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讀後感作文 > 《教育新理念》讀書筆記作文

《教育新理念》讀書筆記作文

 作者: | 閱讀: 7.35W 次

《教育新理念》讀書筆記(精選4篇)

 《教育新理念》讀書筆記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育新理念》讀書筆記(精選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新理念》讀書筆記1

暑假裏靜下心來細細品讀了《新教育理念》這本書。書中沒有各種高深難懂的理論,而是關注教育現實,對當代教育實踐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典型案例等教育教學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並告訴我們,在教育模式、學習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性變革的今天,我們在轉變思想教育、更新教育觀念方面應當如何去做。在閱讀中,給我啓發最深有以下三點。

一、學以致用、用以促學

本書第二章有一節內容是《開放數學教育》。數學教育的目的是是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爲我所用,但在應試教育的競爭下,數學成了封閉的系統,成了固定的邏輯聯繫。學以致用,纔是數學教學的歸宿,也是數學的價值所在。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是有用的,二不僅僅是解題工具,特別是尋求唯一答案的工具。在教學中,我儘可能地把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

例如教學“百分率”這一內容,我沒有把書上的發芽率、成活率等例題搬到課堂上直接向學生講解,而是課前先讓學生進行一項社會調查,調查我們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百分數,是怎樣用的?學生蒐集到大量資料:及格率、優秀率、出勤率、種子的發芽率……並深入到生活中去詢問這些百分率在實際生活中是怎樣應用的。上課了,面對蒐集到的衆多資料,學生享受着自己調查的樂趣,此時,及時導入新課,學生結合課前蒐集的信心和及時提出的問題積極投入到探究知識的過程中。當數學與兒童現實生活密切聯繫時,數學纔是鮮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二、探尋“美”的數學課堂

書中提到,智育和美育是不可分隔的統一體。科學(智育)與藝術(美育)從總體上是認識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雖說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但思維方式和創作過程,二者相互滲透,這也是學習科學知識和進行審美教育相結合的最基本條件。《圓的認識》一課,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爲,一切立體圖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是圓形。那麼,圓到底美在哪裏,我們又該如何引導學生去感受這種美呢?課堂上,一位老師問了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與正方形、長方形等直線圖形相比,圓美在哪裏?”(圓是曲線圍成的。)“橢圓也是曲線圍成的,與其他曲線圖形相比,圓又有什麼特殊之處?”(圓很完整,所有半徑都相,而且不管怎麼對摺都是對稱的。)“圓的半徑處處相等,這與圓的美又有什麼相關聯繫嗎?”(所有半徑相等,使得圓有一種特殊性,就是無限對稱的和諧結構。)“一個圖形的對稱性越多,圖形越完美。”

這一系列的問題,看起來是在不停地追問圓爲什麼是最美的圖形,但這個過程卻是在引導學生揭示圓的本質特徵,這些特徵使得圓成爲了最美的平面圖形。至此,以對稱美爲中心,以數學爲載體,以生活爲研究對象,學生經歷了數學知識的獲取、數學思想的滲透、數學美的體驗,並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與美感,並激發他們對數學科學、理性的探索。

三、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爲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着科學的真正進步。”當學生能自覺生成疑問,他也是在參與高層次思維的學習。當然這對學生和教師都是一種挑戰。

因此,當學生的情感被激發起來時,教師要善於激疑促思,在教學重點處設問,以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學習質量;在教學難點處設問,以啓發性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疑難,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拓展點處設問,引導學生拓展思維,提高學習能力。於“無疑”處設疑,創造一切條件讓孩子們通過思維碰撞,積極參與,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時有波瀾。

有人評價這是“融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用生動的故事講深刻的道理的”可親可愛之作,讓人受益匪淺。西漢劉向有句名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教師雖然不言愚鈍,但讀書,可以讓你充滿內涵;可以讓你變得深刻。其實書中的許多建議都帶給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現在最應該做的是將這些教育智慧付諸於教育實踐中,努力成爲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師。

  《教育新理念》讀書筆記2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這是《教育新理念》一書總序開頭的第一句話,可見作者將教育的未來很大程度的放在了教師的身上,而從整個社會看,這也不僅僅是作者或編者的個人看法。在很多人看來,教師是教育理論的直接實施者;是傳遞知識技能的中間人,更是與學生面對面的教育者。一位教師的教育理念影響到的不只是自己的教育方法,還有學生的學習習慣。正因爲教師對於教育的影響如此直接和有效,所以人們纔會將教師放在教育陣地的前沿,很多的家長才會對教師提出更多的要求。我們常常看到一個學校因爲一位或幾位有才能的教師而名聲大噪,想必和這一想法是分不開的。

身爲當今的教師,懷抱着許多家長的期望,肩負着振興教育的重任,我們需要用高度職業化的規範和成熟的理論來武裝自己,做有方向有目標的教育者而不是單純“唯書”的教書匠。面對全新的教材和學生,我們要有相應的調整。

一、依託教材,超越教材。

我們傳統的教育一直以教材爲本組織教育教學,一切從教材出發,習題、考試都離不開課本中的內容。而課程改革以來,變動最大的就有我們的教材。課本中鮮豔的圖片和生動的語言多了起來,乏味俗套的問題少了許多。教材的編寫不光是給學生以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道德以及價值觀的滲透和學習方法的掌握。這些新理念的實施離不開我們教師。

1、研讀教材

現在的教材依據學生的情感知識需要進行編寫,貼近了學生的心靈,但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有許多的問題和困惑,在獨自閱讀課本時也有難以逾越的困難。作爲新時期的教師,不能因爲要放手讓學生自主,就將這些難題和問題忽略,相反,它們正是我們在研讀教材時需要密切注意和着力最重的地方。一個教師,能否在拿到教材後發現這些難點,是熟悉和掌握教材的基礎。當然,我們對這些問題的重視根本的目標不是讓學生解決問題,而是要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

同時,新教材中人文化的東西逐漸增多,一篇看似簡單的課文背後,可能蘊涵的情感、態度極爲豐富,想讓學生能感悟這些情感,那麼教師首先就需要具備從字裏行間體悟情感、價值的能力。這也是現在教師所要有的研讀教材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2、組織教學

如同工程師的建設圖紙,醫生的醫治計劃一樣,在深入研讀教材後,走進課堂前,

每一位教師都會在心裏對一堂課給出自己的設計。書中提到了一位中學教師,他在對美國科學教育代表團的代表開課時做了充分的準備,教學過程中,教學目的明確,重點突出,教學方法靈活。而學生也非常積極地回答問題,師生互動,氣氛熱烈……真可謂是天衣無縫。這樣的一節課在我們大部分的教師心中絕對是一節無可挑剔的好課,但對於美國代表來說卻是一節充滿了問號的怪課:學生的問題去了什麼地方?學生既然會回答所有的問題,那還要上課做什麼?

傳統的教學中,我們都將教學設計建立在幫助學生記憶知識技能和解決難題上,如果一堂課下來,所有的學生都能學會知識、記憶知識,都能沒有問題了,那麼這堂課也就成功了。所以我們的教育發生了一種怪現象,當一位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圈問一年級的小朋友時,他們能回答出22種不同的答案;而用同樣的問題去問大學生時,他們卻不知如何作答,最後纔在老師的點名下說出了一個答案。難道大學生還不如小朋友嗎?不是,關鍵在於,經過長時間的學校學習和訓練,我們的學生已經習慣了標準答案,習慣了每個問題都只有一個答案了。書中,作者把這種教育叫做:去問題教育。學生的問題意識淡薄,沒有問題也就沒有了創造,創造力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作爲教師,我們需要明確一堂課以後學生得到些什麼。教學環節的設計不僅僅是爲了最終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地進行發現、思考、合作,讓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能使學生產生更多的對未知知識的探求慾望。

3、走出教材

課程改革以來,提倡走出教材、走出課堂的呼聲越來越高。教材作爲教學的依據,其地位仍然是不可動搖的。但現在的社會,知識更新速度驚人,信息量巨大,不用說是教材,就是權威的科學用書也有道不盡的地方。我們的學生最終還是要進入到社會中的,對於信息的掌握自然是越多越新越好。現在很多的教師都將目光放到了教材以外,課堂信息量大了起來,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但是在跳出教材上需要有一個度,如果喧賓奪主、不分主次,那麼就算信息再多,也只能是學生腦中的“過眼雲煙”,不能生成連貫的知識體系,更不能激起學生的探求慾望。這就要求教師把握好尺度,要讓豐富的信息充實教材而不是割裂和主導教材。

二、做好教材、學生間的紐帶。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師的傳統作用就是作爲教材的有聲註解,將教材中的字句篇章嚼碎“喂”給學生,教材如是說,教師就如是說。知識的傳承需要這種細緻的講授,但只有講授是不夠的。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後,學習都有一段停滯期、迷茫期,因爲大學裏的教師大部分不會將教材打開到具體的頁數,然後一句一句的講解,課堂中的許多理論都是源於教材而高於教材,甚至與教材不相合,那麼如何去讀手中的教材呢?該怎樣選擇不同的意見呢?新的理論該如何有序合理地安插到原有的知識體系中去呢?

教材猶如是一扇神祕的大門,打開門後的世界更加精彩,學生想要打開這扇門,特別是剛剛進入學習狀態的學生,離不開教師的幫助。我們經常說在輔導學生學習時要由扶到放,逐漸讓學生摸索出學習的方法,積累學習的經驗。一百個讀者有一百種對文章的不同理解,不同的學生對於教材的`理解也會有不同,教師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給學生的只能是方向和方法,至於學生最終會得出什麼樣的感悟,那就需要他們自己去思考和探求,讓學生在離開我們以後也能有效地進行自學。一句話,我們是教材和學生間的紐帶,必需卻又不着痕跡。

三、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自身。

準確把握教材、深入瞭解學生,恰倒好處地處理好教材、學生、教師三者的關係,這都是作爲一名教師最基本的本領。現在的教師絕不是一個簡單的照本宣科的教書匠,必須要有自己對教育的獨特的理解,有完善先進的教育理念做指導,並籍此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因此教師的終身學習成爲必然。

適應當今信息社會的教師,首先要有先進的理論作爲思想指導。教育行爲的發生離不開教育思想的作用。現在,伴隨着推進素質教育,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在這一時期,我們教師所要面對的難題和矛盾會很多。如何在應試和素質教育間尋求平衡點,如何正確判斷新生的理論方法,又如何在教育過程中體現以學生爲主,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爲重……一個教師如果能形成一定的教育理念,那麼在處理師生關係、處理教學策略與學習的學習策略等方面上就會有自己的特點,正是這種與衆不同的地方造就了出了一批批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所以,當今的教師要有自己的靈魂,要具有自己的智慧,這樣才能在教育領域發揮自己的長處,大展拳腳。

其次,在提高專業理論的同時,不忘全面發展自己的知識能力,接觸新的事物。我們提倡學生帶着問題走進課堂,生出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一名教師,面對着一個班的學生,是否有能力一一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正確快速地解答呢?現在,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拉近了人們的距離,也加速了知識的傳播和更新。在網絡面前,一個人的知識儲備變得微不足道,作爲教師,想要在課堂上自如地對待學生的質疑,平等地與學生對話交流,那就少不了要更多更快地進行自我知識的更新,活到老,學到老。

  《教育新理念》讀書筆記3

繁忙的工作之餘,科室每週按照讀書計劃組織閱讀了袁老師的《教育新理念》一書,每讀一篇,都給我的心靈以震撼,特別是總序裏的第一句話“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可以成爲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銘。

《教育新理念》思想敏銳、視野開闊、關注現實,有對當代教育實踐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典型案例、教育科學史上的名家名篇及其他領域中相關信息的分析。從課堂教學、學科教育、素質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五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需要更新的教育新理念。從宏觀教育觀念、一般教育理念以及教與學理念上爲我們做了詳盡的闡述,使我們認識到任何教育行爲都應以教育理念爲指導。有了新的理念,就可以站在社會發展的高度,以時代的特點爲背景不斷自我更新,及時汲取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成爲一個成功的教師。

一、教師要終身學習

讀了《教育新理念》,使我體會到作爲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爲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貫穿人的發展各個階段的持續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於人的一生,可謂“活到老,學到老”。作爲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新,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論,把那些教育理論內化爲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二、要有創新的思維和艱苦探索的精神

教育是什麼?贊可夫曾經說過:所謂真正的教育,就是指不僅讓兒童完成教育教師的要求而且使他們的個性、他們的精神生活得到自然的發展。素質教育歸根結底是“尊重個性、發展個性”的教育。在教學中,我們應留給學生自主活動的餘地,讓其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時代向我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教育需要以創新能力的培養爲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養創新能力爲衡量教育成敗的最高標準。時代呼喚創新教育,創新教育呼喚創新人才,而創新人才的培養關鍵在於創新型的教師和充滿科學和創造藝術的課堂教學。新世紀的人才,不僅要有較全面的素質結構,更需要具備創新的活力,以承擔知識創新的重任,適應知識經濟社會的需要。教師的品質是以“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以及”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堅強與奉獻精神作爲師德的典範。因爲這些品質是任何一個時代教師的必需的要求,而新時期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是創新與探索。因爲原有的不適合新時代的需要必須有屏棄的勇氣,這就需要有探索的過程了。這個過程的艱辛註定了要有吃得起苦的精神纔可能闖出一條嶄新的路,也只有這樣,才能鍛鍊自己,進一步完善自我。於是,這些新時代教師的品質在當今的歷史氛圍中顯得不可缺少和舉足輕重。

三、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是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要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關係。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老師與學生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有些教師還十分注重開課和結束時師生問候。如“初次見面,請同學們多多關照。”學生們也會有禮貌地對答。又如上課結束時,有的老師說:“請同學們好好休息。”,學生隨即說:“請老師好好休息。”這是多麼融洽的師生關係啊!老師站在學生的前面是位“循循善誘的指導者”,站在學生的後面是位“和藹可親的組織者”,站在學生旁邊是位“全神貫注的欣賞者”,站在學生中間就是位“親密無間的學習夥伴”。我們不能居高臨下地看學生,而是蹲下來再看學生。只有蹲下來看學生,才能走近學生,才能尊重學生的地位,才能發現學生長大了,才能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係,從而爲學生創建一種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

《教育新理念》一書,讓我看到了課程的重要性、教師的重要性、研究的重要性。也讓我覺得我們的問題與困惑是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的。只要認真學習,不斷反思,找出問題所在,我們的教育理念和行爲一定會越來越融洽,越來越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新理念》這本書在我今後的工作中一定還會給我們不少的啓迪。我將不斷學習、不斷反思,讓“孩子喜歡怎樣的教育”這一問題,貫穿於我的工作中,成爲我不懈努力進行解答的目標

  《教育新理念》讀書筆記4

“教育是技藝,更是哲學,是藝術,是詩篇,是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教育需要用我們的熱情和生命去擁”。這是作者對教育的感悟,正因爲有了如此深刻的感悟,所以在他的筆端我們才聞到了一幅教育革命的新氣息。

教育是技藝。教育需要教師開動腦子,有充分的預設,有隨時準備問題的生成,從而以問題爲紐帶,讓學生帶着問題走進課堂,帶着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個性;始終關注教與學的過程,把結果教學轉變爲過程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把知識變成智慧;教師要不斷地學習,不斷更新,拓寬學術視野,有綜合知識的水平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適應新的教育,實現綜合教育;要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爲他們日後的繼續學習,獨立處理問題提供保證等等,這些新的理念讓人耳目一新,對我們教學具有很高的理論指導價值。

教育是哲學。讀罷全文,我們彷彿重新認識了許多教育哲學家。孔子“天命之謂命,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儒家教育思想;朱熹“博學之,審問之,明辯之,慎思之,篤行之”的五步學習法;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的“踐行模式”;柏拉圖的“善的教育”;涂爾干的“純粹的惟理教育”,還有諸如洛克的形式主義教育、培根的經院主義教育、斯賓塞和赫爾巴特的實質主義教育觀、盧梭主張“以天性爲師”以及存在主義、人本主義的一些教育思想。由此看來,此書是古今中外哲學教育巨篇的濃縮版。

教育是藝術,是詩篇。在這裏我們也安康難道了作者極高的藝術修養和深湛的文學功底以及對學科透徹的分析。科學教育的“探究與合作”;數學教育的“生活與開放”;文科教育的“感悟、理解和表達”美育的“境界、感受和體驗”等等,書中,作者列舉了很多例子,絲絲入扣地闡述,讓人受益匪淺。

教育是思想。作者在文中談得最多的仍是素質教育和人文主義教育,通過現狀分析作者深深體會到:知識經濟呼喚創新人才,知識經濟呼喚創新體系。他呼籲重新審視教育的培養目標,即培養具有“三個面向”精神和“四有”素質的人才。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zuoweizaiti/duhougan/544568.html

  • 標籤: 讀書筆記 教育 新理念 作文讀書筆記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 《教育新理念》讀書筆記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 《教育新理念》讀書筆記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