對新版課程標準以及音樂教育教學的些許思考。

一、目標與導向:堅持以美育人,重視批判性思維與核心素養

新版課程標準的三大課程理念中,“堅持以美育人”首當其衝。“以美育人”正是此次課標修訂的指導思想與價值取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讓“音樂”實現其“育人”功能,音樂教學的目標與導向應該指向何處?這的確值得每一位音樂教師去思考與探索。

對於“以美育人”,杜老師着重強調了“素養導向,促進核心素養的轉化與落實”。在不少音樂課堂上,我們時常聽到這樣的設問,“音樂帶給你怎樣的心情”“這是什麼樂器的音色?”“力度是強還是弱?”……這些問題雖有針對性,但缺乏啓發性,對於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還尚有距離。杜老師指出,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並不能代表其“能力”以及“素養”的形成,只有當他通過完成某一項任站在“有趣有效有意味”的梯度式課堂邏輯上務後將所學知識與技能進行了遷移與運用,知識與技能才能轉化爲“能力”,最終逐漸形成“素養”。因此,教師應精心設計好每一個問題,關注學生主體在場的具身學習,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批判性思維,促進深度學習,提升核心素養。

二、厚度與深度:強調融合理念,推進教學內容的一體化實施

此次課程標準修訂一大亮點,是將“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影視”整合爲“藝術”,藝術課程強調以音樂、美術爲主,融合了舞蹈、戲劇、影視等課程。杜老師認爲,音樂學科本身就是一門“融合”課程、綜合課程,聲樂、器樂等教學內容無不滲透着舞蹈、美術等課程元素。如果音樂教師能將“融合理念”運用在課堂教學中,強調“欣賞”“表現”“創造”等藝術實踐與相關學科、相關文化相結合,音樂課堂的“厚度”便能增加不少。

那麼,觀照學生九年的音樂學習,從學習的持續性、連貫性角度考慮,教師該如何融合式、遞進化地開展音樂教學呢?在杜老師的講座中,“音樂課程內容體系(音樂本體學習內容)年級進階示意圖”讓我印象深刻,它以類似“熱度圖”的方式,直觀地展示了各教學內容在學生九年音樂學習中的比重,生動呈現了融爲一體的義務教育音樂課程內容體系。

爲此,我特意查閱了新版課程標準對“音樂表現要素”的學習描述。從1-9年級,學生對“音樂表現要素”的學習經歷了“感知-體驗-瞭解-理解”的階段性過程。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去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推進教學內容一體化實施,這對於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深度”大有裨益。

未來已至。《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版)關於“課程性質”作了這樣的描述,藝術學科“堅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潤心、以美培元”。期待通過每一位音樂教師的努力,在未來的“美育”課堂中,音樂教育的“育人”功能會更加彰顯,音樂課堂的“育人”品質會更有厚度、更有深度。

向美而行。音樂課堂,“美”字當頭。美,不僅應停留在音樂本身的審美,更應延伸到音樂背後的意味。相信新版課標必將成爲未來音樂教師馳騁課堂的“船槳”,向着更美好的遠方,乘風破浪、揚帆啓航。

篇七:音樂藝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打開電腦、戴上耳機、翻開筆記本,把自己置身於一個靜謐的空間,我開始了今天的學習:聆聽省教研員杜宏斌老師《聚焦核心素養,凸顯美育功能——2022版新課標解讀》專題講座。由於疫情,我們只能隔着電腦屏幕學習,但卻隔不斷學習的熱情。

邊學邊記,在杜老師的解讀中,我的內心充盈着震驚和欣喜。震驚的是,看似薄薄的一本課標,背後卻需要那麼多的積累與付出,討論與交流……欣喜的是課標特別強調了學生主體、具身學習,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突顯;並且課標還新加入了學業要求與學業質量標準,使評價有了更明確且細緻的表現,讓我們一線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了更清晰的評價指向。

一、凸顯學生主體培養音樂思維能力

以學生爲主體,呈現“生本課堂”的教學理念已經不是新概念了,從2011年新課程改革以來,一直在強調兒童的學習主體性。時間已經悄然過去11年,但是回想一下自己的課堂,還有聽課時看到的各種課堂樣態,要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並非易事。老師們把最大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教”,“教”這一個動詞就能看出,老師仍然是課堂的主體,學生依然在被動接受中。然而,教學本身是一種對話性的活動,是一種與自我、與教師、與文本、與環境場、與文化本身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不僅僅是交流與談話,還包含着學習者的批判性思維與行動。弗萊雷認爲:“真正意義上的對話不能缺少批判性思維的運用,否則就談不上什麼有意義”。

由此我想到師徐老師給我們評課時,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就是“多問自己幾個爲什麼?”這樣便於理清我們自己的思路和思考過程。同理,我們在給學生上課時,也應該讓學生多思考幾個“爲什麼”,注重音樂思維的培養。而不僅僅是問他們“這是什麼音色?”“這段樂曲有什麼特點?”“這個節拍的強弱規律是怎樣的?”從而幫助學生能自主、自發的理解音樂及其背後的文化,而不只是着眼於知識技能的學習。實現將知識技能的學習轉化爲一種能力,最終形成音樂素養這樣的學習路徑。

二、唱遊音樂激發音樂學習興趣

2022版課標將“欣賞”“表現”“創造”“聯繫”四大板塊,十四個學習內容包含在十個學習任務中,這是一個新的改變。我特意關注了第一學段(1-2年級)的學習任務,如圖1:

其中,第一個學習任務“趣味唱遊”是:“以歌唱爲主,融合演奏、聲勢、律動、即興表演、舞蹈表演等多種表現形式及其活動內容,以趣味化遊戲方式開展的音樂活動”。這一點,我深以爲然。回看徐老師給我們指導的音樂課,無不設計了豐富的音樂活動,讓學生們在初感知、細體驗、深理解中逐步主動的思考音樂。想到我的第一堂去市裏比賽的課《小漁簍》,就是在形象有趣的“學螃蟹”“找螃蟹”“吹海螺”“聽漁歌”等唱遊活動中讓學生們感知了歌曲的節奏感、韻律感,歌曲背後的情感,充分激發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凸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課標在內容要求和學業要求中凸顯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內容選擇上提出了以中國作品爲主的要求。我們國家有5000多年的歷史,我們有足夠的文化自信。但是在當今社會互聯網、外媒等的充斥下,我們學生可選擇的音樂素材實在是太多太多,他們喜歡聽外文歌曲、喜歡西洋樂……卻忽視了我們國家自己的民族音樂。這對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有很大影響的。有時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聆聽極富民族韻味的樂曲時,引來的是學生們的鬨堂大笑與不甚理解,彷彿這些作品離他們非常遙遠。這一現狀急需我們改變,課標爲我們指明瞭改變的方向與要求。

隱隱的,有一些小小的期待,期待新編的教材,期待生本的課堂,期待文化的自信!

篇八:音樂藝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在徐老師的引領下,有幸參加了杜宏斌老師的新課標解讀講座,杜老師細緻深入的解讀,使我對今後的音樂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感悟,新的展望。課標好比一根“指揮棒”,只有理解了,才能奏出美妙的樂章。

關鍵詞1:融合

2022版課標從音樂課程標準過渡到藝術課程標準,同一課標,引領各藝術學科,有分有合。杜老師在講座中提到:“音樂課本身就是一門融合的課程”。這點不僅是我,相信各位音樂老師也都深有感觸。一節音樂課,通過感受、體驗、實踐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髮現美、理解美。在這些活動中,我們結合美術、戲劇、舞蹈等進行設計,我想這就是融合。前不久觀摩過一位老師的優質課《龍的傳人》,這位老師用毛筆字勾勒出音樂的旋律線,給學生呈現了一幅中國山水畫。我曾在自己的音樂課堂上也結合過舞蹈等方式讓學生體驗音樂,感受音樂。通過新版課標的引領,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進行融合教學,關注其他藝術學科的標準,以更加嚴謹、專業的方式運用到到音樂教育教學中,以新的標準,創新音樂課堂教學。

關鍵詞2:中國音樂文化

2022版新課標將內容結構進行了優化,從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加強了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學習的比重。杜老師在課程目標轉化中提到,新版課標加重了對中國音樂文化的主體地位體現,在學習世界多元文化的同時,着重學習本國音樂文化。在這裏給大家分享一則音樂小故事:在六年級下的一節常規音樂課中,我帶學生欣賞《阿細跳月》,並請學生上來跳一跳“跳月”舞步,然而學生比較害羞、不願舉手,與我對視,我只能點名邀請幾位同學上臺與我合作。第二天的音樂課上,我給同學們欣賞一段流行歌曲片段,學生的活躍度明顯是不一樣的,還有的同學說“這纔是音樂嘛”,見狀,我思考了許久。

在多元音樂文化的發展下,學生喜歡與時俱進沒有錯,並不是孩子不喜歡中國音樂,而是她們感知到的中國音樂文化太少,通過音樂教材上的感受與學習只是冰山一角。新課標提出加大中國音樂文化主體地位,這真的太令人期待了。

通過杜老師細緻耐心的解讀,使我對新版課標有了初步的瞭解,對音樂教學有更多期待,向美而行,我們來了。

篇九:音樂藝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2022藝術課程新課標的頒佈,讓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課程步入核心素養的時代。同時,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今天上午,省教研員杜宏斌老師從凝練核心素養、明確課程目標、優化課程內容、完善指導評價、加強多元融合五方面,對新課標進行詳細解讀,使我對新課標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新課標最大的變化,是凝練了核心素養。作爲一線教師,我們需要先學習和理解:什麼是素養?什麼是核心素養?什麼是音樂學科核心素養?這三個問題。杜老師講座中提到:“簡單地說,各種能力綜合起來才變成了素養”。那麼對於音樂學習來說,需要哪些能力的綜合促成素養的提升呢?

新課標中,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特別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音樂學科中,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這四大能力的融合鑄造了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在覈心素養的引領下,新課標對課程的內容進行細微地調整。

通過對比,可以清晰地看出白色區域爲兩版課標的相同之處,彩色區域爲微調之處。在課程內容的劃定上,兩版課標內容方向基本一致。但新課標在課程內容劃定上更寬泛,在各個內容的具體指向上則更爲明確。既梳理了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大能力,更爲一線教學指明瞭方向。

另外,在新課標中新增了學業質量版塊。這個版塊就像是給我們一線教師“一把量尺”,根據這個“量尺”,我們可以衡量學生是否達到基礎標準,衡量我們的教學是否有用有效。相比2011版課標中的評價建議,2022版課標在評價的內容和方向等方面,給予了更明確更具象的指導。課標中提出,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反應核心素養要求。學業質量標準則是教師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簡單地說,學業質量就是學生經過學習後會做什麼?能做什麼?而質量標準就是教師評價學生做得怎麼樣。

杜老師的解讀完畢後,我粗略閱讀了《2022義務教育階段新課標》各科目安排及佔九年總課時比例,發現藝術佔比高達9%-11%。國家倡導在義務教育階段要全面推進美育課程,深入落實美育課程,音樂學科更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音樂課程新課標中也充分突出了藝術特色,凸顯了美育功能。作爲美育的實施者,我們任重而道遠。

對新課標的理解,尚停留在理論學習層面,但“核心素養”的理念已深深烙下印記。後期我會繼續研讀課標,釐清各學段的教學目標,並在課標的指導下落實音樂教學工作。爲提升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藝術表現能力、創意實踐能力、文化理解能力而不懈努力。

篇十:音樂藝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2022年4月21日,《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課程標準》正式發佈。當我懷着激動的心情去搜索《音樂課程標準》時,卻落了個空。原來,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影視等融爲了一本《藝術課程標準》,毫無疑問,變化是巨大的。如何把握《藝術課程標準》中的先進理念?如何真正理解課標並有效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正當我一頭霧水之時,十分有幸聆聽了浙江省教研員杜宏斌老師關於《藝術課程標準》中音樂部分的解讀講座。杜老師從2011版《音樂課程標準》的實踐情況開始分析,帶領我們探究了新版修訂內容變化的原因以及內容中的創新和突破。每一個完善的目標,每一個優化的細節,每一個細化的要求,都讓我感到新課標的邏輯性、科學性和前瞻性。也深深地體會到《藝術課程標準》在出版前專家們嘔心瀝血地付出。通過研讀,探索未來的教學之路,以下是我對課標中“課程內容”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一:變

1、在變化中發現不變的共性

新版課標中的課程內容非常的豐富,描述的篇幅是原來的4倍。從音樂課程內容上來比較,4類藝術實踐和14類具體學習內容與舊版大致相同,但在描述上選用了更精準的詞彙。例如:“感受與欣賞”變成“欣賞”,“音樂與相關文化”變成“聯繫”等。說明在音樂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並有效運用的知識和技能是基本不變的,音樂課堂依舊圍繞着這些內容開展教學。

2、在變化中激發全新的探索

新版課標中課程內容最大的變化是:,根據不同的年齡段特點,設置了不同的學習任務。,“學習任務是藝術實踐的具體化,是學生在現實生活或特定情境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等完成的項目、解決的問題等”。在未來的教學中,學生不僅僅在課堂上學習基本知識與技能,更多的是在不同任務的情境中遷移、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將其內化成音樂能力,真正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教師根據不同的任務,應該如何設計以學生爲主導,發揮他們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成爲了我將要探索的目標。

關鍵詞二:辨

1、辨教學思路

教學內容的任務闡述中還增加了對教師的教學提示,這無疑是幫助了我在未來更好地辨明教學思路。在任務式引領的課堂之中,除了深度解讀教材,更需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例如,歌唱課《我是少年的阿凡提》,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從它所在的學段開始思考,根據學段的任務,我選擇其中的:獨唱與合作演唱,小型歌舞劇表演,創編與展示,3個任務進入到這節教唱課,在深入解讀教材後,將設置的教學目標與任務內容進行聯繫,設計與之相符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中不斷以任務引領,學生自主探究、運用自己的知識、技能,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

2、辨自我提升

對新版課程內容解讀的同時也是對自我教學的一次“思辨”。我總是在接受到新的信息時會產生些許抗拒,是因爲自己將要跳出原本的“舒適圈”。新課標的出現,對老師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點的要求,只有不斷地思辨才能繼續前行。未來的音樂課不僅僅只有知識與技能,而是一節全面的,具有深度和廣度的美育課。

學而有涯而生無涯,如何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持續推動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斷前行,新課標的出現成爲了最好的推動器,與時俱進的音樂課堂需要我們不斷思索和冒險,但若不思“變”,何來明“辨”?慶幸自己在和美樂者這個優秀的集體中,不懼未來,向美而行!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czxz/zhongkao/1321468.html

  • 標籤: 課程標準 音樂 心得體會 藝術 精選 聽作文課後的心得體會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音樂藝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10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音樂藝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10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