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2022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精選7篇)作文

2022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精選7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4.99W 次

篇一:2022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022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精選7篇)

在教育教學改革步伐不斷加快的背景下,無論是哪個教學科目,還是哪個年級學段,培育和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已經成爲現階段教學當中的主要任務。在小學階段,通過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夠有效讓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一方面對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有着積極意義,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教育形勢不斷變化的今天,對於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來講,要轉變自身教育教學理念,在覈心素養導向下,推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促進健康成長的同時,實現其綜合發展。

一、核心素養下學生健全人格培養的關鍵

人格就是個人穩定的行爲習慣以及行爲方式。處於小學階段的學生,其人格尚未完全定型,正是健全人格培養的黃金時期。因此,對於小學道德與法治中核心素養的培育,要落實到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上。首先,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要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使其意識到要想實現理想,就需要不懈奮鬥,這也是實現個人價值的前提與基礎。其次,要使學生擁有健康的審美情趣。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進行的時候,要培養學生形成結合真、善、美於一體的健康審美觀,從而爲其健康人格的發展做好鋪墊。第三,要助力學生良好個性的培育。一個人良好行爲習慣要從小就開始培養,且要做到持之以恆。擁有健康性格的小學生應該是誠實的、有責任心的,並且獨立自主,開朗活潑等等。最後,要培養學生生存、交往等各個方面的能力。學生只有掌握問題處理的技巧和能力,才能夠在實踐生活當中,將自身的行爲習慣內化成爲健全人格的一部分。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之健全人格的培養

(一)落實立德樹人理念,提升學生德育認識

核心素養當中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其關鍵環節在於教師方面。這是因爲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會對整個教育過程中造成直接影響。爲了更好落實學生健全人格的教育教學目標,作爲教師,要緊跟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腳步,在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的同時,也要不斷去提升自身的綜合修養。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對當下新型教學理念進行不斷學習,真正使得立德樹人能夠貫穿於道德與法治教學始終,在提升學生德育品質的同時,爲其人格的健全奠定相應的基礎[3]。以小學四年級道德與法治當中的《我們所瞭解的環境污染》這部分內容爲例,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的進行,讓學生了解到白色污染以及其他環境污染,對我們生活環境造成的威脅,從而提升學生在環保方面的意識,樹立和培養社會責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使其人格逐步得到健全。

(二)開展”議論式”教學活動,強化知識運用能力

學生核心素養培育下的課堂教學活動,讓教學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更加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因此,教師可以嘗試轉變教學方式,通過”議論式”教學活動的進行,讓學生的主導性地位得到體現。”議論式”教學,能夠使得學生相互的討論和交流當中,活躍自身思維的同時,有利於拓展學習視野[4]。就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來講,一方面能夠使得學生始終保持對課堂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能夠加深對於相關知識的理解,並且以此作爲基礎,實現對於相關知識的有效應用。以小學四年級道德與法治當中的《同伴與交往》這部分內容爲例,教師就可以將”議論式”教學引入其中,讓學生圍繞着自己的朋友、同伴以及相關的交友經歷展開討論,在相互的討論和交流當中,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對於其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有着重要影響。在討論完畢之後,教師可以適當提出問題:”新友誼的建立需要主動嗎?如果一個人非常的內向,那麼會有人願意和他做朋友嗎?”然後讓學生圍繞着問題展開辯論,在這個過程中,班級當中的每個學生都能夠將自己內心的看法進行表達,從而加深對於相關知識和內容的感悟,在促進核心素養髮展的同時,有利於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巧妙的互動代替提問,引發學生思考

在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提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相關的教學內容,通過針對性問題的提出,去測試和檢驗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以及理解程度。爲了更加落實核心素養方面的教學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可以嘗試轉變提問方式,以互動這種趣味性和開放性更強的方式來進行,從而使得學生在對問題思考的時候,讓自身思維不斷髮散,在對知識深入理解的過程中,使得自身得到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其人格得到健全。以小學四年級道德與法治當中的《網絡新世界》這部分內容學習爲例,教師可以讓學生主動談談自己對網絡的看法,讓學生在相互的溝通和互動當中,進行答疑解惑,最後教師對其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相互提問的互動交流方式,能夠使得整個課堂氛圍良好,並且學生在他人的影響下,思考的角度也會更加多元化,最後在教師的總結下,形成對網絡的正確認知。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具有相應的處理能力,另一方面,在促進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方面,也起到正向作用,從而讓其人格更加健全發展。

總而言之,強化學科素養培育,使得學生擁有健全人格,是當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的主要任務。基於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當中,要積極轉變原有課堂教學理念,從之前的知識教學朝着素質教育過渡,從而實現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的拔高,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做好堅實的鋪墊和準備!

篇二:2022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教育就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思政教師就像是這位靈魂大師,用我們生動有趣的課堂啓發學生的思維,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培養他們成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在北京師範大學韓震教授的講授中,我更加認識到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新課標的出臺的背景下,作爲準教師的我們更加應該做到立德樹人,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在首位,讓他們真正成爲一個能擔起時代大任的新青年。

走時代之路,育時代新人。隨着時代的不斷髮展,時代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全新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更好地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解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這個核心問題。讓思政課堂緊跟時代步伐,讓思政課堂培育時代新人,讓思政課堂煥發時代生機。

析新舊對比,融學科生活。新舊課程標準的對比更加凸顯出對於核心素養的把握,將課程內容真正融入到學生的真實生活中,將教法學法真正轉化爲學生的實際行動,讓道德情感能夠真正浸潤學生的心靈。

基核心素養,行德育之路。在對核心素養的把握之下,我們更應該以標施教,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提升,讓德育之花盛開在每位學生的心中。

篇三:2022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022版新課標整合了2011版,按學段要求進行一體化設計。統籌了課程性質、課程理念、核心素養、課程目標、課業內容、課程實施等。使課標既是有機統一的整體,又體現了不同學段的特殊性和迫切性,充分考慮不同學段學生隨着年齡增長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發展特點,確定各學段的融入要求以及學習內容安排、載體形式,更貼近學生生活、學習和思想實際。

核心素養中的健全人格是指具備正確的自我認知、積極的思想品質和健康的生活態度。課標對健全人格從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解釋。關於三四年級健全人格的目標有一條是這樣表述的:“初步認識和體驗人的生命是可貴的,珍惜生命。”

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對珍愛生命意識的生成、培養有了新的思考。我們可以這樣做:

一、創設兩難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索與探究慾望。創設兩難情境,引起學生對生活中此類情境的注意,而目的是引導學生走出困境、珍愛生命。

二、運用名人案例進行教學,讓學生理解珍愛生命的意義。案例法是生命教育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同時,也能發展教師深入社會實際收集案例和調查研究的能力。

三、運用項目化學習,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項目爲主線,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是一種動態的課堂教學,對德育教學有重要的意義。

以上是我學習新課標的一點思考和體會。作爲道法教師,我們要不斷學習課標,深入鑽研教材,把握課標的本意、教材的新意,互相融通,內化爲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新課標,才能達成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育人目標。

篇四:2022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2022年7月18日、19日,在學校進行了爲期2天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新課標培訓,由四位專家爲我們講解新版的課程標準。我的收穫有以下三方面:

一、要理解道德與法治主體學習實踐新樣態內涵及外延。

主題學習是依據課程標準、教材和學生自身實際,立足於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提煉出學科內爲學生成長所共同關注的生活主體,並圍繞主題指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設計,依據設計開展主題學習活動的過程。以“民主與法治”這一單元爲例,在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與選舉相關的小活動,引導學生開展演講、投票、公開唱票等環節,讓學生了解到民主選舉的流程以及民主存在的意義。

二、要以社會發展和學生生活爲基礎,構建綜合性課程。

道德與法治課程立足於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以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道德與法律的基本規範提升思想政治素養、道德修養、法治素養和人格修養爲主旨,堅持學科邏輯與生活邏輯相統一,主題學習與學生生活相結合,主動開展教學設計活動,增強主題教育效果。例如:“孩子們,馬雲在大學期間定了三個目標,都實現了。畢業後他創業了很多次,屢遭失敗,但他沒有氣餒,他堅持了夢想的力量,自信的力量,最後他成功了,並影響了咱們的生活方式,從他的身上你學到了什麼樣的優秀品質?從輪椅姑娘黎川的身上,你又學到了什麼優秀品質?””感動中國人物劉偉告訴了我們什麼?從鍾南山院士身上你又學到了什麼?”“尋找一下你身邊的榜樣吧!你打算學習他的什麼品質?”道德與法治老師在《青春飛揚》的教學中,可以創設一個又一個的生活情境,並且情境材料的選取,都是學生關注的,緊扣學生實際的,學生最有感觸的話題。

三、新課標更加關注環節活動的深度學習。

在課堂上通過案例、問題、活動等情境的選擇,設置學生合作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生單獨思考與集體思考相結合,學以致用,關注學生的道德情感和法治觀念,強調學生的道德行爲和法治實踐,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例如:在日常學習中,學校可以相應的給學生多安排一些有着積極教育意義的活動和一些有關於法治內容的講解。藉此,通過開展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德育思想,還可以讓學生不再做法盲,做到知法、守法、遵法,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懂得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通過實踐活動來促進學生德育思想和法治思想的進一步加強。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的重要講話中提出思政課教學的“八個相統一”的要求,立足核心素養,制訂彰顯鑄魂育人的教學目標,及時充實教學內容,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豐富學生實踐體驗,促進知行合一。

立足核心素養,放眼學生未來,我將勤於反思,勇於反思,善於反思!

篇五:2022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利用暑假時間我研讀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收益不少。

新課程標準與舊版課程標準相對照,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增強了思想性,系統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調育人爲本,依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培養要求,強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增強了科學性,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注重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繫;增強了時代性,注重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反映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新成果;增強了整體性,注重學段縱向銜接、學科橫向配合;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課程實施指導,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認爲新課程標準呈現了以下亮點:

一、新課標強化了課程立德樹人的育人導向

新《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旗幟鮮明地強調了課程性質: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道德與法治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思政課,旨在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道德修養、法治素養和人格修養等,增強學生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爲培養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拔節孕穗期”,道德與法治課程要精心引導和培育,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二、突出了一體化設計

道德與法治課程以“成長中的我”爲原點,將學生不斷擴大的生活和交往範圍作爲建構課程的基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按照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的思路,依據我與自身,我與自然、家庭、他人、社會,我與國家和人類文明關係的邏輯,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組織和呈現教育主題,強化課程設計的整體性。

三、有機融合了多種因素

新課程改革將小學原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合爲“道德與法治”,以道德與法治教育爲框架,有機融入國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勞動教育,以及信息素養教育、金融素養教育等相關主題,強化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革命傳統和法治教育。

四、增強了操作性指導

中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針對“內容要求”提出“學業要求”“教學提示”,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一學——評”一致性,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不僅明確了“爲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

作爲一線老師,我覺得要落實新課標,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轉變觀念,走出傳統教學誤區

在傳統的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過分強調傳授知識,很少與其他學科相滲透;實踐性學習也是紙上談兵,評價的標準狹隘單一。這種學習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反而會成爲學生髮展的阻力。《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注重思維、情感和行爲方式的培養”。這就要求道德與法治教師儘快走出傳統教學的誤區,充分發揮本學科吸引學生的獨特條件(如社會熱點、時事政治、名人軼事、國情教育等),把道德與法治教學置於廣闊的社會現實中,充分了解和把握新課標,倡導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

二、善於發現和利用課程資源

1、教師要用好教科書。讀好課本、用好課本是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教師要由教材教轉變爲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教材爲師生的教與學所用。

2、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如指導學生閱讀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類書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民法典》等法律文本,進行依法治國、立德樹人教育,還可以指導學生用好“學習強國”平臺。

3、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無字書。生活是一本無字書,讓學生積極關注社會生活、學生生活,如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法院等;組織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社會實踐調查,並鼓勵他們針對調查結果向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舉行“12。4”憲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國旗下講話等活動,讓學生從生活中、實踐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感悟人生的真諦,找到做人的尊嚴和生命的支撐點。

4、要注意學科間的綜合,拓展教材。各學科之間是融會貫通的,新課標更加註重學科間的交叉,因此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切忌把道德與法治課變成純政治理論課,應將各學科相關知識綜合起來講解,在這種綜合教育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激發學生通過各學科知識來理解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知識點,又用道德與法治的辯證思維方法指導其他學科的學習。

5、要用好優質遠程網絡教育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視頻資料、各類教育軟件、多媒體設備、自然和人文景觀、人力資源等,因地制宜,積極創造和豐富道德與法治課程資源。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課標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如面向學生、面向社會、面向生活,重視學生生活實踐,積極倡導自主探究,這就要求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與時俱進,緊緊跟上新課標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充當課堂教學的對話者、商談者和促進者。問題由學生提出,問題交給學生討論並讓學生去解決,同時要不斷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這樣才能真正地解放學生,學生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潛能。

四、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養

新課標對道德與法治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對教師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有豐富的知識、有新思想,要拓寬教學視野,做教學改革的研究者和開拓者。比如新課標在教師“教的方式”的變革上提出了一些重大的有效舉措,《標準》倡導“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化、項目式等綜合性教學活動”,注重真實情境的創設,加強知識間的內在聯繫,促進知識結構化;在學生“學的方式”上,更要注重“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突出實踐,學生積極參與學科探究活動,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構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體會學科思想方法。因此,我們老師要學會“跨學科學習”,加強橫向學科間相互關聯、有效配合,突破學科邊界,探索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課內外學習有機融合,帶動課程的綜合化實施。

五、過程性評價比行爲評價更重要

作爲一線教師,成績有時作爲我們評價學生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與考試成績相比,過程性評價比行爲評價更爲重要。我常常跟學生說這樣一句話;“學習成績不能代表所有,但是至少代表這一階段大家的學習態度。”老師不是要求人人考高分,而是希望學生都能積極向上。這種積極向上的狀態就是一種過程評價。

總之,在新時代、新課標環境下,今後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中,要積極學習貫徹新課標,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實踐,創新活動方式、提升課堂效率,把握好這門課程的靈魂和實質,努力把思政課堂變成學生成長的樂園,真正讓這門課照亮學生的心靈世界,促進學生成長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篇六:2022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7月27日至29日,我參加了滄縣2022暑期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培訓。雖然由於疫情的原因改成了線上,但同樣讓我這個新教師受益匪淺。爲期兩天半的暑期培訓是基於2022年4月頒佈的《新課標》的解讀與課堂教學實施開展的高級研修學習,邀請的都是全國各省份學科專家,有效幫助一線教師們宏觀瞭解課程,指導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更好地把握課程、實施課程。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道德與法治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思政課。新課標下的道德與法治課程遵循循序漸進、螺旋上升、一體化的設計編制原則,培養學生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以及責任意識五大核心素養,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以及關鍵能力。經過此次培訓我也認識到道德與法治這門課包含的內容龐雜,既有對家國情懷、個人品德、社會公德等方面的教化,也有責任意識、友愛互助、法治意識方面的培育。同時我也認識到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最好的教學手段是實踐與感知。這就要求作爲一名道德與法治教師,不但要豐富自己、持續學習以應對教學中課程內容的多樣,又要積極思考、組織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感知,啓迪智慧,從而使學生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此次培訓不但有宏觀思想的把控、而且有見微知著的教學方法分享。在教材利用方面,針對小學低年級可以利用中心提取法,即圍繞中心頁面、中心句、中心情景提取主題教育價值。小學中高年段教材“兩+”解讀法:主題+觀點提取教學思想,活動+素材(活動園、閱讀角)創設學習活動鏈;在教學設計方面,可以以終爲始,逆向設計。逆向設計是以目標爲導向,逆推進行教學設計,首先確定預期結果,其次確定覈實的評估證據,最後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同時,幾位專家的案例分析無一不在強調學生感知的重要性,使道德與法治課程重在創設情境、立於實踐。創設問題情境,在學生情感與思維衝突點設疑,同時通過實踐構建學科思維方法,在真實情境中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素養。

目前學校中師資力量不足,道德與法治這門課都是由其他老師兼任,之前在我的思想中始終把它當做次於語數外的副科來看待,同時也沒有認真研究過道德與法治這門課,從而造成了我對這門課認識淺薄,並沒有真正體會到這門課程在影響學生認知,指導學生行爲等方面的意義。

平時在學校中遇到的學生之間發生矛盾、吵架拌嘴、甚至打架鬥毆、以及課堂上頂撞老師、沒有法律意識等等行爲,正是由於學生在成長的關鍵期沒有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同時缺乏法治觀念的引導造成的。現在來看,作爲一名老師,上好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是多麼的重要,在兒童成長的關鍵期給予他們思想、心理、行爲等方面好的、善的引領,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健全的人格,同時教導學生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建立法治觀念,平穩安全的度過成長的關鍵期。

新課標以及各位專家的解讀爲一線教師們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學以致用,更好地將此次培訓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用心培育孩子們的成長。

篇七:2022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隨着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佈,對道法老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抓好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培根鑄魂,啓智潤心的課程,只有真正讓這束光照亮學生的心靈,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成爲新時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魯潔教授曾說過,道德與法治課程作爲一門生活實踐課程,從生活中出發還必須讓它再回到生活中去,使它在與生活的其他方面不斷髮生動態聯繫和作用中真正融入生活世界。本文就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學法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做了闡述,旨在爲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良好開展貢獻一份力量。

一、創設情景,讓生活化教學接近真實

道德與法治課就意味着要加強小學生的法治意識,而低年級法治意識的培養的關鍵就是建立規則意識。教學中結合學生感興趣的,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導入新課,不但可以使所學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而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大家排好隊》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雖然從小就接受文明禮貌的教育,但是他們在實際生活中處理一切事情都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不會主動遵守規則。針對本班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教師力求創設場景完成教學任務。課堂開始,教師說:“同學們,我們今天要發新書,請大家到講臺前來拿吧,每人拿一本(學生自由地亂哄哄地拿書時),停,請同學們都把書放回原處,大家排好隊來領取。”這一次很有秩序,用時也少,教師微笑着點點頭,出示課題《還是排隊好》,學生已初步體驗到排隊和不排隊的不同。爲了將問題往深處推進,教師播放一段校園踩踏事件的視頻。從畫面中學生看到:由於學生下樓參加活動時沒有排隊,亂糟糟的,前面的孩子被後面的推倒,後面的又擠上來,悲劇就在不經意間發生了。視頻中慘痛的教訓讓學生的心靈得到震撼,並充分地感受到生活中的一次不排隊竟能造成這麼大的慘案。學生真實地體驗和感受到了規則對生活的影響,從內心認同產生好生活需要規則與秩序,懂得了排隊就要有秩序,排隊就是文明的象徵;不排隊就會混亂,不排隊就是不文明。

二、思索生活,在活動中體驗

德育課教學要擺脫觀念的灌輸,即使是好的觀念,採用灌輸的方式進行也不是好的道德教育。德育課堂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而且必須引導學生知其所以然。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的顯著之處在於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而不是給他們現成的結論。

在教學二年級下冊《小水滴的訴說》第一個話題“我很珍貴”時,教師可利用課件呈現地球並配上解說詞,接着出示一組統計圖,學生初步感知地球上有限的淡水資源,最後教師採用現場演示實驗,準備一個大蘋果,在切蘋果的演示中,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水,可以直接利用的水資源很稀少,感受水的珍貴和來之不易,激發學生惜水、愛水的情感。再讓學生交流”如何節約用水”的金點子,並把這個認知從課內拓展到課外生活,使之真正踐行自覺節約每一滴水。教師還可以佈置實踐作業:爲小水滴宣傳;設計有關水的公益廣告;小手拉大手,一起節約水;思考珍稀水、節約水的好辦法。鼓勵學生動手動腦、有創意地生活。

三、挖掘生活中的教育信息,傳遞“正能量”

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具有鮮明的社會性和時代性,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努力開發現實生活資源,積極以學生的視角來關注社會生活。

庚子之春的新冠疫情,是災難,也是考驗。這場戰“疫”對於成長中的小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堂內容豐富的人生大課。教師,應以此爲契機提取素材,利用這些有生命活力的“教材”,在教育教學中融入愛的教育,讓學生感受人間大愛。

愛自己,學會守護生命。生命只有一次,當疾病和災難來臨時,人們會更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重要。引導學生學會愛是對生命本身的崇尚和尊重,學會愛自己才能真正去愛身邊的人,愛這個世界。通過線上教學分享宣講防疫措施,讓學生學會防範、掌握七步洗手法、守規則、學會愛自己;引導他們制訂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生活方式;遵守國家防疫政策,積極接種疫苗,配合醫護人員,自覺做核酸檢測。從而使學生敬畏生命,學會對自己負責,對周圍人負責。

愛祖國,勇於承擔責任。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以鍾南山、李蘭娟等廣大醫務工作人員他們奮戰在抗疫最前線,做出巨大貢獻和犧牲,捨生忘死,奮勇逆行,爲中華民族築起了生命安全防線,展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抗疫篇章;人們軍隊逆行而上;不計其數的志願者辛苦付出。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們挺身而出,彰顯了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據此,筆者精心設計網絡主題班會,讓學生結合自己所見所聞,表達感悟,深切緬懷英雄,致敬英雄,讓英烈傳遞出來的新時代革命精神照亮自己前行之路。通過寫慰問信、繪畫、手抄報、愛心卡等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勇於承擔責任,把家國情懷種在心裏。教師教育和引領學生認識疫情、防控疫情,在戰“疫”中歷練、成長。

四、從生活實際出發,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我們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更多的是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生活融入課堂,讓課堂再現生活。在教學《家鄉的名片》相關知識點的時候,爲了讓學生對本課知識點記憶更深刻,理解更透徹,筆者就藉助了信息教育技術(多媒體)爲學生創設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以動畫+視頻+圖片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爲學生播放了一段全國各地的“代言事物”。然後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活動,說一說自己家鄉的特色產品,可以是吃的,也可以是歷史遺蹟,還可以是玩的。實踐證明,這樣的生活化學習氛圍的確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快速地將精力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藉助走一走,看一看,查一查,問一問,訪一訪,畫一畫,說一說等各種新型課堂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些生活中學生常見的歌謠、圖片、自己的故事引領學生髮現了美;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接受大自然美的薰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真切體驗家鄉之美,由衷熱愛每一寸土地。

作爲教師,我們要用“道德”浸潤學生內心,用“法治”呵護兒童成長,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細節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利用鮮活的人物和事例讓學生走進真實的生活,讓孩子在老師正確的引導下用心去觸摸、去感悟生活,這樣學生才能形成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學會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才能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zuoweizaiti/htzw/1344389.html

  • 標籤: 法治 義務教育 道德 2017新課標2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2022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精選7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2022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精選7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