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精選20篇)作文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精選20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85W 次

篇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精選20篇)

通過培訓,本人對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發揮好政協在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中的示範引領和凝聚人心作用有了更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乎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氣質與命運走向,有助於明確政治方向、匯聚智慧力量、提供精神歸宿、鞏固國家善治、捍衛民族尊嚴。

有助於明確政治定位,指明行動方向。“沒有方向的船,什麼風都是逆風”。作爲黨和國家在十九大提出的重要論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對新時代包括民族工作在內的各項工作的具體開展提供政治定位、點亮行動的明燈。在深化改革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行動指南,更有助於確立民族共識、鞏固集體認同、鑄牢整體意識,激發廣大黨員和人民羣衆的建設性與能動性。

有助於匯聚集體智慧,凝聚發展力量。諺語有云,“衆人拾柴火焰高”。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行動指南並努力維護共同體的行動舉措,實際上是一個智慧聚集與力量凝聚的過程。如亞里士多德所言,“每一個別的人常常是無善足述;但當他們合而爲一個集體時,卻往往可能超過少數賢能”。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正是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效發揮中,我們黨和國家才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飛躍。因此,新時代仍需努力鑄牢這種意識,以充分凝聚人心、彙集有效資源、整合進步力量。

有助於共築精神家園,提供精神歸宿。現代社會在帶來豐饒物質的同時,也裹挾了浮躁、焦慮與不安,而後者的凸顯即是共同體意識缺失所帶來的精神空虛的表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際上是紮根中華文明的沃土,汲取民族文化的營養,創新性地構築安寧真誠的精神家園,形成一個共同認同、棲息的精神意義世界。唯有如此,才能滋養並慰藉共通性的內在心靈,形成精神上的共有歸宿。

篇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一個嶄新的概念,是中國共產黨人對當下我國民族關係發展狀況的客觀描述和對我國民族關係本質特徵的最新概括,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則是對我國民族關係長遠發展的戰略擘畫和遠景期許。這一概念的提出,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創新發展的理論品格,是民族工作進入新時代的顯著標志,是新時代我國民族工作的宏大課題。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前提在於深刻認識其豐富內涵。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本質屬性是命運共同體,即中華民族是56個民族構成的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其基本內涵可以表述爲:中華民族共同體是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團結統一,文化上兼容幷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民族共同體,是建立在共同歷史條件、共同價值追求、共同物質基礎、共同身份認同、共有精神家園基礎上的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與各民族、各民族相互之間脣齒相依、休慼與共,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中華民族纔有希望,各民族纔有未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才能打得更牢。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固樹立國情意識,核心在於不斷增強“五個認同”,必須正確樹立、真正樹牢政治觀、民族觀、國家觀、歷史觀、文化觀,實踐途徑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關鍵在於努力實現共建共享。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作爲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來,同心同德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篇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訓,經過專家老師們深入淺出的解讀,我對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及鑄牢民族共同體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接下來我就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要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我認爲這一點與我的工作關係最密切,在講座中董軍明老師也做了詳細解讀。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我認爲我們現在所進行的所有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導和教育都是在夯實這個根基。在日常的教學中,無論是語文課上對教材的正確解讀,還是開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多種形式的的學習,對國家歷史的瞭解,以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多體驗等中隊活動,都是在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受到這種教育的薰陶,讓瞭解祖國、熱愛祖國、維護祖國不再是無感情地高喊口號,而是引發共鳴,讓孩子們能在未來的每一刻爲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讓他們覺得學習不光是爲了眼前的成績和榮譽,更要爲了讓自己和自己祖國變得更好而努力。

另一點讓我感受很深的是,要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學校大隊部之前開展了關於“我的2035”主題活動,活動中我帶領孩子們觀看暢想未來的視頻,並讓孩子們自己說一說自己的2035年會是什麼樣子的。雖然孩子們討論熱烈,但是僅僅是圍繞自己說了15年後可能在做什麼,想做什麼,孩子們的想法並沒有和祖國聯繫起來,很多孩子甚至是茫然地沒有想法。昨天聽了內蒙古少工委副主任劉穎老師的解讀,我才學到了正確的做法,劉穎老師說,與其問孩子們你的2035是什麼樣子的,不如問問他們“2035年你會爲祖國做些什麼?”答案可能不會變,孩子們依然想當老師、當醫生、當科學家,但是他們想到的不僅僅是做了自己想做什麼事,而是我想做的事不光是我自己的事,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影響到這個社會,我學到的每一點知識都會造福於我的祖國。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大概就是這樣吧,其實孩子幼小的心中都有小小的愛國情懷的種子,作爲教師,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正確的方式澆灌這顆種子,幫助它長成參天大樹。

最後,我想就發生在我自己班裏的一件事說說我對鑄牢民族共同體的體會。崔皓軒同學是一名朝鮮族同學,他很有才華卻十分內向,成績也忽高忽低,十分不自信。在學校大隊部開展“石榴籽”系列活動時,我讓他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飾,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民族文化,並在國慶節活動中讓他以少數民族同學的身份參加班級詩朗誦節目演出。一學期下來,我發現他開朗了,健談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很多。我之前只關注到了他性格上的變化,直到有一次我們開展了九一八主題班隊活動,在交流自己的想法時,他對我說:“老師,我是朝鮮族,我生活在內蒙古,但是我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我會記住這節課,我長大了要當兵保衛中國。”那一刻我明白了這一學期的民族團結教育帶給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多麼大的影響。後來複習《大青樹下的小學》這一課時,我問孩子們生活中你還了解過哪些少數民族,同學們說滿族、朝鮮族……這些民族的小朋友和我們一起在一個教室裏讀書生活。一部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民族團結、融合發展、共榮共存的歷史。在中國,“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中華民族是一個共同體。生在內蒙古,長在內蒙古,學在內蒙古,更是爲我們對孩子進行民族團結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契機和資源。

這幾天的學習我收穫很多,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更清晰地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和自己肩上的責任,明確了“爲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使命,在黨的旗幟下“爲黨育人爲國育才”,用自己的所學去影響每一個孩子,不僅教出好學生,更要培養國家的“紅孩子”!

篇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通過參加科左後旗政協舉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網絡學習培訓班。讓我對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發揮好政協在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中的示範引領和凝聚人心作用有了更深刻認識。作爲一名政協委員,我們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作爲:

一要高舉團結旗幟,以心換心築牢共同思想基礎。人民政協作爲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吸納了各黨派、各階層、各民族、各宗教界的代表人士,有利於各民族利益訴求的充分表達,也有利於兼顧各民族的利益,在做好民族工作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政協委員要充分發揮這一優勢,高舉大團結、大聯合旗幟,與各族各界羣衆以心交心、以心換心,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各族人民意志,吸引和激勵各族兒女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熱潮,堅定各族人民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道路的信心和決心,在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基礎上,把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道路不斷推向前進。

二要發揮智力優勢,建言獻策助力共同繁榮發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必須遵循的原則,也是政協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的基礎。如何着眼各族羣衆的所思所盼和切身利益,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優勢,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各族羣衆得到看得見、摸得着的利益,確保民族地區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政協委員推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重要職責。

三要彰顯界別特色,聯情聯誼共促民族團結宗教和順。人民政協是唯一以界別爲單位組成的政治組織,聯繫着衆多少數民族界和宗教界委員,他們是民族界代表人士和宗教界上層人士,在少數民族羣衆和信教羣衆中有着特殊的影響力,是黨和政府開展民族宗教工作不可替代的依靠力量。通過少數民族、宗教兩個界別平臺和各級政協委員積極有序的參與,不斷推動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積極宣揚有益於社會主義建設的理念,爲維護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作出貢獻,是政協民族宗教工作的優勢體現。

篇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對多民族國家來說,民族團結是一個關係國家命運的重大問題。我們黨自成立起,就將實現各民族之間平等和團結作爲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方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

201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定要實現的根本保證。”這一重要論述,站在黨的歷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闡明瞭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指明瞭新時代民族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戰略任務,意義重大而深遠。

在民族問題中,我們要有政治站位,要保持清醒的認識,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方向上要跟進,加強“五個認同”,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文化觀。政策上跟進,以公民個體身份參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措施上跟進,促進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構建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做好民族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同時要明確基層黨組織是做好民族工作的組織基礎,要深入基層、紮根基層、服務基層。

我們要抓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線,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明確中華民族大團結是生命線的任務,把握城市民族工作的未來,關鍵在於加強和改進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

在當前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科技實力顯著增強,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新時代教育要以落實立德樹人爲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爲新時代的人民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我們要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爲人師表、終身學習。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把握意識形態。不忘責任擔當,認真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培養法治觀念,堅持依法執教;培養良好心態,做好學生的領路人;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戰略思維、歷史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辯證思維。

本次培訓學習雖已結束,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思想以及堅持良好師德師風的責任擔當已經入腦入心,在我今後的實際教學工作中生根發芽。作爲新時代的教師,深感自己責任重大,要堅持正確思想的引領,要守住自己職業的底線,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鈕釦”。

篇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中華傳統文化是經過漫長的時間由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是中華民族共有的文化精髓,傳承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處理好“多元”與“一體”的關係。

傳承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既要深刻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多樣性,更要強調共同性,多宣傳中華民族共有的文化,有利於強化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照自身也曾出現過一些思想偏差,如曾經在組織文化活動中過度強調民族元素、把草原文化等同於內蒙古文化等。以上這些問題的出現根源在於,沒有以是否有利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爲政治標尺和根本標準,沒有準確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係。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工作實踐,我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在自己所負責的工作範圍內認真整改,不斷提高,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工作。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進一步增強文化認同。

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兼容幷蓄、共生共榮的文化共同體,增進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才能更好地提高中華文化的感召力和向心力。新時期要在增強對中華文化認同的基礎上繁榮發展民族文化,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理念,圍繞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創新載體和方式,精心組織以弘揚民族團結進步,謳歌民族團結先進典型等爲主要內容的文藝創作和文化活動,大力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努力把文化文藝激發的精氣神轉化爲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

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像一盤散沙失去凝聚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着全民共同的價值追求。作爲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黨員幹部,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主動作爲,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通過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充分調動廣大農牧民羣衆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不斷提升思想道德覺悟,深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農牧民羣衆生活的各個方面,讓農牧民羣衆形成中華文化共同體的情感認同和行爲習慣,促進人心歸聚、精神相依,不斷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篇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訓,經過專家老師們深入淺出的解讀,我對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及鑄牢民族共同體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接下來我就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要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我認爲這一點與我的工作關係最密切,在講座中董軍明老師也做了詳細解讀。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我認爲我們現在所進行的所有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導和教育都是在夯實這個根基。在日常的教學中,無論是語文課上對教材的正確解讀,還是開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多種形式的的學習,對國家歷史的瞭解,以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多體驗等中隊活動,都是在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受到這種教育的薰陶,讓瞭解祖國、熱愛祖國、維護祖國不再是無感情地高喊口號,而是引發共鳴,讓孩子們能在未來的每一刻爲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讓他們覺得學習不光是爲了眼前的成績和榮譽,更要爲了讓自己和自己祖國變得更好而努力。

另一點讓我感受很深的是,要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學校大隊部之前開展了關於“我的2035”主題活動,活動中我帶領孩子們觀看暢想未來的視頻,並讓孩子們自己說一說自己的2035年會是什麼樣子的。雖然孩子們討論熱烈,但是僅僅是圍繞自己說了15年後可能在做什麼,想做什麼,孩子們的想法並沒有和祖國聯繫起來,很多孩子甚至是茫然地沒有想法。昨天聽了內蒙古少工委副主任劉穎老師的解讀,我才學到了正確的做法,劉穎老師說,與其問孩子們你的2035是什麼樣子的,不如問問他們“2035年你會爲祖國做些什麼?”答案可能不會變,孩子們依然想當老師、當醫生、當科學家,但是他們想到的不僅僅是做了自己想做什麼事,而是我想做的事不光是我自己的事,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影響到這個社會,我學到的每一點知識都會造福於我的祖國。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大概就是這樣吧,其實孩子幼小的心中都有小小的愛國情懷的種子,作爲教師,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正確的方式澆灌這顆種子,幫助它長成參天大樹。

最後,我想就發生在我自己班裏的一件事說說我對鑄牢民族共同體的體會。崔皓軒同學是一名朝鮮族同學,他很有才華卻十分內向,成績也忽高忽低,十分不自信。在學校大隊部開展“石榴籽”系列活動時,我讓他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飾,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民族文化,並在國慶節活動中讓他以少數民族同學的身份參加班級詩朗誦節目演出。一學期下來,我發現他開朗了,健談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很多。我之前只關注到了他性格上的變化,直到有一次我們開展了九一八主題班隊活動,在交流自己的想法時,他對我說:“老師,我是朝鮮族,我生活在內蒙古,但是我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我會記住這節課,我長大了要當兵保衛中國。”那一刻我明白了這一學期的民族團結教育帶給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多麼大的影響。後來複習《大青樹下的小學》這一課時,我問孩子們生活中你還了解過哪些少數民族,同學們說滿族、朝鮮族……這些民族的小朋友和我們一起在一個教室裏讀書生活。一部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民族團結、融合發展、共榮共存的歷史。在中國,“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中華民族是一個共同體。生在內蒙古,長在內蒙古,學在內蒙古,更是爲我們對孩子進行民族團結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契機和資源。

這幾天的學習我收穫很多,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更清晰地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和自己肩上的責任,明確了“爲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使命,在黨的旗幟下“爲黨育人爲國育才”,用自己的所學去影響每一個孩子,不僅教出好學生,更要培養國家的“紅孩子”!

篇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增強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文化認同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間具有緊密的內在聯繫。民族團結進步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進步的基本前提,中華文化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基。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源於民族成員對中華文化的歷史認同,更源於對中華文化精神的價值認同,這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基礎和內在精神動力。因此,中華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石。

一、充分認識中華文化認同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是民族精神的根本基礎。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凝結文化共同體的基礎。人心相通相聚,重在價值觀一致和理念相通,其基礎就是文化認同。有了文化認同,人們生活在一個文化共同體中,有着相同的文化符號,有着共同的生活理想,有了融進血脈中的文化理念,有着共同的價值追求,有着共同的身份建構和歸屬,反映出民族共同體對自己身份識別和情感依託的集體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是形成各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心理基礎和情感紐帶,是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文化紐帶,是連接其他四個認同的精神血脈,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長遠性和根本性作用。只有文化認同問題解決了,對偉大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才能得到鞏固。只有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才能從根本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鞏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才能鞏固團結融合、互幫互助、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反之,缺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就會削弱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丟失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減弱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進步的精神動力,阻礙和破壞民族團結進步,影響國家安全穩定和祖國統一。

二、在增強中華文化認同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最深層的基礎,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中最重要的“軟實力”。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爲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中華文化是一個各民族文化兼容幷蓄、共生共榮的文化共同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共同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容體系,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各族人民共同擁有和不斷增強的中華文化認同感、歸屬感和自信心的源泉。

中華文化作爲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堅實根基。中華文化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各民族文化始終在相互對話和碰撞中交匯、交融、交流,各民族之間文化認同不斷加深,最終形成了源遠流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血脈。不斷增強中華文化認同,就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爲有機整體,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影響力、感召力,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升國家綜合國力的軟實力。中華文化蘊涵的核心價值理念,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緊密契合,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是建構民族團結的價值座標,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方向引領。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堅持準確把握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基本國情,把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作爲各民族最高利益,堅定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增強中華文化認同,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才能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指出,要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增強各族羣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具有象徵中華民族共同體意義的符號有助於人們感知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我們要從歷史角度出發,以史實爲依據,以文化爲載體,結合社會現實,對突出中華民族共同體象徵符號的特定媒介物,如長城、紀念碑、博物館、民族英雄雕塑等有形物或者紀念日、文藝作品等無形物給予一定法律形式的保護,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記憶和身份標識,喚起對中華民族的共同歷史記憶和情感體驗,強化了各族羣衆對於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三、守好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就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是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土壤,在根脈盤結、養分互潤基礎上培育、成長、開花、結果的中華文化及其內涵着的精神境界和價值體系。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促進民族團結的基礎。只有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在精神紐帶上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構築起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才能更好地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國家統一。

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中華文化認同,一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建立民族間手足相親和守望相助的情感紐帶,使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成爲自覺的行爲,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力量。二是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涵養品質、涵育文明、堅定信念、凝聚共識,共同構築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三是要大力發展各級各類教育,不斷提高各族羣衆科學文化素質,讓互聯網成爲中華文化認同的最大增量,實現不同民族之間的相互認同、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從而增進中華民族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時指出:“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我們要牢牢把握文化認同是最深層的認同這個根本點,深刻認識中華文化認同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性,在增強中華文化認同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守好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自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

篇九: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奮鬥歷程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和非凡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各族人民用辛勤的勞動和無限的智慧,共同開拓了廣袤疆域,共同書寫了悠久歷史,共同創造了燦爛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精神。新中國成立以來,各族人民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推動少數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區的面貌、民族關係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鉅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內蒙古自治區作爲少數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尤爲重要,更需要各民族手挽手、肩並肩,共同努力奮鬥。

一、必須堅持以政治引領民族團結,確保新時代民族工作沿着正確方向闊步前行

做好民族工作,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內蒙古自治區70多年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光輝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證、也是各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作爲民族地區的黨員幹部,必須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須要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大力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上下功夫。必須要以堅決的態度、有力的擔當、積極的行動,將黨中央和區市黨委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到位,全面理解黨的民族政策,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紮實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

二、必須堅持以服務增進民族團結,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際成效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爲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增強邊疆民族地區治理能力;要推動從嚴管黨治黨走深走實,全面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幹部人才隊伍、基層組織建設。”作爲民族地區的黨員幹部,必須要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把建設“兩個屏障”、“兩個基地”和“一個橋頭堡”作爲引領各項工作的旗幟和方向,做到中央有部署、我們有落實,黨委有要求、我們有響應,黨委有指示、我們有行動。要聚焦民族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做好“十四五”開局起步各項工作,在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重點工作上下更多功夫、想更多辦法,讓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物質基礎更加厚實。必須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爲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切實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解決好各族羣衆關心的民生問題,切實提升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羣衆生產生活質量。必須要着力建設高素質幹部和人才隊伍,特別是持續加強少數民族幹部、雙語兼通幹部的培養、選拔、重用,強化幹部政治素質考察,加強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爲“十四五”開局起步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三、必須堅持以文化浸潤民族團結,引領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守望相助、齊心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離不開文化的滋養。作爲民族地區的黨員幹部,必須要始終堅持文化認同,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紮實有力做好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國家統一和穩定貢獻力量。必須要堅持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到羣衆中去,發揮自身專業知識和行業領域等多種優勢,做民族團結政策理論的宣講員,做民族工作決策部署的捍衛者。特別是要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全過程,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青少年的心靈深處。必須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發揮好黨員幹部和羣衆間的橋樑紐帶作用,正確引導羣衆全面理解黨的民族政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團結和帶領各族羣衆自覺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凝聚起“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我們必須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守望相助、團結一心、開拓進取,把新時代民族團結事業作爲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砥礪前行。

篇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

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高瞻遠矚,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構想。從此,中華兒女有了共同的追求,56個民族有了共同的夢想,13億中國人戮力同心、砥礪前行,匯聚起“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而民族團結則是成就中國夢的有力保障。中國的大好局面是某些人不想看到的,他們見不得我們好,妄想搞亂中國,打碎我們的夢,把已經推翻的大山重新壓回到我們頭上,妄想把我們踩在腳下、像百年前那般繼續欺壓奴役我們,而破壞民族團結,就是他們慣用的伎倆之一。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民族地區高校師生尤其要對此有清醒認識。

民族工作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地位舉足輕重。從國際上來看,冷戰結束以來,世界範圍的各種衝突,絕大多數都是民族宗教衝突,或是以民族宗教爲旗號的衝突。從國內來看,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問題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關係到祖國統一和邊疆鞏固,關係到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關係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中華民族和各民族的關係是一個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係,各民族的關係是一個大家庭裏不同成員的關係。我國各民族在分佈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容幷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201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我們要深刻認識“多元一體”的民族國情,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定要實現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將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集中概括爲九堅持,即堅持準確把握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基本國情,把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作爲各民族最高利益;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堅定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做到統一和自治相結合、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堅持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不斷滿足各族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堅持文化認同是最深層的認同,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堅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團結;堅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使黨的民族政策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堅持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不斷健全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這九個堅持是從中國革命和建設發展的實踐中建立和發展完善起來的,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獨創的,適合中國的正確道路。作爲民族地區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深刻認識、認真領會,並在三全育人的工作實踐中融會貫通,指導工作。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憲法規定的責任。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不斷增進對偉大祖國認同的重要基礎;是各民族最爲便捷地實現充分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各民族更爲全面、直接、高效地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渠道;是民族地區全面加快發展,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各民族更加深入廣泛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在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提高各族羣衆的科學文化素質,有利於民族地區的發展進步,有利於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依法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並行不悖。要正確理解和解讀國家政策,不要被蓄意破壞民族團結大好局面的敵對勢力蠱惑。要深刻認識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極端重要性,增強正確宣傳、嚴格執行、努力推動的自覺性。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統一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正確道路上來。

作爲民族地區高校工作的黨員幹部,要讓民族工作意識深深紮根於內心,主動擔負起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政治責任,牢固樹立國家政治安全防範意識,做築牢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的銅牆鐵壁,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奮鬥!

篇十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互相離不開。每當說起這三個離不開,我就會想起小時候大家常說的“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抱成團。”一部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民族團結、融合發展、共榮共存的歷史。在中國,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中華民族是一個共同體。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就是需要文化認同。推進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工作,就是黨中央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的長遠之舉、固本之策,是對國家整體利益的考慮,是對少數民族長遠利益的考慮,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構築中華文化共同體的重要舉措,更是在全民族中進行文化認同。無論是普及通用語言文字還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黨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十二個方面,構建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各民族共同維護好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纔能有效抵禦各種極端、分裂思想的滲透顛覆。我們每一名普通民衆都應該全力支持、全力配合能夠促進文化認同推動民族團結的方針政策和民族工作。

《舊唐書·魏徵傳》中有言:“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歷史就是爲實現民族解放、長期抵禦外來侵略、各民族之間建立患難與共關係和深厚友情的歷史。我們要結合當前階段的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從自身做起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以史爲鏡知興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風濁清揚。

在抗擊非典、抗洪搶險救災、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救援中、在打贏脫貧攻堅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河南水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處處展示着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力量。尤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親歷者,舉國上下,萬衆一心,共度時艱,有人堅守崗位,有人迎風逆行,無不彰顯了共產黨員的信仰,無不彰顯了中國人的剛強,無不彰顯了中國人民團結的力量,我們無不爲之感動,爲之振奮。

身爲一名黨員、一名年輕幹部、一名組工幹部,更應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共同促進祖國繁榮發展,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肩負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使命擔當,守正創新地做好意識形態、思想政治學習、組織建設等工作,進一步增強“文化認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篇十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按照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有關安排,這段時間我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有關決策部署,在思想上經歷了一次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的精神洗禮,對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關於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針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和理解,對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有了進一步的體會和感悟。個人認爲,只有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真正融進自己的血液和靈魂,使其成爲自己的思想自覺和行爲習慣,纔是踐行“兩個維護”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具體體現,纔是對學校安全穩定的最大貢獻。

一、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各民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爲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作出了重要貢獻。回顧人類社會發展史,任何一個多民族國家,如果沒有共同的身份意識,沒有共同的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就會一盤散沙、四分五裂,就會導致社會動盪、戰亂頻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這是我們必須吸取的一個深刻教訓。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創造性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並將其寫入黨章,爲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校作爲一所西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作爲一所少數民族師生佔全校師生總數三分之一的高校,做好民族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顯得尤爲重要,特別是在學校事業處於歷史發展上的最好時期,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艱鉅任務,更加需要各族師生團結一致、凝聚力量,確保向着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建設目標不斷前進。

二、準確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內涵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準確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內涵,是我們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基礎和首要前提。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中,“多元”指的是中華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56個民族在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多元性;“一體”指的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共同開拓了我們遼闊的疆域,共同書寫了我們悠久的歷史,共同創造了我們燦爛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們偉大的精神。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離不開一體。56個民族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教育引導各民族牢固樹立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一員的意識,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共同發展、繁榮、進步。

三、積極探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題主線。在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識、準確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內涵的基礎上,我們要積極探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爲加快學校“雙一流”建設營造和諧、安全、穩定的校園環境氛圍。一是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有關決策部署。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有關決策部署擺在理論學習的首要位置,紮實組織開展課上與課下、線上與線下、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的全覆蓋式學習,真正掌握其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增強全校師生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有關決策部署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二是大力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宣傳、培訓、教育、踐行方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全過程,教育引導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構建各族師生共有精神家園。三是大力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深入開展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宣傳教育,引導各族師生正確認識和處理差異性和共同性的關係,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共同工作學習生活中加深瞭解、增進感情,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篇十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按照上級的要求,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近一階段我深入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對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民族工作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我認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圍繞民族工作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民族團結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了新時代加強民族團結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內涵豐富、思想深遂,爲引領各地各級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爲一名無黨派人士,我要牢固樹立“黨外幹部首先是黨的幹部”這一觀點。一個幹部要有所作爲,離不開黨的培養,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不斷提升自身合作共事能力,才能更好地與共產黨通力合作。在日常工作中要帶好頭、作表率,帶頭說有利於民族團結的話,帶頭做有利於民族團結的事,在單位、家庭、親戚、朋友和鄰里當中積極宣傳民族團結,注重工作生活中每個細節、每件小事,在點點滴滴中積累信任、積累團結,努力引導各族羣衆牢固樹立“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四個認同”“五個維護”,爲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維護民族團結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證,也是各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只要我們牢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的民族團結統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本質的特徵和最大優勢,堅持黨對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領導,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決定的。民族團結是全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關乎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民族團結,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始終能夠根據我國國情和民族關係領域出現的新情況,與時俱進地完善民族工作指導思想和政策體系,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民族團結之路。新時代民族團結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必須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加強民族團結的全過程、各方面,確保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始終沿着正確軌道向前推進。

二、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民族團結,基礎在於搞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深入踐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廣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立足統一多民族國家這一基本國情,樹立正確的政治觀、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使各族人民充分認識到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接在一起,才能擁有更加光明的前途,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要順應新時代民族關係發展的新趨勢,開展各種形式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各民族成員自然而然地接近,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構。要切實增強各族羣衆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中,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結在一起,纔有前途,纔有希望。

三、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民族地區繁榮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提高各族羣衆的科學文化素質,有利於民族地區的發展進步,有利於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近年來,全國各地全面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重要決策部署,積極統籌推進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工作,促進各族羣衆語言相通、心靈相通。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是少數民族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大門,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前提,全面掌握國家通用語言,學校是關鍵,社會是基礎,堅持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我作爲一名黨外少數民族幹部,學習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是必備素質,是理所當然的基本要求,推廣及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是振興民族、提高民族教育水平及國家富強的基礎,是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環節,這對於改善民族關係、增強民族團結、發展民族教育事業、繁榮地方經濟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作爲一名黨外幹部,要深刻認識學好國家通用語言的重要性,只有學習掌握好國語,才能深入瞭解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只有各兄弟民族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才能更好地促進民族團結。新時代,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對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極端重要性的認識,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團結一致、砥礪奮進,紮實做好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確保在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篇十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共建中華民族。在我們偉大祖國960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國文化呈現着各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中華各民族文化是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共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我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國曆史發展的必然產物,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心理特徵,是維繫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強大精神紐帶和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國家統一的思想基礎,是促進民族團結的必要條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堅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作爲黨員要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和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認識,強化文化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要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用當代中華文化的“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思潮、凝聚共識。

語言相通才能心意相通。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搞好民族地區各級各類教育,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不斷提高各族羣衆科學文化素質。”這就要求我們要堅定政治立場、提高政治覺悟,旗幟鮮明的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認識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對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更要以身作則,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和引導,闡述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好發展機會。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我國憲法規定的責任。2000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憲法規定和精神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律的制定和實施,確立了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作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是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法制保障。2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依法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大力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極大促進了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各地區經濟文化交流,有效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交往,有力維護了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語言文字事業發展道路。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我們要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作用,不斷髮展和鞏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文化基礎,不斷髮展和鞏固維護我國國家安全和統一的文化基礎,不斷髮展和鞏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文化基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

篇十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此次專題培訓活動讓我受益匪淺,作爲一名高中政治教師,我更加深刻體會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我會把學習到的有關內容運用到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武裝頭腦,認真工作,並堅定不移地推行國家統編教材。現將本次培訓活動的體會總結如下。

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是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着力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大力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社會氛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廣泛開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不斷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鑄牢。

爲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全面提高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態度、評價和認同結果,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中華民族認同,二是共同體成員對中華民族利益的認識與維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事關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事關國家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處理好民族關係問題、做好民族工作,是關係祖國統一和邊疆鞏固的大事,是關係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是關係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民族平等是新中國立國的根本原則之一。在201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爲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明確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2、大力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近代以後,在百年抗爭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體意識空前增強,中華民族實現了從自在到自覺的偉大轉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也有一個由自在到自覺的發展過程,其中,教育發揮着重要作用。要不斷豐富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建立完善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的體系和制度,將其納入國民教育各學段、各環節,納入幹部教育、社會教育全過程,構建課堂教學、社會實踐、主題教育多位一體的教育平臺。要堅持不懈開展馬克思主義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教育,引導各族羣衆不斷增強“五個認同”。要牢牢把握輿論主動權和主導權,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積極推進“互聯網+民族團結”行動,讓互聯網成爲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大增量。

3、不斷增強各族羣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要深刻認識到,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匯融合形成的,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文化認同屬於學科核心素養中的政治認同。我國公民的政治認同包括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同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文化,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着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形成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青少年的政治認同是他們創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價值追求和道德準則;發展政治認同素養,才能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成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4、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這是促進民族團結的必要條件,在教學工作中要全面分析我國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讓學生形成對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正確認識,形成政治認同並且增強青少年的法治意識。我國公民的法制意識就是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自覺參加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有助於他們在生活中依法行使權力,履行義務(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嚴守道德底線,維護公平正義,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5、青年學生應該以實際行動維護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我國已經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這種新型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是我國各族人民在生活中都能夠感受到的。我們應該十分珍惜、不斷鞏固和發展這種民族關係。生活在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裏,處理好民族關係問題,既是國家的重大問題,又是人們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具體問題。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是每個中國公民的責任。作爲當代青年學生,我們應該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實際行動共同維護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篇十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着眼於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發展,提出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題。中華民族共同體是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團結統一,文化上兼容幷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民族共同體,是建立在共同歷史條件、共同價值追求、共同物質基礎、共同身份認同、共有精神家園基礎上的命運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對我國民族工作以及民族關係發展賦予新的歷史使命和基本要求。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教育,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基礎;增強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基礎;加快少數民族地區實現小康社會的建設步伐,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基礎;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政治基礎。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基礎性戰略決策,是民族教育沿着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保證。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少數民族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有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搞好民族地區各級各類教育,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2019年12月,教育部教材局印發《中小學三科統編教材“鑄魂工程”推進實施方案》提出全面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薄弱地區開好三科、用好教材,在2022年前實現教材投入使用;到2025年實現全國大中小學三科統編教材使用全覆蓋。學習好、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憲法規定的公民責任,推廣好、普及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

作爲教育主管部門,必須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必須進一步”以及中央統戰領導小組“五個不可低估”的重要要求,把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作爲重要的、基礎性的工作來抓,堅決扛起政治責任,紮實做好下一步推行國家統編教材各項工作。

一是要強化理論武裝,打牢思想基礎。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是力量之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同心同德邁向前進,必須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撐。教育系統廣大教職工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用黨的十九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武裝頭腦,特別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切實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指示精神作爲長期堅持的重大政治任務,堅定堅決踐行“兩個維護”。

二是要完善培訓體系,不斷強化師資保障。通過開展專題理論培訓和學科專業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育人能力。同時,深入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培訓工作,提前謀劃和推進2021年及2022年道德與法治、歷史等國家統編教材的使用工作,做好過渡期“雙語”教師補充、教師素質能力提升等基礎工作。引領各級學校各民族師生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融合,讓文化認同成爲最深層次的認同。

三是要做好政策解讀,積極迴應社會關切。要通過廣播、微信公衆號、工作羣、家長微信羣等多種方式,積極宣傳上級部門有關統編教材最新政策解讀。從學理、道理、情理上解疑釋惑、析事明理,深入淺出地把政策講清楚、說明白,入情入理地引導人、說服人,進一步打消家長顧慮,爭取理解支持,確保在思想上、政治上的深層次問題真正查擺清、認識透,努力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良好氛圍。

四是要豐富活動載體,提升民族教育實效。要切實把加強民族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列入各級學校教育教學內容,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上好民族團結教育彙報課。常態化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積極構建課堂教育、社會實踐、主題教育多位一體的教育平臺。加強對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少先隊員的學習宣傳教育,讓黨組織、共青團、少先隊活動成爲吸引凝聚各民族師生、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重要載體,進一步提高全體師生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自覺性,最大限度爭取人心、凝聚人心,真正讓民族團結進步理念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

篇十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稱:中華民族。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缺乏“身份意識”,沒有“民族認同”,必然四分五裂、一盤散沙。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這是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總目標,中國夢、國家夢、民族夢,是56個民族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夢,歸根到底是56個民族共同的夢,要靠56個民族的共同奮鬥來實現。

我們要堅信民族團結一家親,凝聚56個民族的力量和智慧,發揮56個民族的聰明和才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弘揚偉大的中國精神,形成強大的中國力量,追尋發展夢,圓好團結夢,實現中國夢。

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何爲“師德”,準確地說應該是教師公德,是教師爲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應該遵守的社會公共道德,同時也是教師的一種職業道德。

今天對師德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把“傳道”放在首位,說明教師教授學生“道”是根本。那麼教師是否有“道”,才能真正爲“範”呢?國家出臺了許多相關政策來確定行規,我們能看到黃大年、李保國、張麗莉這些時代的楷模,也看到了個別教師不遵守師德師風的不和諧,所以師德師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新出臺的《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爲處理辦法》既是對教師隊伍的約束,也是對大多數教師的保護,有利於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任務。

三、不忘教育初心,擔當育人使命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一個國家文化的魅力,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過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傳承和記錄,書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燦爛中華文化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內容。作爲一線教師,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清楚地意識到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作爲一名黨員教師,更要在工作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認真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也希望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爲建設科技強國作出貢獻。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我們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牢牢記住所肩負的使命,努力去實現心中偉大的理想,與時代同進步,與祖國共命運。

篇十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心理特徵,是維繫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強大精神紐帶和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8月27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作爲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廣西要走前頭、作表率。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聽黨話跟黨走。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歷史和新中國70多年的歷史都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團結統一在政治上纔有充分保障。因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要在民族工作中堅持黨的領導,教育引導廣西各族人民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把全區各族幹部羣衆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用好民族區域自治法賦予廣西自治地方的權利,加快廣西少數民族聚居區發展,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權利,擴大各族同胞有序政治參與,確保政令暢通。通過民族區域自治,讓各族人民體會到黨的關懷和溫暖,從心底感黨恩,用實際行動來體現聽黨話、跟黨走。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推動廣西高質量發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廣西堅決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加快經濟發展,持續改善民生,實現了從貧窮落後走向繁榮振興、從偏遠封閉走向開放前沿、從溫飽不足走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鉅變。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必須堅定不移以發展爲第一要務,以廣西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爲奮鬥目標,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通過持續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羣,強創新、育品牌、拓市場,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現代產業體系,努力在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走在前列,不斷增強廣西各族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鑄牢廣西各族同胞共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意識、共享現代化發展成就意識,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經濟基礎。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華文化是古往今來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是各民族文化集大成,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納入幹部教育、國民教育、社會教育、黨員教育,不斷增強廣西各族羣衆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要不斷傳承弘揚廣西各民族優秀文化,繁榮發展八桂文化,創作更多的民族文化精品力作,全面推廣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要進一步促進廣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在交融中相互認同,鑄牢各民族共創、共享、共傳中華文化意識,從中凝練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團結和歸屬意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思想基礎。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共同目標,就需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發展繁榮。要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爲戰略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來抓,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使“三個離不開”思想紮根心底,“五個認同”意識融入血液,促進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綻放八桂大地。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重要講話精神,鞏固深化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總結好、運用好、發展好民族團結進步的成功經驗,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成爲模範。

篇十九: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通過本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黨日學習活動,我學習到了很多,也瞭解了許多,充分認識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

在服務基層、服務羣衆的工作當中,我始終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維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作爲嘎查幹部,幫助農牧戶購置、出售畜類、農作物也成了我的工作內容。有次買賣出現了農戶與商販語言不通導致交流產生誤會,鬧得不和諧。我聽到消息,及時去到現場,安撫雙方情緒,並與雙方談價、協調,使交易和諧的進行下去,且不損害雙方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民族團結,促進了友誼。通過基層經歷,我明白只有各民族幹部、羣衆相互信任、相互團結、同甘共苦、榮辱與共,我們的基層才能更加和諧、進步、發展。各民族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中華民族纔有希望,各民族纔有未來,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在日常生活中,作爲一名少數民族黨員,我堅持黨的領導、堅決維護祖國的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平等對待各民族同胞,團結互助、相互尊重。在中國共產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在黨的領導下,都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從“彝海結盟”、“犛牛革命”,到“三千孤兒入內蒙”、“一家三代爲國戍邊”,再到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感人的故事不計其數,但都值得我們銘記。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打贏脫貧攻堅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親、守望相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力量。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不斷增強各族羣衆對於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將更好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上升,必將迎來許多艱難險阻,但偉大的中華民族永不退縮,知難而上。各民族萬衆一心、同舟共濟,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風險挑戰,勢必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變成美好現實。

篇二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鮮明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把握的是幾千年歷史演進的客觀規律,揭示的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題主線,彰顯的是團結凝聚各族人民、共同實現偉大夢想的信心決心。

一是深刻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科學內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我國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對歷史上中華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認同,是對56個民族同呼吸、共患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命運共同體認同。黨的十九大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順應這種形勢,把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爲實現各民族大團結的金鑰匙,而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正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要求,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條件。

二是準確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實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以“石榴籽”比喻民族團結,強調要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促進民族團結的基礎,本質是各民族成員對“中華民族”這一共有身份的認同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相比,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度更廣,所承載的人類文明知識信息更多。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少數民族同胞在更廣闊的生產生活領域中成長成才至關重要,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前提和基礎。

三是從點滴做起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力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涵蓋了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方方面面,既應在思想上教育引導,講清講明中華民族是怎麼來的、爲什麼是共同體;也應在實踐中步步推進,而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正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要求,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條件。作爲少數民族地區黨員幹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旗幟鮮明、堅定堅決地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擁護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工作,爲地區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作出應有貢獻。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czxz/zhongkao/1277181.html

  • 標籤: 精選 中華民族 共同體 心得體會 鑄牢 體育鍛煉心得體會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精選20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精選20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