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最美家風故事徵文(精選9篇)作文

最美家風故事徵文(精選9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19W 次

篇一:最美家風故事徵文

最美家風故事徵文(精選9篇)

我叫牛xx,是xx市公安局的一名警察,我的父母都是中國核試驗基地的退休軍人,所以,我也是一個“核二代”。

我童年生活在新疆天山腳下一個“神祕”的地方——紅山,它是中國核試驗的重要軍事基地。我當時年歲還小,不知道部隊爲什麼要駐紮在這個封閉的山溝裏,更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性質。只知道他們很忙,每天晚上都去辦公室加班。

長大後,隨着核試驗場區的解密,就讓父母講了有關紅山和核試驗的故事,聽後十分的震撼和感動!

父親大學畢業,帶着“爲國效力,勇攀科技高峯”的校訓,主動報名來到被稱爲“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千里無人煙,風吹石頭跑”的新疆戈壁灘核試驗基地,加入了我國核武器試驗拓荒者的隊伍。

父親參加了全部空爆核試驗,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給我講述第一次氫彈爆炸試驗的情景。

第一次氫彈試驗,按照黨中央指示,核試驗要一次實驗多方收效。因此場區布放了大量的效應試驗。從地面到空中再到地下,從近區到遠區,甚至在非洲都架設了測量儀器,規模之大實屬罕見。1967年6月17日,一聲驚天動地的轟鳴聲,羅布泊上空炸出了一朵巨大的蘑菇雲。核爆炸衝擊波過後,承擔着速報爆炸當量使命的父親,穿上防護服,緊隨偵察車衝向爆區。當時他腦子裏只想着圓滿完成任務,向場區指揮部彙報,向周恩來總理彙報。直到完成回收任務後,才發現自身攜帶的劑量盒顯示已經“爆表”

由於父親常年在場區做試驗,吸入放射性劑量較多,經常出現頭暈噁心,頭髮脫落,30多歲就禿頂了。但我從未聽父親抱怨過什麼,他跟年幼的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使命高於一切,人民的期盼重於一切,越是艱險越向前。

母親在部隊做核試驗情報研究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加班加點是常態,照顧不上家人。她常年埋頭案前,翻譯整理國外解密的文獻,把課題研究寫成決策參考,爲科研人員開闢新研究課題提供參考和思路。雖沒有核試驗的轟轟烈烈、豪情萬丈,卻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心譜寫着不平凡的篇章,被大家稱爲埋頭苦幹“老黃牛”。

我的父母親在蘑菇雲升起的地方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工作了幾十年。把青春獻給了戈壁灘,把血汗撒在了蘑菇雲裏!

他們那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把人民記在心中;那種勤於探索攻堅克難,把國家擺在前頭;那種腳踏實地,埋頭苦幹,把責任扛在肩上的精神,又通過言傳身教,深深地溶入我的血脈。

在父母的薰陶下,我也毫不猶豫地穿上戎裝走進軍營,在那裏育根鑄魂、淬鍊成鋼。2000年我從部隊轉業進入警察隊伍,經過幾年基層工作鍛鍊,我完成了從軍人到警察的轉變,並積累了大量的基層工作經驗。2010年,市局成立了信息化作戰警種,我被調入這個警種工作,由於是一個全新的警種,沒有經驗可以借鑑,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片“蠻荒之地”,從工作制度到工作流程,從案例到技戰法,一切都要靠我們自己設計和總結。我的任務是爲專業系統設計核心工作流程,爲了完成組織上交給我的任務,我學習了從國家法律到部、省、市相關文件三十餘份。每到深夜,我都會利用網絡通暢這個“時間差”,從全國其他地方公安機關網站一個省一個市的查閱他們的相關論文、文件、制度和技戰法,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們設計的系統於2012年榮獲公安部情報系統建設突出成果獎。

搭建好系統,接下來就是如何在實戰中得以應用,“看案子”可是一個極其辛苦的活,把頭埋在電腦前,一屁股坐上七八個小時,只能算是“熱身”,通宵是常有的事情,有時候點上一根菸,吸上一口,煙自己着完了把衣服燒個大洞,都渾然不覺。從案件詳情到作案手段,從案件串併到數據碰撞,從發現嫌疑人到分析逃跑方向,每一條數據都要認真分析,經過長期的磨練,我總結出十幾種破案的技戰法,2013年,三名臺灣人在我市利用手段盜取銀行卡號、密碼並進行復制,一夜之間轉走多名儲戶存款800餘萬元,給市民帶來極大恐慌,該案被公安部列爲部督案件,限期破案,我利用自己總結的戰法,很快發現了重大線索,成功地破獲了案件。

在從事信息化作戰的十幾年裏,牢記家風,無私無畏,默默奉獻。我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參與並破獲多起重特大刑事案件,曾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多次受到上級嘉獎。2016年我代表陝西參加公安部情報教官比武,以西部賽區第三名的成績入選首批公安部情報教官。2017年入選省公安廳研判類情報專家,2018年被xx市局評爲“警營工匠·好師傅”,2020年入選公安部全國情報指揮信息化建設首批專家,今年又入選省廳全省公安機關人才庫首批專家。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大力發揚“爲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精神,賦予了家風建設的時代內涵。老牛身上那股默默無聞,腳踏實地,任勞任怨,艱苦奮鬥的精神,恰似我的家風傳承。

前幾年,我和小時候的夥伴相約回到紅山尋根求源,再看看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父母工作了將近三十年的地方,他們爲國家作出重大貢獻的地方,使我更加堅定要弘揚“三牛”精神,緊跟時代步伐,更好履職盡責,成爲一名合格的革命接班人,並一代代傳承下去。

篇二:最美家風故事徵文

家風是什麼?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爲準則,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我們的家風是孝。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爲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有時太奶奶來我家住,太奶奶已快九十了,行動有所不便,爺爺奶奶時刻陪伴在她身邊,噓寒問暖,陪她聊天。有時太奶奶還要耍耍小孩子脾氣,很難伺候,可爺爺奶奶還是順着她,從不反駁她。有時,奶奶一個電話,爸爸立刻放下手中的活,馬不停蹄地趕回去,幫他們解決好問題。我奇怪地問爸爸:“奶奶一個電話,這麼着急幹嘛呀?等有空再去不行嗎”爸爸笑着對我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他們打電話過來,肯定是有急事。”我點點頭。所以我只要一有時間,就給長輩端茶遞水,給他們按摩捶背講笑話,把他們逗得哈哈大笑。

我們的家風是節約。吃飯,吃多少盛多少不準浪費,要吃乾淨碗裏的每一粒米,如果吃飯把米粒掉桌上,都會撿起來吃。我爺爺更是節約標兵,我們開玩笑說爺爺是“垃圾桶”,每次剩菜剩飯,都會進他的肚子裏,名副其實的光盤行動。我們家都有隨手關電的好好多衣我都穿不下了,媽媽並沒有把它扔了,而是給比我小的弟弟穿。

我們的家風還有誠實守信。不管對人還是對事物應該把誠實守信放在第一位。就像華盛頓小時候把他父親最心愛的櫻桃樹砍了,當時很害怕,但還是誠實地告訴了父親,父親不但沒有罵他,還表揚他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篇三:最美家風故事徵文

陳xx是農村一線教師,她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她的家庭是個7口之家,爺爺是個農民,今年93歲,公公張xx是xx區文化館副研究館員(國家二級美術師),現已退休,婆婆陳xx78歲家庭婦女,丈夫張文雄48歲,現在xx區美術館工作,她在xx區錦屏幼兒園工作、所生子女2人,長女張引在西北師範大學讀書,小女4歲上幼兒園。

公公是個文化人,一生從事文化、教育工作。公公和婆婆所生4個子女均在文化、教育單位工作、因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和薰陶,家人均對書畫藝術情有獨鍾,並從事其職業。大姐張文穎爲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曾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內外各類書法展,多次獲獎。並評爲市人大代表及市,區拔尖人才。外甥何茹南京藝術學院畢業,現在福建福州市美術館工作。公公對文學、戲劇、書畫情有獨鍾、堅持不懈,曾創作眉戶劇《三定線》,六場現代戲《山塬綠風》,被評爲晉京調演的優秀劇目和第四屆全國藝術節獲獎劇目,並被xx區區誌記載。書畫先後參加蘭州、上海、天津等地展覽及聯展,並被各級美術館及私人收藏,出版《西風烈》詩書畫集《百駝圖》《中國畫檯曆》、代梓詩集有《三無居詩稿》《世紀書畫三百家》,文藝評論集《文心探微》《張xx戲劇選》等多種。

“書畫傳家久,敬老孝爲先”,受家庭傳統觀念的影響,她結婚二十幾年來,一直與公婆爺爺一起生活,孝敬長輩、關愛老人。自結婚起,對雙方老人就十分尊敬和孝順。特別93歲的爺爺,身體多病,起居不方便,她和丈夫、姑姐長期輪流侍候,端吃掌喝,清理屎尿。不僅在生活上予以照顧,家中大小事也徵詢長輩意見,使長輩們覺得備受尊重。贏得隔家鄰居及鄉親們的好評。這一點特別在當今風氣淡化之際,尤爲難得可貴。

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子女都有着言傳身教、陶冶習染和潛移默化的作用。作爲父母的他們不斷修正自我、提升自我,努力爲孩子樹立起良好的學習榜樣,使孩子懂得誠實守信、孝敬老人。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她的女兒禮貌懂事、健康活潑,小小的年紀就知道爲大人着想。一家人相親相愛,再大的困難和風雨都不算什麼。

她們這個家庭,一直以來以“清平樂”爲訓、和鄉親鄰居和睦相處,從不鬧事生非,節外生枝。鄰里關係處理很好,遇到紅白事情,不管東家西家,都積極參與。

兼顧家庭的同時,也努力做好自己的幼教事業。1997年她被xx區聘用爲幼兒園教師,直到2014年通過努力,考試轉正。25年來不管是什麼身份,她勤勤懇懇,默默無聞的爲農村學前教育事業奉獻着自己的力量;有人曾勸她說:“陳老師啊,你一月工資還不夠孩子奶粉錢,這麼拼命地幹,圖個啥呀?不如種幾垧包包菜。”她總是這樣回答說:因爲我愛我的事業,愛我的孩子,所以我願意。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她堅持努力學習,踏實工作。在教職工心裏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作用,曾有多名年輕教師在她的指導下獲得了區級以上的達標課比賽獎。作爲幼兒園的負責人,她倡導全體教師愛崗敬業、恪盡職守,於2020年將錦屏幼兒園創辦成爲省級一類幼兒園。並評爲鎮人大代表及區級骨幹教師。對孩子,她付出了全部的愛心,以忘我的愛和真摯的情去感化孩子,更用心去耕耘這方期望的土地,不斷滋潤幼兒渴求知識的心田。在教育這個美麗的崗位上,她已無愧而充實的走過了25個陽光燦爛的年齡,在未來的人生征途上,她將繼續奮鬥,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鄉村幼教振興的工作中去,讓每株幼苗都茁壯成長,讓每朵鮮花都燦爛開放!把孝老敬親的美德傳承下去。

篇四:最美家風故事徵文

習近平總書記向來高度注重家風建設,多次指出“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他談到,“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抓好家風,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每年元旦新春賀詞,辦公室書架上的“變”與“不變”,總能讓我們看出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家庭和孝道。

家風是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家風其本質就是德行品行的傳遞,是先人美德對後人人格的影響,是道德準則、處事方法、精神面貌的體現。紀檢監察幹部作爲黨的忠誠衛士,肩負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的重任,“打鐵必須自身硬”,打鐵人必須是鐵打的人。

日前央視播出的四集電視專題片《正風反腐就在身邊》披露了一批治家不嚴、家風不正的貪腐案例,震撼人心,發人深省。黨員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人的小事,家庭的私事,而是作風的重要表現。良好家風是一種精神,一種力量。從近年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不正是滋生腐敗的重要誘因。因此,從中央到地方,從各級黨委到紀檢監察機關都把家風建設作爲黨員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作風建設、反腐倡廉的重要途徑來抓。

我們紀檢監察幹部的家風建設更爲重要,如何建設良好的家風,就是要讓各級紀檢監察幹部在愛崗敬業和帶頭管好自己的同時,自覺自律建德修爲,管好家人,家屬雖然並不執掌權利,但在身份上有着特殊性,在權力上有着遞延型,沒有強有力的規矩約束和教育引導,稍不注意就可能逾矩失範,所以不僅要嚴格約束自己,還要注重家教家風,嚴格教育管理親屬,決不能讓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爲滋生蔓延。

我的家風,既不是顯赫家族的家訓,也不是流芳百世的名言警句,也沒有成文的家訓家書,只有父母長輩的言傳身教。父母出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那時舊中國處於血雨腥風、內憂外患、戰亂頻仍、支離破碎、生靈塗炭、水深火熱之中,爲了躲避戰亂,母親不到十歲,從山東濰坊老家來到陝西寶雞。解放後,父親從老家河北深澤到北京燕京大學求學,母親在西安醫學院畢業,爲支援陝南三線建設,輾轉奔波,最終在陝西商洛一個偏僻小縣城鎮安落腳,母親是一名赤腳醫生,父親成了一名基層幹部,從我記事開始,父母都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奮鬥着。因爲父母從小遠離家鄉學習打拼、求職就業,飄泊在外的鄉愁,拮据困難的生活,可想而知,吃苦就是吃補,經歷就是財富,他們把善良寬厚、正直樸實的品格融入行動裏,潛移默化中指引我不斷前行。現在父母雙雙離我遠去,沒有留下隻言片語,他們教育子女堅持嚴師出高徒,事情如果做的不好,父母會讓我重新返工,與人交往中堅守着“吃虧人常在”等等,回想過往,與父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無不一直影響和激勵着我一路前行。

俗話說,苦地方,險地方,建功立業好地方。每個人不怕風吹浪打,多啃“硬骨頭”,多接“燙手山芋”,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勇於打硬仗、扛重任、攻難關,才能夠長才幹、壯筋骨。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要想積澱才氣、富有靈氣,夯實根基、成就非凡,非要多經歷一些風雨不可。多經歷風雨,人也自有一番成熟卓越。沒有人能輕易成功。只有不怕辛苦、不畏風霜,始終如一,勇往直前,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老一輩革命家們,他們不僅開創了一番基業,而且寫下了不少值得稱道的詩篇。他們的壯美人生、絕美文字,也絕不是輕易而來的。他們在革命的道路上,不知經受了多少風霜冰雪,不知遭遇了多少艱難困苦,不知闖過多少“雪山”“草地”,不知經過多少“婁山關”“臘子口”。正是這樣多的磨難、淬鍊和淘洗,讓他們豐富了閱歷、厚實了才學、獲得了智慧,事實證明,如果不願經受風吹雨打,就想打下一片天地,寫下大塊文章,恐怕是難以實現的。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在法治軌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則會害人害己。黨紀國法絕非“橡皮泥”和“稻草人”,容不得任何人藐視和踐踏。只有以紀法爲標尺,不枉不縱,才能保證工作既有序又有效,個人既幹事又幹淨。黨員幹部要時刻繃緊紀法之弦,牢記紀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增強對紀法的尊崇和敬畏,並將其內化爲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自覺做到在法治之下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

家是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根,而家風則在家族的溫情中傳遞、薰染,影響着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國天下的情懷深入每一箇中國人的骨髓血脈,家風家教也成爲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結合新時代要求,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積極賦予家風建設新內涵,把廉潔家風建設融入日常生活,向善向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努力以家風建設助力作風涵養、引領社會和諧。

篇五:最美家風故事徵文

晚上九點,老頭在家庭微信羣裏發了兩段視頻,我點開一看,一段是對着麥田,鏡頭掃過,一片金燦燦的顏色,配着老頭的關中西府鄉音“麥黃了,該割了”,另一段是對着一片菜地,同樣的腔音喊着“菜長好了,回來拿”。我意會到了老頭的意思,連忙回覆說“啥時候割麥,我回去”,過了一會兒,老頭笑着回覆“你不着急,割的時候我給你說”,隔着手機屏幕我都能感覺到那種滿足。

這就是我的親爹,這些年,無論我是上大學還是在部隊工作,只要我休假探親回家,鋤地、收麥、收秋、用架子車拉糞……不論是哪個季節,他總能想法設法給我安排上滿滿當當的農活,我幹煩了抱怨“我這麼遠好不容易回來一次,你倒是像得了一個長工,再說了,我就是不願意幹這,才拼了命的讀書考大學的”,父親聽了一臉嚴肅:“你就是農村家庭長下的,你爸你媽幹這才把你養活大的,你還不願意幹!我讓你幹活也不是指望你能幹多少,是想讓你知道在外面不要忘本”。後來,我明白了走的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的道理,才知道這個關中農村的老漢在用他的行動給我上一堂大課。

父親原本在鎮上的供銷社工作,九十年代末國企改制時下崗,便農忙時務農,農閒時外出打工,在建築工地當小工搬磚、擡鋼筋、搬水泥,可謂是辛苦半生。08年我參加工作後,攢了錢爲他補繳養老保險,辦理了退休,“這下你就可以不種地了,領着退休金在村裏當個‘老太爺’了”,第一次能爲家裏做貢獻,我有點小得意的說。父親卻執拗的說:“我就是農民,農民不種地幹什麼?人不敢活的太安逸了,太安逸人就完了”,就這樣,直到70歲了,父親還是喜歡在田地勞作,一直想勸他歇息,但看到老人精神矍鑠,我也不好多言。在我十餘載的軍旅生涯和回到地方工作中,每當我有所懈怠,父親說的“人不敢活的太安逸了,太安逸人就完了”便會在我耳邊迴響,令我心生警覺,生髮出向上的動力。

父親一向節儉,吃穿從不講究,就連抽菸也一直挑着最便宜的。春節全家一起吃飯,老人高興多喝了兩杯,趁着酒意我勸父親“你節儉了一輩子了,現在有退休費了,也沒有讓你操心的事了,該爲自己花的錢就要花,該享受生活就要享受生活,不要捨不得”,“你趕緊好好勸勸你爸”母親也連忙在我面前告狀,說是父親把錢都借了出去,別人都是救急不救窮,父親是誰窮就借給誰,自己卻一天天省吃儉用。我剛要開口父親抿了一盅酒說道:“咱們都是從窮的時候過來的,當初供娃上學,困難的時候我去借錢,也沒少吃閉門羹,旁人向咱張口,那是遇到了難處了,也很作難,正是因爲我體會過,纔不忍心拒絕,再說了,我能吃飽能穿暖就行了,幫別人度過難坎,那也是積德行善嘛,人這一生要多少錢是個夠呀!”經歷了人世的艱難,卻始終能以同理心待人接物,父親的豁達的心態讓我有所觸動,我只好又勸母親:“行了,我爸開心就好,你們二老身體健康才最重要”。

2018年老家村委合併,由於村上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年過花甲的父親又被任命爲了村民小組組長,村子裏家長裏短的事,讓老父親勞心勞神,有時大費周折結果還是費力不討好。我實在看不過去,勸父親“你都一把年紀了,也不圖村裏每月給你這百十塊錢,還幹這得罪人的差事幹嘛?”父親卻堅持說:“年輕人都出去了,村裏的事情總要有人幹呀,人活着總得爲社會做點事情纔有意義麼”。去年春節新冠疫情來襲,父親天天帶着人守在村口,勸返走親串友的人,安排外地返鄉的本村人測體溫做隔離,天天連軸轉着,這可急壞了因爲疫情探親被困在老家的我姐一家,“爸,你再別出去了,村裏一天給你多少錢,我雙倍給你”,看着新聞裏每天增長的感染人數,我姐兩口子護子心切,焦急的勸父親說,“你這一天天出去接觸各到處回來的人,現在疫情這麼嚴重,就算你不爲我們考慮,也得爲你的兩個外孫着想吧”。她們實在勸不住父親,又打電話給我讓幫着勸勸,誰料我的話還沒說完,父親打斷了我:“你還是公家的人,咋能跟着你姐她們說這話,現在疫情這麼嚴重,國家遇到了難關,大家都躲在家裏求自保不幹事,那誰也自保不了,世事不就完呢?”我從來沒想到一個樸實的農村老漢還能有這麼高的境界,頓時汗顏,一再叮囑他做好個人防護,才掛了電話。

這就是我的父親,一個地地道道的關中農民,他讀書不多,沒什麼文化,未曾輔導過我一次功課,也沒有給予我什麼物質財富,但他守正篤實、勤勞簡樸、樂觀豁達,歷經滄桑而心懷赤忱,始終保持着一份樸素的家國情懷,這都是值得我去傳承的寶貴財富!

篇六:最美家風故事徵文

我叫陳xx,是一位從農村走來的知識女性,帶着一顆農村人樸實善良的心,我走進了工作、走進了婚姻家庭生活,結婚20多年來,家讓我有了安全感、有了工作的支撐感和幸福感,特別是在我代理小寨資源規劃所工作的4年多以來,每當遇到解不開的難題和工作最需要援手的時候,我的愛人和兒子都給了我關心、支持和鼓勵。工作中相互支持生活中互敬互愛,一份理解、一份關心、一份等待、一聲問候,讓我由衷感到家是心靈的港灣、溫暖的歸屬。

有一種支持叫理解。人們常說理解萬歲,但生活中通常都由於各自工作性質不同,互諒互讓不易。我特別欣慰的是,我的老公和兒子對我的工作都特別的理解和支持。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戰鬥,由於當時我包抓小寨地區最大的社區防疫管控,面對5000多戶居民的整體出入,經常工作到晚上1、2點鐘是常態,夜裏3、4點經常打電話聯繫工作是常事,我感覺打擾了家庭正常生活,當我給他們說聲對不起時,老公很理解地對我說:“不要這麼講做爲一名黨員幹部,當國家和人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應該不講條件地衝鋒在最前面。家裏你放心,兒子吃飯等由我管,爲防疫我們犧牲點休息算個啥。”就這樣,我所包抓的社區圓滿地打贏了這場疫情阻擊戰,實現了社區1萬多羣衆零感染。

有一種愛叫大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的家庭中,我和老公都把教育兒子修美德、愛家庭和愛他人作爲經常的必修課。總是利用看電視、吃飯間隙教育兒子做人要先修德善愛。教育必有榜樣的力量,生活中,我們家堅持把“善”和“愛”踐行在生活和工作中,用行動作生活中的有心人和熱心人,無論是同事、還是小區的鄰居,只要相熟的,遇到別人家裏有事或生病住院,我會及時給予幫助和探望,力所能及地給予幫助。用家人常說的一句來講:“人活在這個世上,能見面都是緣分”“用笑容面對每一個人,把善良的心留給別人”。我們家的對面住了一對70多歲的老夫妻,老頭常年癱瘓在牀。有一天凌晨大約5點鐘時,對面鄰居家傳來了急喊聲,意識到鄰居可能出事,急忙到對面一看,原來是老頭快不行了,老太太一時不知怎麼辦,只是在屋裏喊人。我急忙幫助打了120,又幫老人通知了她的女兒,在得知老太太還沒吃早飯時,又急忙返回家裏給老人拿去熱牛奶和麪包,看着120把老頭接走後,我才趕忙到局裏開會。生活中,我們家只要是有人看到對面老人把垃圾放在樓道,就會幫忙給扔了;在院子只要看到老太太提東西,都會幫忙給提上來。用一份愛心,給親人也給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我們家的共識。

有一份家庭美德叫孝敬。當好一個母親、老人的兒女、別人的兒媳,角色裏傳承着孝道,卻也有說不完的辛苦。工作之餘,我沒有忘記自己的父母和公婆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雖然老人們一再說工作忙不要經常回來,但一有空我們就會及時帶孩子回家去看望老人,看到老人見到孫子高興的樣子,心裏漾起滿滿的幸福,常回家看看的念頭在心中生根發芽。看望、陪吃、拉話,照顧生病老人,這都是兒女應盡的義務。記得公公當時生病時,接到老家嫂子的電話,我們急忙請假回家,看到炕上生病的公公和滿房子的髒亂,我們心裏不斷自責,急忙打掃房子、清洗被褥和老人的衣服,端屎倒尿,給公公洗腳餵飯,近一個月時間的精心照顧,老人身體逐漸好轉。在老公8個兄弟姊妹和我的3個兄弟姊妹中,我們堅持做到了兄弟睦、妯娌和。特別是面對衆多的雙方農村親戚,堅持友善待之,一樣視之,親戚來城,總是讓他們高興而來,滿意而去,用老公的話來總結,家裏都快成了接待站了。

一份共同的理想叫做生活的強者。作爲一個新時代的家庭,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有一種情形是不進則退。一路走來,全家相互鼓勵,他鼓勵我認真掌握工作業務知識,做工作中的百事通,善於攻堅的不倒翁。我鼓勵他樹立工作中的正確榮譽觀念,在百忙中要學會休息做到保重身體與工作兩不誤,正確對待人生的得與失。我們教育兒子,要做生活的強者,要在學會解決問題中長大,生活和書本知識兩不誤。我們都在學習和工作中,幹一行、愛一行,砥礪奮進,開拓進取,努力用最優秀的自己去點亮工作、照亮生活,在獲得工作榮譽的同時,也不忘收穫生活的快樂。

知敬畏、心向善,懷着一顆向善之心,捧着一顆感恩黨和社會之心我們珍惜着這一切的來之不易,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堅持把愛和善傳遞給他人,弘揚社會正能量,秉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家庭美德。

篇七:最美家風故事徵文

家風是什麼?家風是指一個家庭的風氣和長輩們傳承下來的好品德,比如“孝”、“善”、“誠”、“厚”、“美”等等。

我們家的家風是“勤”和“樂”,勤是勤快和勤勞的意思,因此,有時候我也會幹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衣服,洗碗,曬衣服,帶妹妹玩等等我能做的事情。樂的意思是樂觀、陽光、開朗,不會動不動就生氣,可是我經常會生氣,所以我生氣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會不理我,讓我知道生氣是沒用的,因此我生氣的次數少了,時間也短了。

我們家的勤做的最好的就是外婆了,因爲外婆最勤快了,每天很早起牀,幫我們全家洗好衣服,然後出門買菜,這時候,天還只有一點亮。媽媽經常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我覺得放在外婆身上特別合適。買完菜後又開始燒早飯。之後的空餘時間,外婆會給植物喝點水而且植物們也因爲外婆每天給它們喝水而變得精神飽滿,外婆還幫媽媽帶下妹妹,還經常打掃衛生,把那些灰都趕走。總之,外婆的一天不會有空閒的時候。

而我們家的樂做的最好的就是奶奶了,因爲奶奶對人很和善,從不會說別人,或罵別人,只有一次次和善的提示和暖暖的安慰。那些話語會從你的心裏甜甜的流過。記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就在房間裏哭,奶奶進來了,對我溫和的說了句“下次注意了”,然後又給我說了好幾句安慰的話語,我才停止了哭,那時候奶奶正用溫暖的目光看着我,對我來說就像一股暖流從心中流過,似乎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

我一定要傳承下去,我們家外婆和奶奶的好家風。

篇八:最美家風故事徵文

古人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風不正,個人心術就容易歪,心術歪了也就談不上忠誠於黨了,這是一個連鎖反應。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團拜會上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爲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說起家風,首先勾起回憶的是我的父親。我的老家在陝南一個小山村,父親是村裏的黨支部書記,而且在村支書崗位上幹了30多年。父親爲人處事的風格和品格,對我產生着巨大影響,一直伴隨我成長。他經常教導我們,人的一生很短暫,一定要認真做事、多做善事。印象中,父親是一個正直善良、勤奮敬業、意志堅強的人。

由於我那時候年齡小,不知道村支書是幹什麼的,但直觀的印象是,父親整天爲協調村民的家庭矛盾、鄰里糾紛忙碌奔波。記得有一天凌晨,我被急促的敲門聲驚醒,隱隱約約聽到門外有人在叫喊,“支書、支書,出事了,你得跑一趟,趕緊去看看”。就這樣,父親披了件衣服就跟着出門了……第二天我才聽父親說,前一天兩戶村民因宅基地問題發生糾紛,鬧到最後打起來了,其中一家人半夜來找他去協調,一直忙到第二天天亮纔回家。

後來有一天,那個村民帶了一瓶我們當地的“秦洋酒”來我家,說是多虧那天半夜我父親及時趕到,及時制止衝突,避免了一場人命官司。

但是老父親說什麼也不要他的酒,相互推辭很久後,父親說,“那這樣吧,你中午就別走了,在我家吃飯,咱們一起把這瓶酒喝了”。於是父親就安排母親給客人做飯,而且要求蒸米飯,炒幾個小菜。母親應聲後就忙着去準備飯菜了。

我們老家陝南,在那個年代,大米算是精糧,也是招待客人的上等主食。可是父親哪裏知道,家裏的米已經吃完了,剩餘的一點稻穀還沒來得及去脫殼呢。於是母親就到鄰居家去借了大米,讓鄰居從我家窗戶把米遞進廚房,給客人準備了飯菜。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擔心帶着借來的大米進屋,讓客人看到顯得尷尬。這些細節都是後來聽母親說的,我印象很深刻。小時候的我,也曾問過父親,爲啥整天爲別人家的事情忙忙碌碌。父親說,村裏人選我當支書,那我就得幹好支書該乾的事。

受父親影響,從學生時期到後來參加工作,我一直秉承“做好人、幹好事”的成長理念。參加工作幾十年來,無論在什麼崗位,自己始終注重提升個人品德修養,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努力幹好份內工作。

1998年畢業分配到部隊工作時,許多人把我們這些從地方高中考入軍校的學員幹部稱爲“學生官”,認爲我們沒有經過戰士階段的歷練,對部隊不瞭解、適應能力差、發展受限,自己感覺壓力很大,也對未來充滿迷茫,但是由於從小受父親的影響,自己堅持以小學生的姿態,虛心向身邊的幹部戰士學習,全面提升自己的適應能力,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一名軍校學員向一名基層軍官的轉變。1999年,在全軍科技大練兵活動中,自己承擔的訓練課目先後爲全團、全師營連主官及集團軍首長演示獲得一致好評,也因此被選調到機關工作。

軍旅生涯中,有一段時光令我終生難忘。2002年我任團作訓股代股長期間,部隊組織指揮所帶部分實兵遠程機動演練,形勢任務複雜多變,晝夜兼程連續實施,而且正值秋季陰雨天氣,導調文書、演習腳本、部隊指揮、課目演練、製作沙盤、標繪地圖、搭建野戰指揮所等大量工作交織在一起,我帶領股裏其他同志從華陰轉戰澄城,連續奮戰五個晝夜,有時實在累的撐不住了,就趁工作間隙趴在桌子上打會盹,最終圓滿完成演習任務。

一路走來,幾十年的風雨兼程、摸爬滾打,既有山窮水盡的困頓也有柳暗花明的驚奇,但無論是跋涉於泥濘山路,還是掙扎於荊棘叢林,都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支撐着我……

驀然回首,父親早已離開了我們,但我時常會想起他生前的點點滴滴。他給予我精神上的光和熱,幻化爲一盞明燈,一直指引着我在人生崎嶇的道路上蹣跚前行,讓我拒絕黑暗和怯懦,擁有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勝的信念,一份坦蕩的胸懷,讓我的內心始終充滿了陽光,肩上始終擔當着責任,腳下始終伴隨着堅韌!

篇九:最美家風故事徵文

自古道:家國無小事,不學禮,無以立。家風是中華文化的縮影,是中華文化得以傳承的接力棒。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爲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爲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並能引導個人積極向上的一股無形的道德力量。家風就是“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家族成員個人的氣質情操與理想志向。

家風是一個家族融化在血液中的氣質,是每個家族成員力量的源泉,是沉澱在每個家人骨髓裏的品格,是風範,是格調。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衆多仁人賢士的立家之本。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家風故事,穿越歷史,至今不朽;《顏氏家訓》《誡子書》《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家書家訓,日月閃爍、昭喻世人;“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等家風古訓,山川流芳、世人尊崇。

家風無影無形,潛移默化地規範、薰陶與培養着家人的行爲,指引着人生的航向。每個人立於世,都有着自己的家風。在我的腦海中,始終存有我的家風。說到家風,不得不提起我的父親。父親是一名軍人,做事總是一絲不苟,追求完美。他不但對自己要求嚴苛,對我亦是如此,他時常教導我說,做任何事情都要嚴謹,不能因小失大,就像戰場上一點小失誤都可能導致戰爭的失敗一樣。

記得小時候有一年暑假,看着小朋友們都去買冰棍吃了,我也忍不住想吃,但是父母都在上班,我就從父親的外衣口袋拿了五毛錢去買冰棍。父親回來後發現了,狠狠地打了我,他跟我說,“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雖然只有五毛錢,雖然我是你的父親,但是你未經允許就拿別人的東西,這就是偷!今天我不打你,等你長大了就會有別人打你!”我當時心裏很委屈,認爲父親不通人情。隨着我一點一點長大懂事,從學校到社會,父親的嚴苛始終如舊,經常給我講一些“立世要慎獨、做事要嚴謹、爲人要謹微”等等道理,從大事小情上不斷提醒我“端、正、直”,及時消除我身上的“歪脖子”和“斜叉枝”。

長大後,漸漸地我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父親是怕我“小樹苗長歪了”會貽誤終生。至今想來,父親不是一個思維守舊、行爲古板的人,他是給我留下了爲人處世的“嚴謹”家風。這種家風,通過父親的言傳身教和絮叨式的教誨,讓我養成了一種對待事業忠誠職守、對待家庭和順親誠、對待生活尚樸節儉、對待社會心善謹行的品格,也正是這“嚴謹”家風造就了我堅毅柔情、剛勁善良的品質和性格。

在嚴謹家風的教誨下,我並沒有止步不前。入伍前我再次向父親請教,父親說古有仁義禮智信,今有勤孝謙和思,聚業興家要嚴謹,日常生活賴謹慎;本分做人,不爲富動,盡職敬事,慎行慎獨。這就是父親給我一生受用不盡的家風營養。

家風如一杯酒,清香甘冽;

家風如一壺茶,醇厚芬芳;

家風如一朵花,馨香撲鼻;

家風如一張畫,連城之璧。

家風正,則人格正,能安居樂業;家風正,則社風正,能政清人和;家風正,則國風正,能興國安邦。一個家族要繁榮,一個社會要進步,一個國家要興盛,需要一個一個的家風積極發揮正能量,並聚合成一股民族的力量,澤被世世代代,造福神州大地。在此,我呼籲,真誠地希望大家都來關注家風建設,爲國家、社會鋪就萬千多彩祥雲、留下滿地溫馨花香。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zuoweizaiti/htzw/1335721.html

  • 標籤: 故事 家風 工匠精神作文精選5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最美家風故事徵文(精選9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最美家風故事徵文(精選9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