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2022廉潔從家出發廉潔家風故事講述範文(精選8篇)作文

2022廉潔從家出發廉潔家風故事講述範文(精選8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5.89W 次

篇一:2022廉潔從家出發廉潔家風故事講述範文

2022廉潔從家出發廉潔家風故事講述範文(精選8篇)

十年前,我正在房間收拾行李將要離家來泉州工作,平時話少的父親特意喊我到牀邊坐下,語重心長地叮囑說:“參加工作啦,要記得不要怕吃虧,不要貪便宜。”

父親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總是多幹活不計較得失。小時候的我一開始不太理解,尤其遇到得了便宜還蠻不講理的人更覺氣憤,可父親總說吃虧是福。長大後,我漸漸認識到父親囑託的重量。我發現,恰恰多付出的時候就是個人成長速度最快的時候,甘於奉獻會收穫內心的寧靜和喜悅。

所以,肯吃虧並不是傻,能吃虧反而是一種能力。我也把這份道理和囑託交給孩子,將這份福氣長長久久地傳下去。

篇二:2022廉潔從家出發廉潔家風故事講述範文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自己是檢察幹警,丈夫鄒經明是公務員,女兒研究生在讀。

我在恩施市人民檢察院工作,一干就是25年。我始終踐行“心中無羣衆,不配做檢察”的誓言,所辦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法律文書規範無差錯。之前,我辦理的一起房屋糾紛抗訴案還成爲全省的精品案例,選入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例選》。同時,自覺遵守檢察人員紀律,遵守各項廉潔自律規定,給自己“約法三章”:有關案件的酒場一概不去,有關案件的禮品一概不收,有關案件的說情一概不聽。我曾先後被州人民檢察院表彰爲“先進檢察官”,被恩施州人民政府、恩施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榮譽稱號、被恩施州委政法委表彰爲“恩施州十佳政法幹警”、被湖北省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被湖北省檢察院評爲“全省檢察機關先進個人”並榮立二等功一次。

鄒經明是恩施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主要從事精準扶貧和機關後勤服務工作。他工作一絲不苟,高度負責,認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我患病出院不久,他就投入精準扶貧工作中,到屯堡鄉羅針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帶領全體“尖刀班”成員攻堅克難,讓全村392戶貧困戶如期脫貧,順利通過省和國家級的評估驗收。他曾被恩施市委表彰爲“優秀共產黨員”“綜治工作先進工作者”。

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這是我們的人生態度,也是我們傳給女兒最寶貴的財富。2017年,我患病住院治療期間,鄒經明精心護理、陪護,女兒大學臨近畢業,準備論文答辯時還堅持每天與我通話,鼓勵我戰勝病魔。女兒大學畢業後的假期,從她爸爸手中接過照顧我的任務,陪我完成了6次化療。現在,我的身體已逐漸康復。

對國忠誠,敬畏事業,熱愛家庭,我將始終堅持樹廉潔家風,並將這一家風傳承下去。

篇三:2022廉潔從家出發廉潔家風故事講述範文

說到家風,首先想到的便是母親。

1994年10月1日,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5週年,我出生在燕子鄉桃山村的一個農村家庭,小名兒喚作“國慶”。

圖片

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雖沒有明令家風家訓,卻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言傳身教,使我成長爲一個正直、善良且上進的人,尤其是母親的教誨。

家境清貧的我,兒時似乎總處在物質的匱乏中。那個揹着破書包、留着男孩頭、身着不合身且破舊衣服的我,也時常望着別人手裏的零食和新書包發呆,回過神來只能低頭繼續啃着手裏的土豆。母親總告訴我:“不該拿的千萬不能拿,貧窮不是喪失骨氣的理由!”彼時年幼的我還尚不能領會其中的道理。

直到有一天放學回家,鄰居家的姐姐不知從哪裏淘來了一盒彩筆,在我面前喜滋滋地展示,我看着這五顏六色的新鮮玩意,羨慕極了,恨不能馬上將其據爲己有。果然,趁姐姐不留神,我偷偷順走了兩隻帶回家,還不知深淺地在母親跟前炫耀我新得的玩意。母親見狀,和善的面容頓時嚴肅起來,生氣地質問我爲什麼要偷拿姐姐的東西,從前交待我的話怎麼就全然不記得!我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小臉漲的通紅,卻是半個字也回答不上來,母親氣不打一處來,拎着我去了鄰居姐姐家,我視若珍寶的彩筆也被送還到了姐姐手裏,一向高傲的母親點頭哈腰和人說着對不起,就好像彩筆是她自己偷的一般。直到最後,母親也沒有打我,也沒人叫我“下賤胚子”,但我自己卻羞愧難當,連同着對母親的愧疚。從那以後,我再沒拿過不該拿的東西,腦海裏總記得母親那卑微的姿態,也才真正領會了母親的話。

後來的我,輾轉求學,回家的次數漸少,母親的話卻一刻也不敢忘記。

2016年12月30日,三峽大學水電樓521,我如期轉爲一名正式黨員,無比的莊嚴且激動,第一時間打電話回家報喜。母親在電話那頭咯咯地笑,誇讚我說:“我的小國慶出息了,要繼續發揚作爲共產黨員不拿羣衆一針一線的優良作風哦!”

“不拿羣衆一針一線”,我重複道。的確,母親教導我不該拿的不能拿,不就是這個道理嗎?從前條件那麼艱苦,紅軍同志們尚能恪守住這項底線,今天的我們衣食無憂,更應該將這項紀律貫徹到底啊!

家風如細雨,潤物細無聲。母親給了我如此多的精神財富,雖不是什麼感天動地的大道理,卻無時無刻不在教我成爲一個人格完整的個人。我一定會牢記於心,繼續發揚和傳承!

篇四:2022廉潔從家出發廉潔家風故事講述範文

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在革命年代爲人民解放事業奔走求索、艱苦奮鬥,他的英雄事蹟猶如一本鮮活的教科書,爲子孫後輩樹立起了堅實的榜樣。今年《開學第一課》的舞臺上,邀請到了李大釗之孫李宏塔、李亞中,聽他們講述李大釗清正廉潔、以身作則的優良家風。

作爲革命英烈的後代,李大釗之孫李宏塔在回憶起祖父時,談到李大釗在犧牲時只給家裏留下了一塊大洋。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在接受《開學第一課》的訪談時,李大釗之孫李亞中說到了祖父寫的這副對聯,“這個‘文章’是講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篇大的‘文章’。”

正如李宏塔所說,李大釗一生簡樸,他曾是北大圖書館的主任兼任教授,每月的工資有200多塊大洋,但他從來不坐黃包車去上班,工作時的午餐總是吃自帶的饅頭或窩頭,把大部分的錢都用來發展黨的事業、接濟窮苦羣衆,以至於每月發工資時都要先扣下一部分交給夫人保管,以保證家中基本的衣食開銷。

李大釗樸素清廉的生活作風、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深深影響了自己的孫輩李宏塔和李亞中。李宏塔是今年“七一勳章”的獲得者,曾在安徽省民政廳工作的他,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在一套55平方米的舊房裏住了16年,在他看來,生活的優渥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爲羣衆辦實事。在民政系統工作期間,李宏塔每年至少有一半時間在基層度過,進村入戶做調研工作,把低保戶、孤寡老人、孤殘兒童視爲自己的親人。

2003年淮河洪災,李宏塔帶頭深入一線查看災情,他走進受災羣衆的帳篷測量氣溫,發現酷熱難忍,他立即提議當地黨政機關騰出辦公室來安置羣衆……在基層的工作中,李宏塔始終牢記着要當好人民的勤務員,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讓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我們最大的權力,就是要爲人民服務。”革命先輩艱苦樸素的優良家風,在孫輩的世代傳承中更加鮮活有力。從李大釗爲革命獻身的英勇事蹟,到李宏塔嚴於律己、服務民衆的奉獻精神,百年風雨征程,不變的是共產黨員爲人民謀幸福的決心和使命。

篇五:2022廉潔從家出發廉潔家風故事講述範文

父親是一名老鐵路職工,作爲一名鐵路列車輪對檢驗員,他要負責列車車輪入廠、出廠檢驗的最後一道工序,責任重大。在他身上,老一代鐵路人頑強拼搏、勤儉節約、廉潔奉公的精神體現得特別明顯。兒時的我也時常能夠感受到父親對待工作生活一絲不苟的態度。

我小時候每年秋季,父親單位都會組織發放秋菜。有一次,負責發放秋菜的叔叔把秤稱錯了,我家本來應得500斤白菜,結果稱回來1000斤。回家後,父親覺得不對勁,特意又返回髮菜地點,重新過秤,確認果然是那個叔叔因疏忽多發了。在物質相對匱乏的70年代末期,500斤秋菜對於我家來說可謂意義非凡。我清楚地記得,別人聽說這事兒後,都說父親“傻”,父親並不辯解,一笑了之。這件事雖小,但在我幼小的心中,卻烙下了深印,懵懂的我也記住了爸爸說的“清白做人、乾淨做事”這句話。

參加工作特別是走上列車長崗位後,父親對我的囑咐更多了,他就像一名義務監督員,沒事就提醒我,萬不可利用工作之便謀取私利。我走上管理崗位後,父親更是反覆告誡我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多爲企業奉獻,多爲職工做事。

從小到大,父親的言行潛移默化深深影響了我的行爲,使我無論處在什麼樣的崗位,不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恪守行爲底線,努力工作,絕不做有損於集體和別人的事。

前年,母親患病,在天津做完手術,和父親坐我們段的車返回牡丹江。列車長知道他們老兩口是我父母后,特意在餐車安排了飯菜。父親非常過意不去,堅持讓我交上餐費。雖然餐車人員一再推辭,但我還是按照父親意願交上餐費,因爲我懂父親。

去年,兒子高考升學,他囑咐我不要聲張,只在家中親友小聚慶祝一下就好。不用說,我自然照辦。如今,父親已近暮年,我也快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清白做人,乾淨做事”的教誨我會永遠銘刻於心,也會傳給我的子輩,並告訴他一直傳承下去。

篇六:2022廉潔從家出發廉潔家風故事講述範文

印象中我與父親在一起的時間並不是很長,早年間父親在外務工,逢年過節纔回家;後來我外出讀書,讀的是寄宿制學校;再後來父親因車禍驟然離世,那時候我還不滿18歲。這一世,父親與我就像鐘錶上的時針與分針,難得能團聚一次,但父親留給我的,卻是我一生用之不盡的財富。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跟着父親去山上採藥。老家在秦嶺腳下的小山村,每年八九月份,正是五味子成熟的季節。在深山密林中,七纏八繞的枝蔓上掛滿了瑪瑙一般玲瓏的五味子,一嘟嚕一嘟嚕地在樹梢間搖曳着,十分誘人。大人們採摘下來曬乾賣給收藥材的商販,小孩子則大多是垂涎於它的美味。

印象中一般是起個大早,帶着饃饃和水,揹着繩子口袋,拿着鐮刀斧子,父親就帶着我上山了。小時候總是對大山充滿了好奇,剛出發的時候從來都是蹦蹦跳跳地前進,不管父親在後面囑咐多少次“慢點,好好走路”,我也無動於衷。漸漸地,太陽慢慢升起,林間的鳴蟬愈發聒噪,我喪失了新鮮感,不再去關心林間竄出來的野雞野兔,手中的螞蚱不知什麼時候也丟在了路邊,看着前方父親越來越遠的背影,開始撒嬌耍賴不想走了。這個時候,父親總是停下腳步等我,然後拉着我的手,語重心長地說,“走不動了吧?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來,像我這樣,慢下來,一步一步保持勻速,走久了也不覺得累……”

我不記得自己有沒有聽得進去,大抵是沒有,要不然父親也不會說那麼多次。只是後來我一直記得這句話,在我小學六年級剛轉學去縣城讀書功課跟不上的時候,在我一個人去南方讀大學極度不適應的時候,在我大四臨近畢業對找工作茫然無措的時候,我曾不止一次地想起這句話——“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它很通俗,卻很有用。

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

父親不再外出務工後,經村民大會選舉,擔任了村裏的會計兼村民小組長。小時候,我總以爲擁有這樣的“職務”很風光,後來才明白,母親爲什麼老是因爲這個跟父親吵架拌嘴,這些所謂的“職務”,在那個時候很多人根本都看不上,用母親的話說“你領的那點補貼都不夠給你換鞋的,踏踏實實務農多好。”父親總是微笑着不做聲,村裏有事依然隨叫隨到。

有一次,又有村民過來找父親調解糾紛,父親還沒出聲,母親就不樂意了,“你做的是村民小組長,又不是他們家的家長,什麼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你管”,我不知道母親的話是說給父親,還是說給來求助的村民,只是記得兩人的臉色都不太好看。最終父親還是去了,一如往常。後來我從母親陸陸續續的抱怨聲中慢慢了解了原委,來求助的這個村民(說起來我應該叫大哥),家裏情況不好,又沒有兄弟姐妹幫襯,自己太老實,經常被別人欺負,沒有別的辦法,只能一有事就來找我父親。這次找他麻煩的是村裏有名的混混,仗着在外面結交了一些狐朋狗友,在村裏一貫是橫行霸道,好多人敢怒不敢言。母親不想讓父親出頭,也是怕對方耍混給家裏惹上麻煩。

後來我問過父親,爲什麼明知道不好管,還要去管。初中學歷的父親難得地縐了一句“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見我不太懂,又解釋說“既然做了小組長,這件事就得管。”我沒有再問下去,但心中隱隱知道了什麼叫做責任,什麼叫做擔當。後來我讀大學選擇法學專業,再後來到檢察院、紀委監委工作,很大程度也跟父親的言傳身教有關。

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

父親做村幹部的時候,在家裏專門找了個櫃子存放村裏的物品,不用的時候都是上鎖的,偶爾在他工作的時候,我才能看到裏面的東西,大約是一些賬簿、筆記本還有錢款。這些東西他從來都不給我們碰,每次工作完,父親總是歸置的整整齊齊,然後放入一個專門的大皮包裏。

記得我上初三的時候,有一次,父親在整理完他的辦公物品後,很鄭重地叫我到跟前,嚴肅地跟我說:“兒子,以後萬一爸爸有什麼事情,你一定要幫我把這個公文包完整地交到村委,交給你趙叔叔(指當時的村長)”,我鄭重地點了點頭說“我會的”,望着父親欣慰的表情,我總覺得哪裏有點不對勁。“說什麼混賬話,要交也是你自己去交”,當母親的怒吼從隔壁傳來的時候,我才明白過來,這話不吉利。父親聽出了母親的意思,他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兒子,這些都是村裏的資料,在我手裏每一筆賬目都寫得清清楚楚、每一筆錢款都用的明明白白,我希望交接出去的時候,依然是清楚明白。”我聽懂了,也聽見隔壁母親縫紉機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時至今日,我都會想,如果能再選一次,我一定不會去接父親的話。誰都沒有想到,父親一語成讖,因爲車禍,永遠留在了他41歲那一年。我在父親下葬後的第二天就把他的公文包送到了村委,交到了村長手中,並且看着村幹部一筆一筆地把賬目覈算清楚,把父親保管的錢款和票據交接到新人手裏。隨後,我把那個空置了的公文包燒給了父親,告訴他我一直記得他參與競選時的話“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告訴他村委和鄉親們都很認可他生前的作爲,告訴他此件事已了,可以安息了。

我很難說清楚父親給我留下了什麼,他好像什麼都沒留下,又好像留下了所有他能給予我的最美好的東西。就是在父親去世的第二年,在那個漫天悽風冷雨的秋季,我默默地收拾起行囊,踏上了南下求學的火車,從此一直沿着父親期望的方向堅定地走去……

篇七:2022廉潔從家出發廉潔家風故事講述範文

自古忠賢傳家久,從來家風似清風。在中華民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中,家風,不僅承載了一代代中國人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翼和勸勉,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一個溫暖的詞語,一句真情的話語,一個宗族的勵志故事都凝結在了家風傳承的點點滴滴中。

我的爺爺是一位離休幹部,建國前老黨員,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爲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揮灑過青春和熱血,93歲的時候,兩袖清風的老人離開了我們。

清正廉潔、敬業奉獻是我們這個大家庭以爺爺爲參照系一以貫之的家風要求。在爺爺根深蒂固的思想深處,公權是絕對不能私用的,所以雖然爺爺在縣城是德高望重的領導,但是我的三個姑姑都是農民,二姑想走出農村,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請求自己的父親在縣城給她找個工作,結果爺爺把她安排在了煤廠拉煤,每天灰頭土臉,比種地還要辛勞。我的父親退休前是水泥廠的工人,爺爺掛在嘴邊的話是,領導的兒子就是要比別人覺悟高,所以父親被分配到了水泥廠最髒最累的生產車間,經常晝夜加班,終因勞累過度在一個加班的夜晚發生了意外,疲憊的身軀在機器的劇烈撞擊下,瞬間扭曲變形,經過醫生的全力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卻落下終身殘疾,那一年我父親十八歲。以後的歲月裏,爺爺每談及此事說到傷心處也會流淚,但這淚水裏只有對兒子的心疼和虧欠卻沒有絲毫後悔當初的決定。我的叔叔中專畢業後,走上了從政的道路,紮根基層30年,在鄉鎮黨委書記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年,一直克勤克儉,爲人稱讚。逢年過節別人想盡各種辦法送給他的紅包,他一一裝進信封寄給送禮者。妹妹大學畢業想找個好工作,叔叔語氣堅定地說憑自己的本事,走後門,我無能爲力。

很多人不能理解爺爺和叔叔的做法,但作爲後輩的我非常理解和認同。都說我的爺爺會過日子,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可是爲什麼村裏修路,爺爺拿出了10萬元的畢生積蓄;都說我的父親憨直,可爲什麼小學都沒畢業的他,卻能把廠裏的賬目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說我的叔叔不近人情,可爲什麼他退休多年,老百姓還能如數家珍般地記着他的好。那是因爲良好的家風傳承從未間斷,理想信念的開關從未鬆懈。

每年的清明在我們家都會有一項非常莊重的活動,那就是一家人陪着我爺爺去華東革命烈士陵園拜謁革命烈士,爲烈士掃墓,這樣固定的程序年年如此,一直到他住進醫院。革命烈士紀念塔的聯名碑上有爺爺生死與共的戰友的名字。多少次面對那密密麻麻62576位烈士的英明,爺爺老淚縱橫,那段歷史和歲月已深深印刻在他老人家思想和記憶深處。從革命烈士紀念堂出來,爺爺總會教導我們牢記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常懷感恩之心,常念律己之道,常思崗位之責。

清正廉潔、敬業奉獻的家風也促使我們這一輩人,不敢有任何的懈怠,憑藉自身的努力有了體面的工作,成爲科級幹部的我更是牢記爺爺和父輩的諄諄教導。如今我也會給我的孩子們講我爺爺的故事。清正廉潔、敬業奉獻的家風薪火相傳,如燈塔永不熄滅。

篇八:2022廉潔從家出發廉潔家風故事講述範文

紅黃藍綠,一張畫的底色決定了整幅畫的基調,或冷或暖,或寧靜或熱情。人生如畫,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張白紙,那麼每個人生命畫卷的底色又是由什麼描繪的?我認爲家庭代代相傳的價值準則、道德規範就是“家風”,從根本上決定着每一個人的生命底色。

我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祖父外祖父那輩是淳樸的農民,父母都是普通勞動者,文化水平都不高,但他們身上所秉承的善良、勤勞、淳樸、正直的傳統美德,卻如春風化雨般融合在生活的點滴日常,教化滋養着子孫後代。

記得小時候,我們小孩兒中午多是聚在爺爺奶奶家吃午飯,爺爺愛喝酒,那時候下酒餚就是5分錢的豆豉,當時多數時候是我拿着小盤子,到巷口的小門市部去買散裝的。門市部的爺爺都是哆哆嗦嗦着手,先稱稱盤子的重量,再用一個大勺從一個黑黑的罐子裏撈出一些來稱,多了就敲回去一些,少了再抖抖手,一般要到秤桿穩穩當當的保持平衡爲止,這個過程比較費時。但時間長了,賣豆豉的爺爺也認識我了,也就不大認真稱量了,之後乾脆估量着舀一勺,稱也不稱了。經常吃豆豉的爺爺每次都能估算出,這豆豉怎麼感覺不對啊。我就問爺爺,是多了?還是少了?爺爺說,是多了,你下次再去就問問,豆豉是掉價了嗎?如果沒掉價,就讓他再稱量一下盤子,要不人家每次都吃一點虧,慢慢就虧本了。那個普遍貧窮的年代,豆豉也算奢侈的。我就問爺爺,多了不好啊,也許他看我是小孩兒,又經常去,故意多讓一些的。可爺爺卻說,不好不好,不貪不佔,平平安安,不比不攀,知足常樂。

不貪不佔,平平安安,不比不攀,知足常樂。這句話爸爸也說起多次,以前我還在心裏暗暗好笑,這話兒都不順口,卻一代代傳下來,當成“傳家寶”了。後來爺爺老了,我也慢慢長大了,讀了更多的書,經歷了更多的事,才發現這句當時只是入了耳朵的話,早已融入到了我的心裏。不貪小便宜,不盲目攀比,知足、常懷感恩之心變成我的準則。這就是我的第一個家風小故事。

再來說說我的媽媽。我的媽媽在姐姐和我出生之後幾年沒有工作,裏裏外外,做飯洗衣,日常瑣碎,在我的印象中刻畫着尊老愛幼、吃苦耐勞、勤儉樸素的模樣。同時生活的辛勞和瑣碎,使媽媽變成了一個愛嘮嘮叨叨,神經緊張,有時暈暈乎乎的家庭主婦。但就是這樣的媽媽,在關乎是非曲直、善惡黑白、真理正義上時刻爲我們樹立起很好的榜樣。說一個與我的工作相關的小故事。我2010年考到原旅遊局工作以後,一些親戚、鄰居時不時會問媽媽,聽說你閨女在旅遊局,我們以後出門旅遊就找你閨女了。媽媽就問我,旅遊局是幹什麼的,賣門票吧?出去旅遊能給優惠吧?我就說媽媽你糊塗了,旅遊局不是旅行社那樣的公司,不賣門票也不能優惠,你想讓我給走後門啊,再說就是公司也要賺錢啊,門票也不是隨便印隨便發的。這麼一說媽媽就知道了,她說走後門的事兒咱可不能幹。所以真有人問到能不能去哪裏免費旅遊的時候,媽媽就會一本正經給解釋說,旅遊局不賣門票不是公司,俺閨女要是給找人走後門,就是犯錯誤,就會被開除。這樣一說,別人也就逐漸不再因爲旅遊的事問媽媽了,但問一些旅遊建議和情況介紹,她還是很熱情地給傳話介紹清楚。記得有一次外地同學來臨沂,問到某某景區旅遊是不是免費?我電話裏開玩笑說這個我熟,我可以讓你“免費”進去。媽媽聽着直接就說,你自己請客買門票,並小聲示意我不能犯錯。我捂着電話說,她是老師,那天正好教師節,教師可以免費遊覽,媽媽這才舒了一口氣。性格直爽的她接着補了一句,以後這種玩笑別開,什麼事兒就說什麼事兒,別故弄玄虛,轉彎抹角。工作不容易,要珍惜,別犯錯誤。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人在做,天在看”“做事不能掩耳盜鈴,自作聰明”“多積善事,壞事再小也不能做,一步錯步步錯”等。媽媽在耳邊絮絮叨叨經常說的,並在她身上體現的這些傳統樸素的觀念,就這樣隨着一日三餐,經歷四季變換,慢慢融入到我的血液,變成我自己工作生活、做人做事的價值認同。這是我的第二個家風小故事。

最後一個小故事關於爸爸。2014年家中出了點小變故。我對象因爲車禍造成股骨頸骨骨折伴隨股骨頭有壞死跡象等,在術後康復過程中,主治醫生看康復情況不大好,建議我們帶上病例到省某家醫院去看看,但當時對象臥牀需要人照顧,孩子又剛幾個月,婆婆愁得直哭,讓誰去呢。這時幾年沒出過遠門的爸爸二話沒說,直接就讓我查了當天晚上去濟南的火車票,他要自己去。當時恰好來探視的一個表哥提到去醫院可不是其他地方,大醫院都要提前預約,人多要排隊,專家也不是那麼好找的。他建議託關係找個熟人,另外再買張購物卡之類,看醫生不給紅包不放心……他話還沒說完,就被爸爸生氣地打斷了,說道:“小年輕,不往好處想,歪風邪氣學得快,都是自家人,我現在告訴你們,走後門送禮送紅包,咱家就沒那個傳統!”表哥當時被說得很沒面子,臉都紅了。當晚,倔強的爸爸就買了火車票去了濟南。幸運的是,在導醫的幫助下,爸爸一早就掛上了專家號,但也是到了下午五點多才看上,那個專家恰恰是已退休返聘的老醫生,很熱心給看了病例開了藥,還給了一些治療康復建議。爲了省一晚上住宿費,爸爸當晚又趕汽車回到了家。“還是好人多!”這是爸爸回來說的第一句話。“問路、買車票、掛號、看病,一路上遇到不少好人,沒用紅包這不也看上了,別存歪心眼,也別用歪心眼想別人。尤其年輕人可別學那些歪風邪氣、歪門邪道,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凡事靠自己的努力。”平日沉默寡言的爸爸一口氣說了一串話,邊說邊用手揩了一下滿頭的汗。

是啊,別存歪心眼,別跟不正之風,不盲從,不走偏路,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這是不善言談,性格倔強的爸爸用實際行動教給我們的做人做事的道理。這是我的第三個家風小故事。

家是一個人心靈的港灣,是一個人心靈的棲息之地和奮鬥能量的源泉。我非常感激和慶幸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因爲父母他們心底的那份善良、那種正氣,繪就了我人生的溫暖、陽光的底色,培養了我正確的價值觀,指引着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終能夠不忘初心,堅定正確人生航向。我也會將這種優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用來教育我的子女,影響我周邊的人。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czxz/zhongkao/1318720.html

  • 標籤: 廉潔 精選 範文 家風 從家 廉潔的你 幸福的家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2022廉潔從家出發廉潔家風故事講述範文(精選8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2022廉潔從家出發廉潔家風故事講述範文(精選8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