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教學設計(精選4篇)作文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教學設計(精選4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6.47W 次

篇一: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教學設計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教學設計(精選4篇)

教學目的

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抓住關鍵字詞,體會詩人的情感,感悟意境;

2、誦讀古詩,在品詞析句中感受古詩詞的藝術魅力;

3、組詩拓展,提高學生古詩積累和審美情趣水平。

教學重點:逐字逐句理解詩的意思,邊讀邊想象詩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品詞析句與組詩拓展結合,提過學生古詩積累和審美水平。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走進詩詞,瞭解詩人

師:唐、宋是我們中華歷史上文化最爲繁榮的兩個時代,無數的詩人就像夏夜的繁星,各自閃耀着奪目的光芒,今天,我們走進南宋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一起走進陸游那顆憂國憂民的心。

板書 宋 陸游

你對陸游有哪些瞭解?

生:1、2

師:(課件)說的真好,對陸游瞭解很是透徹。他雖然他生活在詞最爲盛行的宋朝,但他最大的成就卻是詩,在他兩歲時,北宋就被金滅亡了,面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他立志“一寸丹心唯報國”,一生主張抗金,爲民請命。1192年,68歲的陸游罷官回老家已經四年了,但平靜的村居生活並沒有讓老人的心平靜下來,他心繫淪陷區的骨肉同胞,憂憤難當,寫下了許多感人的詩篇。他同我們熟知的抗金英雄岳飛、愛國詩人辛棄疾都是一個時代的人。下面,我們一起走進他,走進他的這首在他68歲時寫的詩。

板書課題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二、創設情境,明意悟情

(一)、因義停頓,讀好詩題

1、劃分題目的節奏

師:這首詩的題目比較長,憑感覺,你認爲這個題目該怎麼讀?

生: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師:爲什麼這麼讀?

生:你們看,這個“曉”是天亮的意思。時間是秋天的後半夜,將要天亮的時候,陸游走出籬笆做成的門,告訴我們寫這首詩的地點,迎着習習的涼風深有感慨寫了作者做了什麼。

師:太棒了,根據意思我們可以劃停頓。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題

生: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2、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師;我們看這個“感”字,誰能根據題目中感的意思,爲這個字組個詞

生:感想、感觸、感受

師:古有“傷春悲秋”之說,1192年,在這個特定的秋夜,68歲的陸游要表達什麼感情呢,請用含有“涼”的詞語來回答我的問題

生:淒涼、悲涼 、蒼涼 生隨機寫到黑板上

師:每一首感人的詩背後都有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到底是什麼讓作者感到悲涼又淒涼呢?我們來看這首詩。

1、學古詩離不開一個“讀”字,請同學們放開聲音讀課文,多讀幾遍,讀準每一個字音,把這首詩讀順爲止。

2生:自由練習

3、挑人讀

師:這位同學字正腔圓,讀得非常準確,誰還想讀一讀?

4、齊讀 讀出節奏,讀出韻律

(二)、學習前兩句

1、理解“河”與“嶽”

師:通常有哪些方法瞭解詩意

生:時代背景 註釋 插圖

師:大家來看第一句(看課件),根據註釋,你們說“河”指哪條河?(剛纔在讀古詩時,我們已經知道“三萬裏河”指的是)

生:黃河

師:黃河氣勢雄壯,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所以我們稱黃河爲母親河,對黃河的歌頌,也就是對我們偉大民族的歌頌。

2、拓展知識

師:(看課件)第二句中我們來看這個“嶽”字,通過看他的字形,你發現它指什麼呢?

生:指山

師:在本文中,這個嶽指的是西嶽華山

師:在我們中國的名山大川中,五嶽佔有重要的地位,那你知道五嶽都指哪幾座山嗎

生: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師:華山以險峻著稱,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3、理解“三萬裏”和“五千仞”

師:詩中是如何體現黃河之長,華山之高呢?!

生:三萬裏和五千仞這兩個數詞

師:我們以前學過詩句中哪句也出現過這樣的數字呢?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 (白髮三千丈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等等。)

師:這句是寫的是廬山瀑布,那廬山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那麼長嗎?

生:不是,是誇張的說法,是說廬山瀑布很長很長。

師:那這句(指本詩)

生:三萬裏河、五千仞嶽也不是實指,是用虛指的手法寫出黃河很長,很長,奔騰萬里;華山很高很高,直插雲霄。

師:這裏的“仞”是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大約是1.8米左右。根據提示我們就可以感知,華山何其高。

4、整理整句詩的意思

師:和你的同桌互相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生:黃河滾滾東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嶽華山高聳,直插雲霄。

5、指導朗讀,體會作者心情

師:同學們看(播放風光片)這就是浩蕩的黃河,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黃河是怎樣的氣勢?誰來讀讀第一行。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這黃河是怎樣的雄渾?我們一起來讀

師:(播放華山風光片),這就是壁立千仞的華山,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這華山是怎樣的險峻?一起來讀。

師:(看課件)表面上作者運用了____的手法,描繪了黃河奔騰咆哮流入大海的壯觀,又描繪了華山直插雲霄的雄偉,似乎爲壯麗山河感到自豪。而今山河還在,國家卻已破碎,那曾經引以自豪的黃河,那曾經引以驕傲的華山卻成了金兵佔領之地!黃河在哭泣,華山在悲泣!看似寫景,但寓悲涼、傷感、痛苦之情。體會詩人的這種種複雜心情,齊讀。

(三)、學習後兩句詩

師:宋朝的壯麗河山,被金人佔領了,淪陷在金人佔領地區的百姓們,又過着怎樣的生活呢?齊讀後兩句。

1、理解一個妙筆生花的“遺”字

師:(課件出示)誰告訴我遺民指什麼?

生:淪陷在金人佔領地區的宋朝百姓

師:結合課件談背景(靖康之難 版圖)

2、理解胡塵

師:(看課件)胡塵是指什麼呢。註釋⑥告訴我們是淪陷區的風沙,只是如此嗎?在金兵戰馬嗒嗒的踐踏聲中,你彷彿看見了一幕幕怎樣的場景?(播音樂)

生:在古戰場中人喊馬嘶,硝煙四起,哀聲遍野,生靈塗炭

生:婦女在流淚,北宋的遺民在流淚啊……

板書 淚

師:這是 痛失親人之淚

國破家亡之淚

流離失所之淚

盼望南宋軍隊解救他們之淚

3、通過“望”和“又”字來理解

師:他們盼望的南宋軍隊解救他們了嗎?

生:沒有

師:你從哪裏體會到的?

生:又

師:南望王師又一年啊,這個“望”字能組成什麼詞呢?

生:希望,盼望,渴望,失望,絕望

師:他們希望擺脫金人的統治,他們盼望宋朝軍隊早日解救他們,他們渴望與親人團聚。同學們,你們可知道這“又一年”是多少年嗎,從1127年到1192年,65年啊,780個月,2萬多個日日夜夜啊,中原地區的人們都在苦盼着王師。陸游也從一個3歲的孩童變成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們失望,仍然盼望,直至絕望。

板書 望

真是——齊讀後兩句

4、整理整句詩的意思

師:和你的同桌互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生:淪陷區的百姓在金人的鐵蹄下痛苦呻吟,他們的淚水已經流乾了,他們多麼想回到祖國的懷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師北伐,年年都註定失望。

5、回顧全詩,指導朗讀,讀懂詩人

師:秋天的黎明,推開籬笆門,涼風襲來,想到同胞們苦難的生活,頓時老淚縱橫,不禁吟誦到:背誦全詩

師評價:悲涼之感油然而生。同學們,這位滿腔愛國之情的老人,遠望“壯美河山已不再”,想想“苦盼王師終不來”。自己報國無門,滿心哀怨,滿心無耐都化作了這慨然長嘆:

指題目,再看題目中的這個“涼”字,你感受到什麼?

生:家園被佔、百姓流離失所的淒涼……

生:曾經報國志,卻受到萬般阻撓,即將終老,願望還詩中不得實現的悲涼……

師:看來你們讀懂了這首詩,也讀懂了詩人。

三、古詩對比,激發情感

師:古詩學到這裏,你覺得遺民的“遺”僅僅是“遺留”的意思嗎?

生:遺忘 遺棄

師:是誰早早的遺忘了他們?無情地拋棄了他們?

生:王師

師:那遺民們苦苦盼望卻始終不來的王師到底在做什麼呢?

宋朝的詩人林升在《題臨安邸》一詩中給了我們回答——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看課件)

他們在尋歡作樂,醉生夢死!他們醉眼迷離,哪裏看得見遺民的淚啊!

四、拓展組詩,積累實踐

(一)組詩拓展

師:陸游寫詩六十年創作了近一萬首詩,他終生處在金兵統治的年代,其中愛國詩就佔了近80%,你都知道哪些?

生:生說完,老師出示課件

師:英雄所見略同。我跟你一樣感慨於陸遊的愛國主義豪情。

(1)陸游和遺民們一樣,天天盼,夜夜盼,52歲時寫下了這樣的詩:

1177年陸游52歲作的《關山月》:“中原干戈古已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度今宵垂淚痕。”

(2)從52歲盼到62歲,他寫下了這樣的詩:

1186年陸游62歲作的《書憤》:“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3)秋風習習,夜不能寐,恨江山落於他人之手。陸游望眼欲穿,盼到了68歲:

1192年詩人68歲作的《秋夜將曉出籬門涼有感》。

(4)同年十一月,陸游病倒在牀,在詩中這樣寫道:

1192年陸游68歲作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師:這些詩分別是詩人在中原淪陷後50年、60年、66年寫的,我們從這些具體數字中可以感受詩人一生關注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的偉大精神。

(5)直到陸游臨死時,中原淪陷83後,他也沒能看到王師的影子,他含恨寫下了絕筆詩《示兒》:

1210年詩人85歲作的絕筆詩《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真是“筆落驚風雨,詩言家國情”。

師:(課件)周恩來總理說:宋詩陸游第一人。陸游的愛國性很突出,陸游不是爲個人而憂傷,他憂的是國家、民族,他是個有骨氣的愛國詩人。

(二)、歷數英雄,抒發情懷

師:強敵的入侵,面對淪陷的家園,面對人民的悲泣,一位位愛國志士站起來了。

組圖:

1、邊塞詩人王昌齡,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詩聖杜甫的憂國憂民。

3、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

4、南宋岳飛、辛棄疾、文天祥都是既能上陣殺敵,又能以筆爲利器,用詩詞宣揚愛國情,報國志的人物。

5、林則徐的虎門銷煙,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願的精神。

師:他們和他們的家國情懷及他們的不朽詩篇一同流芳百世,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6、毛澤東書寫的《七律 長征》告訴我們,不僅僅上陣殺敵是報國,百折不撓,樂觀向上,不怕苦,不怕累,自強不息也是家國情懷的體現。

7、我們的習近平總書記提及的家國情懷,告訴我們——在和平年代,家國情懷就是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3)、家國情懷·少年說

(看課件)生:結合生活實際說

(四)、總結讀古詩詞的方法 (看課件)

(五)、自選作業,分級練習:(看課件)

1、快樂級:背誦詩文 書寫書籤

2、挑戰級:背誦拓展詩中一首

辦一張愛國爲主題的古詩詞手抄報

3、王者級:背誦拓展詩中兩首

做一次愛國的古詩詞交流

板書設計: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淚望

生相機板書 1、悲涼悲憤

2、愛國

篇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理解詩的意思,邊讀邊想象古詩描寫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懷。

[學習過程]

一、直接導入,認識作者,理解詩題。

1.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詩人——陸游。(板書:陸游)

2.陸游簡介。

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一生創作讀歌很多,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熱情。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寫的一首詩。(教師板書詩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4.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詩題,注意朗讀節奏。

5.題目意思:在這秋風習習的清晨,詩人有心事,他輾轉反側睡不着,起牀走出籬門,迎着涼風,寫下了這首詩。

設計意圖:

理解題目,針對課題質疑,設置懸念,走入文本的學習。

二、讀通全詩,初悟詩語形象美。

1.下面請同學們讀讀這首詩,注意把字音讀準,如果能把詩的節奏和韻律也讀出來,就更好了。

2.指多名學生讀。

3.齊讀整首詩。

設計意圖:

只有讀準古詩,才能更好地學習古詩的意思。

三、理解古詩意思。

1.師:同學們,現在你知道在這漫漫長夜,詩人爲什麼睡不着了吧!他在想什麼呢?

2.學生根據註釋、聯繫上下文等方式理解古詩意思。(先自學,再交流)

3.學生彙報: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雲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設計意圖:

讓學生自己理解古詩意思,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品悟詩情。

1.前兩句: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

(1)師:詩人筆下的黃河、華山是怎樣的呢?你是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的?生自由讀前兩句詩,邊讀邊想。

(2)指名學生說黃河、華山給自己的感受,分別是從哪些詞中感受到的?(三萬裏、五千仞、上摩天)講解:“摩”,說說在哪些地方見過這個字,講解“摩”的字義,擴詞。

(3)師:想想黃河真的是三萬裏那麼長,華山真的是五千仞那麼高嗎?這裏詩人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呢?(生回答誇張)

師:這是古詩中常見的寫法,是一種誇張的修辭手法,也是一種虛指,這種虛指方法的運用,讓黃河與華山的豪邁氣勢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誰能不慨嘆這河山的壯美呢!(板書:壯美河山)讓我們再讀一讀這兩句,讀出心中的讚美,讀出黃河和華山的氣勢。

(4)學生多次讀,指導學生讀出氣勢。

(5)我們一起看一看這奔騰不息的黃河,巍峨高聳的華山,看完以後說說你的感受。(播放一組畫面)

(6)學生彙報,帶着你的感受再來讀前兩句詩。

設計意圖:

抓住“三萬裏”“五千仞”“上摩天”體會祖國的壯麗河山。

2.後兩句: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1)出示時代背景:公元1126年,當時陸游只有2歲,金兵南下,宋徽宗和宋欽宗被俘,汴州被佔,北宋從此滅亡。康王趙構躲過這場劫難,逃到了杭州,建立小朝廷,稱爲南宋。趙構軟弱無能,不肯收復中原,不顧中原百姓的苦難生活,只顧每天飲酒作樂。

(2)師:陸游2歲時,奔騰的黃河,巍峨的華山……大片的中原領土淪陷敵手(板書:淪陷),陸游68歲時寫下了這首詩。當你瞭解了這段歷史,你覺得南宋的統治者會去收復這壯麗河山嗎?(不會!)師:現在當你再讀到這兩句詩的時候,心裏有什麼感想?生:很悲憤,祖國的山河被金兵侵佔了,而當權者卻不思收復。

(3)同學們,現在你們知道詩人爲什麼要寫黃河、華山了吧?詩人是在借景抒情,借景物抒發了自己的憂國情懷。(板書:憂國)

(4)師:詩人想到了祖國的山河,還想到了誰?生:遺民。

師:遺民是指在金統治地區的原宋朝百姓。

(5)北宋的遺民在流淚……這一滴滴的淚是怎樣的淚啊?(板書:淚)生:是失去親人、失去家園、失去祖國的淚,是不甘心任人宰割的淚。

師:這一滴滴淚,怎不讓詩人陸游爲遺民的命運擔憂!(板書:憂民)

(6)同學們,此時不僅是遺民在流淚,詩人在流淚,我們的心也在流淚,請再讀: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7)總結:黃河向大海悲泣,華山向蒼天哭訴,遺民在向南宋朝廷軍隊哭訴。請再讀古詩。

設計意圖:

補充資料,體會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

五、昇華情感,拓展閱讀。

1.師:是呀,山河在望,詩人在望,老百姓在望,他們多麼希望南宋的軍隊能來解救他們呀!可一年過去了——生讀:南望王師又一年!(板書:望)

2.“又”說明了什麼?

生:不止一年,一年又一年,一直在苦苦盼望着。(板書:又一年)

3.補充資料:陸游53歲作《關山月》;61歲作《書憤》;67歲作《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68歲作《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85歲作絕筆詩《示兒》,你能從這些具體數字中感受到什麼呢?(陸游一生都在關注着國家的命運,他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4.整整一輩子的盼望,你看出詩人有一顆怎樣的心?生:憂國憂民之心!

5.師:說得真好,秋夜漫漫,詩人站在籬門外,想起國家,想起人民,他心中感慨萬分,他怎麼睡得着呢?

6.有感情地誦讀全詩。

設計意圖:

補充作者寫的其他古詩,進一步感受作者是愛國詩人,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古詩閱讀量。

[板書設計]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憂國 憂民

壯麗河山 遺民

淪陷 淚、望(又一年)

篇三: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教學設計

第三課時

環節一、談話導入,渲染氣氛。

師:唐宋,是我們中華歷史上文化最爲繁榮的兩個時代,無數的詩人就像夏夜的繁星,各自閃耀着奪目的光芒,今天,讓我們走進南宋這個戰火紛飛的時代,一起走進詩人陸游的心靈,去感受他的情懷。

板書:宋 陸游

師:陸游,一位我們並不陌生的詩人。誰能用一句話簡單介紹他?

(生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簡答)

師:他是“南宋四大詩人”之一,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他年少的時候就立下“馬上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志願。他不僅成爲南宋一代詩人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今天,讓我們來學習他的一首詩歌,一起感受他在68歲寫下這首詩的情懷。來,一齊來把課題讀一遍。

生:齊讀課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指導學生將課題讀通讀順

師:誰來說說課題的意思? 糾正學生的錯誤之處

師:題目中的關鍵詞是哪個呢?爲什麼?

生:感

師:“感”是什麼意思?

生:感想、感受、感慨。

師:從課題中,你知道詩人感受到了什麼呢?哪個字告訴了你?

生:涼 感受到清涼

師:詩人僅僅只是感受到秋日的清涼嗎?來,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來學習這首古詩。

環節二:初讀詩歌,感受音韻之美。

師:課前大家已經進行了預習,誰來讀讀這首詩?

生: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師:讀的不錯,我們常說古典詩歌具有一種音律、節奏美,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詩歌,力求將這首詩讀通、讀順,並把詩歌的節奏美、音律美讀出來。

生:自由讀詩歌。

師:好,相信同學們已做好充足的準備,現在我想請男生出來讀讀這首詩。

師:有一種豪壯的美感。誰來試着說說詩歌的大意呢?(用自己的話說,自己怎麼理解的就怎麼說……)同學們,這短短的28個字就描述了詩人這麼豐富的內心情感!全班再讀。

環節三:品讀詩歌,體會作者的心。

師:詩歌不僅有音律美,更重要的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一切情語皆心語。詩人還將自己的情懷寄託在一些景物中,那麼,在這首詩中作者寫了哪些景物呢?

生:作者描寫了“三萬裏河”和“五千仞嶽”這兩樣景物。

師:我們一齊來把這兩句詩讀一下。

師:誰來說說“三萬裏河”指的是什麼?提示 往東入海。

生:指的是黃河。

師: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發源於我國青海省,由西往東,最後在山東注入渤海。

師:三萬裏是真實的數字嗎?

生:不是,是突出了黃河的長。

師:僅僅是長嗎?你還可用哪些詞、句來形容黃河呢?

生:我可用“氣勢磅礴、一瀉千里、驚濤駭浪、波濤洶涌”等詞語來形容。

九曲黃河萬里沙……黃河遠上白雲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師:說得很好,你很善於積累,我眼前彷彿浮現了黃河挾風帶雨捲起萬里沙的磅礴氣勢,一起來把黃河的這種氣勢讀出來。“三萬裏河東入海”。

師:“五千仞嶽”呢?“嶽”指的是什麼?高山,西嶽華山。“仞”是什麼意思長度單位,七、八尺爲“仞”;“五千仞嶽”說明了華山怎樣?(高)高到哪種程度(上摩天,直入雲天)你能用哪些詞、句來形容華山?

師:直插雲霄、聳入雲天、高聳入雲……白居易——東窗對華山,三峯碧參差……來,帶着你們的感受再來讀讀這兩行詩。此時此刻,你感受到了什麼?(祖國山河壯麗)板書:壯麗河山

師:祖國河山如此壯麗,你的心裏涌起一股怎樣的情懷?

生:高興、激動、自豪、興奮

師:帶着這種心情來讀一遍(讓每個發言的學生讀)。

師:你們琅琅的讀書聲讓我感受到了你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是啊,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怎不令人留戀、沉醉、自豪?讓我們帶着這種難以言狀的自豪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齊讀)

師:不要停,把這首詩讀完。

師:讀完後兩句,你又感受到詩人心中有着一種怎樣的心情?(悲涼、悲傷)你是從哪些字眼體會出來的?

生:從“淚”字體會到的。

師:“淚”流到了哪種程度?(盡)淚流完了,哭出的是血、是痛,這是何等的傷心欲絕,痛斷肝腸啊!

同學們,祖國河山如此壯麗美好,我們的詩人心中應該是無比的自豪、興奮纔是啊!可是詩人的心卻爲何如此的悲傷呢?是什麼讓他心痛如斯啊?

生:這些美好的河山被敵人佔領了。

師:你是從詩歌哪裏知道的?(胡塵)

師:“胡塵”指的什麼?(結合王昌齡的《出塞》“不教胡馬度陰山”)胡就是金兵,“胡塵”指的是灰塵嗎?(不是)是什麼呢?

生:是金人馬蹄濺起的灰塵。

師:僅僅是馬塵嗎?金人只是在那裏賽馬麼?到底是指什麼?

生:指金人殘暴的統治,對中原百姓殘酷的鎮壓……

師:此時此刻,你的腦海中浮現了什麼樣的畫面?你彷彿看到金兵在幹些什麼?(生想象金兵橫行的畫面。)

師:倒在馬蹄之下的都是?(生:遺民)有哪些人呢?

生:有老人、婦女、兒童等

師:他們在金兵的鐵蹄下幹什麼?流淚,流到了哪種程度?那滴滴淚是什麼淚?

生:是血淚,是痛苦的淚、(憤怒、期盼……)!

師:金兵橫行,遺民淚盡,國破家亡,生靈塗炭,這是何等的(淒涼)啊!

板書:淒涼 但是他們絕望了嗎?(沒有)他們每天每夜、每時每刻仍然(讀)——南望王師又一年。

師:他們“望”的是什麼?

生:期望王師趕走侵略者,收復失地。

師:是啊!侵略者鐵蹄濺起的塵土,卻擋不住遺民們期望的目光,僅僅是期望嗎?是苦苦地乞望,僅僅是遺民在乞望嗎?(生:還有我們的詩人,還有許許多多正直有愛國心的人。)

師:他們苦苦地乞望着,盼啊!盼!讀 ——南望王師又一年。

師:又一年是多少年?是一年嗎?(一年又一年)

師:當時金兵佔領中原已經長達這65年之久,又一年,是整整65年吶,780個月,23739個日日夜夜啊!他們(引讀):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齊讀)

師:一年過去了,讀。

師:5年過去了。——(讀)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師:10年過去了。——(讀)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師:65年過去了。——(讀)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師:同學們,他們的盼、他們的望,實現了嗎?他們渴望的王師來了嗎?他們期待的南宋君臣到底在幹些什麼?

我們一起再看到這一首詩《題臨安邸》

生(讀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師:汴州——汴梁曾經是北宋的都城,是當時歷史上最發達、最繁榮的一個城市。北宋畫家張擇端曾以《清明上河圖》生動地再現了汴梁的繁華與富裕:風景如畫、街道縱橫、店鋪林立、人來人往……但是這一切從城門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從北宋的最後兩個皇帝被俘成爲階下囚起就不復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蕭條,人民流離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淪陷了,可是那些達官貴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他們過上了暖風襲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師:這裏的遊人是誰?他們在幹些什麼?

生:遊人指的是南宋的統治者們,他們花天酒地,終日沉醉在鶯歌燕舞中,根本把中原大地的百姓忘得一乾二淨了。你們可知(引讀:遺民淚盡……)

你們的行爲讓遺民們內心是何等的(悲涼)啊?

師引讀:那令人心涼的南宋權貴們,你們到底在幹些什麼?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那讓人悲涼的南宋權貴們,你們到底要幹些什麼?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師:此時此刻,遺民們對王師儘管還存着期望,但是一年兩年,甚至八十年的苦難中,得到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年又一年的(失望),失望啊!再讀(後兩句)

師:是啊!奸臣當道,小人橫行,多少英雄報國無門,壯志難酬,嶽武穆含恨風波亭,韓世忠終老洞庭湖。但是,他們絕望了嗎?他們抗戰到底的信念動搖了嗎?

生:沒有。

師:儘管南宋君昏臣庸,但詩人那對祖國的熱愛,那報國的赤子之心至死不渝,他在臨終之際,留下一紙遺囑《示兒》,讀(《示兒》內容)

師:此時此刻,你一定深深地被詩人的心詩人的情所震撼了,你深切地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懷?(憂國憂民)

師:陸游最終帶着滿腔的遺憾離開人世,但是他那憂國憂民的情懷、那對祖國無限的熱愛,那一字一句始終縈繞在我們心頭。讀——《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師:詩人那份對祖國至死未渝的愛,那拳拳愛國心,永遠銘刻在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心頭。讀——《示兒》

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面對強敵的入侵,面對淪陷的家園,面對人民的悲泣,一位位愛國志士站出來了,杜甫憂心如焚,陸游更是臨終遺囑;一個個民族英雄誕生了,岳飛就是南宋歷史上一位最著名的愛國將領、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蹟連同他的千古絕唱《滿江紅》,一同流芳百世,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來,讓我們一起激情背誦這首《滿江紅》!

師:就讓我們在激昂的古詩誦讀中結束今天的這一課吧!

板書設計:

篇四: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教學設計

一、整體通讀,把握詩境

1.播放黃河、華山的圖片,請同學們談談看了圖片之後的感受。(雄偉、壯觀……)身爲中國人,你感到?(民族自豪感)

2.介紹作者陸游及寫作背景。

3.指名朗讀古詩,聽聽是否讀得既準確又通順。

4.全班齊讀古詩。

二、分步解讀,品悟詩情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讀後藉助課文註釋,試着說說詩的大概意思。

2.指名朗讀《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讀後說說題目的意思。

3.指名說說詩的大意,隨機指導理解“三萬裏河”和“五千仞嶽”的虛指寫法。

4.疏通詩義後追問:

①這裏的“胡塵”,寫出的難道僅僅是金兵戰馬所揚起的塵土嗎?

②聽音效展開想象:在金兵戰馬嗒嗒的踐踏聲中,你彷彿看到了一幕幕怎樣的場景?

③哀聲遍野,生靈塗炭。老人在流淚,小孩在流淚,婦女在流淚,北宋的遺民在流淚啊!(板書:淚)這滴滴流淌的是怎樣的淚啊?

④金兵橫行,遺民淚盡,國破家亡,生靈塗炭,這是何等淒涼、何等悲慘的生活呀!當你面對這一切的時候,你的心情是什麼樣的?請你懷着這樣的心情讀讀這首詩吧!

5.參讀陸游的《示兒》,深化感悟。

①“南望王師又一年”,你可知道,這“又一年”是多少年嗎?詩人陸游寫這首詩的時候,中原已經淪陷整整65年了。同學們,65年啊,780個月啊,23725個日日夜夜呀!——引讀“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②又一個十年過去了,遺民們苦苦盼望的南宋王師來了沒有呢?背誦陸游的《示兒》,南宋王師盼到沒有,你是從哪兒體會到的?(但悲不見九州同)此時此刻,你還體會到了什麼?

③古詩讀到這裏,你覺得“遺民”的“遺”僅僅是“遺留”的意思嗎?(遺忘、遺棄)是誰早早地遺忘了他們?是誰無情地遺棄了他們?

三、整體參讀,體察詩蘊

1.杭州的權貴們在歌與酒的沉醉中昏昏度日,中原的百姓們卻在金兵的鐵蹄下苦苦期盼、度日如年——學生齊讀《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迎涼有感的背後,是詩人一顆怎樣的心在跳動啊?

2.面對醉生夢死的南宋權貴,面對水深火熱的北宋遺民,面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你想對誰說些什麼?(自由選擇,自由練筆。暢談體會,隨機點評。)

3.沉淪的是無道昏君,墮落的是無恥佞臣。(課件播放MTV《滿江紅》)面對破碎的河山,面對苦盼的人民,抗金名將岳飛喊出了“盡忠報國、還我河山”的豪言壯語。

四、拓展活動

1.面對終日尋歡作樂、醉生夢死的南宋權貴們,你想說什麼?

面對侵略者鐵蹄下苦苦掙扎、度日如年的百姓,你想說些什麼呢?

面對壯志難酬、憂國憂民的詩人陸游,你又想說些什麼呢?

你想對誰說些什麼?選擇一處,把你最想說的話寫下來。(小練筆)

2.積累古詩。《春望》《出塞》《題臨安邸》《示兒》《滿江紅》等。

篇五: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教學設計

一、複習故知,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從軍行》,在那奇麗壯闊的邊塞風光中,感受到了戍邊將士誓死破敵的決心和愛國熱情。現在,讓我們再一次背誦這首詩,體會將士們的英雄氣概和豪情壯志。

2.接下來我們要來學習另外一首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背景。

1.(出示資料)瞭解詩人陸游。

2.齊讀古詩,結合註釋初步理解內容。

3.這首詩的詩題很長,它告訴我們哪些信息呢?(時間:秋夜將曉。地點:籬門外。事情:迎涼有感——一陣涼風吹來,心中產生一陣傷感。)所以簡單來說,題目交代了這首詩的(創作背景)。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首詩的前兩句寫了什麼景?(漫長的黃河向東流入大海,巍峨的華山直上雲天。)從句式上看,你發現這兩句詩有什麼特點?(句式一致。)這種修辭手法就叫(對偶)。除此之外,這兩句詩還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誇張)

2.這兩句詩寫了奇偉壯麗的山河,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的美麗。然而,如此大好河山,卻淪於敵手,於是詩人筆鋒一轉,寫下(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結合註釋,說說你的理解。(宋朝遺民對着這樣的河山也只能傷心欲絕,滿懷希望地望着南方,盼望南宋朝廷的軍隊收復失地,如此一年又一年。)

3.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人民的傷心欲絕?(淚盡)大好河山,沃土千里,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然而,他們的願望卻一次次落空,這是多麼令人心碎啊!

4.自由讀詩,體會其中的情感,並背誦全詩。

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1.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兩首詩,一首寫了戍邊將士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另一首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現在,我們來學習最後一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看看這首詩又寫了什麼,表達了什麼情感吧。(板書課題)

2.(出示資料)瞭解詩人杜甫。

3.瞭解本詩的創作背景。

(出示:《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於763年春天。755年,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反叛,史稱“安史之亂”。763年,“安史之亂”結束。流落梓州、過着漂泊生活的杜甫聽到叛亂已平的消息,想到終於可以返回日思夜想的家鄉,不禁滿懷欣喜。於是,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名作。)

4.反覆誦讀,感悟詩情。

(1)感悟“悲喜交集”。

由於“安史之亂”,杜甫被迫流落他鄉,艱苦備嚐。而這時突然傳來捷報,詩人回想自己漂泊辛苦和黎民疾苦,不禁“涕淚滿衣裳”,這是喜極而泣、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現。讓我們試着體會這種情感,再讀詩歌。

(2)探尋“喜欲狂”。

師:詩人的“喜欲狂”表現在哪裏?

生1:他“漫卷詩書”,胡亂地將書籍一卷,再也無心伏案讀書了。

師:杜甫是一位“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讀書人,這麼愛讀書的人現在竟無心讀書了,這是多麼反常的舉動啊。從他這種反常的表現中,能感受到詩人的“喜欲狂”。

生2:從“放歌”“縱酒”,也可以看出他“喜欲狂”。

師:杜甫當時已經52歲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既要盡情歌唱,又要開懷暢飲,真是“喜欲狂”呀!

師:詩人是爲何事、何人而“喜”呢?

生1:他爲戰爭結束了,官軍收復了河南河北而喜。

生2:他爲老百姓終於可以過上安定的生活而喜。

師:他爲戰亂平息、國家安定而喜;他爲老百姓不再流離失所,終於可以安居樂業而喜。在這“喜”中包含着他濃濃的愛國之情和憂國憂民之情。

五、小結。

通過學習這三首古詩,我們看到了古代邊關的烽煙四起,感受到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體會到了詩人悲喜交集的複雜情感。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czxz/zhongkao/1276586.html

  • 標籤: 將曉出 秋夜 教學 有感 門迎涼 小學作文教學設計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教學設計(精選4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教學設計(精選4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