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2版學習心得(精選5篇)作文

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2版學習心得(精選5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7W 次

篇一: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2版學習心得

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2版學習心得(精選5篇)

晚上聽了熊璋教授的講座,從兩個方面瞭解了本輪信息科技新課程標準,一是爲什麼信息科技必須是國家課程,二是爲什麼把信息技術改爲信息科技。信息科技首次納入國家課程,有了獨立的課程標準,作爲一線信息科技教師爲之振奮,也深感責任變大。

過去信息技術是知識導向,重操作,課程的價值體現在引導學生使用幾個軟件,會編寫簡單小程序或者會使用幾種機器。信息科技新課程標準是素養導向,我們需要從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和信息社會責任四個方面規劃和設計課程。其育人價值是培育學生的適應力、勝任力和創造力,能在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中健康成長,這是新課標給我們指引的育人方向。

新課標的課程結構非常吸引我,有六條課程結構邏輯主線,分別是:數據、算法、網絡、信息處理、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它們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設計在一年級到九年級的課程內容裏。並提出,小學低年級注重生活體驗,中高年級初步學習基本概念和原來,並體驗其應用。

新課標提出課程內容應該“科”與“技”並重,科學原理和實踐應用並重。過去我們的課程很多時候是脫離了學生的真實生活,爲講授知識而創設情境,新課標倡導真實性學習,以真實問題或項目驅動來設計課程,與學生的生活聯繫的更加緊密。

我們感受到終結性評價的片面,新課標鼓勵素養導向的多元評價,鼓勵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信息科技課程在實施過程如何實現多元評價,我們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

新課標是一份大禮,爲我們一線信息科技教師指明方向,需要我們認認真真學習新課標,把握新理念,將它落實到每一堂信息科技課程中,發揮信息科技課程的育人價值!

篇二: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2版學習心得

2022年4月27日和29日兩個晚上,我和工作室的小夥伴們一起在線上聆聽了專家們關於2022年義務教育階段信息科技課程標準解讀,可以說是金句頻出,受益良多。

一、課程的名稱和地位的變

原來的課程叫“信息技術”,新課標把課程稱爲“信息科技”。雖然只改了一個字,卻蘊含着中國未來的希望,體現國家對新時代大力發展什麼樣的人才指明瞭方向,有了依據可尋。原來的信息技術是包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這次信息科技單獨從綜合實踐活動中獨立成一門課程,即國家課程,是爲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

二、教育理念的變革和更新

信息科技中的“科”是在原有教育理念上添加的,不光重操作,還要重科學,發展學生的勝任力和數字勝任力,要在科學的指引下開展一系列教學,以學生爲本,更好着眼於學生的未來和學生的道路。對未來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新。

三、課程的新內涵、新主線、新途徑

以育人爲目標,以素養爲核心,創設真實情景下的項目式跨學科學習,突出了安全教育(信息安全、網絡安全、國家安全)、創新教育(創新、探究、自主可控),數據、算法、信息處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條主線,爲國培養有數字化創造力的人才。

作爲一名從信息技術老師到信息科技老師,要以這次2022年義務教育階段信息科技課程標準解讀爲契機,勇於學習,敢於擔當,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爲本,秉承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爲青少年信息素養教育做出自己的應有的努力。

篇三: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2版學習心得

4月27日晚,有幸聆聽了教育部義務教育階段信息科技課程課標研製組四位專家對義務教育階段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的解讀,受益匪淺。

4月21日,隨着新課標的發佈,信息技術更名爲信息科技進入國家課程,這對於所有信息教師而言,都是一件重大的事件。懷着敬畏之心,在工作室的組織下收看了4月27晚熊璋教授、樊磊教授和袁中果教授的《2022義務教育信息科技標準解讀研討會》直播和4月29晚熊璋教授《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深度解讀系列分享會》直播,進一步學習新課標,受益匪淺。

一、更新教育理念

在4月29晚提問回答環節,有老師問新老課標的變化是什麼?熊璋教授回答簡潔透徹“根本變化,由科技到科學”。這是一種什麼變化呢?在後來的不斷提問回答中,熊教授指出信息科技課程可以有電腦,可以沒有電腦上課,可以在機房上課,也可以在班級上課。他舉例物理實驗室是專用的實驗室,但物理課是在班級上。這是一種完全跳出目前信息課在機房教授軟件操作的狀態。回到27日晚熊教授《從0到1——談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一)》,他指出兩大點,一是爲什麼信息科技必須是國家課程?二是爲什麼把信息技術改爲信息科技?已經明確表明信息科技課程是“重操作”轉“重科學”、“重知識”轉“重素養”、“重精英”轉“重全體”、“重城市”轉“重全體”。四個大轉變,原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將必須更新。就像熊教授所言“未來的兩到三年是個分水嶺”,如果不能更新教育理念,還在用過去的授課方式,將必然被淘汰。研讀課標,繼續學習,將始於當下。

二、提高信息素養

改變後的信息科技課程,會有主題式的教學組織方式、綜合化的協同育人方式、以生爲本去感受和體驗身邊的真實情境和案例。我們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就不能將自己的專業技能集中在軟件使用的能力上。熊教授舉了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知識和素養的區別。會開汽車是知識,但會遵守交規、照顧自我和他人的安全、不污染空氣就是素養。第二個例子是編碼不是編程,他舉例村莊很大,編碼某某村、某某道路。這種與生活緊密聯繫、用信息科技去理解世界、分析世界、改變世界,需要增強教師自己的信息素養。軟件技能是我們的基本功,但除了軟件操作,我們自身也需要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的思考與提升。

三、實幹是破解危機感的最好方法

信息科技學科相比其他學科,是一個需要老師不斷學習、不敢鬆懈學習的學科。信息技術改爲信息科技,從理念到知識儲備,都需要更新迭代,危機感和焦慮感撲面而來。目前只有課標,沒有教材,也沒有觀摩課,有種霧裏看花的錯覺。袁中果教授從一線教師的角度出發,舉例“密碼安全等級”闡述如何設計挑戰性學習任務,舉例“解密唐朝詩人間的關係”做跨學科學習主題,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思路。樊磊教授稱標準是尺規不是縛繩。他鼓勵我們“打破既往教學觀念和經驗的套路”、“大膽實踐探索”。熊璋教授也指出要有“實幹之心”。新的信息科技在設計和授課中一定會遇上很多的困難,但只有實幹,讓思想和身體一起跨入新時代,才能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

新課標的發佈是信息科技課程的一個起點,研讀新課標是我們的起點,我們只有腳踏實地,保持“敬畏之心、敬業之心、克己之心、實幹之心”,在自己的課上有效探索,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才能構建信息科技良好的教育生態,才能實現信息科技課程作爲國家課程的必要力量。

篇四: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2版學習心得

4月27日我們工作室的小夥伴們聆聽了四位專家的講座,在熊璋教授、樊磊教授、袁中果教授,龔超博士的解說下,我對《信息科技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信息科技是現代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以數字形式表達的信息及其應用中的科學原理、思維方法、處理過程和工程實現。當代高速發展的信息科技對全球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次新的信息科技課程標準融合了開拓性和創造性、科學性和專業性、普適性和包容性。之所以把信息技術改爲信息科技,是把原來的重操作轉換爲重科學、重知識轉換爲重素養、重精英重城市轉換爲重全體。本次課程標準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新的標準,我們將面臨新的挑戰。我們教師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項目實踐和敬畏之心。個人覺得,本人的知識儲備是很欠缺的,龔超博士說的機器學習經典算法——線性迴歸、K近鄰、決策樹、樸素葉貝斯、主成分分析、K均值、支持向量機、神經網,這些算法我都不知道。

古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我想機遇和挑戰總是並存的,對於我們信息科技教師老師說,只有我們掌握了新理論,新的知識,新的方法論,才能引領我們學生創新,爲早日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做貢獻。

篇五: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2版學習心得

2022年4月27日聆聽了由未來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主辦,騰訊教育協辦的以《未來·有AI》爲主題的2022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研討會。教育部義務教育階段信息科技課程標準課標研製組組長熊彰教授、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專家組核心成員樊磊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信息技術教研組組長袁中果老師、未來基因人工智能研究院龔超博士等信息科技教育領域資深專家從多維度多方面解讀了2022年4月21日國家教育部首次發佈的《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深入淺出,聲情並茂。作爲一線信息科技教師我獲益匪淺,現談以下四點收穫:

01

信息科技成爲國家課程是時代所需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首次印發《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信息科技”在此次課程設置中首次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落實爲獨立科目,覆蓋全學段。曾經的“電腦老師”、“微機老師”、“計算機老師”、“信息技術老師”等等名號終於統一由國家正名爲“信息科技老師”,相信大部分的信息科技教師內心是複雜的、激動的、欣喜的。熊教授講到,站在國家發展的高度,站在未來謀劃今天的維度,站在立德樹人和素質教育落實的角度,信息科技必須是國家課程。衆所周知,教育具有時代性。從信息技術到信息科技,我們的學科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完成了“從0到1”的華麗轉身。正是這一轉身,反映出我國教育的時代先進性,反映出我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原則,反映出我國發展素質教育的教育模式。從信息技術到信息科技是“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的時代需求,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需求,是當前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磅礴自強的時代需求。

02

信息科技成爲國家課程是目標所需

教育應該“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信息時代我國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現代教育理念優勢日益突出。信息科技在信息時代成爲國家課程正是義務教育課程落實國家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德育爲先,提升智育水平,發展素質教育的迫切要求。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這些看似高、精、尖的技術實則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學習息息相關。信息科技成爲國家課程更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即“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使其從根本上更好地適應、勝任信息時代的對個體發展的要求,極大地促進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提升。

03

從信息技術到信息科技是知識導向素養導向的轉變

從指導性課程到國家課程,信息科技課程的定位、內容、實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熊彰教授認爲,這一步轉變旨在使信息科技學科撐起素質教育,達到立德樹人目標。樊磊教授認爲,信息科技課程將成爲青少年科學素養教育的重要且獨特的部分。信息科技學科從原來的知識導向轉向了素養導向。素養導向下的信息科技課程聚焦“大概念”,使素養教育滲透在主題式教學中,跨學科、跨主題融合育人,更有利於培養五育皆優、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04

從信息技術到信息科技是知識爲本到學生爲本的轉變

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雙邊活動。“堅持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是每一名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所遵循的基本原則。熊教授講到,新課標堅持以學習者爲中心,以生爲本。袁中果老師認爲,新課標更具開拓性和創造性、科學性和專業性、普適性與包容性。新課標的新特性反映出新課標指導下的信息科技課程由知識爲本轉向學生爲本。社會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發展的今天,技術導向、知識爲本的課堂不能更好地培養出適應力、勝任力、創造力的新時代青少年,新課標堅持以生爲本,素養導向,德育爲先,智育爲重,構建新課堂的多元評價方式,使義務教育學段學生在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信息意識、信息素養和與時代相匹配的信息社會責任感。

本次講座從信息科技新課標的頂層設計到落地實施全方面地解讀了新課標的指導思想、課程目標、課程理念,課程變化等等,使我既見樹木,又見森林。作爲中學一線教師,在今後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將樹立新課標思維,貫徹新課標理念,構建新課標課堂,創設新課標活動,聚焦發展學生信息科技核心素養,努力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促使學生在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中健康成長!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zuoweizaiti/htzw/1341065.html

  • 標籤: 義務教育 人教版新課標同步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2版學習心得(精選5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2版學習心得(精選5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