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行走的思政課感悟(精選6篇)作文

行走的思政課感悟(精選6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5.01W 次

篇一:行走的思政課感悟

行走的思政課感悟(精選6篇)作文

秋遊南博——讓時光與生活碰撞

三分秋意,一分暖陽。秋日倚在雲頭,醉意薰得梧桐葉泛黃,鋪滿了南京城的大街小巷。循着中山東路剛剛邁進中山門城門,一座威嚴的城市公園便浮現在眼前。11月4日,正所謂秋高氣爽,____大學2023級____的同學齊聚於此,在馬克思主義學院郭老師以及幾位思政課老師的帶領下,在這裏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課。

走進大門右手邊,佇立着兩尊百年前的大炮。鏽跡斑駁的炮身鐫刻着些許稍被磨平的字跡。我無法辨認其上的字跡,也不知道它當年曾英勇地參加了哪些保家衛國的戰役。嚴格來說,他們並不能算南京博物院裏的文物。但是撫摸着他們冰冷的炮身,卻給了我最深刻的感受。百年前,那個像我一樣站在他旁邊的是誰呢,他一次又一次地用他心愛的火炮將憤怒的拳頭砸在敵人的身上,誓死履行着寸土不讓的決心。百年後,炮火不再依舊,盛世早已和平。他們被安置於這靜謐的一角。看着不少孩子騎在炮身上玩耍,一時間竟有一些“俯首甘爲孺子牛”的味道。與其被放在玻璃展櫥裏,我想,這兩位昔日的鐵血硬漢會更喜歡這樣的感受吧。

由大廳進入古代展區,南博更是給人以時光走廊的感覺。從新時期時代的先民遺蹟到春秋戰國的青銅大鼎,從漢代王侯的金縷玉衣到唐三彩中的高頭大馬。琳琅滿目的展品讓人只是靜靜地沉醉其中。我自豪於出生華夏家,長在江蘇地。觀展時有一個念頭劃過腦海,這些文物雖然被擺在展櫥之中,但他們無一不源自生活,無一不承載着我們的祖先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正是這樣一種嚮往,塑造了千百年來勤勞質樸、智慧而善於創造奇蹟的中國人民,在這片五彩繽紛的大地上生生不息。

要說生活氣息最濃厚的地方莫過於民國館。沿着白色大理石臺階向下步入負一層,濃郁的民國風撲面而來,香料店、糕點鋪、咖啡館……朱自清父親留下背影的那個浦口火車站也被複制了出來。火車汽笛響起的那一剎那,時光與生活交織在一起,讓我這一個現代人感覺格格不入。我的青布長衫呢?遠遠地,我彷彿看見了我的父親爲我整理行囊的身影。時代在變啊,生活卻將時光留住,在古往今來那麼多個歷史瞬間讓不同時代的人們感到一絲共鳴。

一道玻璃櫥窗能隔住多少歲月?當南博一次又一次將她的瑰寶示於我,我開始逐漸明白,是生活的味道牽起歷史兩頭的人啊,正是這種對於生活的在意,使現代的、將來的人如此癡迷於博物館的魅力。我們有責任將這些文物的故事傳給我們的下一代人。時至今日,仍有大量文物流落在海外,然而祖國日益昌盛,能否讓祖先的無價財富迴歸祖國,這無非是我們的使命。

一次南博之旅,碰撞出南京城的滿地梧桐葉,碰撞出千百年來一塵不變的對生活的喜愛。在紀念品商店,我買了一本金黃色的本子,權且紀念一下在某一個金黃色的秋日,一個普通的南醫學子在這裏找到了對生活的熱愛。

篇二:行走的思政課感悟

文化的繽紛與思政的啓迪

漫步南京博物院,彷彿踏上了一趟充滿智慧與歷史沉澱的奇妙之旅。這是一次超越時間、融合文化與思政課程的體驗。來到這裏,我們發現這不只是一場對歷史文物的觀賞,更是一場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感悟,一場關於國家文明與歷史傳承的思政課。南京博物院不僅是古代文明的寶庫與展覽館,更是思政教育的生動課堂。

思政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使命在於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社會責任感。博物館則作爲歷史的見證者,展現着一個國家文明的演進。在南京博物院,每一件展品都似打開的歷史之書,以生動的方式爲思政課的教學提供了實踐與見證。

金獸作爲南京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之一,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展品。這頭造型獨特的金獸,重達9100克,含金量高達99%,其表面被製作成坑窪不平狀以模仿野獸的皮毛紋理。據介紹這些坑窪是匠人們一點一點捶擊出來的。這件鎮館之寶充分展示了古代藝術家們在金工方面的非凡造詣,它的耀眼光芒詮釋了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這樣的價值觀煥發出當代社會的新活力。金獸所展現的氣質,凝聚了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勇敢、堅韌、持之以恆的品質,值得我們當代年輕人學習、踐行。

青瓷神獸尊這件展品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僅是中國古代陶瓷工藝的傑出之作,更是中華文明的歷史見證。這件青瓷神獸尊上的獸紋形象威嚴,面目猙獰,像是要將一切兇險和邪氣驅離主人。它散發着古文明的獨特魅力,展現着古人的精湛工藝與匠心。習近平文化思想強調文化自信,這尊青瓷神獸尊無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鮮活體現,讓人對中華文明感到由衷自豪。

銀縷玉衣,這位歷史與時間的見證者,契合了李時珍所說的:“與未必能使生者不死,惟使死者不朽耳”的樸素的“侍死如奉生”觀念。它展現了中國古代工匠在紡織、玉器雕琢等方面的高超技藝,也彰顯了古代文明的華美和精湛工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傳承,銀縷玉衣是歷史的凝視,也是對傳統文化技藝的珍視。它所展現的細膩工藝與線條之美,讓人感受到古代智慧與文化底蘊的深厚。

南京博物館中也展示了大量華美的鐘表。這些鐘錶大多製作於十八、十九世紀,起初它們都是舶來品。後來在蘇州、廣東等地,中國鐘錶匠人也開始製作此類鐘錶,並添加入許多中國元素,如鳳凰、仙鶴、壽星等。這展現了當時中國匠人們對於既有的文化元素進行整合,並加以創新和突破,這與習近平文化思想理論不謀而合。我們在堅定文化自信的同時,也應當選擇性的接納並轉化外來文化並做到“洋爲中用”,以此來創新和豐富我們的文化。

南京博物院之行不僅是對歷史的回望和品味,更是一堂思政課的現場實踐。展品所蘊含的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工藝和歷史故事,與習近平文化思想中對文化傳承、自信的重要論述相互呼應。這樣的思政課教育,不僅拓展了我們的視野,更激發了我們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這是一堂深入人心的思政課。

篇三:行走的思政課感悟

書畫與鐘錶中的中華傳承

參加學校大思政課實踐活動,我又一次來到南京博物院,其中兩項特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藝術館中,展出了這樣一位畫家的作品。他幼年失恃,一生多病;他七歲才能站立,八九歲仍難言語;他“歲考”27年,屢試不第。然而,他勤勉爲學、鑽研於畫,終於成爲詩、文、書、畫皆精的奇才。明代書法家吳寬評價他:“用筆設色,錯綜古人,閒逸清俊,纖細奇絕。”

他就是名列“明四家”與“吳中四才子”的文徵明。

在南京博物院“文徵明及其師友後學書畫特展”中,我又一次親眼、親身觀察體悟到明朝吳中地區藝術創作的軌跡與風貌。

文徵明以書畫會友,同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他們交往密切,感情深厚。交往過程中,他們一同創立了“吳門書派”。

進入展館,唐寅的《洞簫仕女圖軸》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彎月眉、含情眸,寥寥數筆勾勒出專注而略憂鬱的仕女神情。長裙的裙襬並非一筒直下,反而波折皺褶,與飄帶相映,使畫不再僅僅是二維平面的某一時刻,我彷彿瞧見仕女吹簫的動態。

文徵明的《古蒼煙圖》則是另一種風格。他的山水畫非濃墨重彩,而尤以精緻的細節和遠近的層次引人讚歎。畫中大量的留白卻不顯空洞,意味深遠,餘韻悠長。山中似有隱士、似有樵夫,給人充分的想象空間。

特展主題爲“師友如光,微以致遠”,分爲師長、摯友、後學三個單元。文徵明的書畫來自師長的傳承,融合摯友的風格技巧,又進一步傳承給後學。這三個單元不僅是文徵明書畫的學習、發展、傳承之路,更是中華文化的發展傳承之路的縮影。中華文化吸取上一代人精華,經歷了交流、改進、提升後,進一步傳遞給下一代人。唯有如此,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才得以傳承至今。

在特展館中,我參觀了“精準與華美——南京博物院藏鐘錶精品展”。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祖先就已經開始使用日晷、漏壺等作爲計時器。明末清初歐洲傳教士的到來將機械鐘錶引入中國,中國的鐘表正是從此時開始發展。從木製到金制,從單色到多色,從表面雕刻到鏤空、雕花,鐘錶越來越精緻、越來越華麗,不禁讓人讚歎清初中華國力的強盛、世界交流之密切以及各國工匠的精巧。

《鳥音山子水法鍾》來自19世紀的法國。乍一看,它不似一個鐘,而像是微縮景觀圖,山石、花樹、蝴蝶、天鵝、小溪、翠鳥等栩栩如生。《嵌琺琅轉鳥開荷花缸》則是清乾隆時期清宮造辦處製造。若開動,則水鳥在樂曲伴奏下轉動,荷花綻放,露出花心的童子,其設計精巧引人讚歎。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繫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並深刻闡述了“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

書畫與鐘錶,一個爲中華傳統,一個爲舊時西方引進,但它們都被中國人改良、創新,在中國土地上傳承,成爲中華文化重要的色彩。

中華文明的創新性源自中華民族的創新精神。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中華民族向來崇尚創新創造,主張革故鼎新。《周易》中的“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禮記·大學》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語,都飽含着創新精神。幾千年來,創新精神活躍於中華民族各個歷史時期,體現在中華文明各個方面。

篇四:行走的思政課感悟

竹林七賢在當代——“行走的思政課”活動感想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一個重要的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的歷史文物和藝術品,展示了中國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這次參觀南京博物院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博物院的獨特韻味。

南京博物院通過展示歷史文物和藝術品,生動地再現了中國古代社會和文化的面貌,還融入了許多現代元素,如科技、環保等,讓觀衆更加深入地瞭解中國的文化底蘊和現代發展。民國館中還原了民國街區主要負責拍照出片;特展館中精品展覽,一些鎮館之寶輪番上班;藝術館中珠寶、油畫、器具等各種展館藏珍品;數字館中以科技和現場互動相結合展覽。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歷史館4號廳的竹林七賢磚畫,也是“鎮館之寶”之一。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個大動盪的時期。百姓流離失所,官場被世家大族掌握,政治黑暗,奢侈之風盛行。許多有識之士想要改變社會現狀,但看透了官場,所以選擇入世。他們隱居山林,每天琴瑟和鳴,與大自然爲伴。在這時期出現了許多文人雅士。後來爲後人所知的比較出名的就有竹林七賢。他們七個經常聚在竹林喝酒,彈琴作畫,談天說地。正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他們七個分別是嵇康,阮籍,向秀,劉伶,阮咸,山濤,王戎。

我注視着畫上的紋路,歷史的滄桑感在我心上流過,古人的蒼渺智慧跨越千年向我奔涌而來,告訴我何爲逍遙山水,何爲任天下喧囂獨善其身,保持高尚的生活情操!物是人非,我們這些後人也只能在博物館中的磚畫裏有所感受,古人的豐富遺產,文化的也好,精神的也罷,都流傳了下來供我們鑑賞,給我們啓示,促我們奮進,這也許就是博物館的意義所在罷。

南京博物院還別出心裁地安排了許多互動環節,不僅增加了我的興趣和參與感,還讓我更加深入地瞭解展品背後的故事和文化內涵。穿着漢服的女子配合着觀衆合影,民國館茶館的評彈,耳機裏傳來對一件件文物的細緻講解……

在參觀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這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源泉。我們要通過學習歷史和文化,更好地瞭解自己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此外,我也感受到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南京博物院所展示的歷史文物和藝術品,不僅僅是文化遺產,更是我們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通過學習歷史和文化,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的文化傳統更好地傳承下去。

在這次參觀南京博物院的過程中,我領悟到了學校思政課安排這次“行走思政課”的良苦用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提到堅定“四個自信”,博物院對應的正是“文化自信”。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次,我們要注重實踐體驗,增強文化素養和審美水平。最後,我們要注重思想引領,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南京博物院是一座行走的思政課大課堂,通過參觀南京博物院,我深刻感受到了“博物院裏的思政課”的獨特魅力。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要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中國當代文化也能進入博物院中繼續供後人觀賞,並感到深深的自豪!

篇五:行走的思政課感悟

思政之花,行走灌溉

根據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安排,我們參與了一次名爲“行走的思政課”的特殊活動。郭玉宇老師提前給我們佈置了思政課實踐活動方案,根據實踐學習方案,這次活動以參觀博物院爲載體,着眼於思政課中的人文關懷與文化教育。我們在飽覽古代藝術和歷史文物的同時,通過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引導,深入思考和交流,對於我們的成長道路帶來了極大的啓迪與感受。

首先,這次活動使我從一個新的角度認識了博物館。博物館之所以被譽爲“行走的思政課”,是因爲它蘊含着豐富而深刻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內涵,是思政課所倡導的傳統文化傳承和文明進步的重要載體。在博物院裏,我們親身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無限魅力和厚重深沉。在古代文物陳列區,我們看到了中國古代的繪畫、陶瓷、玉石等諸多精品,它們不僅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藝術造詣,更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現場講解和互動活動,我們瞭解到了古代文明的圖騰崇拜、孝道思想、禮儀之邦等等,這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智慧。尤其是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這些傳統文化並不僅僅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更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發展和民族復興的源泉。

其次,習近平文化思想爲我們開拓了更加寬廣的思考視野。作爲當代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廣博的文化素養,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種思想深受我們青年學子的追隨,因爲它給了我們前行的指引和精神動力。在活動中,我們不僅僅侷限於欣賞展品的表面,還通過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解讀,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通過思政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文化和人民羣衆的緊密聯繫,懂得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思政課對於我們自身價值觀形成的重要作用。

最後,這次活動也加強了同學們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博物館中的思政課不同於一般的課堂教學,更加註重鼓勵學生之間的討論與思考。參觀完博物館後,我們宿舍進行了展品解讀、文化討論和自由思考等環節,結合自身感悟展開熱烈的討論。通過與同學們的交流,我不僅學到了別人不同的觀點和見解,也發現了更多與自己相似的內心追求。這樣的交流與互動對於我們的成長有着極大的助力。

綜上所述,這次”行走的思政課”活動,使我們進一步瞭解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涵,也更加堅定了自己作爲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相信我們這一代青年將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爲指引,以熱愛文化、珍視傳統爲動力,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我們行走的思政課,成爲我們堅守信仰、傳承文化的力量所在。

篇六:行走的思政課感悟

南博之旅

11月4日星期六,天朗氣清,老師和同學們按照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計劃,在南京博物院度過了充實而美滿的一個下午。在老師的帶領下,在博物院高科技講解器全面的講解和同學的陪伴下,我們不僅對中華的歷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同時和同學們建立了更加深刻的友誼。

南博院中物品展示有序,按照時間順序,在每一個展廳前,都放置對展廳中文物所處時代的詳細介紹,讓大家在觀看文物之時不忘銘記歷史。剛進入博物院,映入眼簾的便是龐大的恐龍骨架,歷史的深厚感撲面而來,神祕的恐龍骨架似乎在訴說着數億年前的未解之謎。

在南博院中,你可以體驗不同時代的社會風俗。上圖中,是六朝時期出行用的牛車,自古以來,人們以車輿顯示社會地位。與漢朝的馬車不同,平穩舒緩的牛車在六朝大受歡迎,成爲時尚,顯示身份。隋朝開通的匯通南北的大動脈——大運河南起餘杭,北抵涿郡,西達長安,連接五大水系,促進積極持續發展。在社會開明的唐朝,婦女服飾可謂豐美華麗,是真真正正的“顯眼包”,款式衆多,色彩豔麗,裝飾新穎,展現着時代的意氣飛揚。我也看到了我的家鄉——揚州,唐代的揚州是銅鏡鑄造中心之一,也是貢鏡的主要產地,造型豐富多樣,有葵花鏡,菱花鏡等,圖案上也增加了打馬球紋等新題材,也出現了金銀平脫,塗釉等新工藝,爲唐代傑出代表。

在南博院中,你可以親眼看見不同時代不同階級人們日常的用品。如不同時期的桌凳,皇帝的龍椅,老百姓的枕頭、飯碗,雖然不可觸碰,但隔着玻璃,也能反覆可以和那個時代的人對話,想象到他們的生活。

但是,南博院還遠遠不止這些,它不滿足於展現歷史,更將文物與藝術結合,文物與科技結合,建立了各種各樣的館,如數字館,藝術館,特展館。

數字館中,我們看見了無數的科技與狠活,在數字館,有投影的視頻和電影,訴說歷史,有娛樂的與歷史結合的互動遊戲,輕鬆解膩而且豐富歷史,神祕的動物猜測,充滿互動的大屏,讓我們流連忘返。藝術館中珍藏着萬份以上的畫卷,書法,無疑乃陶冶情操之聖地。民國館建造於地下,每一棟建築,真實還原,親手觸摸那個時期的建築,站在二樓的陽臺上,極目遠視,彷佛時空穿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列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從理論上深刻闡明瞭文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深層支撐作用,深刻揭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源泉。這次,行走的思政課,讓我對我中華文化有了更加深刻了解,更加堅定了文化自信。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興盛,才能形成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zuoweizaiti/htzw/1411132.html

  • 標籤: 行走 思政課 感悟 精選 行走的思政課感悟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行走的思政課感悟(精選6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行走的思政課感悟(精選6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