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精選20篇)作文

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精選20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6.36W 次

篇一: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精選20篇)

寒假的一天,老爸開着車載着我和媽媽向閩清出發了,因爲我們要到老家閩清過年。

深夜時分,我們接近了目的地——閩清塔莊鎮。路上的行人已經寥寥無幾了,但清晰可見路面變得平坦了。路燈照得像白天一樣,不再是以前那樣暗淡無光,甚至到了深夜還罷工。路邊掛滿了許多小彩燈,一閃一閃地,好像許多小星星在向我們招手呢。當汽車穿過集鎮時,我發現整潔的道路兩旁的房子已經煥然一新。大門的兩邊貼上了火紅的春聯。大門口、陽臺上掛滿了紅燈籠……一股濃濃的年味向我迎面撲來。

第二天吃過早飯,小姑帶我們到村裏逛了逛。以前,路上到處是泥巴和垃圾。現在,乾乾淨淨,每隔一段距離就擺放着垃圾筒。閩清的母親河——梅溪變化也很大,以前河道里亂石嶙峋,溪面上漂浮着許多垃圾。而如今,兩岸都修建了防洪堤,這樣一來,梅溪兩岸的良田,房屋有了安全保障。防洪堤的護坡上還種了許多的花草樹木。岸邊,我好像看到了一條猶如巨蟒一樣的管道,向河下游爬去。老爸告訴我,那是污水管道,把村民的生活污水收集在一起,送到下游的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淨化,然後排放,確保河水不受污染。

放眼望去,河對岸蓋起了一片規劃整齊的新洋房,米色的外牆,青色的琉璃瓦,統一的結構。小姑高興地說:“那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美麗鄉村的典範,小區內綠化面積很大。小區旁邊一條寬敞的道路,在道路每間隔幾百米的地方,都整齊地擺放着一排綠色的垃圾桶,每天太陽還沒出來時,就會有環衛工人開着垃圾轉運車將桶裏垃圾轉運走。”聊着聊着我們便來到了大型的露天廣場,名字叫美麗鄉村幸福舞蹈廣場。每當夜幕降臨時候,這裏的音樂就會響起來,村民們就會不約而同地從四面八方涌向廣場,在這裏跳起歡快的舞蹈,盡情地享受着休閒的時光。

小姑還給我們介紹:“現在,河的兩岸正在進一步完善休閒棧道,棧道旁邊的綠化也將進一步加大,棧道兩頭一直向外延伸,與其他村的棧道相連……”

家鄉正在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相信明年回來,這裏的天會更藍,水會更清,空氣會更加清新!

篇二: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世間萬物,不論是人還是景物,多多少少都會有變化,變得比以往都美。

——題記

幾年前的縉雲還是一個小縣城,在過什麼大節時,也不會有什麼裝飾着縉雲,只有幾位清潔工阿姨幫忙給縉雲換上不華麗的衣裳,任何人看,只覺得太過於單調,沒有任何裝飾。

河裏的水也不算太清澈,科技也不如上海北京那麼發達,那時的解雲也算是窮苦的小縣城。

而現如今一切都變了,變得模樣是那麼不真實卻是現實。

不說其他地方,就單單十字街那一帶,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走向十字街,越走近人越多。十字界的入口處的上方掛滿了許多小紅旗和小燈籠,紅彤彤的顏色,人山人海的情景,再加上喧鬧的聲音,好生熱鬧。小攤遍地是,有賣燒串的,有賣各種小吃的,還有賣各種小玩意兒的數不勝數。

整條大街都被人和汽車給包圍了,那氣勢要多龐大有多龐大,還有警察叔叔在幫忙管理秩序,活脫脫的一個人行紅綠燈,“綠燈”亮時,汽車一股腦的往前衝,一車連着一車中間從未間斷,就像一條五顏六色的龍在街上游走。過了一分鐘左右,交警出來攔車,做了幾個我不懂的手勢,接着那片黑壓壓的人羣,向我這邊走來就像成羣結隊的蜜蜂向我飛來,讓我不禁覺得有些害怕,連連向後退去卻還是撞到我了,幾聲道歉從我耳邊飄過,目的就是我身後的——鐵橋。

昔日從沒換過衣裳的鐵橋,如今也換上了紅紅的新年大衣,一走上這座橋就感覺整個人被高掛在上方的紅燈籠給包圍了,無處不是紅色的,那掛燈籠的方式特別紅燈籠,順着鐵桿往上爬,不是和其他地方一樣是直的,中間是半圓形的,形成了一扇扇半圓形的門,裏裏外外甚是好看。

在燈籠旁邊的每一個地方都有幾根紅色的紙帶子,隨風起舞,紙帶子上全是人們對新的一年的願望和祝福,在新的一年裏快樂成長。

我不說你們也知道這橋上的風景甚好,那橋上的人也甚多,橋上的每一個人,臉上掛着的都是開心幸福的笑。從橋上向下望去那水比以前清澈了許多,都能到照出人影了,美的不能再美了。

縉雲的景變了,變得美了,變得比以前任何時候都美了。

篇三: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家鄉是一曲悠揚的清笛,總是讓人魂牽夢繞;家鄉是一抹皎皎的月光,總是讓人心動不已;家鄉是一串永恆的記憶,總是讓人想起就思念。家鄉的那些人,那些事,是曲中最美妙的,是月光中最迷人的,是記憶中最深刻。

這個暑假,我們一家應老家的大表哥的邀請,來到三山老家參加婚禮。婚禮開始前,客人們有一搭沒一搭地磕着瓜子,拉着家常。我旁邊的七大姑八大姨們的談話溜入了我的耳朵:“最近咱這變化可大了呀。”小姑說。”對呀對呀,可大了喲。”一旁的七爺附和道。“就說咱這衣服啊,以前和現在可沒得比喲,以前的就黑灰棕,三個色,自己縫的,全是補丁。”

“對啊,現在就我那衣櫃裏的衣服都是五……呃,五彩繽紛的啊!”“對啊,人們穿好了,就不用光着,也不用挨凍了,真好。”王大伯總結道。

過了會兒,鄰桌的李大爺說:“現在吃得可真好啊!想當年,吃飽一頓飯都難,現在西餐中餐,大家還要挑着吃。”同桌的石頭哥說道:“對啊,聽我媽說,當時都揭不開鍋了。”

臨近尾聲,爺爺說:“最近,我們這又蓋了好幾棟洋房,可氣派了。”

“老爺子這不是因爲我們這富起來了嘛,還不得多虧了習主席?”王大伯說:”對對對,得感謝感謝他哩,在他的帶領下,脫貧致富,可比從前變化大了。”李大爺悶了一口酒“對嘛,以前小時候,房子可簡陋了。”李大媽感慨道:”現在的生活可真越來越幸福了,變化真大啊!”

我望向在旁邊一直含笑傾聽的爸爸,他也悄悄對我說起了故事:以前的老家只是個偏僻落後的小漁村,坑坑窪窪的土路,破舊的泥土房,接個電話都要跑好長的路。現在高級公路建起了,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主幹道還開通了公交線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街上車水馬龍,各樣的小汽車川流不息。危房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小洋房,鎮區還建成農貿市場、影劇院、文化中心、公園、敬老院,沁前海水溫泉吸引着八方遊客……

這次回到家鄉,我感慨萬千。我爲家鄉的變化感到自豪。我希望:家鄉能越變越好,在幸福的路上越走越遠!

篇四: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慧慧,跟我回老家吧?”爸爸再一次問我,我還是那句話:“不,我不去!”這時讓我想起了記憶中的老家,我們睡在用乾草鋪墊的牀上,夏天也沒有蚊帳,晚上被蚊子叮咬得滿身都是紅疙瘩;老家的門前還有糞堆,又臭又髒;曲曲折折的小路上坑窪不平,走起來很困難……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現在家鄉今非昔比了”。我暗暗地想:這是真的嗎?於是就跟着爸爸坐上汽車回了老家。

經過幾十分鐘的車程,我們到家了。啊,真美!我彷彿到了人間仙境。難道是我的眼睛花了?我使勁揉了揉眼睛。坑窪不平的小路已變成了一條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兩旁種滿了花草樹木,蜜蜂嗡嗡的唱着歌,蝴蝶翩翩的跳起了舞……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奶奶家。哇,奶奶家也變了,牆壁刷的雪白雪白的,傢俱也是嶄新的,就連廚房現在也是用水泥鋪的地面,那油膩早已沒了蹤影。

吃過午飯,我在院外悠閒地散步。看到各家各戶的門前都停着各式各樣的拖拉機,拖拉機上還放着耕地用的犁,不同的是這犁全身是鐵做的,沒有一處是木頭。我看着看着,彷彿那拖拉機和犁都動了起來,發出了犁地的聲音。

我正沉浸在想象中,突然,一個熟悉的身影從我眼前一瘸一拐走過。還沒等我開口,她便笑容可掬地對我說:“慧慧,你回來了!還記得我嗎?”我搜索着腦中的記憶:她不是奶奶的鄰居嗎,姓安,我稱呼她“安大娘”,可是前幾年,由於她股骨頭壞死,癱在牀上,所以好多人都戲稱她爲“癱大娘”……我迎了上去,邊應着她的話,邊用手攙扶住她。“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行。”“大娘,您這不是好多了,都可以自己走了!”我興奮地說。“都是農村合作醫療的好!又是定點醫院,又是上門服務,又是報銷醫療費。”安大娘充滿感激地說,“我還以爲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了,沒想到自己還可以走路了。”“你看,你看,我雖然走得慢點,但不也走得好好的嗎!”安大娘的話裏話外洋溢着生活的幸福。

要回家了,我感到這一天過得格外充實。我感受到我的家鄉在變化。我仰起頭看着家鄉的天,我覺得家鄉的天更藍了,雲也更美了……

篇五: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今年春節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外婆家過年,那是我出生的地方,一個美麗小山村。

近鄉情更怯,駐足在村口,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到了從前。隱約記得隨父母離開時的村莊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路上泥濘難行,即使穿着外婆給我做的小雨鞋出門一趟,鞋子上也會覆着一層厚泥土,褲腳也不會倖免。繞着村子流淌的小溪總是又髒又臭,水面時不時有垃圾漂過,“應有盡有”,那些小魚小蝦米們一定討厭極了!外婆家的房子也比較矮小,燒飯用土竈,吃飯就在竈邊站着吃,隨意得很。一燒飯房子裏煙霧瀰漫,嗆得我不得不跑到室外,薰得眼淚直流,不曉得的還以爲我捱揍了呢。哦,對了,記憶中我最喜歡那個擺在窗戶邊的迷你彩電,它可是外婆家最像樣的家電了。

大千世界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外婆家也不例外。從村口往裏走,外婆家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跟着我去看看吧!

爸爸一路感嘆着“要致富先修路啊!”之前的泥巴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乾淨的柏油馬路,我們身邊開過的車往來自如,交通真是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仔細看路邊還設有垃圾分類的宣傳欄,擺放着四色垃圾桶,沒想到這個村莊的環保意識竟如此與時俱進!欣慰之餘,我繼續往裏走,以前的荒草地竟變成了健身公園,大人孩子都在這玩耍,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我都懷疑我們是不是走錯了地方。

跨進外婆家,外婆家裏面的變化也是我意想不到的。首先住房面積變大了,格局也發生了變化,廚房和吃飯的地方分開了,我可不用站着吃飯了。新廚房寬敞明亮,土竈換成了燃氣竈,還添置了大冰箱和冰櫃,我忙裏忙外跑了好幾圈,像在玩“找不同”的遊戲,我又發現外婆家的小彩電換成了智能大屏幕電視,客廳裏還多了沙發茶几……

我驚喜地問外婆:“外婆,兩三年的時間村裏怎麼有這麼大的變化?”外婆笑眯眯地說“現在政策好啦,國家在扶持,黨員在帶頭幫助,感謝國家感謝黨啊!”

時光流轉,社會變遷,家鄉的變化折射出新中國以來的蓬勃發展,我會牢記那句話“感謝國家感謝黨”,在今後好好學習,將來也爲家鄉建設出一份力。

篇六: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過年了,我們一家踏着春節的氣息來到了我的老家湖北省十堰市吊橋村。這裏山清水秀,空氣非常清新,但因爲交通條件有限經濟不是很發達。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長途奔波來到了十堰市,爬過了幾座巍峨的高山,穿過了幾條彎曲的隧道,最終來到了柳樹埡隧道,出了隧道就是我們的吊橋村,大約走了五分鐘,迎面而來的是一座方圓30畝地的滑雪場,放眼望去,感覺自己像是在一片廣袤無垠,白皚皚的世界中。在周圍連綿起伏的高山的襯托下,滑雪場就像衆星拱月中的一顆明珠,非常耀眼奪目。後來聽鄰居講滑雪場日收入竟高達20萬。

大約三分鐘車程,隨風進入我耳朵的是熱鬧人羣的嘈雜聲,啊!原來是一家家農家樂,生意非常火爆,看着飯桌上那些肥嫩嫩的爆炒豬蹄,紅彤彤的紅燒肉,青燦燦的炒菜心……我頓時嚥了下口水饞了起來。看着遊客的開心的樣子我也開心極了。

大約又過了十分鐘。熟悉的景物撲面而來,原來是那座大水庫,但那水庫又跟我以前看到的不一樣,水庫改造成了養殖場,原先連蝦都見不到影的水庫,現在竟然魚呀,蝦呀,螃蟹呀,應有盡有,而且每個都肥肥嫩嫩的。伴隨着湛藍湛藍的波紋盪漾,他們也歡快地跳起舞來。

三分鐘後,我們來到了獼猴桃和核桃的種植地,這種植地可不小嘞,大概有20幾畝地。看着一棵棵獼猴桃藤架,我腦海中浮現出了一派豐收的景象:每顆獼猴桃和核桃在陽光的照耀和滋潤下,又肥又大。他們彷彿說到:“新年好!吃掉我保準你在新的一年裏聰明又健康。”

種植園下面就是我奶奶家。嗯?原來的土坯房都變成了一座座白牆藍瓦的小別墅。那白牆在陽光的照耀下非常耀眼奪目。

回憶以前家鄉的面貌,渾濁而又散發着臭味兒的水庫,破爛不堪的房子,寸草不生的荒地,冷冷清清的吊橋村,想着就心酸。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村走上了富裕的小康之路。有了配套齊全的小區,有了養殖場、種植廠、滑雪場、農家樂,這些都離不開政府扶貧政策的幫助,離不開國家的扶持,更離不開扶貧基層人員的辛苦付出,我以我生長在中國的土地上而驕傲,我以我是中國人而自豪!

篇七: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從羊腸小道到現在的四通八達,我的家鄉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科技在進步,勞動人民在一點點地改變這個世界。

唯有勞動最光榮,唯有勞動者的身影最美麗,不論天氣如何,一天到晚街上總會見到一羣穿着橙色馬甲的人。小時候,老師告訴我們那些穿橙色馬甲的人是最偉大的,他們對我們社會環境無私奉獻,默默無聞地保持着環境的整潔,他們勞動時的身影最美。後來才發現就業崗位如此的多,有的是公司老總,有的卻是社會下層人員。他們沒有抱怨過自己的工作,沒有嫌棄自己的工作有多麼的不光榮,他們覺得默默無聞做個活雷鋒也是最美好的事。

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們一步步見證着家鄉的變化,見證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發生。河南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才,孕育了一個又一個國家的棟樑。我邁的第一步是在河南這塊神聖不可侵的方土上,它支撐着我在以後的道路中,以穩健建的步子向前邁進,一步步走向自己的人生巔峯。之前,家鄉的羊腸小道隨處可見,那彎彎曲曲,崎嶇不平的道路上,只支持步行,如果有小車經過,便會捲起一陣沙塵弄得一身塵土。而現在油漆大道,平坦筆直騎車走一圈也感不到顛簸。公路兩旁還栽了花草、樹木供人觀賞,這樣人們在坐車時就不會感到無聊了。

我們見證了河南的發展進程,每一處發展都凝結了勞動者的心血和汗水,時代在推進,科技在進步。勞動人民的偉大不是在他的一個動作而是在於他付出了多少,投入了多少。技術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無一不證明了社會在勞動者無形的關懷下在長大,一點點長大成人。

共享單車爲我們的出行提供了較多的方便,不僅可以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還有利於減少我園石油的使用,爲國家節省一些不可再生資源。共享單車爲上班族提供了方便,讓他們不用再擠公交,不用再因爲交通堵塞而煩惱,共享單車爲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爲我們所在的這所小城增添了靚色-綠色。綠色呈現出一種親近大自然看上長充滿了活力和鮮活。

見證了家鄉的一點一滴的變化,同時也感受到家鄉也在陪我們一起長大,蓬勃的發展爲河南增添了一幅嶄新的畫卷。

篇八: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從前,我的家鄉道路泥濘,村裏沒有超市,沒有診所,一些房屋破敗不堪……

如今——

新修的水泥馬路在美麗的小鎮中蜿蜒;青青的垂柳在道路的兩旁舞動起婀娜動人的舞姿;盛開的花兒向四周散發着迷人的芬芳……這一切歸功於誰?當然是我們那戰功赫赫的新農村建設了。

它還有哪些赫赫戰功呢?讓我來慢慢地告訴你。

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裏,老人帶着知足的笑容坐在一起,談論着家常。寬敞大氣的文化廣場裏,婦孺們忙完農活,跟着“領舞人”的步伐跳起了在城裏非常流行的廣場舞。大爺大叔也閒不着,他們忙完農活便出來打打球,舒活舒活筋骨,廣場上經常能看見他們打球時的颯爽英姿,冷落了平日裏“恃寵而驕”的“麻將貴妃”。這一切歸功於誰呢?自然是我們的新農村建設了!

它還有哪些赫赫戰功呢?聽我來慢慢地告訴你。

清晨,母親帶着自己還未上學的孩子,來到那位德高望重的文化牆旁,指着牆上的字來教孩子,給孩子講一講文化牆上那豐富多彩的名人故事。正在散步的老人,駐足觀看牆上那陶冶情操的國畫。文化強鎮,豐富了人們的知識,讓眼界狹窄的農民也能知道世界的歷史上有這麼多的新鮮事。放假時,小學生們騎着自行車,來到新建的圖書館,在裏面可以飽覽羣書,增長了見識,拓寬了視野。這一切歸功於誰?自然還是全民擁護的新農村建設!

它還有哪些赫赫戰功?聽我慢慢地告訴你。

村子裏有一座新建的醫療所,就坐落在村子的中間。之前,村民們有了小病小災,也沒地方看病,最後鬧大了,纔去城裏。現在不一樣了,只要有了頭疼腦熱,去診所瞧瞧病,又是身體倍棒。這一切歸功於誰呢?當然是我們的新農村建設啦!

它還有哪些赫赫戰功呢?讓我來慢慢地告訴你。

放假時,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來到同桌家,我不禁一怔,他家竟然煥然一新。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家的土房已經“辭職”了,政府給她家新蓋了一所平房,還給他家裝修了一番。這一切歸功於誰呢?依然是人人稱道的新農村建設!

它還有哪些戰功呢?其實,說也說不完,聽我下回再給你慢慢分解。

篇九: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我的家鄉龍川坐落在一個依山傍水的地方,那裏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有着悠久歷史文化內涵。但談起家鄉來,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家鄉那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的龍川是一個交通落後的地區,那個時候沒有公路,有的都是一些馬路。一有風吹來,頓時地面上塵土飛揚,且垃圾滿天飛;而一到下雨天,地面就變得泥濘不堪,給人們的行走帶來了困難。再加上當時人們大多是以騎三輪車爲主,帶來的不便之處就更多了。而現在,到處都是筆直的柏油公路、跌路。行走起來不僅方便,還很舒服呢!現在的交通工具也佷發達,汽車、地鐵、飛機等多種多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和快捷。

以前的人們要喝水大都要走到離家十幾裏的地方去挑水,來回都要走上個一整天,十分不方便。而如今家家戶戶喝的都是自來水,自來水甘甜、爽口。有了自來水之後,人們再也不用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挑水了!以前人們用電也很不方便,人們基本上在那個時期用的都是煤油燈,煤油燈的燈光微弱,在它的照射下,連穿根針都穿不過去。如今,人們都用上了明亮的節能燈,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以前,人們住的是泥磚房,吃的是糟糠飯,糠咽菜,甚至有的人連這些都吃不上。現在,人們住的是小洋樓,且家裏都置辦有彩色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等電器;吃的是五穀雜糧、雞鴨魚肉,而且經常桌上都剩有飯菜,今天的人們過的可真算是富足安康、悠閒快活的日子。

現在的孩子都上得起學,因爲國家規定要對未成年人實行九年義務教育,未來還將會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要知道,以前貧窮的孩子都是上不起學的。

我知道,這一切一切的變化都源於一陣叫改革開放的春風。它吹進了萬家人的心坎裏,所到之處遍地開花,給千千萬萬的人民都帶來了希望。我感謝它,更感謝它的創造者——祖國

家鄉的翻天覆地不就是代表着祖國的滄海桑田嗎?是的,今天的中國宛如一天騰飛的巨龍,正在不斷地強大,而今又迎來了它的六十華誕,更讓世人見證了它的強民富國。現在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像一隻勇猛的雄鷹般飛向祖國溫暖的懷抱,爲祖國做貢獻。

篇十: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今天是大年三十,爸爸媽媽帶我去爺爺奶奶家過年。

半路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我想到了爺爺奶奶家門前的那條坑坑窪窪的黃泥路,此時一定變得泥濘不堪,一腳踩上去,新鞋子上都是黃泥漿,說不定迎面而來、開得飛快的汽車還會濺得我渾身是泥……一想到這裏,原本興奮的心情一下子變得十分失落。

到了村口,我睜眼一看,不覺大吃一驚,從前坑坑窪窪的黃泥路變成了嶄新平整的柏油路,道路兩旁栽種了許多五顏六色的花朵,村民們告別了滿腳泥漿、污泥四濺的日子,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路邊還建造了一座高大挺拔的古風涼亭,村民們在涼亭裏聊天、喝茶、避雨……涼亭裏充滿了歡聲笑語。

走進村莊,原來的泥土房、石頭房、磚瓦房都不見了,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幢幢漂亮氣派的小洋房,家家戶戶門前都擺放着垃圾分類桶,垃圾被村民們分類得井井有條,小巷裏也變得乾乾淨淨,整個村莊都煥然一新。

爺爺奶奶也住上了新房子啦!新房子比以前漂亮多了,原來破舊的黑白電視機變成了嶄新的液晶電視機,手提木馬桶變成了抽水馬桶,硬硬的小牀變成了柔軟的大牀……還有智能掃地機器人,有了這個小幫手,爺爺奶奶再也不用自己掃地了。

男人和小孩們都在忙着貼春聯,家家戶戶門前紅紅火火的,顯得格外喜慶。我和爸爸也不甘示弱,拿來幾對春聯準備給大門也“打扮”一番。我先把春聯的背面塗了一層漿糊,再爬上椅子,將它們小心地貼在門的兩旁,最後貼上橫批。雖然天氣異常寒冷,但看着火紅的春聯,我的心裏也火熱熱的。

主婦們一清早就開始在廚房裏忙來忙去,準備三十晚上的一頓團圓飯:黃澄澄的螃蟹、鮮美的的紅燒桂魚、圓溜溜的肉丸子、脆生生的蘿蔔條、熱騰騰的餃子……散發着股股香味,屋裏院外香氣陣陣撲鼻。

吃過年夜飯,孩子們不約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放煙花。空中的煙花有的像孔雀開屏,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百花齊放……千姿百態、絢麗多彩。

祖國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家鄉的變化可真大!我要努力學習,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加富饒。

篇十一: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我的家鄉在杭州,這是一座風光美麗的城市,有水光瀲灩的西湖,有傳奇神祕的雷峯塔,還有那禪音繚繞的靈隱寺……景色秀麗,風景如畫,讓人感到無比愜意。這座美麗的城市,這些年來,又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了。

“你刷我,還是我刷你?”我抱着超市裏面選好的商品,在收銀臺這裏準備結賬,只聽營業員阿姨拿着掃碼器問媽媽,“好,你掃我的話,掃這裏就可以了!”

“叮叮!支付寶收款329元!”

不用打開皮夾,不用拿錢,只要手機對準二維碼刷一下,就完成了款項的支付。不得不說,這項技術真是太神奇了。現在杭州的商場、超市、地鐵等都可以使用這種方式便捷支付。有的超市裏盡然出現了掃臉支付了,連手機都不用帶了。哇,杭州,我們可以不用帶錢出門了。

“爸爸,快,133路公交車還有5分鐘即將到站了,我們得加快腳步了!”我和爸爸邊說着邊加速前進。

“瞧,來了,還好我們及時看了“車來了”App,上面顯示的距離到站還有5分鐘!真準啊!”原來,就在我們趕到車站的同時,只見133路一個轉彎,即將駛入站臺。“杭州現在的4G網絡覆蓋真的很廣,而且公共定位系統也非常完善,現在等公交車再也不用像爸爸小時候那樣,傻傻的不知道車什麼時候才能到了。”是啊,杭州真棒,這個功能相信肯定能幫助到經常乘坐公交車的人們,既節省時間,又能合理安排時間,使等待不再那麼難熬。

“無人酒店”你聽說過麼?在杭州餘杭區馬爸爸建了一所“未來酒店”,裏面的黑科技更是多到不行。通過一個小視頻,我看見酒店裏沒有一位工作人員,提供服務的都是隻能機器人。從客人進門,到選房間,搭乘電梯,都只要“靠臉”就可以了。想吃啥用啥,機器人都會提供客房服務,不想起身關燈關窗,也只要動動嘴巴就可以了。這麼一個神祕的“未來酒店”你想住進去看看麼?反正我是想着哪天一定要入住進去看看,滿足一下我那十足的好奇心,讚歎一下偉大的科技力量。

未來已來,科技正悄無聲息地改變着我的家鄉,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我的家鄉將更加美麗。

篇十二: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春節到,回老家;拜個年,吃頓飯;然後盡情地玩耍!這就是我的春節假期宗旨。不過嘛,誰還不是個孩子呢?當然注重吃和玩這兩個字啦。

先從回老家開始說。一動不動的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感覺屁股都快麻了,等汽車停穩後,我毫不猶豫的下了車,向爺爺奶奶拜了個年,然後愉快的去玩耍了!

門前的稻田已經割光了,每家門口都是大紅燈籠高高掛,大紅對聯門上貼。聽說爺爺奶奶家前面的空地上造了一座公園,而且本村人進去不用收費,這種好事怎麼能放過呢?我不懷好意地一笑,嘿嘿,這次春節假期我就泡在這座公園裏了。話不多說,我已經“嗖”地朝不遠處的公園狂奔而去。

遠遠地,我就看見了一座橋,一座五彩斑斕的橋。橋上,七種顏色的風車正迎着風飛快的旋轉,好似彩虹飄在橋上。橋口居然也有紅燈籠哎!走過“彩虹橋”映入眼簾的是樹童部落四個大字,以及各式各樣的紅燈籠。誒?不遠處有居然一個池塘,雖然是冬天,但是我依舊非常想玩水。春節公園遊第一站就是你了!

來到池塘旁邊,我立馬被那立在池塘上的吊橋吸引了,數不清的鋼索,四種顏色的木板。看起來,好像蠻刺激的。我瞪大眼睛,心想:這設施,正和我胃口啊。走上臺階,邁向第一塊紅色的木板,雙手緊緊握着吊住木板的鋼索,我居然有一種站着盪鞦韆的感覺!右手向下一塊木板上的鋼索伸去並握住,再分別伸出右腳、左手、左腳,我整個人就穩穩地站在了第二塊木板上。不到兩分鐘,我已經跨過了兩種顏色的木板,也就是說我已經完成了一半了。一陣風吹來,吹的吊橋輕輕晃動,吹得我有些恍惚。我眯了眯眼,感覺自己就像坐在一隻小船裏,隨着風飄飄悠悠飄飄悠悠,向別處飄去。我甩了甩頭繼續向前走去……踏上最後一塊藍色的木板,然後向前一跳,體操運動員許金璇完美着陸,哈哈!

回到爺爺奶奶的家裏,滿滿一桌的菜,感覺口水嘩啦啦的流了下來,我異常主動的拿好碗筷,吃飯了!

豐衣足食,家人團聚,這也許就是爺爺奶奶們嚮往的小康生活吧。家鄉的變化,帶來了更多的歡聲笑語,更多的幸福。這個春節,我也自然獲得了更多的趣味,更多的歡樂。

篇十三: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的這首詩句千古流傳,同時,這句詩也體現出黃河的氣勢雄偉與大氣磅礴。

說起黃河,那肯定就得提起東營了。作爲黃河入海口,它每年都做着檢票員的工作,讓黃河水帶着十二噸的泥沙,流入渤海。就在1983年,東營橫空出世,成爲了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從剛出生,我就和東營結下了不解之緣。

聽爸爸說三十多年前,東營還是一個毫無市井氣的城市,一到晚上,只有路燈那微弱的燈光頑強地對抗着黑暗。沒有大廈,沒有高樓,也沒有行人的談笑聲,甚至街上只有來來回回的汽車,卻不見行人。幽靜的池塘裏,青蛙呱呱地叫着,好像在嘲笑着東營的落後。

在我5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帶着我去黃河入海口欣賞母親河之美。正值中午,太陽招呼着大風,給黃河增添了雄偉的氣勢。奔騰的河水,猶如那千軍萬馬,“嘩嘩”的聲音在我耳邊迴盪。我被震懾住了,眼睛瞪得老大,臉上露出驚訝的神情。

黃河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奔涌着,隨之而來的是東營的飛速發展。“萬丈高樓平地起”,如今的東營,白天的馬路上川流不息,行人有說有笑地走在街道上,學生們揹着書包,蹦蹦跳跳地步入知識的殿堂。廣場上,東營的綠化越來越好:小道兩旁,一排一排的梧桐樹,盡職盡責地爲人民遮擋太陽。小道上,大多都是奶奶和寶媽推着嬰兒車,帶着剛出生的孩子散步。老人們也是早早起來,找個空曠而安靜的地方晨練,一切都是那麼的充滿生機。而晚上不只是簡單的路燈了,圍繞着大廈的彩燈、霓虹燈幫助着路燈撐起了人們夜生活的帷幕。有的時候碰到老人晚上出來看不見路,還會有很多好心人攙扶着老人,送老人回家。現在的東營雖是一座四線城市,但我覺得東營的飛速發展程度和尊老愛幼、積極上進的精神面貌是很多城市都無法匹敵的。

如今,我又一次站在黃河入海口,看着蔚藍的天空,再看看黃河母親。心中不由得有一種古代詩人的豪放之情。黃河母親,她推動了東營的發展,川流不息的汽車、高大雄偉的樓房、五彩斑斕的霓虹燈……她滋養的不僅是一代又一代的東營人,而是脈脈相傳的東營精神!

篇十四: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馬上就要到春節了,我們回到了老家,順便來看一看家鄉有沒有什麼變化。

車子駛出了公路,開入已經變得寬敞平整的鄉間小路,路邊的杆子上已經掛上了許多漂亮的大紅燈籠。家家戶戶的門上、窗戶上都貼上了對聯和倒福字,街上人潮涌動、張燈結綵,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春節氣氛。

隨着車子的行駛,路邊一排又高又粗的灰色大柱子吸引了我的注意,爸爸告訴我,它們是用來做繞城高架的,今後我們在回老家的話就會變得方便許多。

車子停在了院子裏,外公外婆已經在等待着我們了,並開始準備春節中最重要的環節——年夜飯了。“開飯嘍!”隨着外婆的一聲呼喚,在院子裏玩耍的我走了進去,忽然眼前一亮:一盤盤熱氣騰騰的菜餚,還有精緻的小炒,每一盆都是香氣撲鼻。而且,十多盤菜沒有一樣重樣的,惹得我垂涎欲滴。

此時,一家人圍着大圓桌坐了下來,感覺心中暖暖的。雖然外面的風是冷的,但是裏面的心是熱的。家人一齊團聚,一碗熱飯,一桌盛菜,一股溫暖,我的心情格外的舒暢。我坐了下來,雙眼放光地盯着桌子上的菜餚,準備大快朵頤了。

以往還在吃年夜飯時,外面已經是震天的爆竹響聲了,攪個不安寧,空氣中也瀰漫了濃濃的火藥味。今年卻是安靜得很。我很奇怪,外婆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說:“現在村裏面爲了安全起見,規定只能在八點到九點時,去村裏的大廣場上放煙花。”

用餐時,家人們隨意小酌,晚餐很快就結束了。摸摸已經吃飽喝足的肚子,我來到了村裏的大廣場上,去找找老家的小夥伴們玩。我一看,小夥伴們都守在煙花邊等候着呢!一會兒,放煙花的時間到了,夜空中五顏六色的煙花競相綻放,大家都陶醉在美好的春節的氣息當中。

放完了煙花,我和小夥伴們便一起在村子裏玩耍了起來。玩着玩着,我突然發現有幾幢老房子不見了,好像被拆掉了,只留下了一塊大空地。我正納悶着呢,旁邊的小夥伴自豪地說:“馬上這裏就要造一個文化活動中心了,明年來了這裏就更好玩了。”

沒想到在不知不知覺中,家鄉已經有了這麼多新的變化。我在心中默默地祝願:願家鄉在嶄新的一年裏,能有更大的進步!

篇十五: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我的家鄉——太倉,地處有“天堂”美譽之稱的蘇州,緊鄰國際大都市上海,是一座風景如畫,寧靜和諧的小城,人們親切的稱之爲“上海的後花園”。

作爲“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儘管“自然、和諧”是太倉的主旋律,但近幾年太倉也發生着許多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爲太倉美麗的外衣爭光添彩,而今年剛剛開通的高鐵就是這件外衣上最閃耀的鑽石。

放假後的一天,爲了目睹太倉高鐵站的風采,同時也想親身體驗一下坐高鐵的感受,於是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來到了太倉高鐵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上海下一站——太倉——下一站上海”的圓形花壇。看到這個花壇,我感觸很深,高鐵將太倉和上海的距離拉的更近了,爲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一踏入高鐵站的候車大廳,我就被眼前的情景給震撼到了。候車大廳寬敞明亮,容下成千上萬人不成問題。大廳周圍還有幾塊巨大的顯示屏,湛藍色的顯示屏上滾動顯示着各車次的信息。由於是第一次乘坐高鐵,我心裏有些激動,也有些緊張。伴隨着廣播裏響起甜美的聲音,提示列車進站了,一輛綠色環保的和諧號列車徐徐的停在了我的面前。上車後坐在舒適的座位上,高鐵緩緩開動了,不一會兒速度就快了許多。我盯着窗外,窗外的景物一閃而過,整個人好像飛起來一樣。更令人稱讚的是高鐵行駛時沒有什麼太大的震動,幾乎一點聲音也沒有,不像普通火車行駛時“哐當、哐當”的響。高鐵像一條巨龍在軌道上飛馳着,開車需要大約半小時的路程,高鐵只用了8分鐘就到了,可見高鐵速度之快。

太倉美麗的外衣上,除了高鐵這顆璀璨奪目的鑽石之外,還有許多名貴的裝飾物,他們像羣星一樣閃耀。比如兩個大學城的建立,大大提升了太倉的文化底蘊;又比如高架橋的建造,讓市民的出行更加方便;還比如市民公園的建設,讓大家在疲憊的時候放鬆一下身心……,它們都是夜空中最閃耀的羣星。

飛馳的高鐵、縱橫的高架、桃李芬芳的大學城、風景如畫的公園,太倉正向“文明城市”這個目標奮勇前進。身爲太倉的一名小學生,我應該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等到未來的某一天,讓我的家鄉呈現出更大更美的變化!

篇十六: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聽着熟悉的旋律在耳邊迴響,我的心裏有些激動。是啊,70年間,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神州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祖國處處洋溢着幸福的笑臉。我的家鄉也在悄悄改變着。

古鎮變了,原來狹窄的小路變成了寬闊的柏油馬路,老街上原先破舊的房屋,經過修繕變成了白牆黑瓦的小樓房。週末,走在古鎮的石板街上,到處都是遊客,大江南北,操着不同的口音,使原本冷冷清清的古鎮,一下變得熱鬧起來了。石板街兩旁有很多商店,到古鎮遊玩的人,都在兩旁的商店裏買些特產,尚書浦的橋也變得古色古香,河上不時劃過一隻只小船。古鎮一天比一天熱鬧。

學校變了,以前的村小已不復存在,全部搬進了鎮上新建的學校。新校舍教學樓衆多,教室寬敞明亮,教學設備先進,在這樣的學習環境裏,同學們每天都開開心心地去上學,去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回報祖國。走在校園中央大道,兩旁是一排排冬青樹,每隔數米就有一棵枝幹粗壯的大樹,課間時候,我們經常在樹下做遊戲。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不光古鎮、學校變了,農村也變漂亮了。週末,汽車行駛在寬闊的馬路上,再也不是以前狹窄泥濘的石子路了,兩旁樹木挺拔,迎風招展。原來荒着的地,現在也種上了莊稼。家門前的小河,以前總是渾濁不清,到了夏天不時散發出陣陣臭味,現在經過治理,河水變得清澈見底。河裏的魚兒也在快樂地嬉戲着,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非常開心。農村的房屋歷經滄桑,每到梅雨季節,外面下着瓢潑大雨,裏面也跟着下小雨。現在,房子都改造成了高樓或者是漂亮的別墅,再也不會漏雨了。農村的空氣也變得更好了。晚飯過後,我和爺爺走在田間小路上,不時飄來陣陣桂花香,沁人心脾。

夜色漸晚,點點繁星在天空閃爍,河畔垂柳依依,燈火闌珊。美哉!我的家鄉,不僅孕育了江南水鄉的溫婉靈秀,更是養育了具有愛國情懷的亭林先生。壯哉!我的祖國,不僅滋養了文采風流的騷客文人,而且誕生了絕代雙驕——唐詩宋詞。

月色朦朧下的家鄉,與天不老。我愛你!我的家鄉!

篇十七: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我的家鄉在浙江省泰順縣南浦溪鎮,以前的泰順是一個非常落後的貧困縣,交通極其不方便,出門辦事都是要步行的,正如有段順口溜:“走過一山又一山,山山水水爬不完。上山費盡牛馬力,下山更比上山難。”信息也就非常的閉塞,老百姓的生活非常的困難。生活來源都是靠自己種地解決。有些家庭房子破了,也無錢修補,外面下大雨,裏面下小雨。泰順的人民有一句口頭禪——“番薯絲吃到老,竹篾當燈草,火籠當棉襖。”從這句口頭禪中我們就瞭解到,家鄉的以往是多麼得貧窮而落後啊!

自從鄧小平爺爺帶領中國人民改革開放,泰順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村之間有了平坦的公路,交通開始越來越便利,信息也越來越通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外出打拼賺錢,帶頭致富。還有一些年輕人,利用當地的天時地利,在山上,栽種了水果和茶葉,還栽培了各種各樣的木材。40年,彈指一揮間,山上綠樹成蔭,高大挺拔,一片片茶樹鬱鬱蔥蔥。果樹枝繁葉茂,特別是彌猴桃,結出了累累的果實,而且品種繁多,什麼紅心的、綠心的、白毛的……都是人們喜歡吃的水果。這是老百姓很大的一筆收入。人們有可觀的收入了,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房。

家鄉還開展了旅遊業,泰順共有46座各種時期的廊橋,它工藝巧,造型美,在世界椅樑史上堪稱一絕,是《清明上河圖》中虹橋結構再現。座座廊橋如瑰寶般鑲嵌在羣山之間,有19座廊橋在2005年被列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座廊橋於2008年被列爲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爲此人們不遠萬里來到我的家鄉觀光旅遊。他們帶着相機留下了一個個美好的瞬間。

泰順山也清,水也秀,還有氡泉,泰順氡泉是高溫低礦度含氫含氟含硅,具有弱放射四十多種微元素的大溫泉。常浴氡泉,還能幫助治療高血壓、心臟病,風溼性關節炎知皮膚病等疾病。氡泉治療源遠流長,上溯公元一四六八年。泰順縣諸史書記載許多疾病被(神水)沐浴得無影無蹤。

四十年前的泰順是一個貧窮落後的縣,四十年後的泰順是一個山清水秀,讓人們無比向住的地方。習爺爺說:“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泰順就是人們羨慕的金山銀山。

篇十八: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盼啊!盼啊!春節終於到了,我又可以回到遠在山東的老家過春節了。

我的故鄉在山東最南邊的一個小村莊。這些年,隨着國家新政策的實施和人們的辛勤勞動,村莊的面貌每年都在發生着巨大的變化。這次回去肯定又可以見到一個不一樣的故鄉。

我和爸爸媽媽在臘月二十八那天回到了老家,村子裏到處都懸掛着燈籠,家家戶戶喜氣洋洋,忙忙碌碌……一片祥和的景象。以前隨處可見的糞堆、草堆、柴堆現在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菜園、小果園以及蔬菜大棚等;以前雜亂低矮的瓦房和平房也越來越少了,現在越來越多家庭都建起了整齊高大的二層樓房。由於現在是春節,好多在外面工作的年輕人也回到了家鄉,越來越多的家庭門口有了私家車,甚是豪氣啊,這也說明了人們的收入也越來越多了。

哇!在我家前面今年還建起了文化廣場,廣場上還有各種健身器材。一到晚上,村裏的奶奶和阿姨們都出來在廣場上跳着廣場舞;爺爺和叔叔們在廣場邊散步或鍛鍊身體。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吃完飯就呆在家裏看電視或者打撲克了。雖然大年初一過後因爲疫情的情況大家都躲在家中不敢出來,但是相信疫情過去,廣場上又會恢復往日的熱鬧景象。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近三年來是家鄉的支付和通訊方式的改變,現在的農村也越來越與城市生活方式接軌,差距也是越來越小了。爺爺奶奶去超市購物或者去趕集買菜直接用支付寶或微信掃碼支付即可。家中也接上了網絡,人與人之間交流可以通過微信語音聊天或者視頻通話,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平時我在杭州經常與家中的親人視頻聯繫。同時,回老家也可以實時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情況,讓我們身在老家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祖國的大愛無疆,衆志成城。學習也可以通過網上進行,絕沒有因回農村老家而耽誤了學習。這些的變化都應歸功於互聯網發展,讓我們的生活與學習越來越便捷,也讓我們在空間侷限的情況下可以無限暢遊。

這就是我的家鄉,雖然它和城市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但它每年都在發生着變化,每年都在進步,人民也過上了小康生活。我相信,家鄉在人們的辛勤建設和努力下,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和富饒。

篇十九: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我的家鄉坐落於中國的最西部,那就是新疆。我的家鄉就是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每個人只要一提到自己的家鄉都會有說不完的話題,接下來就讓我來給你們講一講我的家鄉發生的變化吧。

我還記得以前的家鄉,每到春天的三月,總是時不時會颳起漫天黃沙的沙塵暴,沙塵暴來時,伸手不見五指,眼前一片黃沙,什麼也看不見。

那時的夏天,在夜晚,向上仰望,幾乎看不見幾顆星星,只能看見幾顆比較明亮的小星星,例如,啓明星、北極星、織女星等。

在秋天,基本上聞不見果香,在樹上掛的果子有些都壞了,有些果子根本不甜,一點也不好吃。

在冬天,遠遠望去,只看見幾棵枯樹孤獨的立在遠方,可掃興了。

以前的家鄉,那時的春天,是遍地鋪滿黃沙的春天。那時的夏天,夜晚是看不見星星的夏天。那時的秋天,是聞不見果香的秋天。那時的冬天,是隻有枯樹的冬天。

現在的家鄉。

現在的春天,當小草剛從土地裏探出頭來,當柳樹姑娘剛剛長出新芽,彷彿是給大地披上了一件淡淡的綠衣;當春風拂過臉頰時,當春天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書桌上時,當大雁從南方飛回來時,我們都可以感受到春天的腳步。這些實物都是春姑娘悄悄走近我們的生活。

現在的夏天,小草從淡綠變成了濃綠,柳姑娘的頭髮從淡綠變成了濃綠,小鳥們在大樹上築巢,小鳥們在鳥巢裏嘰嘰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說着好熱呀,好人呀。在夏天,太陽火辣辣的,一點也不讓人涼快。當風姑娘路過時,會讓人格外的神清氣爽。

現在的秋天,當你走進果園,撲面迎來的是果香,當你看見那些掛在果樹上又紅又大的果子時,你會忍不住想吃那些果子。夕陽斜照西山時,動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窠裏飛去。成羣結隊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如飛。

現在的冬天的早晨,落雪的早晨當然美,就是遍地鋪滿白霜的早晨,可美了。

我的家鄉一年四季的風景,變化很大,但是風景還是十分優美。春天,綠植新生。夏天,綠樹成蔭。秋天,瓜果飄香,小鳥歸巢,大雁南飛。冬天,白霜的早晨,大雪紛飛。

如今的家鄉像一首美妙的歌,一幅美麗的畫,真叫人聽之如癡如醉,見之流連忘返!

篇二十: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

餘姚,是我的家鄉。40年來,我的家鄉發生了好多太大的變化……

這是1980年拍攝於候青門公園東面火車站的一張照片。照片上一派寂寞與古樸之感,如同曹文軒底下那年代久遠的車站。照片上遠處是蒼茫又一望無際的天空,猶如一片光溜溜的青石板,無一絲鳥兒的蹤跡,雲朵也悄無聲息地躲起來了。近處有一座莊重的大樓,穩若泰山般的矗立在那兒。從大門往裏看,隱約可見一個足球場般的大廳。一兩個人慢慢的走向大門。“餘姚站”那幾個大字在太陽的照射下閃閃發光,使得這裏看上去曾經是個十分繁華的地方。

這是2020年拍攝於餘姚新車站的一張照片。照片上,遠處是一幅靜謐的畫卷:金燦燦的霞光,朦朦朧朧中幾座高聳的山峯,和嫋嫋升起的炊煙。近處,一座橫躺在地上的“大巨人”伸開了雙臂,猶如振翅高飛的巨雕。氣勢雄偉的大廣場,簡直能容納十個足球場。那火紅的“餘姚站”那三個字熠熠生輝。各種樹木都在門口廣場上筆直地站着,猶如戰士們正在保衛這個繁華無比的火車站呢。廣場前一條寬廣的馬路上車水馬龍,好一派繁華的景象!

這是1980年拍攝於南雷路的一張照片。照片上,破舊的房屋和擁擠的街道,給人一種落後的感覺。遠處是熙熙攘攘的人羣,此起彼伏的電線杆和那高低錯落的老房子。自行車排滿了街道,或三五成羣地立着,或橫七豎八的躺着。青石板鋪成的路上,坑坑窪窪的,大概是被多年的雨水沖刷形成,或被自行車碾壓而成的。人們

或推着自行車,或挎着菜籃子,或乾脆直接兩手空空,漫無目的的走在大街上。在那個久遠的時代,這裏應該是當時最繁華的地方吧!

這是2020年拍攝的照片。照片上車水馬龍,高樓大廈,星光點點,湊成了一副熱鬧非凡的畫面。照片上,馬路兩旁,華燈初上,一盞一盞的路燈閃閃發光,熱情地照耀着大道,猶如萬千煙花在空中同時綻放。連樹上都裝飾起了一顆顆“星星”呢!這些小小的燈火,使街道更加迷人。那四通八達的街道,一直通向很遠很遠的地方……

經過街道和車站兩處前後的對比,我不禁感慨萬分。短短几十年,餘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爲生活在餘姚而感到自豪!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czxz/zhongkao/1311444.html

  • 標籤: 徵文 精選 家鄉 寫一篇家鄉變化的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精選20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家鄉70年的變化徵文(精選20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