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小學作文 > 六年級作文 >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推薦19篇)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推薦19篇)

 作者: | 閱讀: 6.25W 次

篇一: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推薦19篇)

糉子飄香話“端午”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不猜你也知道,這是一首寫端午節的童謠。

端午節,你們做什麼呢?那年端午節,我跟外婆學包糉子,外婆把洗乾淨的糉葉平鋪在桌子上,還有一大盆醃過的肉和剝好的栗子,一旁的椅子上放着用醬油和鹽調好味的糯米。

我一看食材便起了勁,迫不及待地催外婆包糉子。我學着外婆拿起一張糉葉,捲成一個圓錐,哈哈,這真像我們吃的甜筒。緊接着,我舀進了幾勺糯米,放進一大塊肉,幾顆栗子,再加兩勺糯米,再跟着外婆笨笨拙拙地把多餘的部分給裹了起來。正當我準備扎繩子時,手沒抓好,糉葉豁開一個大口子,米和栗子便逃回了剛纔的盆子裏。外婆見我這狼狽樣,慌忙來補救我那不成形的糉子……

終於,在外婆的努力補救下,一個不正常,但還算可以的畸形糉子就登場了。我學會了包糉子的步驟,便熟練地包了一個、兩個、三個、四個……

糉子包好了,接下來的步驟便是煮了。糉子剛下鍋便有一股淡淡的調味香,過一會兒,一陣濃郁的糯米香飄了出來……

時間從棕香間流逝,不一會兒,糉子便出鍋了。我挑了一個畸形的糉子,這可是我包的。我小心翼翼地撕開糉葉,一個金黃飽滿的糉子便出現在我眼前,我輕輕地咬下一口,感覺這糉子比平日裏都要好吃。

我一邊品着糉子,一邊與外婆聊着端午節的習俗,我們的歡聲笑語伴着棕香迴盪在屋子中……

篇二: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有盛行;在北宋焚香拜月說心願求月神保平安;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月圓之意;明清以來中秋的風俗更加盛行燈謎、吃月餅、燃燈、玩兔兒斧、祭月等等。”

如今又迎來一箇中秋節。夜幕還沒拉下來我們已經坐在陽臺上等着月亮升起……

那晚的月亮可真圓啊,就像一輪金黃明亮的大圓盤,從東方冉冉升起。把皎潔的月光毫不吝嗇的灑向大地,它看上去離我們那麼的近,彷彿伸手就能夠得到。我們欣賞着這美麗的月亮,媽媽給我們端來了月餅,金黃金黃的,就像天上的月亮,我的目光一刻也不敢離開天空生怕一會兒的功夫,明亮的月亮就會溜走了。大家都拿了月餅,放進嘴裏,輕輕一咬,香甜可口,大家吃的津津有味,讚歎不已。

我一邊吃着手裏的月餅一邊聽老人們講那流傳千古的故事:“在元朝的時候那,爲了反抗元朝廷的暴政,朱元璋帶着我們漢族人奮起抵抗,大家相約在八月十五這天起義可又怕讓朝廷知道,就把消息寫在紙條上,放進餅裏,以送餅的名義,偷偷把消息傳遞出去。最後起義終於成功,爲了紀念,之後每年的八月十五,人們都會吃月餅,這樣,就出現了中秋節。現在也演變成了人們一家人團圓的節日,每年的這天,在外面忙碌的人,無論身在何處,離家多遠,都會千里迢迢趕回家中,跟家人團聚,感受家的溫暖和溫馨。

中秋圓月伴着陣陣清幽的桂香被我銘刻在腦海中,無法忘卻。

篇三: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臘八粥·臘八節

年的腳步一天天近了,臘月也已悄然到來了。

在我的家鄉,一進臘月人們就充滿了迎春的熱情。走進臘月,年的味兒漸漸地濃了起來,這味兒是從家鄉噴香的臘八粥裏溢出來的。

每年臘月初八的這一天早晨,各家的主婦們就早早地起了牀,忙着洗糯米、撿各色豆類、選各種乾果,備齊各種佐料,用小火慢慢熬製臘八粥。臘八粥中赤豆、紅豆必不可少,白糖也是重中之重!白糖主要讓粥變得甜膩膩的,有甜蜜的口感,而赤豆、紅豆則不一樣,這可是有故事的呢!

傳說有“赤豆打鬼”之說。據說上古時期,有惡鬼專門作祟,小孩子生病、人們品行不端等都是因爲惡鬼的原因。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畏懼赤豆,所以人們在臘月初八這天熬粥,借粥裏的赤豆、紅豆來打鬼,驅疫迎祥,這纔有“赤豆打鬼”之說。

熬製臘八粥,要耐心地用小火熬製,等到熱氣騰騰,香味瀰漫整個廚房的時候,臘八粥就熬好了。那份精緻,那份溫暖,是商店裏買來的八寶粥無法媲美的!在寒冷的冬季早晨喝上一碗熱氣騰騰、香甜軟糯的臘八粥,就彷彿心被融化了,全身都熱乎乎的。不管寒風多麼刺骨,始終洋溢着溫暖。

臘八節喝臘八粥,臘八節過後,馬上就要迎來了春節。俗話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是春節的前奏,它也別有一番風味!

篇四: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往“年”

以往的年裏,鞭炮的響聲不絕於耳,人們走親訪友到處拜年,年味濃濃。然而今年,疫情讓熱鬧的年,沒有鞭炮聲,沒有拜年的人,甚至街上也人煙稀少,使得我更加懷念以往的“年”。

以往的年是熱鬧的,鞭炮聲“噼裏啪啦”地響個不停,紅紅的爆竹屑一堆堆的,火硝味滾滾。街坊鄰里見面都互道新年好。人們的臉上掛着喜慶的微笑,而地上的爆竹屑也映襯着喜慶……任何東西都帶着濃濃的年味。

正月走親訪友也是熱鬧的。人們不是請來客人到自家吃飯,就是留在親友家吃飯。中午是最令人喜悅的時刻。炊煙四起,高壓鍋裏壓着雞湯、鴨湯,電飯鍋裏散出香甜的米香,鍋裏炒着清爽的青菜。“嘩啦”一聲,是菜倒入熱鍋中的聲音,翻炒,撒鹽,使生澀的生青菜變成了美味的珍饈。家家戶戶都在燒菜,這兒的雞湯香味散到了那一家,那一家的魚香傳到了這一家。一時間肉香、雞湯香、飯香混到了一起,就算沒看到菜有多少樣,光聞聞味道就能讓人咽幾大口口水了。

一桌人圍着大圓桌吃飯,談天說地……說的都是喜慶的話。大人帶着小孩給主人敬酒,大人喝酒,小孩喝飲料,其他大人互相敬酒,臉上都洋溢着快樂的笑。中飯吃完後,主人們拿着紅豔豔的紅包,塞給小朋友。小朋友臉上掛笑,嘴上說不,故意推辭,而手卻緊緊的捏着紅包,最後還是收入囊中。

……到了晚上,一天的行程總算是結束了,點燃煙花,讓它在夜空中綻放,是那麼寧靜、祥和。

我懷念以往的年的熱鬧……

篇五: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鬧元宵

徐一凡

“賣湯圓啦,快來看一看呀,圓又圓……”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

天還沒黑透,我就吵着鬧着要吃元宵。“我要吃六個大的,六六大順嗎!”看着我調皮的樣子,媽媽摸了一下我的頭說:“那我要吃十個,十全十美嗎。”媽媽的話音更落,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吃完元宵,我們就向西大橋走去。放眼望去只見黑壓壓的一大片人,人山人海的,我們穿過人羣,等待着放煙花。不一會兒,煙火騰空而起,幾個星光在空中炸開,變成了一朵朵美麗的菊花,有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整個天空變得絢麗多彩,美麗極了。

煙花剛放完,舞龍就開始。

鏗鏘有力,熱鬧非凡的銅鼓聲響起,一條錦色長龍的身體就開始動了,在會場上翻騰起舞,帶動了會場的歡騰。舞龍人靈活的操控着“龍”,讓它時而盤旋時而駕霧、活靈活現,好像在悠閒地玩遊戲。舞龍人隨着節奏讓“龍”做着高難度的動作。一拐,一撲,一跳,龍也翻騰着身子,在空中飛舞。不時從人羣上掠過,變化無窮。在旁邊看的人們也目不轉睛地看着精彩的表演,還不時喝彩。我也看得入了迷,心想:這不就是“中國龍”嗎?頃刻,金龍騰空躍起,咬住龍珠,頭一擺,龍珠便向半空飛去,耍珠人一個漂亮的三連翻,又贏得陣陣喝彩,接住龍珠,迎面衝來的雙龍,揮動着龍珠,向遠方跑去,觀衆裏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鬧元宵,要的就是好玩、熱鬧。你說呢?

篇六: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劉婉婷

湖南的除夕

“除夕過了是大年,紅包春晚兩不誤。紅紅對聯貼門上,家家守歲到春節。”隨着小孩子們的聲音,除夕就這樣開始了。

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關於除夕的傳說有一種是:古代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了夕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貼紅對聯,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

我老家過除夕的習俗有很多呢!

除夕那天一清早,我耳邊就響起了噼噼啪啪的聲響,我奈何它停不了,只好起牀下樓。我們家白天就貼好紅紅的對聯,貼好“福”字。奶奶告訴我,大門的“福”不可以倒着貼,我點了點頭。

除夕怎能少了年夜飯呢?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一家團聚,一起圍坐在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肉、餃子、熱炒、點心,一般還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說明紅紅火火;二是魚,喻示“年年有餘”。我們邊吃邊說笑,每個人心裏的快樂都表現了出來。我也不例外,心裏樂呵呵的,也爲自己和家人默默祝福着。

俗話說,三十晚上熬一宿。我們那兒叫守歲,人們一般都是零點以後才睡覺。除夕夜家裏的每一個房間都要留燈,不宜在黑暗中迎接新年。

那一天,我們全都歡歡喜喜的、熱熱鬧鬧的。我心裏也很歡樂,畢竟第二天就是新年啊!

篇七: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又是一年元宵佳節。在這一天裏,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共慶佳節。

在龍遊,元宵節與春節一樣重要。“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每一年的元宵都是值得我們大家深情回憶的,我們應當好好珍惜,深刻銘記。

過元宵時,全國各地的風俗都不盡相同,其中,吃湯圓,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這天中最爲重要的幾項民間習俗。我的家鄉也是如此。

我喜歡吃湯圓,不僅是因爲湯圓的味道鮮美,奪人眼球,更是因爲湯圓代表着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一家人團團圍坐在餐桌上吃湯圓,如此畫面,是多麼和諧,愉悅啊!或許,那時的湯圓是充滿愛的,是最爲鮮美的吧。那一個個圓溜溜的白滾滾的大湯圓愜意地躺在帶湯的玻璃碗中,它們緊密的挨在一起,別提有多可愛了。此時此刻,想起湯圓的鮮美,不經意間,早已垂涎三尺。在元宵節這天,湯圓已經成了必不可少的美食。

我還曾在一次元宵節之夜有幸賞過一次花燈。那時,不管是地上,樹上,湖中,都可以見到花燈的身影,五彩繽紛的花燈無處不在,你彷彿就置身於一個花燈的世界,全世界都是五彩的幻影,看似飄渺虛幻,卻又是人間真實……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絕倫,夢幻無限。

傳聞,在水中放置花燈可以祈福許願,人們都深深地相信,天上的神明會實現平凡的人們的所有奇特,獨一無二的願望。

篇八: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張含笑

春節包餃子

古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我國最爲傳統、最爲隆重的節日了。

在我的家鄉,除夕是要貼對聯、掛燈籠、掃房的。這一天,家裏還會炸一些藕、丸子、小油條,留着晚上或大年初一時吃。下午,家裏人會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首先要把麪粉揉成麪糰,搓成長條後,切成小劑子,按成圓麪皮,擀成餃子皮。其次,要準備薑末、粉條、肉餡,加水攪拌,放入調料,攪拌均勻,餃子餡兒就大功告成了。

最後,就是包餃子了!一手拿皮,一手夾餡,再一包,就成了。其實,沒有那麼簡單的。我包餃子的時候,麪粉總容易弄到臉臉上。而且我包的總扁扁的,一放入水裏煮,白衣裳準掉。全程,我都是皺着眉頭,感嘆餃子真難包。

春節,爲什麼要吃餃子呢?這還得從醫聖張仲景說起。張仲景是東漢名醫,他告老還鄉時正是冬天。刺骨的寒風中,他看到很多窮人面黃肌瘦,耳朵都凍爛了。於是他搭起醫棚,支起大鍋,給窮人舍藥治凍傷,名爲“祛寒嬌耳湯”。把羊肉和祛寒食材藥材放鍋裏熬製。熬好了,就把羊肉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形狀下鍋,給每人一大碗湯,兩隻嬌耳。人們吃下後,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生熱,耳朵的上凍瘡就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了食物,名爲餃子。春節吃餃子,就是爲了紀念張仲景祛寒嬌耳之恩。

朝暮歲歲,爾爾年年,不變的是處處有年味兒,不變的是家鄉的美好風俗——過年包餃子。

篇九: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中秋月餅

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正是中秋節來臨的時間。等到了夜裏,月亮升起,中秋節纔算真正到來。

一輪黃澄澄的月亮高高地掛在黑色的天幕中,跟平時的月亮顯得有些不同。中秋的月亮更顯明亮、耀眼。也難怪,古人對中秋月亮總是寄予無限的情思:“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我們一家人搬着小椅子,來到樓下賞月,既然是中秋節,那當然少不了吃月餅了。月餅的外形大多爲圓形的。一般表面都會印上各種精緻的圖案,可能是月餅的外表長得跟月亮很像,所以才叫它月餅吧。

月餅的餡也是多種多樣的,有五仁的,有芝麻的,有花生的,還有各種味道的水果口味的月餅。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水果味的月餅,甜甜的月餅中又伴隨着水果的甘甜。能一邊欣賞着夜晚的美景,一邊吃着月餅,跟家人聊天,這種享受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月餅,又叫胡餅、宮餅、團餅、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在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諺語道出了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爲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地,月餅也就成爲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現在,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篇十: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我國有許多節日,有中秋節、有元宵節等等……其中最讓我喜歡的就是端午節。

每當這時,大人們都忙着包糉子,糉子的種類也很多,有白糉子、肉糉子、鹹蛋黃糉子、紅豆糉子等等。

去年,端午節的前一個星期,我們社區通知將在端午節期間組織一次包糉子,要求社區的小朋友也要參加。看到這一通知我十分期待這天早日到來。

期盼已久的活動日子終於到了,我們來到社區,幾位老爺爺和老奶奶已經將包糉子所需要的材料準備好了。活動開始了,先由一位大姐姐講解了端午節的由來,再由一位奶奶給我示範瞭如何包糉子。現在該我們上場了,我按照老奶奶教我們的方法,首先,將兩片糉葉拼在一起,把它們理平整;接着,把它們捲成一個帶柄的漏斗;然後,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糯米和配料裹好,再拿一片糉葉封口;最後,用一根細細的棉線在糉子底部和封口處繞幾圈紮緊。可是不管我怎麼包,糉子都會漏米。這時,一位老奶奶看了之後就是“你包的糉子貌似吃多了。”我恍然大悟,原來是米放多了。經過幾次練習,我終於包好了一個糉子,它像一隻小號的靴子。等我包好五個糉子,已經滿頭大汗了。

活動快要結束了,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會把我們包的糉子送給社區裏的孤寡老人。這時,我感覺家鄉的風俗不僅給大家帶來了快樂,還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家鄉的風俗我愛你,你帶給我汗水和快樂。

篇十一: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孟繁辰

我的家鄉是上海,上海雖然沒有很多風俗,但是在新年裏,我的家人們一定會聚在一起吃年夜飯。

大年三十的早上,大人們就開始爲晚上的年夜飯準備起來了,最讓我期待的是壓軸大菜餃子。我平時也喜歡吃餃子,但年夜飯的餃子有點特別,因爲媽媽會包”福餃”就是在餃子裏包一枚硬幣,媽媽會找出10個一角錢硬幣,洗了一次又一次,直到閃閃發亮,再包進餃子皮裏。媽媽說,這是過年的習俗,吃餃子的時候,誰吃到的“福餃”越多,誰來年的運氣就會越好。如果孩子吃到“福餃”便會學習好;如果大人吃到”福餃”就會財源滾滾,如果老人吃到“福餃”就會延年益壽。我覺得這個風俗好有趣。就坐在媽媽旁邊,看媽媽包餃子,心裏想記住這些包硬幣的餃子長什麼模樣,吃餃子的時候就能吃到它,這才樣我就有一年的超級好運氣了。

當媽媽把一盤餃子擺在我們面前,我有些迫不及待,可我卻再也看不清哪個纔是包着硬幣的餃子了。外婆說:”你多吃幾個,中獎機率高呢!”於是我一連吃了好幾個,可是也沒吃到一個“福餃”,我灰心喪氣地想:看來今年我是跟“福餃”無緣了,哎!這時,我發現了一個胖平乎的餃子,裏面隱隱有銀光閃閃的東西,我小心翼翼地夾起來吃,咔嚓,一枚硬幣掉了出來。“哦!我吃到福餃嘍!”我大聲歡呼起來。媽媽說:”今年,你一定學習好。”

“福餃”寄託了人們對新一年的期望,我想,春節不只是吃餃子之美味,更是享受傳統節日的風俗帶來的快樂。

篇十二: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跨年

春節有不少習俗,不過,在除夕這一天,我最喜歡的,便是年夜飯和守歲了。

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俗。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吃,從掌燈時分就席入座,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宋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就有了吃年夜飯的習俗。

不過,我們的年夜飯有些不同,先是到爺爺奶奶那兒吃一頓大餐,隨後又去外婆外公那兒吃一頓湯圓,令我好不快樂。對於大餐,倒是沒什麼可說的,我真正喜歡的,是湯圓。餡裏放了豆腐和肉等,把它們用麪包起來,做成水滴狀,再一個個下鍋,等到煮熟了,再用大碗盛起來,倒上些醬油,便成了,我一般可要吃兩三碗呢。

吃完年夜飯,接下來便是守歲了。守歲,又稱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是中國民間的活動之一。白居易的《客中守歲》中的“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襟”足見“守歲”活動由來已久。守歲的時長不定,古時一般是守到第二天天亮,現在也有守到十二點多的,而我們,就是如此。

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的,吃完了飯,便開放起了煙花,有各種花樣的,比如,先放會噴火花的,在放的同時,又點上旋轉式的煙花。這時院子裏,儼然成了一個火花的舞臺。這便是放煙花了。還有吃夜宵,燒些麪條,荷包蛋什麼的,再加上一杯奶茶,令人好不歡喜……

不知不覺,已到了12點。實在拗不過時間的倔強,小孩的眼皮開始打架了,應該睡覺了,於是便向前一年道一聲再見,隨後沉入新年的第一個夢。

篇十三: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每個地方的風俗都大不相同,過春節也各有講究。我的家鄉溫州,在春節時到處都會充滿喜慶,每年除夕,都會讓我心跳加快,激動萬分。

溫州人大多都是在外做生意的,因此不管是在春節裏出現的吃,穿,肯定都是有好的祝福蘊含在內。

我的家鄉也都會把春節看得很重。凡是到了除夕夜,就會叫上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吃飯,當然就要買菜,一般都是大魚大肉和年糕。而“撣新”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的,具體來說就是“大掃除”。

太陽又沉了一點兒,媽媽把砧板拿出來,開始做年夜飯了。她從袋子裏拿出了大塊大塊的臘肉開始切,只見手起刀落,臘肉就在均勻而有規律的切菜刀聲中被削成了片狀。往鍋中倒油,再把臘肉全部放進去,還和白漢玉似的,長方形的年糕一起翻炒,讓水分緊在裏面,散發着臘肉和蔬菜的香味。年糕爽滑可口,入嘴粘而不膩,是年夜飯中溫州人最愛吃的,也代表着“年年高”。大概過了二十來分鐘,飯就做好了,中間擺上主菜,外邊擺上裝着特色小吃的高腳碗,這,就是“盤頭”。大家歡聚一堂,有說有笑。

吃過晚飯,天也早已黑了,我們在離家二十步地上燃放煙花,我總是用一根小木棍,遠遠地伸長了手去碰引線,只要冒出火花,就迅速逃跑。

我們沒有守歲的習慣,所以除夕就到此爲止了。家鄉的除夕就是這樣,喜慶隆重熱鬧。

篇十四: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端午包糉子

張嘉倪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今天選擇一個經典的習俗來寫——端午包糉子!

一說到糉子,每個人肯定都不陌生,今年的端午節,我打算自己學包糉子,媽媽也特別支持我的想法。

一大早,我跟着媽媽一起來到了超市採購所需食材。有許多東西需要買,有赤小豆、糯米、白砂糖、紅豆、綠豆、蜜棗、艾葉等。

回到家,我們放下大包小包的食材,洗洗手,我挽起袖子,準備開工。

媽媽告訴我,這糉子有很多種口味,問我要包哪種。嗯,我仔細想了又想,最終決定,還是一如既往的蜜棗味吧。

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艾葉捲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往裏邊加入白砂糖、赤小豆、蜜棗、還有最重要的糯米。然後用幾條繩子封好口,一般我們家裏還會準備很多種顏色的線以便對不同的口味進行區分。這樣,一個個小糉子就做好了。

轉眼間來到了最簡單的一步——那就是上鍋煮了,我幫媽媽把一個個包好的糉子放進沸水裏煮十五分鐘,終於能休息了。

經過漫長的等待,糉子終於出鍋了!煮好的糉子,滿屋飄香,剝開糉葉,裏面紅棕色的糉肉在燈光的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着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糉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味道簡直棒極了,我和媽媽都很開心。

包糉子非常有意思,大家也可以去嘗試一下!

篇十五: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我家的除夕

春節那天鞭炮聲不絕於耳,家家都在門上貼起了紅對聯,掛起了紅燈籠,還吃起來團圓飯,我家也是如此。

除夕這一天,接近傍晚的時候,我們一家人開始忙碌。爸爸負責貼對聯,媽媽負責帶弟弟,爺爺負責洗菜,我負責拼湊燈籠。

我把那兩包扁扁的紅燈籠拿出來,打開包裝,一堆零零散散的燈籠零件掉了出來。我翻開說明書,開始了漫長的拼湊過程……

奶奶開始燒菜了,那一陣一陣的香氣撲鼻而來,讓我忍不住想去偷吃一口。奶奶燒的菜最好吃了,我一邊想一邊做燈籠。當時太陽還挺大的,我擦了擦豆大的汗珠,一個燈籠組合好了又開始另一個……

時間轉瞬即逝,開始吃團圓飯了。我們家裏的每一個人在吃飯之前都能收到爺爺準備的紅包,收完了纔開始我們的年夜飯。

奶奶燒了好多的菜,有紅紅的清蒸大閘蟹,綠油油的萵筍,還有我最愛吃的紅燒肉!大人們喝酒,小孩喝飲料,互相說着祝福的話,家裏笑聲不斷。啊-突然感覺活着好幸福啊。忽然,我兩眼放光,看見了一塊瘦肉。我動動筷子,一伸,一夾,一放,吧唧吧唧唧,真好吃啊!我的味蕾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吃完了飯,我打了個飽嗝,放下碗筷,走上了樓。

我上樓沒多久,爺爺就開始放鞭炮了,我們家放鞭炮總是比別人家要早,爺爺說是因爲弟弟會害怕,所以早一點放掉。

這就是我家的過年,你們也是這樣過年的嗎?

篇十六: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春節包餃子

楊潤翔

餃子都吃過吧?那豐富的餡料,那美味的口感,再配上陳年老醋,味道真是一絕!

話說每到年三十兒,家家戶戶開始包餃子。買塊兒豬肉,再買把大蔥,可使勁剁了,剁成沫後再把醬油,料酒、鹽巴、老抽等調味料胡亂放進去,一攪和,餡料就拌好了。再把擀好的餃子皮撐一下,放入餡料,一包,一捏,一懟,一個白白胖胖的餃子就出現了,整整齊齊地碼放到托盤上,就可以下鍋了!據說當年慈禧太后當朝時,每逢三十,老佛爺都會讓宮女、太監們包餃子,閒來無事,把四個小金元寶包進餃子裏,說誰吃到誰明年就發大財,走大運。這個習俗,也被保留到現在。所以我們家包餃子時,一般也都會往裏面包個硬幣,誰吃到了誰明年可以發大財,走大運。

鍋中加水開火,那餃子噗通噗通落進水裏,水一開,那香味兒就飄出來了,一聞,啊!那豬肉混和着大蔥的香味,立刻想起那種充斥着原始肉味的香,那各種香料堆起來的香味……對了,媽媽說煮的過程中還要澆入涼水,這樣煮出來的餃子不會爛。

三十這天,坐在家裏,一家人圍坐飯桌,看着春晚,談笑風生,聽着屋外那陣陣煙花聲,此時再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那豐滿的包子QQ彈彈,沾一陳醋,輕輕送入口中,鮮美的湯汁,破皮而出,夾雜着美味的餡料,這味道,夠香!這年味,夠濃!

篇十七: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清明

清明節又名寒食節,寒食節禁言火,只吃冷食,還是覺得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所來給命名的節日。而這寒食節的來歷,也確實有一段悽美悲壯的故事……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晉文公。重耳(晉文公)流亡逃走。

介子推在晉文公流亡期間,他們風餐露宿,飢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介子推隨晉文公在外逃亡十九年,最終返回晉國,重耳力爲晉君,介子推可謂進了犬馬之勞。

這犬馬之勞中最可敬的是“割股充飢”一事。

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爲介子推叫屈。晉文公差人去找介子推時,介子推已揹着老母隱入綿山。晉文公找不到,聽小人之言火燒綿山,火燒了三天三夜。而今完工也只找到了介子推母子的屍體。晉文公爲了紀念介子推設立寒食節來紀念他。(所蒐集的材料可以概括組合,不要照搬,照抄讓人生厭。)

現在的清明節我們又叫踏青節。在這一天我們要吃清明果。清明果又名青團,艾果等,我老家的人都管這叫清明粑。

清明果雖然外形有些類似於餃子,但口感上的差別還是很大的。餃子的皮一咬就破,而清明果的皮略帶拉伸性,還有點粘牙。

還記得有次清明節半夜醒來肚子空空的正好鍋裏傳出陣陣香氣,我掂死角偷偷溜進廚房,偷吃外婆花做的清明果,清明國旅略帶辣椒,對於我這個不愛吃辣椒的人來說,那點辣椒可真是把我辣慘了。

隔天早上醒來,我頂着一張香腸嘴被表姐和表妹笑了好幾天呢!

篇十八: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我國有許多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春節也是大家最熟悉並且最喜愛的一個傳統節日。

傳說從前有個怪物叫“年”。它喜歡吃人,有一天,它又去吃人的時候反而被人嚇住了,匆忙逃了回去。人們便把這一天叫作”過年”。

快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着貼春聯。春聯,又稱對聯。是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年紅”中的一個種類。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也增加了春節喜慶的氣氛。

緊接着,就到大年三十晚上了,也叫除夕夜。這一晚上,大家也忙得不亦樂乎了,一家人動手做了一桌菜,有糖醋里脊,四喜丸子,清蒸魚等許多好吃的。爸爸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四喜丸子,口水已經流了“三千尺”那麼多。媽媽打趣地對爸爸說:”你的眼睛都快長到丸子上了!”爸爸聽完,便用手擦了一下口水對媽媽笑了笑。

要說最熱鬧的,莫過於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了。人們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新衣服,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族長帶同族挨家挨戶拜年,有的是朋友相約去拜年,還有的是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爲“團拜”。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崇。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更加喜愛春節了呢?

篇十九: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

除夕開燈

我的家鄉在廣東河源,那裏有很多獨特的傳統節日風俗,例如:清明節要去祭拜祖宗、元宵節要吃湯圓、除夕要“守歲”、春節要穿新衣服、放鞭炮等。這些風俗裏我最喜歡的就是除夕的“守歲”。

除夕晚上,我們吃完團圓飯,要把屋裏所有的燈都打開,讓屋子燈火通明。隨後,大家歡聚一堂品嚐美食,長輩就給晚輩講家史,讓晚輩牢記祖訓,勤儉持家。講完家史後,有的敲鑼打鼓,有的燃放鞭炮。這天晚上,大家一律不能早睡,必須開着大門,等到第二天才能睡,這就是“守歲”。我查資料得知,“守歲”就是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

有一個除夕的晚上,全家一吃完團圓飯,我就高高興興地跑去開燈,想讓屋子像白天一樣亮堂。家鄉的房子都是幾層樓的,等我從一樓爬到三樓,打開所有房間的燈,我已經累得有氣無力了。我心想:這是誰定的風俗啊!開完燈之後,我們就坐在一起品嚐美食,互道美好願望,家長們就給我們講家史。雖然年年講,我還是聽得雲裏霧裏的。聽完他們的話後,我就聽到了鞭炮的響聲。我很想去,但是爸爸擔心我的安全,說:“不準去!”但最後,在我語言加動作的“攻擊”下,爸爸終於同意我去了。放完鞭炮後,已經凌晨一點多了,我也已經筋疲力盡了。

我很喜歡“守歲”這個風俗和除夕這天,但是講家史這一部分可以等到長大一點再講。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節日——除夕。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xxxz/liunianji/1353086.html

  • 標籤: 風俗 語文 下冊 單元 家鄉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推薦19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500字(推薦19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