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最美家庭的家風家訓徵文(精選5篇)作文

最美家庭的家風家訓徵文(精選5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5W 次

篇一:最美家庭的家風家訓徵文

最美家庭的家風家訓徵文(精選5篇)

我的家風

中華民族自古便是“禮儀之邦”,向來重視家風家教。在中國人的眼中,家不僅是一個安居棲息之地,而且承載着一個家族代代相傳的記憶。家,意味着血脈傳承,它自始至終有着強大的向心力,把一家人牢牢地團結在一起。每個家族在生生不息的延續中,都會形成自己的家風家規。在我們普通人家,沒有成書成文的家風家訓,它看似無形,卻又真實存在的。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輩多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記憶中,家訓是什麼?它是家裏老人嘮叨至今的“口頭禪”,是孩提時要守的“規矩”。日復一日,它猶如一把高懸的戒尺,始終規範我們日常生活行爲,早已悄無聲息的融在我們生命中。

自從我懂事開始,我聽的最多的話是:做人要勤儉節約,與人爲善,禮貌待人,誠實守信。特別是在我做錯事時,奶奶最是喜歡在我耳邊“嘮嘮叨叨”,有時我聽得煩了,就會反抗式的對奶奶說:“奶奶,您已經講了很多次了,我的耳朵都長繭子啦……”,可是奶奶似乎沒聽到我的反抗,還繼續說:“你這孩子啊,要懂禮貌,剛客人來了都不懂得打個招呼……”我似乎對這樣的教育已經習以爲常了,這應該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吧。

由於家裏人熱情好客,從我記事起,家裏經常來客人,長輩們從來都是笑容滿面地招待客人,把最好的東西拿給客人吃,最後客人走了才輪到我們這些孩子的份,我們從不敢吭聲,客人們總會表揚我們:“你們家的孩子真懂事啊”。

在我的家裏,最勤儉節約的人是奶奶了。奶奶每天天沒亮就起牀做家務,每次家裏有剩菜剩飯,奶奶從不倒掉,而是自己吃了。即使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奶奶依然穿有補丁的襪子,奶奶常說:“縫三年補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要說誠實守信,那就要屬我的老爸了。因爲爸爸的誠實守信,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有一次,我們村子裏選村長,爸爸媽媽去二姨家串親戚,等爸爸媽媽回來的時候,爸爸就莫名其妙的被村子裏的人選爲村長了,雖然後來爸爸自己去告訴村委會由於家裏原因不能擔任村長,但是這件事充分體現了村裏人對爸爸的信任。

長大之後成家了,與老公組建了新的家庭,從結婚那天起,公公婆婆就一直與我們生活在一起。來到婆婆家,公婆都是很好的人,老公姐弟兩人,小的時候,由於公公上學,婆婆一個人在農村撫養老公姐弟,他們日子很清苦,沒有什麼祖業,全靠自力更生。結婚多年,公公婆婆多是和我們一起生活,我和丈夫由於工作原因,經常加班加點,對孩子疏於照顧,多虧了公公婆婆,照顧孩子方面從來都沒讓我們操過心,婆婆常說“你們踏實工作,照顧孩子不用你們操心,等你爸退休了,就又多一個閒人在家照顧孩子,你們可以放心”。無論家中水管壞了、廁所堵了、吊燈閃了,這些惱人的麻煩因爲有公婆而不再是問題。兩位老人對於現在的日子都很滿足,整天樂呵呵的,逢人就誇日子好,兒子兒媳孝順,我認爲家庭和睦、樂觀向上也是一種家風。

一個家庭的興旺,一個家族的長盛不衰,與他們的家風家規有着非常重要的關係。孝老愛親,讓我們知道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樂觀向上,讓我們始終保持着生活的熱情,充滿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團結和睦,讓我們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讓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家族欣欣向榮。千千萬萬個好的家風也就凝聚爲好的村風、民風,進而影響整個社會風氣。鄰里和睦、鄉里和諧、社會文明,我們的祖國肯定會更加美好,我們的民族也會實現偉大復興!

篇二:最美家庭的家風家訓徵文

書香家風

兒子今年10歲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當今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常常爲孩子的教育而焦慮,思考着用什麼來教育與影響孩子。

自然而然,我想到了書香。去年起,我邀3個朋友家庭,組建了一個“四小龍讀書會”,陪伴孩子一起讀書,每週分享交流,雷打不動,即便是疫情防控,我們的“騰訊會議廳”也書香四溢。

這一切,得益於我的父親,我父親的書香家風。

父親喜歡讀書,更喜歡帶着我們一起讀書。每週日的下午,即使工作再忙,他都會帶上我和小弟在新華書店泡上半天。直到傍晚我們才依依不捨告別書店。華燈初上,父親一手牽着愛子,一臂挽着愛女,走在大街上,成了我記憶中最美最溫馨的風景。

父親送給我的第一本書是《每日一辭》,有點《資治通鑑》的意思,圖文並茂,妙趣橫生,更重要的是語頗雋永、耐人尋味。直到現在,它仍端端正正地放在我的書桌最醒目的位置。

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父親引導我廣泛閱讀。我什麼書都讀,從中國古典到外國名著,甚至連《皮五辣子》都讀過。讀書的時光真快樂,一根綠豆棒冰抑或是一杯果珍,配上一本書,我和小弟暢遊書海,渾然忘我。父親回來了,會摸摸我們的頭,問我們在讀什麼書,如果恰巧是他看過的,就會和我們聊聊書中的情節,問問我們的看法以及其中的是非曲直。父親在我們心中埋藏了一顆書香的種子,這種子慢慢地生根、發芽、開花。

父親愛書,卻難免遭到母親的抱怨,因爲每個月的工資大半都送到書店裏。這時候,我們就是父親最好的“擋箭牌”,因爲孩子們需要看書嘛!母親並不再吱聲,書與孩子讓父母心靈更加相通。父母工資有限,爲了給我們買大部頭《十萬個爲什麼》,他們省吃儉用,一分錢總是掰成兩半花。年幼的我們當年也曾抱怨日子艱苦,而現在我才知道父母給予我們的是簡樸的生活,但更給予我們高貴的靈魂。

父親教我們讀書,更教我們做人。自從弟弟出生後,我發現父母對我的愛硬生生地被他分走了,因爲要照顧年幼的小弟,我常常無法與玩伴四處暢遊,竟心懷憤懣而討厭弟弟。父親看出了我的情緒,那一天,他笑眯眯地叫住我,一字一句教了我《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我雖然不懂其中的深文大義,但朦朦朧朧感受到一種情愫:“同根生”。

一個月圓的夜晚,父親又教我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月光下,當父親深情地誦讀着“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眼神中是無比的思念;當背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時,目光又是那麼溫柔。那一刻,我豁然開朗。手足之情,是無處不在的牽絆,也是時時刻刻的溫暖。

——啊,父親的教誨是月光下的啓蒙!

父親安貧樂道,他告訴我,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知其可爲而爲之,知其不可爲而不爲。他告誡我們,要勤奮,要善良,要努力,要正直;不能懶惰自私,不能貪圖享樂,不能欺騙別人。

父親身體力行。小學時,父親做過採購員,聽同學說這個可是肥缺。我當時不懂什麼是肥缺,但班上有同學的爸爸也是採購員,人家爸爸經常帶她去吃德士堡,讓人好生羨慕。我曾經問過父親“肥缺”的事,父親淡然一笑,說:“心不能貪,手不能長呀!否則會吃不好,睡不好的。”

父親只有小學文化,卻愛讀書,讓他的子女們也愛上讀書,且我和弟弟也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成家立業,安身立命。父親在我心中就是一座豐碑,質樸、正直,又“腹有詩書氣自華”!父親是普普通通的,但他卻給予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書香家風!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香了,何愁民風不正?民風正了,又何愁國運不旺?

堅守!傳承!我的書香家風!

篇三:最美家庭的家風家訓徵文

又憶夏日蟬鳴時

在我家老屋旁邊,有幾棵大樟樹。每到夏季炎熱之時,總有蟬兒棲息樹上,蟬鳴聲此起彼伏。“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唐代大家白居易如此說。“家”,只是一個字,經歷了紛紛擾擾的人間情、世間事的糾纏喧囂之後,“家”又是一個最溫暖之處。

年僅半百的我,出生在一個子女衆多的普通農家。家在我的心中,模糊而清晰。模糊是我家沒有高大軒昂的房子,沒有具體可感的存摺,找不到一張幼時與父母的合影,一件來自於兒童節的禮物。印象中,甚至想不起繞膝於父母身上的情景。但她留給我的印象,卻又那麼清晰。她留給了我無窮的精神財富,並且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那就是良好的家風。家風也是“門風”,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一代代不間斷的傳遞、延續。家風好不好,直接決定了這個家族或這個家庭的走向。古時就有人戲言,娶媳婦要查查祖宗三代,我想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素養,爲人處世及生活習慣。印象中,我家沒有刻板的家教,家風的傳承在我的心裏幻化成那一聲聲清脆的蟬鳴。它,促我警醒,讓我牢記。

一、小暑之夜父親的執拗

父親是個讀過書的農民。他的一生,作爲一個農民來講,是極具傳奇性的。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入黨,當兵到過鴨綠江邊,經歷過土改、大躍進、四清、社教、文化大革命等多種運動,當過多年村支部書記。父親是典型的黨指向哪就奔向哪的人,爲了工作,什麼都可以不管不顧。那是一個小暑之夜。一到小暑,天氣燥熱起來了,雨水也多起來了。一場暴雨之後,天氣轉晴了。也許是天氣的原因,也許是營養不良。我的二哥病了,高燒不斷。父親忙於公家的事,照料二哥的病自然靠母親。那天晚上,也是蟬鳴不停,二哥還是高燒不退。母親想辦法把二哥送去醫院。當時,我家離鄉醫院有十多里路。可是,父親還在忙着抗汛指揮工作。他匆匆忙忙回家看了一眼,掙脫了母親的手,義無反顧地走了。等母親想辦法把二哥送到醫院,已無回天之力。一直到現在,母親說到二哥的夭折,我都會陪着掉眼淚。我想,這件事,也成了父親心頭永遠的痛。我們誰都不願觸及,也無法觸及。那個夏夜,我明白了什麼是個人與集體,何爲忠於職守。

儘管我的家經常缺吃少穿,但父親卻從未因工作之便拿回公家的一件東西。父親經常講:不佔公家便宜才能睡安穩覺。樸實的話語中,讓我們懂得了清正廉潔是爲人之本。

二、仲夏之夜母親的踉蹌。

母親個子不到一米五,體重不足九十斤,卻爲了支持父親的工作,爲了養活一家七口人,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個家。那年我十歲,放完學打完豬菜回家,發現母親扒了幾口飯又匆匆忙忙出去了。問弟弟,說是去後山背柴火。我帶着弟弟去尋找母親。那是一個仲夏之夜,從周圍的樹林裏,傳來了令人熟悉的蟬鳴,我們放開嗓子叫媽媽,樹林深處傳來媽媽熟悉而疲憊的聲音。月影朦朧處,走來一個瘦小而龐大的身影,粗大的柴火垛把矮小的母親整個蓋住了。月色的清輝映照着母親汗水肆意流下的臉,我們撼不動柴火,也拗不過母親不肯停留的腳步。看着母親踉蹌又堅定的步履,我們幾次想搶下她背上的柴火,可她不肯。我知道,只要有她在,她便不肯委屈我們一秒。那個夏夜,我看到了勤勞與堅韌,感受到了母愛與責任。

從教三十多年,我想我身上擁有的一些優良品質,無不受父母的影響。法國作家羅蘭說過:環境給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我們的家風,鐫刻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善良、勤勞、忠孝、清正、廉潔,都是我們優良的家族傳承,是我們的家風,她也永遠是我們每一個家族成員心靈家園綻放的最美的花。

篇四:最美家庭的家風家訓徵文

在我的家中,口口相傳着仁義禮智信的家訓。在日常的生活中,家中又保持着孝、勤、儉、和誠信助人的家風。

爺爺教我仁義禮智信

我的爺爺生於上世紀初,在我的印象中,他就像是一位老學究,常常帶着一副眼鏡,或讀書看報,或閉目靜思。閒暇之餘,爺爺常常給幾個孫子孫女講故事,談一些做人的道理,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他教我的仁義禮智信,使我終生不忘,受益匪淺。

由於我年紀小,對爺爺講的許多道理似懂非懂。於是爺爺便用許多淺顯易懂的現實例子來給我講解。

“烏鴉反哺——仁也。”連烏鴉都懂得反哺,何況人呢?!人一定要以一顆感恩的心照顧好自己年邁的父母,使他們安度晚年。人一定要有愛心,與人相處要多爲別人考慮,才能夠融洽和諧。

“馬不欺母——義也。”連馬都知道不欺負自己的母親,我們又怎能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呢?!做人要走正道,別人有難時,只要自己有能力就要出手幫一把。

“羊羔跪乳——禮也。”小羊羔吃奶的時候都要跪着,身受父母生養之恩的我們,又怎麼能不尊敬自己的父母呢?對待他人一定要講禮貌,要懂得尊敬別人。

“蜘蛛結網於求食——智也。”蜘蛛尚且知道結網捕食,何況我們人呢?遇見困難一定要冷靜,要多思考,辦法一定會比困難多。

“鹿見草兒鳴羣——信也。”鹿發現肥美的草時就會鳴叫其他的鹿來同吃,多麼講信用啊!信乃爲人之本,人無信則不立,作爲一個人一定要講信用,一定要做一個誠信的人。

由於爺爺的諄諄教導,仁義禮智信的概念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植入了我的心中,並且生根、發芽、成長。

而今,幾十年過去了,我已年過不惑,也早已爲人夫,爲人父。多年來,我也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事情,許多兒時的記憶也已經淡去,但卻無法忘記爺爺教我的仁義禮智信。而且,我還將爺爺教我的仁義禮智信的故事講給了我的妻子,講給了我的孩子。

雖然爺爺已經去世近二十多年了,但我覺得他依舊活在我的身邊,而且是那麼的親近,時時關心着我,關注着我的成長。

百善孝爲先

在我的記憶裏,父母都是極爲孝順的人。

上世紀七十年代,自從我有記憶起,就知道父母對爺爺奶奶十分孝順,因爲家裏有好吃的父母總要留給爺爺奶奶吃。吃飯時,椅子是留給爺爺奶奶坐的,鍋裏舀出的前兩碗飯一定是要端給爺爺奶奶。家裏養的雞下的蛋大都讓爺爺奶奶吃,而哥哥姐姐和我只有在生日時母親纔會給我們煮一個雞蛋解饞。

1976年,奶奶去世了。父母對爺爺照顧的就更好了,每天早上一個雞蛋和一碗羊奶那是必須的。我雖然是家中最小的孩子,雞蛋和羊奶也沒有我的份。吃飯時,爺爺常常會掰一塊雞蛋塞我嘴裏,端起羊奶碗讓我喝,雞蛋和羊奶也就成了我記憶中無比的美味。

爺爺在一天天老去,生活也漸漸不能自理。

漸漸,我發現給爺爺洗腳成了父母每晚必修的功課。晚上,父母會給爺爺打一盆熱水,給爺爺洗腳後服侍爺爺上炕休息。

後來,哥哥姐姐和我也都積極主動的給爺爺洗腳,剪腳趾甲、手指甲。

記得在1994年寒假,我從太原放假回家後發現爺爺已經臥牀多日不起,年近九旬的爺爺已到了風燭殘年,父母雖然找醫生多方醫治,但終究不見好轉。

那天,羸弱的爺爺輕輕對我說:“給我洗個腳”。

我打來熱水,輕輕將爺爺挪到炕邊,將他的腳泡在水裏洗呀洗,搓啊搓,揉啊揉。最後,我還給他剪了腳趾甲。我覺得爺爺很舒服,他很享受這種生活。

不知不覺間,我發現爺爺沒有了聲息,他走了,安詳地走了。

而今,七十多歲的父親母親也已年老體衰。在村裏的哥哥姐姐只要做了好飯,就要早早請父母去吃或者給她們送過去。

在縣城上班的我,每到週末都要回村裏去陪父母嘮嘮家常,乾點農活。而我不論幹啥都會盡量將我的兒子帶上,讓他去體驗箇中情趣。兒子曾經問我:“爲什麼週末非要在村裏過呢?”我告訴他:“因爲你的爺爺奶奶在村裏。”

勤儉持家風猶在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爺爺奶奶、父親母親永遠都是那麼勤勞儉樸。

在我很小的時候,每天早上,天微微亮時,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就早早起牀了。父親要到地裏去幹農活,爺爺則會拿起大掃帚將院裏和大門外掃得乾乾淨淨,母親則會忙着去張羅早飯。我每天都是在大人的忙活中醒來的,即使醒不來,也會被大人叫醒,不是早早去上學,就是幫助大人們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

爺爺曾多次對哥哥姐姐和我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人要養成早起的習慣,勤快些。即使沒事,也不能用睡覺來打發光景。”

在大人的影響下,我和哥哥姐姐都養成了早起的習慣。

我的爺爺奶奶、父親母親生活都很儉樸。記得爺爺吃飯的時候,會將飯吃得乾乾淨淨,即使面渣、小米粒、湯汁都不會剩下,偶爾有饃渣掉在地上,他也會撿起來吃掉。

今天,我發現好多人尤其是孩子們常常會剩飯。但我絕不會允許我兒子剩飯,我一直要求他舀多少飯吃多少飯,吃不了一定要提前說。尤其是外出吃自助餐時,我更是要求我兒子不允許剩飯,怕吃不了或者不好吃可以少打點,絕不允許見啥都想吃,打上一大盤,最後吃不了剩半盤。

家和萬事興

爺爺常常對我們說:“家和萬事興。一家人過日子,一定要和和氣氣,家裏要是不和,幹什麼事情都難以成功。”

在我家裏,生活瑣事大都是我母親做主,母親做飯時,父親會主動燒火,做什麼飯,吃什麼菜甚至家裏添置點傢什什麼的都是母親說了算。父親多次對哥哥姐姐和我說:“你媽就是個愛操心的命,她愛操心她說了就算,你們要多聽你媽的話。”但我家的大事都是父親做主的,只要父親決定了的事情,母親絕沒有二話。

父親也常常對我們說:“人常說家中不是講理的地方,只要一家人過得和和美美,在小事上,在細節上就不要太較真,不要認死理;但在大事上,在原則性問題上決不能含糊,一定要講規矩,有原則。”

上小學時,好動的我常常因爲瑣事與同學鬧矛盾甚至打架,但不管吃虧佔便宜我從來不敢告訴父母,因爲父親曾經告訴我有理走遍天下,決不能和人打架。家和萬事興,不僅在家裏要講究和,出了門更要講究和。有一次我與我的同學金虎打架了,具體是什麼原因我已不記得了,只記得我打架的事情被我父親知道了,我被我那正直倔強的父親罰跪了半天,而且頭上還頂了塊板磚,直到我認錯才讓我起來。

因爲我有早起的習慣,每天不管是否節假日,五六點我都會起牀。早起後,我會主動的去做早飯。早上要上班,我就會在6:40左右叫妻子起牀,然後去做菜,每天至少一熱一涼兩個菜那是必須的。七點過後,等妻子洗漱完畢後,飯菜就已經擺上飯桌了。而中午和下午,只要我在家,炒菜的活基本上都是由我來做的。

看着家人甜甜的吃着自己做的飯菜時,我的心中也是甜甜的、幸福的。因爲,家和萬事興,家中不是講理的地方,家中是講愛的地方,你愛你的家人,你就願意爲她們去付出。

誠信助人自得其樂

我的爺爺和父親母親在爲人處世上始終保持着誠信助人自得其樂的良好心態。

爺爺年少時由於家境好讀過書,會打算盤能記賬,是我們村少有的幾個文化人。印象中,每年過年,他都會爲左鄰右舍寫對聯,他一直是筆墨自備,有時也會貼上紅紙寫好對聯送給鄉人。

父親是五十年代的農校生,由於家庭成分不好而留在村裏務農。他性格耿直,待人真誠。改革開放後在我們村幹了二十多年村幹部,直至近六十歲主動辭職。

時至今日,父親不僅幹着力所能及的農活,而且還樂於助人。父親常常對哥哥姐姐和我說,做人一定要誠信守時,能幫人時一定要幫人,答應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村裏誰家老人孩子鬧矛盾了,夫妻不和鬧離婚了,左鄰右舍因爲地基什麼的有意見了,甚至因爲矛盾打架了,往往會找父親做中間人來調節。父親總是會愉快的答應。他會將當事人請到我家,煙茶招呼,推心置腹,講事實、擺道理,往往能使當事人滿意而歸。

村裏不管誰家娶媳婦、嫁姑娘,埋人什麼的,父親往往是賬房先生兼總管,因爲村裏人信任他。

母親是個樂天派,快人快語、心靈手巧。雖說已經七十多歲了,但鄉鄰不論誰家請她去做媒或者有事請她去做被子、褥子、捏花饃等,她總是樂此不疲。

近年來,我發現父親的抽屜裏往往放着許多存摺和身份證。我曾經問他是怎麼回事。父親說,近年來國家政策好了,村裏七十歲以上老人都有養老補助,但很多人由於年老體弱進不了城或者不識字等原因總想讓他幫忙取錢。取自己的是取,幫別人一起取也是取,何樂而不爲呢!

在生活中,我要求自己向爺爺和父親母親學習,一定要誠信助人,同時也教育我的兒子向爺爺奶奶學習。兒子上學期放假前一天給我打電話說:“爸爸,我有個同學是外地的,明天他家長沒時間接他,我想讓他在咱家住一天,等他家長來接他,行嗎?”我愉快地答應了;“好,沒問題。”我和妻子都很高興,因爲我們在我兒子身上看到了我爺爺的影子,看到了我父親的影子。

篇五:最美家庭的家風家訓徵文

講我的家風故事

百善孝爲先,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家的家風。小時候爸爸就經常教導我說,要尊老愛幼、有孝心,做個聽話的好孩子。我只是隨口答應,其實並沒有記在心裏,直到那件事發生,徹底改變了我。

有一次,家人們在院子裏坐着聊天,我和弟弟在玩,就在奶奶剛要起身回家時,只聽見“砰”的一聲,奶奶倒在了地上,口歪眼斜,不能說話,也不能動彈,這可把在場的人都嚇壞了。爸爸媽媽趕緊把奶奶送去醫院,醫生檢查完說奶奶得了腦血栓,需要住院治療。每天,爸爸在醫院陪護奶奶,媽媽把我和弟弟送去上學後,也去醫院照顧奶奶。等我和弟弟放學了,媽媽再回家照看我們。由於奶奶吃素,所以不習慣吃醫院裏的飯菜,媽媽每天在家變着花樣的給奶奶做飯,做好後再送到醫院。奶奶生病後,有一隻手不太好用,爸爸就一勺一勺的給奶奶餵飯。平時奶奶吃飯十多分鐘,現在至少需要半個小時。爸爸等奶奶吃完了他才吃,這時的飯菜早已涼透了,可爸爸一點都不在意。自從奶奶住院後,我也一直牽掛着她,好不容易盼到了週末,我也可以去醫院看望奶奶了。見到奶奶,我立馬撲進了她的懷裏,說:“奶奶,我好擔心你呀。”奶奶笑着說:“看到你們,我的病都好了!”我和弟弟陪着奶奶聊天,媽媽去給奶奶洗衣服,爸爸去給奶奶買水果。

就這樣,在爸爸和媽媽的悉心照料下,奶奶終於康復出院了。我這顆忐忑不安的心呀,也終於放下了。奶奶回家後,我也經常幫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她梳頭,幫她穿衣服,幫她夾菜……不管我做什麼,奶奶都很高興,總是笑盈盈的,爸爸媽媽也說我長大了。在爸爸和媽媽的耳濡目染下,我學會了孝順。

家風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有良好的家風,社會才能穩定,國家才能富強!所以我們要傳承下去,弘揚民族精神。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全國復興從我做起,從平凡的小事做起。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zuoweizaiti/htzw/1335731.html

  • 標籤: 家風 家訓 家庭 注重家庭家風家教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最美家庭的家風家訓徵文(精選5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最美家庭的家風家訓徵文(精選5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