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2022新課標感悟(精選6篇)作文

2022新課標感悟(精選6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13W 次

篇一:2022新課標感悟

2022新課標感悟(精選6篇)

去年暑假就聽說新課標要出來,千呼萬喚,終於見到了。足足有80面,粗略翻了一下,找到了我心裏最想知道的兩個問題的答案。

1、化學課程的核心素養是什麼?

新課標裏第一次明確指出包括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態度與責任。

2、新課標後的教學方式有無變化?

變了!

首先是教學目標的表述,應該將行爲主體從教師轉向了學生,圍繞核心素養來制定,徹底摒棄了以前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其次是教學方式,新課標倡導三種教學方式:

(1)主題式教學:要基於主題去整合教學內容,如將“元素”“原子”“分子”整合成“物質組成”這一主題,打破傳統的根據教學材先講“分子、原子”後講“元素”的順序,引導學生建構宏、微觀視角,體會探索物質成分的學科思維方式。

(2)大概念教學:注重基於學科理解抽提大概念及其認識視角,學科理解的教學學價值在於凝練本原性問題,建構概念的層級結構。如”物質組成“的本原性問題是”化學物質到底由哪些基本成分組成”,大概念是:“物質的組成”,核心概念是“元素”“分子”“原子”,基本概念是“原子核”核外電子“,“質子”、“中子”;該認識視角是宏觀視角和微觀視角。

(3)項目式學習:教學過程中呈現的不再是一個個的知識點,而是一個個的學習任務,從信息收集、方案設計、項目的實施到最終的評價都由學生獨立完成,重視科學探究,通過引導,讓學生通過探索過程,發展核心素養。

暑假就聽老師就說,新課標馬上出來,現在一看,主題式、大概念、項目式全在裏面。這種變化,心裏輕鬆不起來,雙減之下,看似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但國家對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上沒有半點手軟,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講到底真的不行了,靠死記硬背取勝的年代也將一去不復返。

教師在教學這條路,也是任重而道遠啊!

篇二:2022新課標感悟

教育部近日發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課標將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施行。新課標規定九年義務教育各年級均要開設“體育與健康”課,佔總課時比例10%-11%。與2011年版的課標相比,新課標中體育與健康的課時佔比雖是10%-11%,但課時數並未增加。但體育課的內容與強度將有很大變化。

在內容方面,新課標除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健康教育外,收錄了六大類“專項運動技能”,分別是:球類、田徑、體操、水上或冰雪、中華傳統體育和新興體育,除傳統體育項目外,還收錄了攀巖、滑板、花樣跳繩等新型體育項目,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選擇和設計其他運動項目課程內容。

在運動強度方面,新課標提出了體育與健康課程學業質量標準,對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標準做了界定,提出要“科學設置運動負荷”,每節課應達到中高運動強度,班級所有學生平均心率原則上在每分鐘140-160次。無難度、無強度、無對抗、不喘氣、不心跳、不出汗的體育課,無法磨鍊學生意志品質,將逐漸消失。

篇三:2022新課標感悟

最近,忙着疫情防疫方面的工作,繁雜得很,所以前天沒有寫一個字。昨天稍微寫了一點點也忘記了,今天再努力。

學習本就是一件不能停止的事情,一旦停下來心裏面開始時有一些失落。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如果不及時跟上就會讓這種失落變成空嘮嘮的,隨後的延續會讓自己感覺無所謂。

學習就是堅持,只有堅持纔可以獲得成功。

2022年《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的修訂原則中的第三點是堅持創新導向。

我仔細觀察內容。

既注重繼承我國課程建設的成功經驗,也充分借鑑國際先進教育理念,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強化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推動育人方式變革,着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增強課程適宜性。堅持與時俱進,反映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新成果,更新課程內容,體現課程時代性。

“既注重繼承我國課程建設的成功經驗,也充分借鑑國際先進教育理念,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這一點,應該是我們任何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十分明白的。我記得看到一篇於漪的文章,老先生在裏面先說道,上個世紀的教育教學爲我國的社會發展和經濟繁榮培養了很多人才這是值得肯定的。這一點我想我們必須認識清楚,這是一種極爲正確的論述。

這不是在歌頌應試教育,也不是在與現行的素質教育唱反調。我們應該明白,環境的變化必然會導致一系列的變化。經濟發展決定上層建築,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毋庸置疑,上一個世紀的經濟和環境與現在的經濟環境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們上一個世紀的的教育教學也是符合當時的要求的,而且也是爲我國積攢了豐厚的成功經驗。

其次,纔是借鑑國際的先進教育理念。我們不是在否定國際的先進經驗,而是在強調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我們是借鑑國際的先進經驗,但是要符合我們的國情,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教學纔可以更加順利。

還有一點我們應該注意到——“借鑑國際的先進教育理念”,我們是在借鑑理念,並不是在借鑑具體的做法。不論是《放牛班的春天》,還是《第56號教室》。這裏面的做法並不一定特別適合我們的實際,但是其中的一些理念是十分好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注重繼承我國課程建設的成功經驗”,這種經驗,是來自我國一線教學的70年經歷的積累,是實實在在的,沒有一點水分的實踐。而“借鑑國際的先進教育理念”的“理念”含褒義,是絕對正確的,可以做爲真理、道理來形容。

這種學習是一種更加深層次的學習,是對實質內涵的學習,並不是依葫蘆畫瓢,也不是畫虎皮,而是畫虎骨。

對於這樣的學習,我想說的一點是國際的月亮很圓,但是也很遠。我們只有學好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纔可以將圓的光芒學好,而不是光禿禿的只是學習外表,造成虛假的繁榮。

國外也有很多好的理念,我們應該認真地選擇和甄別。拿來主義的標準是符合實際,而不是統統的拿來。

“借鑑國際的先進教育理念”說明了我國教育的開放性特徵。我們不是閉門造車,也不是故步自封,更不是自以爲是,而是敞開胸懷,學習對我們最有用的,而不是學習所有。在一定程度上學習所有就是什麼也學不會。

在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們的教育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是借鑑了蘇聯,但是怎樣纔會更加適合我們的國情呢?這也是我們新中國第一代教育者積極研究、努力實踐的的課題。

隨着經濟的發展,有很多人在質疑高考和英語教學。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高考的選拔性,在一定程度上讓寒門學習有了擡頭之日,也讓我國的基礎教育更加堅實,對於知識的普及是十分有益的。英語教學的實施,也幫助我國的各類人才,認識了更多的國外先進文化,同時也幫助我們甄別了是僞曲直。

所以,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是必須要注重繼承我國課程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充分借鑑國際先進教育理念,纔可以成功的。

“強化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推動育人方式變革,着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現代社會的發展,學科更加具體,也更加豐富。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狹義的講,物理學就是一個專業,可以分幾個研究方向:物理學、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量子信息、原子與分子物理、凝聚態物理、聲學、光學等。但是如果講廣義的物理學,可以包括:理論物理專業,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專業,凝聚態物理專業,天體物理專業,核物理專業,大氣物理學專業等。從這一個實例上看,我們的學科是越來越豐富和具體的。但是現在又有一個趨勢,我們的研究並不是單一學科的事情,而是各個學科的綜合貢獻,缺少了哪一門學科,我們的研究都會失敗。

以航空航天爲例,它需要“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飛行器設計、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航空宇航製造工程、人機環境與工程、力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導航、制導與控制、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等”專業的合力。這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還有美術設計等專業並沒有列舉到其中。

所以,我們現在在教育實踐中,就更應該注重課程綜合性。我們不能在義務教育階段,就將語文、數學、英語、道法、科學等學科完全割裂開來。語文當中也有一些數學的問題,數學裏面也有一些語文的內容,尤其是現在很多道法、歷史的內容中出現很多文學性很強的知識,讓孩子們的學習更加具有綜合性。

我們現在的學科學習中,如果單單地割裂開來會造成很大的傷害。這種傷害是學科理念的傷害,也是對學生的不負責。我們可以看一看,各個學科的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科內容。

以《道德與法治》爲例,本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政治認同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具備的思想前提,道德修養是立身成人之本,法治觀念是行爲的指引,健全人格是身心健康的體現,責任意識是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內在要求。”但是其中的“道德修養、健全人格、責任意識”,是不是在其它學科內也會間接地體現出來呢?

最爲明顯的是歷史的學科內容。歷史學科的學科內容是“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爲指導,按照歷史時序,展示中外歷史發展的基本過程。根據通史敘事的結構和7-9年級的學段要求,歷史課程內容包括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以及跨學科主題學習,共七個板塊。”

所以,我們在科學課教學中應該關注到綜合性。

我在講解議論文知識的時候,會用數學的三角形全等或相似作爲示例,進行講解,這樣做孩子們會很新鮮,也會有很強的認知。

另外,學科的實踐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實我們的學科都需要我們引導孩子們去實踐,不是隻有勞動學科纔可以實踐的。有很多老師在反映,孩子們怎麼教也教不會,我在和這些老師的溝通中我反問道:“你講的最基本的都可能在孩子們的腦海裏都是虛無的,新知識的建立需要舊知識的遷移,你認爲孩子們會明白,可是當大多數孩子們明白後,個別孩子還不明白。他們的智商又沒有問題,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證明這些孩子腦海中沒有一個相對應的舊知識進行遷移,自然就不會明白新知識,而最初的舊知識就是實踐操作所得。”什麼是直線,畫一下可能會明白,但是什麼是平方釐米和平方米就需要知道一個實踐性的概念。我在上小學的時候,數學老師爲了讓我們明白釐米、分米、米、千米、公里的概念特意倒着我們,讓我們拿着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從桃花小學到崔璐村的距離。雖然是半天的實踐,看似內容不多,但是我們在這些方面再也不會出錯,因爲這些定義在沒有概念的情況下,被我們深深地掌握了。其實小學的科學和初中的生物、地理,還有物理、化學等學科都需要一些具體的實踐,纔可以讓孩子們更加真實的瞭解生活,認識真理。如果沒有實踐的佐證,定義、推理和現象是很難被一個人理解清楚的。比如說圓的面積、周長,物理的有關現象,這些多需要孩子們具體的操作。

其實,我們在教育史上有一處敗筆,那就是數學問題中的“雞兔同籠”和“進水防水”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是沒有生活實踐的,也是沒有具體操作性的。所以,在現在的數學教學中已經被推翻了。

我們的課程內容,在選材上也將會更加具有實踐性,這種實踐性不僅僅是可以具體的操作,還有具體的認知等等。

課程的變化必將推動育人方式的變化,這是一個必然關係。而育人方式的變化,也必將是爲了實現每一個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發展爲目的的。

傳統的育人方式更多的是側重於三維目標中的知識與技能;而在2022年新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新的課程標準下我們的育人方式,必將轉向立德樹人。傳統的育人方式更加註重課本和學科本位思想,但是在新的教育理論指導下,我們將會更加強調綜合式的育人方式。比如說我們的研學,研學本身就是一種多學科,多素養,多能力的綜合。傳統的育人方式更加側重個體的學習,但是在新的教育環境中,我們將會更加強調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協作,讓人逐漸恢復成一個社會性的物種。所以,在2011版和2022版都在降調“協作探究”,並且2022版將會更加側重。在傳統育人方式中,以重複性作業爲代表的重複性。學習育人是一直被我們詬病的,在新的育人方式中我們更加強調的是體驗式的育人方式和滲透式的育人環境,在我們的課標中我們將“學習羣”等概念加以“延伸”。我們還會把被動學習,提升爲主動學習。

其實,我們現在的“雙減”也好,還是我們教育方針的變化都是爲了改變育人方式,讓教育可以培養出具有創新性和可以適應未來人才競爭的人才。如果再仔細地看一看,教育發達地區的考試內容也都發生很大的變化,我想爲什麼北京人上北大的分數低,教育過程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

這些變化都是爲了讓孩子們的核心素養得到發展,成爲我國未來競爭的核心力量。

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增強課程適宜性。上述教育方式的變化,其實就是在努力地突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包括在課標中的教學評價的變化都是爲了讓學生可以更加有力的帶動課堂,成爲課堂的真正主人。

孩子們怎樣纔可以成爲課堂的主人呢?教師應該“低下身子”去備課,去研究學生等等,這都是教育實踐的變化。我們更應該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就是關注學生的背後環境。我們只有將學生的背後環境,納入我們的備課範圍和評價範圍,孩子們纔可以以更加有效地投入到我們的學習當中。每一個孩子和每一個孩子都是不相同的,只有關注個性,讓孩子們多樣化學習,纔可以增強孩子們的發展潛力。而關注多樣化的學習和孩子們的發展需求,纔可以讓孩子們避免平均式的發展和平均式的培養。我們的國家課程也好,還是我們的地方課程都應該更加豐富,這種豐富是適合孩子們豐富的特性,而不是隨意的豐富。孩子們的課程豐富了,我們在孩子們的發展中就會發現更多的孩子特性,也會讓我們的評價更加有效,進而促進學生的發展,也就實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堅持與時俱進,反映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新成果,更新課程內容,體現課程時代性。教育教學科成只有與時俱進纔可以培養出與時俱進的人才,我們的教育教學只有與時俱進,纔可以讓孩子們的學習更加有興趣。現在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比我們已經比我們更加優秀了,怎樣纔可以將他們吸引到我們的課堂上,怎樣纔可以將他們的成長和我們國家的發展聯繫到一起,這就是我們面臨的課題。

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們的孩子在經濟領域和新科技的應用上都比我們更加具有發言權,這就是新時代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既要完成共性的發展,又要提供個性發展,我們怎樣纔可以完成呢?

在我們的課堂只有提供更多的時代特徵,我們的孩子們纔會在我們的時代課堂上有更多的學習主動性。

試想一下,我們的孩子們在觀看“天宮課堂”時的表情和我們上課時的表情一樣嗎?不一樣。雖然王亞平不是老師,但是他的課堂足足吸引着每一個孩子,這就是對我們的提醒。

再想一想,疫情期間,我們是不是開展着各種各樣線上教學,這樣的教學是不是也讓我們的傳統教學和育人方式,面臨着各種各樣的挑戰呢?這都是時代的特性,我們應該更加主動地適應時代特性,纔可以讓我們的教學吸引孩子們,讓孩子們再次迴歸到我們的課堂。

篇四:2022新課標感悟

今天學習學習2022年《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前言部分中的,主要變化一節第二部分——關於課程標準。

一是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各課程標準基於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細化爲本課程應着力培養的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二是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統領,基於核心素養髮展要求,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內容和基礎知識,設計課程內容,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繫,優化內容組織形式。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三是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各課程標準根據核心素養髮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特徵,形成學業質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爲教材編寫、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

其中的強化育人導向,引起了我的注意。首先這句話是關於課程標準變化的第一點。我翻看過2022年的一部分新課程標準,我也感受到了育人導向的變化,但是強化課程育人導向放在第一點,也是讓我震驚不少。

爲什麼要強化育人導向呢?

我想有一些原因是我們必須要引起重視的。在2011版課程標準當中,我們將“育人”指定爲三維目標,對於人進行一個立體的,全方位的關照。但是在實踐操作中,我們的三維目標過多的集中於第一維,也將三維的融合簡單地割裂爲三個方向。這裏只是三個方向而不是三種層次。如果是層次,那麼會呈現一種遞進的狀態。一旦遞進,就會有先後。如果是立體的,那麼我們用座標軸來表示,我們的目標是一個點,這個點有xyz三個數值,這個數值就是三方面綜合到一起的。可惜我們只是在一個平面進行了三個方向的選擇。這種選擇在備課中是有的,但是在實踐操作中很多老師都將第一維、第二維當作重點講。而且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第一維和第二維都是對知識技能的分析。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向我們提出了學生核心素養,以糾正三維目標在實施中的不足。

社會的變化也迫使我們,對課程標準的育人導向再次審視。現代社會的發展應該可以用日新月異來表示,這種速度是以往任何時期都沒有的。也正是因爲這一點,我們的課程標準在沒有出臺的情況下,我們的統編版課本就已經開始試驗。這也爲我們課程標準再次重新編訂積累了更多的經驗。

信息的速度,爲我們教育教學提供了很多方便,也爲我們教育教學留下很多隱患,比方說孩子們的個性更加獨立,孩子們的價值觀更加需要我們去呵護。現在在各種信息互聯網上,充斥着各種信息,這些信息在互聯網上不加篩選被孩子們看到,隨之而來的就是性表現、青春期表現等等的提前。面臨這樣的事,我們對孩子們的價值觀呵護,更應該在孩子的成長髮展中認識到。

時代所賦予孩子們的時代個性也更加凸顯。比如說孩子們說髒話,這是孩子們對話語權期待;愛表現、人來瘋等等,是孩子們渴望受到更多的關注;獨自思考、走極端等等,是孩子們對自己認識的一種探索。

時代的不同,我們的孩子也有不同的表現,我們還以之前的觀點和目標去培養,這就顯得十分的不合適,我們應該更多的從這個時代關注孩子們的人格價值觀念。

我們應該怎樣強化育人導向呢?

各課程標準基於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爲本課程應着力培養的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這就是答案。

我們的各個課程標準在育人目標上,應該跟隨義務教育培養目標。這樣做不是分化義務教育培養目標,而是對義務教育培養目標的深刻認識,將培養目標深化到我們的教學實踐中。

細化和具體化黨的教育方針,着力培養孩子們的核心素養。在2022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聯組會時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着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想,這是國家層面最近一次對貫徹落實教育方針作出的指示。教育方針是我們的方向和指針,但是卻不是我們的具體做法,所以我們的一線老師要深刻學習,認真落實教育方針。

有人說教育方針很簡單,但是大道至簡、大美無形。越是簡單的,越是豐富。我們的教育方針也是根據社會的形式,而發生變化的,所以我們的新課程標準,也在逐漸的完善和適應新的社會形式。

怎樣細化和具體化教育方針呢?我們首先應該從思想上認識。深刻把握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的科學內涵——既要從宏觀上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屬性,把握教育對經濟發展的顯性價值和對社會發展的隱性價值,堅持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又要在微觀上把握教育對人的全面發展和人的現代化的重要而深刻的影響,並且把微觀和宏觀統一起來,堅持爲人民服務。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是教育方針的重大而明確的指向規定。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常強調的一個重要教育原則,這就是讓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形成全面發展的育人新途徑。教育方針要求我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也是我們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基礎性人才保證。

我們具體的應該怎樣細化呢?那就是五育並舉,從培養教師開始培養學生,建立一個滲透式的育人環境,在各個學科中以學科核心素養爲基點,幫助學生完善學生核心素養等等。

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是一個非常浩繁的工作。但是怎樣優化需要我們各個地區從實際出發,這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理論,更是我黨真實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表現。黨在不同時期,對馬克思主義有不同的認識,也就有了不同的理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真實運用。而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的最新認識。

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就是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也是我們優化課程內容結構的原則。這也就解釋清楚了,爲什麼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統領,而優化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了。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發展過程中,我們經歷了知識本位時代,這個時代的教育爲我們的提供了很多機會,我們的教育也爲社會發展提供了很多人才。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們對真理的認識也在逐漸深刻。

然而我們社會環境的變化,主要矛盾的變化等等,這些變化讓我們的具體環境產生變化。所以我們的教育教學,也開始了新的變化,就在這一時代我們提出了學生核心素養。學生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落實“立德樹人”,也就是在將教育方針具體化。

也應該很明確地說,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核心素養”時代。我國如此,世界也如此,美國也在新時代提出了“21世紀技能”,澳大利亞也提出了“綜合能力”等等。

我們經歷了知識本位時代。由於受到了“爭分奪秒”等思想的影響,我們出現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教育理念,所以,在我們教育上就有了師生爭分奪秒,獲取更多的知識的現象。但是這種幾何式的增長,已經很難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

所以,我們要在覈心素養時代,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內容和基礎知識,設計課程內容。只有這樣,我們纔可以具體到我們的教育實踐中。我們要在課程設計中甄選概念,也要在我們的教學中甄選教學目標,將我們的主題教學和我們的基礎性知識教學有效銜接。既可以讓基礎知識的共性教育紮實,又可以讓主體性的內容有效開展,可以爲孩子們提供更多的成長空間。

當孩子們具有更多的成長空間後,並不一定是個性的隨意成長,而是要有方向與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繫,優化內容組織形式。

比方說道德與法治學科,需要完善包括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語文學科則需要體現出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歷史學科則需要從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個方面入手。

這些學科素養的內容不是隨便制定的,而是通過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認真分析,還要綜合學科的特點等進行的組織。而這些組織也好,學科素養的設定也好,都是將學科內容和育人目標重重組合,在你無聲無息間就已經開始育人。

在部編版的教材中,我們發現很多課文又一次進入我們的視野,比方說《爲人民服務》。我們也發現有一些內容在學科之間被調換或者是同時出現等等,這些現象的出現就是我們在優化內容的組織形式。

現在的道德與法治與從前的思想政治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初中的看似很簡單,卻是在着力培養人的價值根基。高中的道德與法治卻實讓老師們都很難理解。我想這種理解不是內容的難,而是我們對法治的不瞭解。所以,我們應該在現實生活中促進我們自己和學生個體對法治的認識。

我們在小學六年級,就出現了人民代表大會等政治概念,這並不是要求我們要將這一概念當做考題一般的講解,而是需要去我們將這樣的一種理念滲透到孩子們的生活中去,讓孩子們逐漸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認識我們的國家。這是國家意識的引導,而非考題的知識點。

所以在立德樹人方面我們更應該將一些素養內化外顯。這種內化外顯是一種內心認同外在行爲,而不是內心記憶和外在回答。

所以我們的優化內容的組織形式,也是一種考察考覈方式。這種方式應該是更加合理的。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常常看到孩子們在學校十分懂禮貌,但是在校外卻和校內是不同的。在這樣的教育下我們打的學校變成了孩子們的展示臺、表演場,所以這裏有一種作秀的成分。

我們的教育教學應該是真實的,過程是善意的,最終也是美麗的,所以我那們的教育教學應該更加真實。這種真實應該是從始至終的。

怎樣纔可以將“立德樹人”進行到底,怎樣纔可以更好地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怎樣纔可以將課程的內容設計和我們的育人目標相結合,再次優化我們的內容組織形式呢?這就需要我們的跨學科活動。

以我們小學的科學學科爲例,他就需要老師們對學科內衆多單元的組合形成未來的跨學科學習,

科學學科的課程內容:科學課程設置13個學科核心概念,是所有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應該掌握的科學課程的核心內容。通過對學科核心概念的學習,理解物質與能量、結構與功能、系統與模型、穩定與變化4個跨學科概念。

我們再以信息技術學科爲例,這一學科的學科素養主要包括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這四個方面互相支持,互相滲透,共同促進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的提升。

爲了實現本學科的學科素養,我們也需要一些跨學科的學習。

在我們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加強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繫,是我們要面臨的一大課題,這些課題的實踐也帶動着,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

篇五:2022新課標感悟

到2022年,我已經從事初中地理教學14年,說實話,初中地理課不太好上,因爲地理不參加中考,學校不太重視,學生不太重視,家長太不重視,但是學校要求地理均分不能太差,優秀率也不能太低,要達到所有考試學校的中等以上水平。這就給地理課上課帶來了難度,再加上課時緊,不能留作業,所有內容必須都在課堂上解決,如課堂主要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以及練習,這就要求教師課堂上不能說一句廢話,如果設計了活動,活動也得提前設計好時間,卡點進行。

但在2022年地理新課標裏面增加了地理實踐:

1、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利用模擬、虛擬等方式開展地理實驗。(新增)

2、設計簡單的調查方案,利用問卷、訪談等形式進行社會調查。(新增)

3、設計簡單的考察方案,利用工具進行觀察、觀測等戶外考察。(新增)

我的困惑就是這些地理實踐多會進行?我曾經用飲料瓶做過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實驗,學生做完以後班裏麪湯湯水水泥泥糊糊,打掃了好長時間。第二年就擱置了這個實驗,再沒做過。感覺沒有實驗室,有些地理實驗不太好操作。

關於調查方案方面,我在城鄉結合部的學校任教,大部分同學來自農村,但是即使是農村孩子也五穀不分,出示一些大同地區農作物的圖片,很多同學不識,問卷、訪談我也沒實踐過,總覺得學生的社會調查較難展開。

戶外觀察更不敢想,自己帶着四十多位學生到戶外考察,安全和紀律怎麼保障?即使就在校園,紀律保障不了。因爲我校的學生父母親都在忙碌的掙錢路上,做不到充分的配合。比如用影子去解釋太陽高度,實際上,有一組學生就可以完成此實驗,那其他學生幹什麼?畢竟是初中生,未成年,自控能力也差,上課不只是傳授知識,也要注意課堂安全。

囉囉嗦嗦說了我的一些困惑,希望自己以後也能探索摸索去解決這些困惑,並把地理實踐做到位。

篇六:2022新課標感悟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正式頒佈了,這是教育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是回答“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的具體體現,對促進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中小學如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落實好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我提出三點建議。

立德爲先,強化課程教學的育人功能。對於一線教育工作者而言,往往容易把關注點放在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學科內容的變化上,從學科內容的角度去解讀和理解新方案、新標準,忽略新方案和標準對於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培養目標的強調,對於“培養什麼人、爲誰培養人”這一重大問題的強化。義務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我們一線的中小學教師,應將課程方案提出的培養目標細化落實到各學科課程和教學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統領,鑄魂育人。各門課程要強化育人功能,強調學科德育,讓課程教學服務於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目標,真正做到方向明、宗旨清。

轉變觀念,聚焦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培養。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要在培養奮鬥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這“六個下功夫”爲“怎樣培養人”提供了具體的行動指南。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圍繞“六個下功夫”,在課程實施、教材編寫、教學內容、考試評價等方面細化了過程指導,在課程設置和內容結構上進行了調整優化,明確了各門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加強了不同學段之間的銜接。中小學在落實過程中,要把以傳授知識、追求分數爲導向的教育觀念,轉變爲基於核心素養培養的觀念,形成清晰、有序、可評的課程目標,做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統籌規劃,優化課程供給結構,結合“雙減”政策要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後服務質量,聚焦學生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的培養。

聚焦難點,促進義務教育深層次問題的解決。義務教育全面普及任務早在2011年就完成了,現在主要的任務是如何實現高質量、均衡化,尤其是在“雙減”背景下,教與學的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承上啓下不足,初中與小學缺乏深入的有機銜接,初中與高中缺乏科學的貫通連接;因材施教理念體現不夠,內容難度的梯度設計不夠,無法保證個性化和選擇性;學科課程間綜合性、關聯性不夠,課程協同育人功能較弱;勞動教育弱化,勞動課程名存實亡,等等。這些問題是長期存在的“老大難”問題。新修訂的課程標準直面問題,迎難而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如: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單獨設立勞動課程;義務階段學生年齡跨度比較大,在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設計注重學段銜接與科目分工,加強課程一體化設計,針對“幼小銜接”“小初銜接”“初高銜接”,在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設計上做了一系列改革,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推進綜合學習,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化、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原則上,各門課程用不少於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強化學科實踐,注重情境教學;落實因材施教,開展差異化教學,等等。過去,許多學校看到了這些方面的問題,也進行了一些積極探索,但還沒有形成廣泛共識,在推進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和阻力。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是中小學“教、學、評”的基本遵循,中小學應藉助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頒佈的東風,攻堅克難,堅持素養導向,深化教學改革,轉變育人方式,改進教育評價。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要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中,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教材編寫單位要力爭編出培根鑄魂、啓智增慧,適應時代要求的精品教材;廣大教師要深入研究、充分理解新修訂的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和教材,在教學中把有關要求落到實處。只有各方協同努力,才能促進義務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czxz/zhongkao/1319680.html

  • 標籤: 新課標 精選 感悟 2017新課標1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2022新課標感悟(精選6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2022新課標感悟(精選6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