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關於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精選5篇)作文

關於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精選5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6.09W 次

篇一:關於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

關於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精選5篇)

按照中央和省、市關於選調生到村任職要求,立足本村發展實際,特以“基層黨組織助推集體經濟發展”爲題,圍繞本村黨組織建設、產業發展、存在問題、未來發展方向等開展入戶走訪、徵求意見、實地調研,並撰寫本專題調研報告,提出一定建議對策,具體內容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村地處xx市xx區河東片區,淺丘地貌,交通便捷,幅員面積5。62平方公里,下轄8個村民小組,共694戶2003人,村黨總支下設2個黨支部,有中共黨員82名。近年來,xx村堅持黨建引領,通過一產奠基、二產增效、三產融合,盤活“殭屍”集體經濟,成功打造“xx荷鄉”“稻田藝術”研學旅遊路線,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流轉土地近2000畝,其中自主經營荷藕、冬桃、金槐等500餘畝,合作社下屬餐飲店一家,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百萬元。xx村先後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省級首批鄉村治理示範村、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

二、主要工作成效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關鍵,抓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

(一)堅持黨建引領促“xx之變”。2020年,村建制調整改革後,新班子面對產業發展殘局、資產閒置、羣衆期盼等巨大壓力,堅持積極規劃、走出去、引進來、謀出路,因地制宜整合閒置資源,盤活“殭屍”經濟,探索農旅融合發展之路。2021年,村集體通過舉辦“荷花節”收取門票、觀光車票、開辦餐飲店、種植高粱、菜藕等年收入達106。5萬元,帶動村民銷售農副產品增收36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50餘個、帶動村民務工增收90。4萬元。產業發展經過“一落一起”後,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一負一正”、羣衆信訪和幸福指數“一降一升”、產業業態“由單到多”、組織力“由弱變強”。

(二)堅持黨建引領造“xx之美”。村黨總支圍繞xx“農旅興區、工業強區”發展主線,積極創建片區經濟中心村和“水稻+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村集體自主經營荷藕150餘畝。荷花觀賞季後,將菜藕加工包裝成系列產品,在荷塘養殖魚、蝦、蟹等,供遊客垂釣。村民吃上了“旅遊飯”,既可以搞種養殖,到村合作社加工、包裝、銷售農副產品,也可以在合作社務工,還有的辦起農家樂、民宿接待八方來客,整村產業形態更加多元化,造就產業之美;爲豐富產業業態,發展延時經濟,種植反季節果蔬作物冬桃和金槐350畝,做到“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實現四季之美;爲提升村民幸福感,全覆蓋綠化、亮化“柏馬環線”村道6。8公里,創建“最美村道”,通過舉辦全市鄉村旅遊文化節、文化三下鄉、“藕遇”主題攝影、歌舞比賽活動,開展和諧家庭、孝老敬老等評選活動,推動鄉村治理向上向好發展,突出治理之美。

(三)堅持黨建引領圓“xx之夢”。打造形成柏馬旅遊環線,展現荷花、稻田、生態之美,發展自然生態研學;打造不同主題、不同季節的農家幸福田園,發展農事體驗研學;盤活老村委會、農戶閒置土地、房屋等資源,恢復成老鹽井工業基地、清代古建築景點及現代園藝、竹編技術體驗中心,發展民俗傳承研學;打造形成“春有耕種、夏可賞荷、秋來採收、冬嘗美食”的美麗鄉村,並輻射帶動周邊鎮村進行全域研學。

三、發展面臨問題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但是,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也面臨矛盾問題多、村組幹部信心不足、攻堅難度大等現實問題。

(一)幹事創業信心不足。農村實現“一肩挑”後,基層黨組織“領頭羊”任務成指數增長、“三務”纏身、分身乏術,投入到經濟發展的精力不足。同時,村組幹部大多認爲發展農業風險高,如果產業發展成功,受益者是村民,如果經營失敗,就會揹負“罵名”,進而產生不敢闖、不敢創、不敢幹的消極思想。

(二)粗放型管理收益難達預期。村組幹部發展產業大多按“老辦法”“老黃曆”,市場營銷意識薄弱,合作社在生產過程中經常處於無人監管、無專業人員指導狀態,導致農副產品質量不高、產量低下、進入市場困難,進而影響註冊商標、樹立品牌的積極性。比如本村菜藕收成後大多在鄉村集市零售或在縣城農貿市場批發,米槐茶銷售渠道只有通過專場產銷會或接待使用,無法達到預期收益。

(三)要素保障不足持續發展困難。發展面臨的人才、資金、土地等關鍵問題愈來愈突出,生產技術落後、土地使用限制、資金來源單一、勞動力缺失成了限制發展的主要問題。xx村農副產品主要爲350畝冬桃、金槐,產業特點是收益週期長、管理費用高、豐產風險大,每年土地流轉、人工管理費高達35萬元。近三年,xx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高但收益較低,發展產業、包裝加工、擴大規模再生產的產業鏈所需資金難以爲繼。

四、主要對策建議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是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難題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堅持“黨建+經濟”兩手抓、兩手硬。

(一)發揮黨組織核心作用,聚民心、定調子、謀出路。一是發揮黨組織核心力。產業振興必須配強班子,只有選好“火車頭”,才能不斷轉觀念、求突破、出成效,常職幹部要揚長避短、精誠合作、相互補臺,全身心投入事務工作和經濟發展。二是要有敢於拼搏的奮鬥精神。村幹部要堅持不懈組織動員羣衆,真正融入到農戶心中,在充分徵求村民意見基礎後,要立說立行,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帶頭衝鋒。三是要有與時俱進的發展思路。未來發展定位、思路、路徑要與時俱進,綜合自身區位優勢、產業特點、文化內涵,調整優化全村產業佈局,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條件成熟一點,往前發展一步,步步爲營,穩紮穩打。

(二)用好用活項目資金,聚資源、打基礎、惠民生。一是項目奠基的“輸血”模式。積極申請上級財政支持,不斷改善本村基礎設施,延長農業產業鏈條,發展特色產業,推動種養循環和產業鏈再造,促進三產整合發展。注重加強農產品倉儲保鮮和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健全農村產權交易、商貿流通、檢驗檢測認證等平臺和智能標準廠房等設施。二是長短結合的“造血”模式。在立足本村長期發展產業特點基礎上,同步發展一些短期經濟作物或者通過二次流轉土地引進業主合作共建,獲得“短、平、快”收益。積極動員村民以土地、資金、勞力等方式入股集體經濟合作社,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讓村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有效解決發展產業所需的資金、土地等問題,緩解財政壓力。三是發展共享的“溢血”模式。積極探索利益共享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讓村民享受發展紅利,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鄉村振興,最終使集體經濟發展與廣大羣衆形成“利益共同體”,形成強大的產業發展合力。

(三)充分重視培養人才,聚智慧、解難題、促發展。一是對外引進“實力股”。把具有管理經驗、資金技術、眼界開闊的優秀農民工、農業種養殖大戶作爲引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頭號倉庫”。注重做好外出農民工基礎信息臺賬和日常管理,號召農民工返鄉創業,支持家鄉產業發展,爲集體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帶來智慧、資金支持。二是對內培養“潛力股”。把培養打造一支年輕化、專業化、留得住的農村人才隊伍作爲產業振興的“頭號任務”。抓住年輕人羣體,有條件的可以作爲村級後備力量、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經理人進行培養。鼓勵支持年輕人發展農業產業,參加鄉村振興各類培訓,通過學習現代農業技術、先進經驗,開拓發展理念,更好動員帶動全村產業發展。三是對上爭取“資源股”。把爭取掛靠項目資金、引進高端人才作爲助力發展的“頭號選擇”。積極爭取上級黨委、政府的政策、資金、人才支持,充分藉助聯繫本村的領導幹部、企業、單位等力量,爭取項目資金,引進先進技術、發展理念,協調解決產業鏈提升面臨土地、資質、營銷等難題,促進三產融合發展。

篇二:關於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

9月23日至24日,xx市政協王xx副主席帶第五調研組,圍繞“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課題,先後到xx區xx村二組、楊家臺村和興平市西吳辦北馬村、莊頭鎮金龍村、西城辦花王村等地,走進香菇養殖大棚、黃花菜種植基地及烘乾廠房、花卉苗木種植苗圃、水果批發市場、村建材市場實地調查瞭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聽取相關負責人對集體經濟發展現狀,產業運營模式、存在問題、市場前景及帶動貧困羣衆增收致富等情況介紹,同時調研組又向相關縣徵集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資料,進行座談討論。現就調研總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發展現狀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特別是統籌各方力量,強力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夯實了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堅實基礎,創造了重要條件,增強了農村發展集體經濟的動力,注入了發展活力。目前,全市115個鎮辦的1923個村基本完成了清產覈資工作,摸清了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底數,有1537個村完成了成員身份界定,有1043個村完成了股權量化工作,通過“三變”改革,催生了1411個村成立集體經濟合作社,有力促進了我市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二、存在問題

1、組織機構不健全,作用發揮不明顯。目前,全市成立集體經濟組織1532個。從數字看發展集體經濟的組織機構還沒有全覆蓋,機構還不健全,就成立的組織機構而言,僅停留在產權制度改革的工作進度層面,大部分村集體經濟組織還沒有正常運營,更不用說產生效益,發展集體經濟的作用不明顯。同時,我們在調研中瞭解到各級對相關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不到位不深入,致使羣衆不瞭解不明白的現象較爲普遍。

2、思想認識不到位,內生動力不足。在新形式下,發展集體經濟缺乏內在動力和外部扶持,部分村幹部對發展村集體經濟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積極性不高,缺乏責任感,過度依賴政策性補助,有“等、靠、要”的思想,不給錢不幹事。大部分農村羣衆已習慣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生產經營形式和小富即安的生活方式,對集體經濟認同感不夠,也認爲發展集體經濟難度大,參與支持的熱情不高。同時,鄉鎮農經機構人員多爲兼職,專職人員少,業務不精,技術人員嚴重缺乏,致使基層農經工作隊伍力量薄弱。這些因素導致農村發展集體經濟的內生動力不足。

3、經營性資產佔比低,發展資金困難。我市在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中清查出的資產總計120。095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產只有20。218億元,且經營性資產分佈不勻均,大部分經營性資產集中在城中村和城區周邊地域,全市絕大多數村就幾乎沒有經營性資產,都屬於典型的“空殼村”,發展集體經濟缺乏必要的啓動資金,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信貸融資難度大,財政專項補貼總量少、扶持範圍小,相關金融部門出臺的涉農金融信貸服務門檻高。加之農業產業發展前期投入大,收益週期長,對投資者吸引力不強,如果沒有國家政策補貼,工商資本一般不願投入農業項目,導致農村農業發展資金困難。因此,資金難題成爲制約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不可逾越的鴻溝。

4、發展模式單一,產業結構有待優化。目前,全市實力較強的涉農企業偏少,大部分企業特別是經濟合作組織都是從事最初級的生產經營形式,沒有形成規模生產效應,包括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小,產品行業競爭力不強,產品質量不穩定,生產成本和風險普遍高。同時,農村產業結構不優,發展還都以傳統的種植業爲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不多,發展水平滯後,產生了有的村集體組織爭取到國家相關部門的政策性啓動資金後,不知道怎麼用,該發展什麼產業。

三、意見建議

1、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健全組織機構。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增強基層黨組織戰鬥力、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美麗鄉村的客觀保障,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宏偉藍圖最關鍵的因素。因此,各級特別是村級領導幹部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從思想深處充分認清發展集體經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重大意義,健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組織,加強對相關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力度,使廣大羣衆全面瞭解並理解國家的政策措施,引導羣衆支持、參與發展集體經濟的積極性。一方面要成立村級抓集體經濟的領導班子,另一方面要在清產覈資的基礎上,結合各自的實際,釐清發展思路,儘快建立發展集體經濟的經濟組織(實體),形成發展集體經濟有人幹、有抓手的良好局面。

2、要強化隊伍建設,激發發展內生動力。要按照德才兼備和羣衆認可的原則,有能力、會幹事、能幹事、想幹事的村幹部,建強抓集體經濟的領導班子隊伍;要加大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亟需的管理型人才、技術型人才的引進和儲備力度,加大鄉鎮服務站和農經人員隊伍建設力度,夯實發展後勁;發揮“土專家”的作用,使愛農村、懂農情、有能力、敢創新、有擔當的鄉賢能人成爲發展村集體經濟的“領頭雁”;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力度,充分發揮農民的主休作用,調動廣大農民參與發展集體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爲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創造良好氛圍,激發農村發展集體經濟的內生動力。

3、要創新資源配置模式,夯實發展經濟基礎。要深化產權制度改革,以除弊革新的精神,不斷創新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和土地資源配置模式,按照“基在農業、利在農民、惠在農村”的思路,依據地理環境不同,把所能使用的各類資源充分整合,發展特色產業、農經服務業、農產品加工業等,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鼓勵農民以土地經營權或資金技術等入股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農經服務業,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使資源發揮更大效益,不斷夯實農村發展基礎,促進羣衆共同致富。

4、要發揮項目帶動作用,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以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爲主線,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區域優勢,找準定位,防範風險,注重短期效益和長期發展相結合,選擇適宜自身發展優勢的好項目,發揮項目帶動作用,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拉長產業鏈,着力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真正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奮鬥目標。

篇三:關於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

xx縣xx村以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爲抓手,以集體經濟增長、土地增效、農民增收爲目標,探索了以“土地合作經營”爲核心的村集體經濟發展“xx模式”。

主要做法

1、成立土地合作社。爲確保土地合作經營順利推進,村支兩委在村民會議民主決策的基礎上,引導成立了xx村土地合作社。在不改變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前提下,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穩定所有權、保護承包權、放活經營權,以組爲單位與土地合作社簽訂協議書,將全村4205畝農田經營權集中到土地合作社,再進行適度規模經營。土地合作期限爲11年,與“二輪延包”時限一致。土地合作社收益分配採取“保底分紅+二次分紅”的方式,保底分紅實行按人口分配,其中按“二輪延包”以來“有田有人”的300元/畝·年,“有人無田”和“有田無人”的按150元/畝·年,保底分紅之外的部分,再按土地承包權入股比例進行“二次分紅”。土地合作社將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所有者緊密聯結起來,爲三者利益有效表達和矛盾協商解決提供了平臺,較好地實現了“三權分置”後的責、權、利關係。

2、成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xx村集體、土地合作社和本村村民出資成立的水稻、農機、蔬菜、花卉苗木、養豬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合股成立xx營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其股份結構爲xx村集體以土地所有權、基礎設施、服務配套等折股爲30%,土地合作社以全村土地經營權折股爲20%,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籌資500萬元,佔比50%。全村4205畝農田通過土地合作社以300元/畝·年的價格轉租給營健公司,公司通過土地分租,提供農業綜合性服務,興辦糧食加工、水稻秸稈加工等,延伸發展二、三產業獲取利潤。公司的利潤按5:3:2的方式進行分配,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獲得50%的收益,村集體獲得30%的收益用於發展集體經濟和村內公益事業,土地合作社獲得20%的收益,用於土地入股農戶的“二次分紅”。

3、競價分租給職業農民。營健公司將農田按50—100畝劃分爲聯片區塊,統一編號,明確範圍,按照公司對產業的統一規劃和要求轉租給本村的職業農民。公司與職業農民簽訂合同,職業農民按年度向公司交納土地租金和100元/畝的保證金。2016年土地租金爲300元/畝,2017年根據產業發展情況,通過村民大會表決後,改爲競價擇優流轉。擁有競拍權的對象限本村戶籍,且參加了專業培訓的職業農民,起拍價爲500元/畝·年,目前有意向承包報名的超過1萬畝。

4、建立農業市場化服務體系。爲解決土地規模化經營後的生產管理問題,營健公司以專業化分工、市場化經營方式,着力構建農業生產技術技能服務、全程農機化服務、農資服務、烘乾倉儲加工服務、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等現代農業產業服務體系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目前已投資建成了xx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聘請湖南農大8位專家組成生態農業專家工作站,向職業農民提供各類專業化服務,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

xx村集體經濟盈利模式

通過股份合作經營,村集體可以從xx營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分得30%利潤。

1、服務體系盈利。職業農民承包土地的同時,購買營健公司所轄合作社的農資、農技、農機和烘乾倉儲等服務,既有效降低耕種成本,合作社又能取得盈利。2016年,服務體系盈利近50萬元,村集體獲得利潤分配15萬元。

2、經濟實體盈利。營健公司已經取得“農民田間學校”申辦資格,預計職業農民培訓經費每年上千萬元,利潤相當可觀,還將圍繞“農民田間學校”發展餐飲、住宿等配套服務。2017年還啓動了峨山大壩農莊建設,村集體以自然資源佔股20%;成立了xx建築公司,村集體持股20%,形成源源不斷的利潤增長點。

3、產業延伸盈利。xx村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整合資源,培育品牌,大力發展生態效益型特色農業和旅遊農業,2017年全力建設水稻+龍蝦、蛙、鱉、魚1000畝生態種養基地和500畝水果採摘基地,實現產業集中連片發展,打造綠色生態的xx品牌,進而依託xx品牌發展農業觀光、民俗旅遊、水上娛樂等休閒旅遊項目,以及農產品深加工項目,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農產品由xx營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統一負責加工、品牌打造和營銷,旅遊項目由公司進行業務培訓,整合接待資源,制定服務標準,最大限度發掘“xx模式”潛力,實現村集體經濟持續增長和農民增收。

取得成效

1、糧食生產形勢全面好轉。開展土地合作經營之前,xx村人地矛盾突出,一方面是“有人無田種”,全村849人未分到田地,佔總人口的20。3%;一方面是“有田無人種”,90多畝田地“拋荒”,雙季稻不到種植面積的20%。土地合作經營有效解決了“有人無田”和“有田無人”的矛盾,保障了農民的土地權益,激發了種田的積極性。2016年,全村4205畝耕地全部實現雙種雙收(稻稻、稻油),雙季稻種植面積從800畝增至2800畝,水稻平均畝產達920公斤,糧食產量3500餘噸,較合作經營前多生產1400噸,增幅達66。7%。

2、農業生產水平顯著提高。隨着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機械化、市場化水平提升。現有60戶新型職業農民生產面積都在50—130畝,集中連片種植,實行統一標準,全面應用良種、良法、良技,享受xx營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的從農資農技到加工銷售的全程市場化服務,水稻畝均生產成本降低359元,雙季稻畝均效益近1000元,“水稻+龍蝦”基地每畝效益達2000—5000元不等,高效、生態農業正在加快發展。

3、村集體和農民羣衆獲得感直線提升。在“xx模式”下,不僅探索了村集體經濟的有效實現形式,實現了集體經濟收入的可持續增長,而且保障了農民的土地權益,促進了農民增收,2016年人均純收入達到21860元。同時,通過股份合作、民主決策的機制,進一步增強了村支兩委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有效促進了村民民主自治進程,羣衆對村支兩委的信任、對村級事務的關注、對產業發展的熱情持續增長,幸福感、獲得感大幅提升,爲xx今後的快速發展構築了堅實基礎。

篇四:關於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

前言:隨着全省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進入掃尾階段及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廣泛成立,部分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發展中暴露出一些新問題,如不知道怎麼使用各級撥付的項目資金導致資金閒置,發展中過度依賴政府扶持和資金投入,村幹部不懂經營,自身內生動力不足;羣衆主動參與意識不強;村級黨組織對村集體經濟發展缺思路、少辦法、沒平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範帶領作用發揮不明顯等問題依然存在。

如何破解這些發展難題?xx區xx鎮xx村以產業振興爲核心,通過發展產業帶動村集體的經濟發展,吸引人才聚集和資源聚集,在解決農民就業,實現共同富裕,邁向“三產融合”,助推鄉村振興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有效的嘗試,使得“農業成爲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爲有體面的職業,農村成爲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的美好願景在xx村初露端倪,爲全市乃至全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積累了一些可借鑑且行之有效的經驗。

根據省農經站關於農經大調研活動要求,圍繞以上主題,我們深入到xx區xx村,對該村近幾年尤其是農村產改後村集體積極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具體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xx鎮xx村渭南市xx區西5公里、xx鎮北2公里處,全村共有6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920戶,3200人,脫貧戶74戶215人,勞動力人數2100人其中在外務工人員1100餘人。共有耕地4000畝,其中花椒種植1300畝,聖女果種植180畝,草莓種植60畝,核桃種植50畝,葡萄種植30畝,桃種植20畝,羣衆主要收入來源爲務工和發展自主產業。201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2526元,2020年達13321元,2021年預計達到14500元左右。

二、主要做法

(一)建設鄉村振興產業園,大力發展高端葡萄農業。2020年3月開工建設鄉村振興產業園,主要種植陽光玫瑰葡萄,9月全面建成,總投資120餘萬元,規劃面積20餘畝,爲村集體經濟產業項目。園區現建成5。8米高、鋼構冷棚16座,配套管理用房200平方米,機井1眼、抽水泵站1座、蓄水池1座,鋪設各類輸水管線4500餘米、水泥路面400餘米。

一是堅持黨建引領產業。在產業園發展中,首先突出了建引領產業振興的思路,園區採取“村黨總支+”模式,由村黨總支牽頭,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統一管理,村“三委”幹部“一拖二”包棚的方式進行日常管護運營,並配有專業技術人員長期住園管理。所謂“一拖二”方式運營,就是積極發揮黨員幹部帶頭作用,一個村支部委員或者村幹部,帶動兩名黨員,包一個產業大棚,負責日常管理,集體勞作。這樣黨員幹部有積極性責任心,羣衆也對集體產業有信心。

二是突出“精品意識”。在園區日常管理中把“精品意識”融入到每一個具體環節,每項工作都按“優質品”“一等品”來打造。以2021年生產具體爲例,園區一律施用從內蒙古拉的優質羊糞,減少使用化肥和農藥,堅持全過程有機種植,對園區栽植的1200餘株陽光玫瑰葡萄,正式成型定果18570餘串,每一串果實顆粒控制在在70到80顆,修至密疏緊湊且每串葡萄呈圓柱形、成熟果穗控制在長20cm左右,果穗重800-900g,不超過1000g,確保了葡萄高品相、高品質、高品位。

三是讓好貨賣出好價錢。常言道,“好貨”未必就能賣出“好價錢”。爲了讓“好葡萄”賣上“好價錢”,xx村採取對的方式找準對的人,銷售時全部採用高端禮品盒包裝,瞄準高端人羣,以禮品模式出售。9月份上市銷售,產品供不應求,十月底已銷售一空。據渭南市委組織部包村幹部、該村第一書記賀龍飛介紹:“最初預算今年能收入20萬元就不得了,哪成想一下就賣了65萬元。這下好了,那麼多設想都能逐步實現了。”65萬元,也是xx村鄉村振興的起點和轉折點,是進一步發展農村的基石,刷新了xx村的紀錄,讓集體收入比往年翻了十番。

(二)收了葡萄再養雞,注重發展循環經濟。針對轄區內廠礦多,城鎮人口多,職工收益高、消費品位高、能力強,廠礦福利好等實際,該村駐村幹部和村級兩委會多方考察,科學論證,決定在收穫後的部分大棚裏打“生態牌”,開展林下養殖土雞業務。他們一致認爲林下養雞法是我國傳統的養雞方法,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蔭優勢,是飼養柴雞的生態養殖新模式。10月份將5000餘雞仔放養在大棚葡萄下,利用林下的樹葉草葉及昆蟲資源養雞,這樣的養雞模式成本較低。另外,十月以後天氣涼爽,病害較少,利於土雞生長,養出的雞更爲綠色無公害,在市面上比較受歡迎。在提高了果樹、肉雞附加值的同時,也建立起肉雞與果林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環,降低了飼料成本和肥料成本。目前存欄的這5000餘隻雞已預訂一空,預計2022年春節前後集中宰殺,每隻白條雞可銷售120元左右,僅此一項又可爲xx村增加60多萬元的收入。

(三)發揮區位優勢,發展第三產業。針對xx村靠近xx城區和國家級xx鎮小城鎮試驗區,且310國道、隴海鐵路、連霍高速穿村而過,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這個優勢,爲發展壯大xx村集體經濟,切實增加村集體收入,xx村積極爭取上級鄉村振興專項資金,在連霍高速xx停車區外圍本村生產路上建設xx鄉村振興農特產品超市,性質爲村集體產業。主要從事銷售xx村和xx區農特產品,設有電商展示和銷售平臺,併爲過往司機和乘客提供茶座休息、餐飲和加水等服務,預計從農特產品超市運營後,再加上其它裙帶邊緣產業,每年可爲村集體帶來50多萬元的收入。經過孵化培育,xx村從鄉村服務和旅遊起步,市場規模和經濟效益不斷提升,逐漸形成品牌,再用強大的第三產業直接帶動第二產業的發展,拉動第一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體量品位不斷提升,從而真正構建起由三產帶二產促一產,三產融合發展的良性循環體系。

(四)改造老舊設施大棚,激發特色產業活力。“xx聖女果”久負盛名,曾是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的“紅瑪瑙”“紅寶石”,也是該村早一步發展設施農業的積澱和成果。爲了做大做強村集體產業,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該村針對2000年建成的240畝市級現代農業設施示範園設施比較老舊,品種滯後,經濟效益不高等問題,進行全面升級換檔,激發特色產業活力。到2023項目實施後,村上將全部收回設施大棚,採取“六統一”經營管理,即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升級改造後的園區每年可實現銷售聖女果、草莓、葡萄等1000多噸,實現銷售收入500萬元。

三、存在問題

1、產業比較單一,產業化水平低。目前全村種植業佔80%以上,第二產業幾乎沒有,第三產業佔比不到20%。主導產業也只有花椒、聖女果、草莓、葡萄、核桃、以及傳統農作物小麥、玉米。除聖女果、草莓、葡萄等經濟作物外,大部分作物畝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村上除以前建設的240畝65座設施大棚和新建的20畝16座葡萄大棚外,其餘都由各家分散經營,50畝以上的家庭農場和500畝以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幾乎沒有,根本談不上規模經營和集約化經營。

2、品牌影響不突出,市場競爭能力弱。由於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生產基地遠離大城市,產品集散成本大;生產者、勞動者技能差,機械化程度低,生產規模小、產量少、檔次低,缺乏品牌競爭力,線上線下銷售困難,市場銷路沒有保證。

3、人才隊伍素質低,經營管理能力弱。由於一半以上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壯勞力外出打工,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生產經營,主要由村“兩委”班子成員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負責,但由於村“兩委”幹部中普遍存在年齡老化、知識更新困難、敢闖敢試勁頭不足等問題,經營管理能力差,市場意識不強,對村集體經濟發展缺思路、少辦法、沒平臺;羣衆主動參與意識不強。

4、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產業化程度低。該村集體經濟還比較傳統,農民以自給自足爲主,產業化程度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金投入不足。發展和壯大村集體經濟需要資金扶持,但村集體自身“造血”功能差,主要依靠上級“補血”,這種發展模式是極其脆弱的,而且不利於調動村集體自身“造血”的積極性。從全市看,上級的資金扶持力度有限,村集體自身缺乏資金來源,種種情況導致村集體經濟資金投入不足,產業化程度低。

四、對策建議

xx村存在的問題在全市以至全省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對此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堅持支部引領,把羣衆凝聚在黨組織周圍。突出黨支部在發展村集體經濟中的引領作用,通過村集體領辦、黨員和致富能手示範創辦等措施,建好一批符合本地特色、發展前景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使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羣衆就業途徑進一步拓寬。全面推行村書記、主任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法人“一肩挑”模式,實現黨務、村務一手抓,促進村“兩委”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聚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強大合力,讓能人放開手腳幹。也可以通過聘請省、市、縣三級組織、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的專家對村“兩委”班子、村級後備幹部和農村經濟組織帶頭人,就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方法途徑、政策法規等進行專題培訓。

(二)轉變發展方式,多措並舉盤活農村經濟。圍繞新舊產業園區,着眼推動現有設施農業提檔升級,引導村黨組織在產業發展上發揮好引領作用。整合土地資源,由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統一開發、種植(養殖)管理,統一品牌、經營銷售,探索推廣“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實現組織、資源、技術、管理優勢整合和集成效應,彌補一家一戶規模小、升級難的不足,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積極引導和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村創業,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新農人入鄉創業,通過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業社會化服務服務組織,增加集體經濟和農民收入。圍繞帶動農民增收,引導合作社在提供精細化管理、專業化服務上下功夫,幫助羣衆改良種植品種、掌握現代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和價格。結合距離xx城區、渭南市區、高速路服務區、渭華起義紅色基因等有利元素,綜合現代農特產品的生產、開發、線上線下交易採摘、物流等環節,探索出一條信息化時代的“互聯網+三農”之路。注重搭建信息、服務和創業三個平臺建設,通過電子商務打開當地農特產品大市場,讓村民足不出戶把產品賣向全國,激活鄉村市場,盤活鄉村資源,爲農業注入新的生命,爲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奠定堅實基礎。

(三)拓寬增收渠道,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建立合理收益分配機制,盤活集體和羣衆閒置資產,把小農戶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緊密結合,實施村集體內部無物不股、無人不股、無事不股,將集體資產進行股份制改造,村集體將可以投入的資產資源或惠農項目,通過入股合作的方式形成長期收益、持續發展的增收模式,用活經營權、把牢所有權,按一定比例進行折股量化分紅,使村集體、村民和貧困戶、殘疾人等特殊羣體增收有渠道、收益有保障,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

(四)加強村級集體經濟經營管理隊伍建設。首先,選拔和引進高素質的集體經濟經營管理人才。把帶領羣衆共同致富能力強、人品好、素質高、羣衆公認的致富能人選進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領導班子。其次,加大培訓力度。着重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帶頭人開展先進實用技術、市場營銷、工商管理、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培訓,組織到先進地區參觀學習,開拓帶頭人的視野,提高他們把握市場、識別市場風險的能力。動員鄉賢、在外務工的能人、新農人入鄉創業,回村發展,以主人翁的身份參加家鄉建設,尤其要注重培養後備隊伍和青年農民,將有經營頭腦、有管理能力、有奉獻精神的年輕農民充實到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隊伍裏。把“堅持村民的主體地位,樹立村民的主人翁意識,讓村民當家做主,自主發展、自我發展”的原則和願景擎在前面。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確保村級集體經濟健康發展。一是加大對村級股份經濟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二是轉變財政扶持方式。探索將財政扶持資金轉換爲資本金入股投入經營的機制,整合現有的現代農業發展資金、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補助資金、扶貧資金等各類扶持資金項目,集中財力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放大財政資金促進集體經濟發展的效應。三是加大結對幫扶力度。建立黨政機關領導和幹部聯繫幫扶責任制,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對接,把人才、資金、項目、技術、信息等資源導入農村,幫助其理清思路,聯繫幫扶資源,落實幫扶項目,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篇五:關於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和背景介紹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增強基層黨組織戰鬥力、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美麗鄉村的客觀保障,是實現鄉村振興、帶領村民致富的重要保證。近年來,面對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轉型升級的繁重任務、生態治理的巨大壓力,xx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盯“建設XXX都市圈魅力中心鎮”的奮鬥目標,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平安等各項工作,迎難而上、砥礪奮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爲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着力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引領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增強凝聚和服務羣衆的物質基礎,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深入全鎮15個村圍繞村級集體經濟開展調研,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翻看臺賬等方式,進一步瞭解全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查找亟待解決的難題,堅持問題導向,研究制定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爲農村發展集體經濟注入動力活力。

二、好的方面

XX鎮是縣城所在地,土地面積100。4平方公里。下轄15個村委會,總人口15。4萬人,耕地面積XXX餘畝,山地面積XXX畝,林地面積XX畝。2020年,全鎮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xxx萬元,其中,有3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在20萬以上,特別是xx村年收入達78萬,其他10個村年收入均在6萬元以上。從收入來源看,有7個村依靠自有資產租賃收取租金收入,1個村依靠光伏發電產業取得收入,其他7個村由鎮政府劃撥資產獲取收益。

三、存在差距

從調研情況看,全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基礎,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1、內生動力不足。部分村幹部對發展村集體經濟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積極性不高,缺乏責任感,過度依賴政策性補助,等靠要思想比較嚴重。部分農村羣衆對集體經濟認同感不夠,認爲發展集體經濟難度大,參與支持的熱情不高。導致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內生動力不足,嚴重製約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

2、發展後勁不足。發展集體經濟需要資源資金支撐,xx鎮下轄15個村委會,在縣城規劃區內的村委會8個,規劃區外的7個,人均耕地面積較少,土地資源缺乏,水面、林地面積不廣。15個村雖然都有集體經濟收入,但村小組有收入的不多,其中,經濟效益較好的村組大多集中在中心城區,離中心城區較遠的村組效益不明顯。集體經濟較弱的村日常運作都依賴於轉移支付,根本無可用財力發展集體經濟。一些村也有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想法,但一提到資金,就望洋興嘆,不了了之。

3、發展模式單一。從我鎮情況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中每年相對穩定收入主要就是租賃收入這一塊。集體經濟較強的8個村當中有6個村是通過集體資產租賃取得的,佔到總數的75%,真正依靠發展產業和其它渠道獲取收入的村委會不多。

分析以上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自身出發找差距和不足。

一是思想還不夠解放。理論學習不夠深入,導致思想解放不能及時跟上新形勢,缺乏創新思維,對經濟規律研究不深,解決經濟問題辦法不多。

二是工作上進取意識不強。由於生育二孩,爲了顧及家庭,對工作上的要求有所降低,科學謀劃和指導創新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是羣衆觀念不牢。聯繫羣衆、服務羣衆不深入,平常下村只注重自己要開展的工作,沒有關心羣衆的訴求。

四、改進措施

一是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從思想深處充分認清發展集體經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重大意義,加強對相關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力度,使廣大羣衆全面瞭解並理解國家的政策措施,引導羣衆支持、參與發展集體經濟的積極性。抓好黨員幹部的培養和教育,使他們轉變思想觀念,增強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增強他們發展集體經濟的恆心和本領。爲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創造良好氛圍,激發農村發展集體經濟的內生動力。

二是強化村級班子建設。優化村“兩委”班子,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成員,打破行業、身份、地域限制,從致富帶頭人、科技致富能手、返鄉創業人員、退伍軍人、大學生村官、國家正式幹部等人羣中,大膽選用思想解放、事業心強、思路清晰、懂經營、善管理的“能人”擔任村“兩委”班子成員。進一步落實幹部幹事創業容錯機制,打消幹部求穩怕亂、不想發展、不敢發展的思想包袱,增強幹部主動擔當、主動發展的意識,解決畏難情緒和等靠要思想。

三是盤活村級集體資產。通過盤活閒置或低效使用的山塘、水庫、門面、老校舍、生產加工場地等各類集體存量資產,採取對外招標承包、租賃、參股經營、聯合開發等方式提高利用率,實現穩定、可持續性收入來源。

四是加大政府政策扶持。鎮政府加大對村級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通過“五個一批”來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即對無資源、無資金且在縣城規劃區內的一些村,通過下放鎮級資產使用權解決一批;適合發展生態旅遊和農家樂的通過支持發展產業帶動一批;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的通過土地流轉解決一批;有改造村委會大樓項目的通過搬遷到交通幹道沿線,形成集體資產租賃解決一批;通過提供社會服務解決一批。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czxz/zhongkao/1327269.html

  • 標籤: 鎮域 調研 報告 精選 關於姓氏的研究報告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關於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精選5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關於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精選5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