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精選12篇)作文

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精選12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6.68W 次

篇一: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

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精選12篇)

今天的學習內容我想可以概括爲“百善孝爲先”。孝悌是人的自我生命的覺醒。只有生命的覺醒,人才會產生那份“仁”情,纔會對父母,對兄弟姐妹充滿愛,進而擴大到對社會,對他人的愛心和同情心。也只有這樣,人才能在社會上立足。簡言之,看一個人的本質可以看他是否孝悌。

母親兄弟姐妹六人,是個大家族。父親兄弟姐妹三人,家族不大。我和老公都非常喜歡媽媽的家族。喜歡並不是因爲人多熱鬧,而是這個家族充滿了人情味,用有子的話就是有“仁情”。

外公外婆都長壽,外公活到94歲,外婆活到99歲。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生病療養,小舅一家、遺孀大舅媽和我的母親都給予兩位老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愛。

那時,每個星期天我都會載着母親帶着兒子去看望老人,給老人帶些牛奶糕點,給舅舅舅媽捎去葷菜。到了那,我們和諧分工:我幫着舅舅舅媽準備飯菜;母親給老人洗洗頭髮,剪剪指甲,洗曬被子;兒子陪着老人說說話,接受他們的愛撫。那樣的畫面即使不復存在三四年了,如今想來還是那麼溫馨。有時,外婆住院了,母親讓舅舅舅媽安心在家種地,照看牲口,她和小姨承擔起了陪護工作。上午,等小姨來到醫院後,她就回家買菜做飯,再送去醫院。到了晚上,她總是以自己的身體更健康爲由將小姨趕回家。輪到禮拜天,媽媽就給小姨放假,她在醫院專心陪護,由我做飯送飯……那樣的日子有點忙碌。當時我年輕不懂事,有時會抱怨,但是至今想來,忙碌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所謂的值得不僅僅是換來週日離開時舅舅舅媽往我車裏塞雞蛋蔬菜,也不是外婆笑着誇我能在冬天變出甜糯的豌豆,而是我們三口之家在不知不覺中被染得也特有人情味了。

“仁”情是人活在這世界上的一個基礎,一個根本。心中有愛,將愛如陽光播灑,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意義!

篇二: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

今日這則《論語》讓我認識到要做一名通達的好老師。

要努力做一名品質正直的好老師。作爲老師,學生會努力地去模仿我們,也會按照我們所設定的計劃、安排去成爲一個優秀的人。因此,老師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着學生,感染着學生,並觸動着學生朝着既定的目標砥礪前行。一個擁有好品質的老師,也一定會培養出一些奮進、品學兼優的學生,我們在平時的教育中,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身正,去感染着學生。

努力做一名學會察言觀色的老師。老師無時無刻都在見證着學生的成長、成才。在學生成長之路上,我們要善於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行爲變化、認知變化,因爲這些潛移默化的改變會給我們的教育教學提供幫助,成爲我們教育的堅實基礎。

努力做一名謙恭待人的老師。這是我們的思想道德修養,是我們作爲老師德行的體現。我們的德行不僅體現在要把豐富而廣博的知識傳遞給學生,還要把我們的價值觀、人生理想、文化內涵浸潤在學生中,讓他們在不久的將來成爲更好的自我。

努力做一名有仁愛之心的老師。用我們的仁愛感染着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多給予困難的學生以照顧,用我們無微不至的愛去感化着他們,從而激勵着他們學習。施之以仁愛,我們必然也會得到仁愛的饋贈,世間的任何事物都是相輔相成的,只要我們心存感恩,心存善良、仁義,必將會擁有屬於我們自己的一片廣闊的天地!

篇三: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

關於第一次接觸《論語》的記憶,還停留在小學四年級時的每日課前背誦一則。那時的學習,只是簡單的朗讀和背誦,缺乏閱歷和思考的我,對於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更是一知半解。後來也總說着要學習,卻因爲種種藉口而拖延着。直到這次加入施校的《論語》百日學習羣,真有一種重新出發的感覺呢!

今年去了萬年小學,上下班路途實覺遙遠。開車途中打開語音,聆聽李修平老師的誦讀,那些年少時背誦的詩詞歌賦,被時光沖淡,停留在記憶的角落,因爲這樣的機緣再一次被含英咀華,郎朗在口時,頓覺感動。再一次細細品讀《論語》,這50分鐘的路程好像也不那麼漫長,變得有味了……

“吾十有五而致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小時候學到這句,便覺此話“暗藏功與名”,那時便在心中暗暗識記下。人在十五歲時有所自覺,立志於做學問,通過十五年的努力,經過了歷練,豐富了學歷,在三十歲時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能夠自立。想來慚愧,和聖賢相比,我似乎是“二十有五”才致於學。就好像是最近兩年,心中才有所自覺,心之所知我人生最嚮往的去處。大三大四時,我職業規劃當一位有情懷的老師。現在,作爲一名畢業兩年的年輕教師,我又時常感覺到知識經驗的匱乏。所以,我也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每日學習《論語》,研讀一份優秀教案,試着寫教學案例和反思,儘可能地豐富和成長自己,不說謊,不抱怨,盡己責,在經典浸潤下,遇見更好的自己!

篇四: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

“問於不能”、“問於寡”讓我想到了前一陣所學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說的都是對待學習要有謙虛的態度,要虛心向別人請教的問題。

學習中,時而覺得自己缺少這種謙虛的態度,不愛向別人請教,或是覺得面子的問題。其實,向別人請教是一種謙和嚴謹的學習態度,對待同樣的問題,我們每個人的思路不同、解決的辦法也不一樣,如果我們能夠敞開心扉地降低自己的姿態虛心向別人請教,會受益匪淺,頓時覺得面子問題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打開自己,敞開心扉,定會有所收穫的。我們會從別人的視角看到同一問題的不同思路、解決辦法,這無疑爲我們的思維提供更多的幫助,“橫看成嶺側成峯”善於接受別人的建議,會啓發我們的智慧,而這也是自我提升的過程。我們所請教之人並非一定是高於我們的人,那些沒有知識,沒有才能的人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的,他們的身上依舊有我們值得借鑑的地方,正所謂“人無完人”,我們應該善於發現這些人身上的閃光點,多與人接觸,這樣我們個體生命的社會屬性纔會得到滿足。

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多向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師請教,向他們請教教學問題、學生問題,更應該學習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們對待事業的盡心盡力,可能我們有時會感到倦怠,而他們卻總是克服困難,始終如一地堅守崗位,對每個學生盡心盡責,用心良苦。同時,我們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也同樣和我們的學生一起探討,或許我們在一起解決問題中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在平時的課堂中,我們會發現學生的思維有時很活躍,他們時而就會想出老師想不到的一些辦法和思路,所以即使我們是老師,也要虛心聆聽學生的建議和想法。

在生活中,我們應多向自己的父母請教,他們對待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他們處之泰然的爲人處世原則,都值得我去學習和借鑑。任何一個人都不是生而知之,都是學而知之,學然後之不足。所以,勤學、勤問、勤反思,讓我們的生活不光有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琴棋書畫詩酒花。

篇五: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

字面看上去似乎不適用於當今社會的這短短几句話,卻蘊含着君子人的追求:不恥下問的態度謙虛、“不知而不慍”的格局眼界以及萬物平等的人生願景。

對君子的要求是覺醒,覺醒的前提是學習,學習的內容並不是侷限的。我們自然可以向優秀的人學習,向滿腹經綸的人看齊,但也要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所評價的一個人的才能可能只是片面的,那就要懂得“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種謙遜不是點頭哈腰的虛僞,不是爲了生物性滿足的逢場作戲,而是一種“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的捫心自問,一種“三人行必有我師”的積極篤定,一種“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的坦誠真摯。人若能做到時刻謙虛低調,那他一定有着強大的自我約束能力。

從學《論語》到現在,給我影響最大的一句可能就是“人不知而不慍”了吧。今天這則論語中辛教授所講解的“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再一次將這種“有無”“虛實”和“自我存在”展現出來。天性敏感的我,總是缺乏了一種叫做“鈍感力”的神器,此前總會在乎別人的眼光,總會爲了沒有得到及時的反饋而敏感自責。其實,忽略也好,冒犯也罷,人總是無法左右他人的目光和看法的,那麼確實沒有必要爲了“有”或“無”而自尋煩惱。

正因爲君子有着向“不能”和“寡識”的人學習的勇氣,也正因爲君子有着每個人都可能被“知”與“不知”的坦然,才使得他能夠以平等的眼光看待這世間萬物。

我想,《論語》向我們勾勒的並不是哪一位具體的人,哪一段具體的歷史時期,而是一種值得追求探尋的共同理想和美好願景。讓我們知道,如何學習、如何覺醒、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影響世界。

篇六: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

[學會做儉法]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好像自古都是如此。過慣了富足的生活,對於常人來說就很難能夠居安思危。勤儉乃中華傳統美德,萬萬不能因爲我們國家高速發展,實現了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忽略了對這一美德的傳承。

我們要教育學生要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修養和內涵。我們總會說,現在的孩子怎麼跟我們那時候不一樣了呢?的確,我們現在所面對的這代人確實不同於任何時期是孩子們。他們出生在不愁溫飽的年代,他們成長在日益富足、國家各方面都在快速騰飛的時代,他們沒有我們兒時的那些吃穿的煩惱,而更多的是要放眼看世界的願望,我們社會的主要矛盾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那麼,就更應該要求這代人在享受前人打拼下來的成果之上,有勤儉的作風,有更強的拼搏精神,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社會的車輪才能向前轉動。

我們要教育學生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格局和勇氣。有人會說沒過過苦日子、窮日子,這代人就很難成大氣。其實不然,沒經歷過窮苦並應該不是這代人的損失,而應該成爲他們立身的更高臺階。他們要在瞭解歷史,學習歷史,感悟歷史的過程中懂得獨善其身的定力和勇氣,在感悟當今生活的過程中懂得兼濟天下的格局和眼光。

[學會做減法]

或許我們都會覺得做加法容易,做減法難吧。逛街看到一個漂亮的衣服可能不會過多的猶豫就買下,但一件幾年都不會用的東西怎麼也不捨得處理掉;辦公桌上的東西也總會越堆越多,很難冷靜地想想這個水杯我不需要其實可以不買了;唸書的時候,看到新出的練習冊就想着自己在它這本題海里傲遊那勤奮的身影,而忘了家裏還有一摞的題沒有完成;想到好不容易到了假期,給自己無頭無腦地安排了很多平時想做的事,開學前一想安排的多了,反

倒哪件事都沒做的酣暢……

我們總是不斷地給自己所謂“加碼”,但卻忽略了生活的本質。我們一定也有過今晚我少吃了一口的竊喜,我忍住不買那雙新鞋的自豪,我繁雜工作後懂得讓自己放鬆休息的滿足……其實生活很簡單,工作很輕鬆,快樂很容易,不必有那麼多的粉飾,我們也照樣能活得精彩。

篇七: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

孔子爲我們勾勒出了一個理想社會的美好畫面,即老者安享晚年,朋友彼此信任,少者感懷奮進的這樣一個完整和諧的一家人。與其說他將社會人歸類成這三者,其實反觀自己的家庭,也無一例外是由這樣三者構成的。

想想自己的長輩,我們是否能做到讓他們毫無顧慮地安享晚年了呢?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確是這樣的,家裏的老人才是我們的動力和奔頭。有了他們,家好像纔是完整的,我們也就有了拼搏的底氣。我年過八十的姥爺,現在仍然工作在工程一線指揮着他的那片“江山”,每天堅持鍛鍊,規律作息和飲食。有這樣一位不停下前行的腳步的長者作爲我的榜樣,我又怎能怠慢我的工作和生活呢?家裏的晚輩們每每工作上有了些小成績的時候,我們都第一時間分享給姥爺。能看到晚輩們在他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也都努力拼搏着,也許是他晚年最大的幸福吧!

想想自己的朋友,我們是否能做到彼此信任,堅定不移呢?在孔子看來,有志同道合的理想信念的人才是朋友,因此,得一摯友是怎樣的不容易啊。任何情感都需要經營,友情也不例外。要懂得把他人放在心上,可能我們偶爾的一個走心的關心,就會是朋友寒冬裏的那星點炭火。就像子路說的那樣“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多麼行俠仗義的情懷啊!

想想自己的晚輩,我們是否能做到嚴慈相濟,使其心生感懷呢?對晚輩的教與養要要懂得張弛有度,獎懲分明。並不是一味的溺愛討好式的教養方式是孩子們最喜歡和感激的,相反,只有對他們有要求,不斷地根據他們的發展水平幫助他們設立不同的人生目標,讓他們品嚐到收穫和進步的成就感,這種高級的獲得感纔是他們的成長中最需要的,最受益的,那還擔心他們不感懷我們嗎?

心得寫到這裏,發現這美好的社會離我遠又不遠,遠是因爲我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和進步的空間,不遠是因爲這三類家人正是人到中年的我們纔會擁有的寶貴財富,因爲,我們家裏有長輩是我們的底氣,有朋友是我們豪氣,有晚輩是我們的福氣。

篇八: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

今日這則《論語》再一次喚醒我作爲老師要淡泊名利,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顏回有“一簞食,一瓢飲”的淡泊自守,又有“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安貧樂道。追求內心的富足,既要追求自我內心的快樂,還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懷。

作爲老師,首先自己要做到內心充盈富足,不要去跟別人攀比物質條件的好壞,要有這樣一種意識:今日來之不易的物質生活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拼搏創造出來的。無論物質生活的好與壞,都要有一顆仁愛之心。有些人即使物質生活很貧瘠,但他們卻做出了很偉大的事蹟,這也讓我想到了今年七一勳章的獲得者張桂梅,在她的幫助下,2000多名女孩子圓夢理想大學。這麼多麼偉大的壯舉,又是多麼無私的付出啊!而有些人即使物質生活很富裕,卻缺少精神食糧的充斥,內心空虛,碌碌無爲。我覺得,一個好老師,就要思想富足。如何做到思想富足呢?不斷學習必不可少。暑假剛剛開始,覺得自己雖然可以放鬆一下了,但也要給自己制定一個有效的計劃。比如,希望這個假期自己可以把剛剛買完的書認真看完,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多積累、沉澱,還要爲下學期的班主任工作調整好心態。

作爲育人工作者,我們應該多鼓勵那些家庭條件雖差,但有志向,有理想,努力拼搏,自強不息的同學。他們現在的處境雖然差一些,但他們一定會通過知識、技能改變自己,改變家庭。在他們的身上,揹負着責任感與使命感,有時我不希望給這些孩子們太大的壓力,在行動上,希望用我的愛心去感化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讓他們覺得“有夢不覺人生寒”,在關愛下不斷成長,勇於擔當,把自己的理想化爲現實。

同時,也時刻告訴自己,不論自己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是一個機會。身處順境時,不以物喜,鼓勵自己之後仍要回歸到起點,不忘初心;身處逆境時,更要學會安慰自己,用心態戰勝一切,困難和挫折都是在考驗着我們的決心和毅力,一切逆境都會在人的主觀能動性下轉換爲我們心中所期。保持一顆平靜的內心,泰然看待生活的點點滴滴。

篇九: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記錄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這部作品,與我一點也不陌生,學生時代老師勸人寬容時告訴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教我們學習時常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等等,工作後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也常常引用孔子或《論語》中的經典語句教育自己的學生……

自從參加了施健校長組建的“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論語》百日線上學習羣,雖依然覺得自己見識淺薄,但在專家的講解和小夥伴的共讀、分享感悟之下,對《論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更深入的理解。

孔子在《論語·爲政》中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人近而立之年,我追問自己真的懂什麼叫“而立””了嗎?不知道其他人是怎樣,但自己之前就沒仔細思考——是那種“道理我也都聽過,但是不是真的明白知道,我自己也不清楚”的狀態。

青年的年齡上限一再被提高,畢淑敏認爲:“那都是上了年紀的人玩出的花樣,爲掩飾自己的衰老,便總說別人年輕。”瞧,作家總是清醒得可怕,羅曼·羅蘭也說:“大半的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上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變成自己的影子。以後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兒的時代所說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歡的,一天天地重複,而且重複的方式越來越機械,越來越脫腔走板……”

“三十而立”是孔子對當時自己三十歲時所達到人生狀態的自我評價,是指孔夫子在這個年紀做事合於禮,言行也都很得當,三十歲的時候就可以自立於世。讀書時課本內的解釋也差不多——“三十歲的人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自己應承受的責任,並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做老師好幾年了,依然普普通通,也曾羨慕過同學的年少有爲,但腦子裏很清醒地意識到:他們是付出了多少才擁有了多少,與其羨慕,不如努力。

今年接手了新的一年級,一切都是新的,朋友說我做得有聲有色,家長感謝地說着老師真負責,我僅僅只是做好自己而已。事業的規劃,在幾年的彎彎繞繞中被釐清了,我就只是向那走,走得磕磕絆絆也好,走得順順當當也罷,都不害怕,一個人成熟的本質,是瞭解到自己是人生唯一的責任人。不逃避不埋怨,不盲從他人,也不要老拿自己跟別人作比較,更不要把幸福寄託在他人身上,學會獨立思考,學會爲自己而活,明白幸福要靠自己親手創造。走自己的路,無愧於心,就足夠了。

告訴自己從現在起,你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要保證明天比今天更值得過!

篇十: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

仁,是真正的愛。當一個人有了真正的愛,也即有了自我的確立,代表着人生命的高度自覺,同時生命進入覺醒的圓滿狀態。

什麼是真正的愛?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是對人的愛,對生命的愛,包括對自己,對兄弟姊妹,以至於朋友而後擴大到人類。自己認爲,真正的愛也包括對其他有生命和無生命的萬物的愛,一條蚯蚓,一棵小草,一朵白雲,一張桌子……

一個擁有真正的愛的人,不會巧言令色。如果巧言令色,這個人就還沒有真正地確立起來,這個人還沒有進入生命的覺醒狀態,更談不上高度自覺。問問自己,有真正的愛嗎?沒有,遠遠沒有。剩飯剩菜是常有的事,如果真正有一對粒米一顆菜的愛,就不捨得浪費;有真正地愛每一個學生嗎?遠遠沒有,如果是真正的愛,就會盡自己一切的力量幫助孩子成長。

正因爲做不到,所以要修行。人生,刻刻修行時,處處修行地。

篇十一: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

曾子說:“有才能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知識廣博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有學問卻像沒有學問一樣,滿腹知識卻好像空無所有一樣,當別人以無禮的態度、行爲對待自己的時候也不計較。”這體現了求學與做人兩個方面。

當人擁有高度生命自覺之後,就不會以擁有什麼,或擁有別人所沒有的事物,覺得自己高高在上,比如把自己的知識或技能不計回報地教給他人,這樣的人胸懷寬廣,所以像無一樣,如虛一般。學問淵博,也會有不足之處,當遇到不懂之處時,虛心向他人請教,這纔是真正的謙遜,不是故意顯示自己的才能,不怕他人忽略自己,不跟人計較,內心就沒有恐懼,要見不賢而內自省,見不善而改之。

作爲教師,我們一直堅持終身學習,但終身學習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我們時刻踐行的理念,學然後知不足,虛心求教不是自己無能無知,而是對知識的進一步渴求,是對知識無涯的敬畏。保持清醒,謙虛謹慎,勤學善問,帶着“行則必至”的信心,堅定地走在生命覺醒的道路上,努力多一些,就可以少一些“我本來可以”的遺憾

篇十二: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

9月28日,孔子的誕辰紀念日,我有幸跟隨特級教師施健校長開啓《論語》百日線上學習活動,學習兩個多月以來,從一開始爲了完成學習任務,每天堅持誦讀原文,聆聽講解,撰寫心得,到後來成了一種自覺行爲,從而不斷地切己體察,不斷接受靈魂的洗禮,不斷追求內心的澄澈和寧靜。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們不要刻意追求物質的滿足,如果把幸福的支點建立在物質慾望的滿足上,那麼慾壑難填,永遠無法尋求內心的開心。作爲教師我們要不斷追求自己的教育技藝,修煉自己的才藝,但願在不斷修煉的過程中練出一片誠意,對自己對孩子對周圍的人一片真誠,心安處則故鄉。

子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不知不覺我已經走過了四十不惑,漸漸邁向五十知天命。我也常常會思考哪裏需要修正,哪些需要改變,原以爲自己進入不惑之年會不再矛盾糾結,活得通透豁達,但有時在工作生活中也會迷茫,常常叩問自己,我的工作、生活有意思有意義嗎?學習了聖賢的思想後,瞭解到這原來是人類共同的普遍狀況,只要我們理解並接受,就能實現人生的超越……想到這裏也就豁達了,人生本是一次修行,就是在反反覆覆地自覺反省中對待一切事物,對待生命的最大嚮往,對自己所做的工作,對自己未來所要走的路不再疑惑,而會多一份堅定和堅持。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czxz/zhongkao/1322726.html

  • 標籤: 當好 爭做 四有 發言稿 引路人 競選衛生委員發言稿作文400字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精選12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發言稿(精選12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