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精選15篇)作文

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精選15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59W 次

篇一: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精選15篇)作文

“馬”姓的來源

馬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趙奢得姓始祖,邯鄲即是中華馬姓的祖源地,趙奢的子孫後代便以“馬服”爲姓,後又改爲單姓“馬”

馬姓名人

馬超

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縣)人,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騰的兒子,漢末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

馬超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徵召其入京爲官,但都被拒絕。馬超在劉備稱帝后任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蜀漢建立後,馬超官至驃騎將軍、斄鄉侯。章武二年(222年)馬超病死,終年47歲,劉禪時期被追諡爲威侯。

馬致遠

馬致遠(約1251年——約1321年至1324年間),字千里,晚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著名戲曲家、雜劇家,被後人譽爲“馬神仙”,還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作品《天淨沙秋思》被稱爲秋思之祖

他在年輕時寫詩曾獻上龍樓,熱衷過進取功名,但未能實現。馬致遠與關漢卿、白樸相近而稍晚,青年時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病逝於泰定元年(1321年)以後,死後葬於祖塋。

馬致遠所作雜劇今知有15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

馬遠

馬遠(生卒年不詳),字遙父,號欽山,河中(今山西永濟)人,生長在錢塘(今浙江杭州),南宋畫家。出身繪畫世家,南宋宋光宗、宋寧宗兩朝畫院待詔。擅畫山水、人物、花鳥,山水取法李唐,筆力勁利闊略,皴法硬朗,樹葉常用夾葉,樹幹濃重,多橫斜之態。樓閣界畫精工,且加襯染。喜作邊角小景,世稱“馬一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鳥常以山水爲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與李唐、劉松年、夏圭並稱“南宋四家”。存世作品有《踏歌圖》《水圖》《梅石溪鳧圖》《西園雅集圖》等。

馬姓的現狀

馬姓是當今中國排名第19位的大姓,人口衆多,約佔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有一千多萬。

研究結論

1、回族中馬姓這麼多,主要與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譯,特別是與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譯有關,因爲馬與穆諧音,所以明代許多著述中都將穆罕默德譯作馬哈麻。這種譯法對清代及後代影響很大,如清代徐珂《西域水道記》、魏源《海國圖志》等均將人名中的首音“穆”譯爲“馬”。甚至有人稱穆罕默德爲“馬聖人”。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再加上“馬”姓是皇帝賜姓,回族又不似漢族那麼重視姓氏譜系,而是可以自由選姓使用,故很多回族人便選用了“馬”姓,大大增加了“馬”姓的人數。

2、在歷史的長河中馬姓人才輩出。有三國英雄馬超、南宋畫家馬遠、元年末明初畫家馬琬、明末農民起義將領馬進忠、清初史學家馬蕭、中國教育家馬相伯、中國考古學家馬恆、中國戲曲家馬致遠。

3、馬姓是當代中國第十九大姓,人口衆多,約佔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有一千多萬。

篇二: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問題提出

姓氏的起源很早,很有研究價值,所以我對“張”這個姓氏展開了研究。

研究方法

1、查閱有關書籍,瞭解“張”姓的來源。

2、尋找“張”姓名人。

3、上網查閱,瞭解“張”姓人口和分佈情況。

4、蒐集“張”姓名人的故事。

資料整理

“張”姓的來源可分爲以下幾種:

1、源於姬姓。

2、出自聶姓。

3、被賜姓張。

4、源於古奚族。

姓張的名人有:漢代初期:張良;西漢:張騫;東漢:張衡、張仲景;唐:張繼;張若虛……

宋朝時期,張姓人口大約有49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3%,僅排在王、李之後,爲宋朝第三大姓。

明朝時期,張姓人口大約有56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爲明朝第三大姓。

當代張姓已有896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74%,爲現代第三大姓。

篇三: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校園裏姓郭的人雖然不多,但是我家總共只有四口人,除了媽媽姓張之外,其餘的人全都姓郭,爺爺還說,郭姓在歷史上是皇族,可有名了。那麼郭姓是怎樣來的?歷史上姓郭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郭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郭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1、郭姓的來源:郭姓主要源自於姬性、任性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東周的郭序爲郭姓的姓始祖,西周武王封其叔叔虢仲、虢叔建立了東西虢國(虢通郭)。東西虢國地跨黃河兩岸,實爲一國,他們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諸侯封國。東虢國位於現在的河南滎陽,西虢國位於陝西寶雞,後遷到現在的三門峽,稱爲南虢,咱們靈寶當時就是南虢國的一部分。歷史上有名的成語假途滅虢,就說的是咱們三門峽的這個虢國,當時晉國想滅掉虢國,重金賄賂他旁邊的虞國,想向虞國借道要滅掉虢國。虞國國君見利忘義,不顧大臣勸阻,不管什麼輔車相依,脣亡齒寒的道理,答應了借道,結果在晉國滅掉了虢國後,他也被晉國滅掉了。這就是假途滅虢的故事,留下了脣亡齒寒的千古遺訓。

在前不久,三門峽上村嶺挖掘到了虢國的墓地,出土了3萬多件文物,其中陪葬了特別多的兵器和車馬坑,說明虢國國君在歷史上地位崇高。他們當時世代爲周天子的卿士,曾替周天子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纔會在墓葬中有這麼高規格的陪葬品,後來三門峽還建造了虢國博物館,我還去參觀過呢。

2、歷史名人:郭氏歷史上出了許多名人,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唐朝名將郭子儀;元代編制了《授時歷》的郭守敬;東進的訓詁學家郭璞;東漢時期與華佗齊名的神醫郭玉;周朝開創“界畫”畫派的名畫家郭忠恕以及後周的開國皇帝郭威。當然,還有現代一位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威望的人物,我們郭姓都應該引以爲榮,他就是傑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學家、社會活動家郭沫若。

3、現狀,據統計,郭姓是中國第17大姓,大約佔中國總人口的1。15%。郭姓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省,其他省也各有分佈,中國形成了華北、中原與東北三大郭姓聚集區。

四、研究結論:

1、郭姓主要源自於姬性、任性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東周的郭序爲郭姓的姓始祖,西周武王封其叔叔虢仲、虢叔建立了東西虢國,使郭姓慢慢發展壯大,直至現在中國形成了華北、中原、東北三大郭姓聚集區。

2、歷史上,郭姓名人輩出,有名將郭子儀、天文學家郭守敬、訓詁學家郭璞、名醫郭玉、界畫家郭忠恕、現代著名作家郭沫若,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着光芒。

3、2015年,當代郭姓人口達到千餘萬,是中國第17大姓。

篇四: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張,我們一家也姓張,“張”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張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張”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張”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查閱書籍和報刊。

詢問身邊的人。

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1、張的本義是“使弓弦”,把弦繃在弓上,將要開弓,與“弛”相對。引申爲開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義。張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至2019年,根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對中國戶籍人口的統計分析顯示,張姓人口在中國姓氏中排在第三位。共有8480萬人。佔中國人口總數的7。07%。

2、翻開歷史長卷,張氏名人躍然紙上,有勇冠三軍的張飛;有在抗日戰爭中以身殉國的國民黨軍將領張自忠;有在解放戰爭中屢立戰功的名將張雲逸;有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還有傳世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

四、研究結論

張姓是開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義。

歷史上,“張”姓名人輩出。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爍着光芒。

2019年,我國戶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李”姓,“王”姓排名第二,“張”姓排名第三。

篇五: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歷史博大精深,姓氏也分成了百家姓,流傳至今。老師爲了讓我們瞭解自己的姓氏,以及歷史上有什麼人物與我們的姓氏相同,讓我們做了這篇研究報告,專門來調查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

二、研究方法:

1、上網查閱。

2、查閱書籍和報刊。

3、問問其他人。

4、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

王姓,是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少數民族及一些其他民族改姓,把自己的姓改變爲“王”姓。

“王”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還有人,一豎貫通天、地和人。據說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哲學”呢!上古時期夏、商、週三代,最高統治者都被稱爲“王”。“王”作爲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就是“王”姓始祖。

歷史人物:

鬼谷子王詡;戰國傑出的軍事家王翦;西漢初年大臣王陵;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漢朝皇帝劉家後代,篡奪皇位的王莽;是明代哲學家,軍事家的王陽明;詞人王安石;詩人王勃……都是王姓的人。

現狀:

根據政管研究中心2019年1月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1。015億人,爲全國第一大姓。

王姓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海南、陝西、甘肅、新疆16個省(區、市)第一大姓。國家北方,姓王的人偏多;而南方,姓王的人則偏少。資料顯示,暫時陳”姓,是南方的第一大姓。

四、研究結論:

1、“王”姓,是中國的第一大姓。

2、“王”的三橫代表天,地,人,那一豎則代表貫穿其間,所以古代皇帝都稱“王”。

3、2018年數據表示,王姓在全國已到達1。015億人。

4、北方姓王的人偏多。

5、男方姓王的人與北方相比,相對偏少;姓陳的人與北方相比,相對偏多。

6、東周時期的“姬晉”,就是“王”姓的始祖。

篇六: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這姓李究竟是怎麼來的?這個世界上總共有多少姓李的人呢?歷史上有多少姓李的名人呢。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中華姓李的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瞭解李姓的來源和李姓歷史名人。四、結論

1、李姓來源的說法共有九種之多,最多的說法是:出自嬴姓,爲顓頊帝高陽氏之後裔,外族的改姓和指李爲姓。

2、李姓名人層出不窮,有有春秋末期思想家李耳,戰國時期水利專家李冰,唐太宗李世民,大詩人李白,北宋女詞人李清照,明朝藥物學家李時珍,明末農民軍領袖李自成,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我們爲李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3、李姓是當今中國第一大姓,也是世界頭號大姓,人口大約有八千七百多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4%。

4、我們廣東李氏源於李世民後裔。

篇七: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研究方法:

1、上網查找

2、查閱書籍

3、詢問父母

“陳”姓的來源:

陳姓人是舜帝的後裔。在舜當天子之前,堯把他的兩個女兒人嫁給了舜,並讓他們居住在嬀河邊。於是舜的後代便稱爲嬀姓。西周初年,周武王滅了商朝以後,他找到當時舜帝的後代嬀滿,把大女兒嫁給他,封他在陳,建立了陳國,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陽)。他選賢任能,揚善罰惡,勵精圖治,使陳國強盛了許多年。嬀滿死後,諡號爲胡公,故又稱陳胡公、胡公滿。他的子孫便以國爲姓,稱爲陳氏,並尊陳胡公爲陳姓的得姓始祖。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武王滅商朝紂王以後,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陳胡公嬀滿”,封他在陳(今河南淮陽)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胡公滿傳至十世孫嬀完,陳國內亂,陳厲公的兒子嬀完怕株連自己,出逃到齊國,以故國爲氏,稱陳氏。

出自於陳國公族後裔

陳國在嬀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爲氏,即陳氏。陳胡公滿的子孫,除陳完這一支主系外,還有三支(一)陳哀公之子嬀留,避居陳留(今河南開封陳留鎮)。(二)陳愍公之長子陳衍。避居陽武戶牖(今河南蘭考東北)。(三)陳愍公次子陳全溫之後的陳引奇,居於固始(今河南固始),後因無子,便以潁川陳寔爲嗣子,遂融入潁川陳氏。

劉氏改姓

《通志氏族略》記載:廣陵(今江蘇江都東北)陳氏,實爲劉氏,春秋時,因魯相無子,以外孫劉矯爲嗣。[1]

白氏改姓

《河南官氏志》記載:隴右白永貴,於隋初改爲陳氏,此爲萬年(今陝西西安)之陳氏。白姓原爲龜茲王帛氏,因入仕內地,怕胡人之姓遭受歧視,而改爲陳氏,史稱陳永貴。他有孫叫令英,史稱陳令英。[1][5]

侯莫陳氏改姓

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時期鮮卑貴族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孝文帝實行漢化改革,易胡姓爲漢姓,於496年把侯莫陳氏改爲單姓陳氏。[1]

其他少數民族改姓或賜姓而來

女真族陳氏:據陳述《漢姓女真姓的對照和說明》可知女真皇族完顏氏中,有的在金末已改爲陳氏。

蒙古族陳氏:據《續通志氏族略四》載,陳氏,明太祖朱元璋賜給降明的蒙古貴族的姓。如恰恰賜名陳守忠,哈哈賜名陳元等。

滿族陳氏:有兩種情況。一是後金努爾哈赤統治時,居住在東北的漢族陳氏,被強迫改爲滿族陳氏;二是本系滿族姓氏,改爲陳氏,仍屬滿族。

姓陳的歷史名人:

1、陳勝,字涉,陽城(今河南登封市東南,一說今河南商水縣西南)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聯合吳廣率領戍卒發動大澤鄉(今安徽宿州市)起義,成爲反抗暴秦起義的先驅;佔據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後被秦將章邯所敗,爲車伕莊賈所害,葬於芒碭山。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爲“隱王”。

2、陳湯,字子公,漢族,山陽瑕丘(今山東兗州北)人,西漢大將。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經假託聖旨,脅迫西域都護甘延壽出兵,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爲安定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

官至射聲校尉、從事中郎,封關內侯,在長安去世。王莽掌權後,追諡陳湯爲破胡壯侯。

3、陳寔,字仲躬(《陳寔碑》誤作仲弓),潁川許縣(今河南許昌長葛縣古橋鄉陳故村)人。東漢時期官員、名士。

陳寔出身微寒,起家任都亭佐,轉爲督郵,遷西門亭長,四爲郡功曹,五辟豫州,六闢三公,再闢大將軍府。司空黃瓊闢選人才,補聞喜縣令,治理聞喜半歲;復除太丘長,後世稱爲“陳太丘”。

4、陳琳,字孔璋,廣陵射陽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

漢靈帝末年,陳琳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爲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於事敗被殺。董卓肆惡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府。

袁紹失敗後,陳琳爲曹軍俘獲。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爲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瑀同管記室。後又徙爲丞相門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與劉楨、應瑒、徐幹等同染疫疾而亡。

陳琳著作,據《隋書經籍志》載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陳記室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5、陳霸先,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今浙江長興)長城下若里人,祖籍潁川(今河南禹州),漢太丘長陳寔之後,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557年-559年在位)。

結論:

陳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嬀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陳胡公爲陳姓的得姓始祖。

據2019年1月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數據顯示,陳姓在2018年排名第5位,戶籍人口數量達0。633億人;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陳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4。53%,在臺灣、廣東二省,陳姓約佔該省人口10%以上,爲省內第一大姓。歷史上陳姓的重要人物有: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西漢名相陳平;南朝陳武帝陳霸先;唐朝詩人陳陶;南宋思想家陳亮;明朝畫家陳洪綬;近代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中華人民共和國元老陳雲,元帥陳毅,數學家陳景潤,歷史學家陳寅恪、陳述、陳垣等等。

篇八: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我一直很好奇,龍姓是怎麼來的呢?所以我就要來調查一下龍姓。

我的調查方法是:

1、找有關中華姓氏書籍,上網瀏覽,瞭解龍姓和龍姓來源。

2、走訪有關部門,瞭解龍姓人口和龍姓分部情況。

3、通過多種途徑,蒐集龍姓的名人故事。

我找到的一些內容如下:

龍姓來源:傳兩千多年至漢代,有龍勉,因仕從河北鉅鹿詔遷資料,找扶風京兆,傳四代有龍述,字伯高,龍伯高初任山都有關書縣令,漢光武帝時升零陵太守,官於楚,家武陵。爲武陵始祖

歷史上龍姓名人:(略)

龍姓人口數量:龍姓人口約280萬

四、結論。

1、龍姓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不可詳考,其一:出自黃帝之臣龍行。據《姓氏錄源》及《竹書紀年》所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鄭)。是爲河南龍氏。

2、龍子:最早見於史籍的龍姓名人,據說,這位賢人又被稱爲龍叔,由於主張“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而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因而青史垂名。

龍姓,爲中國古代百家姓之一,爲古老的姓氏,姓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故不可詳考。在中國古代中,許多龍氏族民曾經在推動歷史的發展曾起到過重要的作用。而且現在有少數的人姓“龍”。

1、出自黃帝之臣龍行。據《姓氏錄源》及《竹書紀年》所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鄭)。是爲河南龍氏。

2、出自舜時納言龍之後,以官名爲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龍氏,舜臣也,龍也納言(所謂納言,是當時一種專司出納,帝命的官職。)子孫以官職名龍爲氏。因舜的活動地域在晉南地區,故此支龍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爲山西龍氏。傳兩千多年至漢代,有龍勉,因仕從河北鉅鹿詔遷扶風京兆,傳四代有龍述,字伯高,龍伯高初任山都縣令,漢光武帝時升零陵太守,官於楚,家武陵。爲武陵始祖。

3、出自古代神話傳說,御龍氏之後。據《姓氏考略》所載,龍姓出自御龍氏,望出天水。如夏朝御龍氏劉累(堯之後,因有馴化龍的本領,深得夏帝孔甲的賞識,被封賜爲“御龍氏”)的後裔中,就有以龍爲氏的。劉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師縣南,是爲河南龍氏。

篇九: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好多同學姓劉。他們常開玩笑說:“我們五百年是一家。”又一次聽老師說,姓氏是一種文化,很值得研究,於是,我們幾個姓劉的同學對“劉”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調查與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

2、網絡

3、其它途徑

三、資料整理

劉氏的來源主要有三:

1、出自祁姓,爲炎帝堯陶唐氏之後。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後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後來祁氏被封於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爲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這就是陝西劉氏。

2、出自姬姓,爲周太后的後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封王季的兒子於劉邑,其後裔以邑爲氏,世代相傳姓劉,這就是河南劉氏。

3、出自他姓,爲他族、他姓改嫁或賜姓劉。

劉徽(約225年—約295年),漢族,山東濱州鄒平市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劉徽思想敏捷,方法靈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張直觀。他是中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劉徽的一生是爲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爲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劉勰(約465年—約520年),字彥和,生活於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中國歷史上的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家。漢族,生於京口(今鎮江),祖籍山東莒縣(今山東省莒縣)東莞鎮大沈莊(大沈劉莊)。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

劉勰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家,漢族,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東宮通事舍人,頗有清名。晚年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浮來山創辦(北)定林寺。劉勰雖任多種官職,但其名不以官顯,卻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龍》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地位。

劉姓氏歷史傑出人物概況

劉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豐邑中陽裏(今江蘇豐縣中陽裏街道)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劉恆(前203年—前157年),即漢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西漢第三位皇帝(不含前後少帝)。前196年,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爲代王,其爲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漢高祖死後,呂后專權,諸呂掌握朝廷軍政大權。前180年,呂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迎立代王劉恆入京爲帝,是爲漢文帝。

劉啓(公元前188年1月17日—公元前141年正月),即漢景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漢文帝劉恆嫡長子,孝文皇后竇氏(即竇太后)所生,西漢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諡號孝景皇帝,葬於陽陵。

四、研究結論

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故劉累爲劉姓得姓始祖。4000多年來劉姓子孫枝繁葉茂,遍佈天下,素有”劉天下,李半邊”,”張、王、李、趙、遍地劉”之譽,爲中國4大姓之一,目前全國有人口7000多萬,加上世界各地華人預計全球劉氏人口在8000萬以上,是一個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團結互助、奮發向上、興旺發達的望族。劉氏也是歷史上產生皇帝最多的姓氏,共有70多位帝王,歷時長達650年餘年之久,可謂‘’帝王之尊、民族之名、影響之巨、萬姓之首‘’相當霸氣!

篇十: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作爲一名中國人,應當知道自己的姓氏的起源與歷史。那麼,“李”姓的起源與現狀又是如何呢?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書籍

2、通過電子設備查閱資料

3、請教他人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1、“李”姓是《百家姓》中的第四大姓。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李”姓人口高達1。3億,大約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7。9%。

2、“李”姓的起源:

相傳,“李”姓起源於堯舜時期的大理官——皋陶。皋陶是舜手下的掌管刑法的官員。他的子孫就以官職爲姓,將“理”相通爲“李”。先有“理”氏,後有“李”氏。

3、“李”姓名人

從古至今,“李”姓英才輩出。比如:修建都江堰的李冰;飛將軍李廣;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詩仙”李白;唐朝著名樂師李龜年;明代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南唐後主李煜;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原名李堯棠的作家巴金……看來,“李”姓名人還真不少!

4、“李”姓地位

歷史上唐朝皇帝均爲李氏族人,除去武則天,共20位皇帝。當時唐太宗李世民還對有功之人進行了封賞,其中就有這一項——賜姓。唐朝的這段歷史成爲了李姓最輝煌的時刻。

四、研究結論

1、“李”姓人口密度很高,全球李姓有1。3億人,爲世界第一大姓。

2、“李”姓起源於上古帝王舜的大理官——皋陶。

3、“李”姓有很多歷史名人,需要我們逐步的去探究和發現。

4、“李”姓皇帝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朝皇帝,這是“李”姓家族中一段輝煌的時刻。

篇十一: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一家裏的人除了媽媽和奶奶其他的都姓雷,我家鄉里面的人也幾乎都姓“雷”。“雷”姓是怎麼來的?在歷史中關於“雷”姓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雷”姓在我國姓氏中佔據着怎樣的位置?帶着這些問題,我對“雷”姓歷史和現狀做了一些調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

2、上網搜查資料。

3、詢問身邊的人。

三、資料整理

1、“雷”姓的來源。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屬下大臣雷公,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傳說,遠古時期有個人叫雷公,他精通醫術,是一個名醫,被任命爲“巫”,即醫官,掌管天下巫醫。他還曾與黃帝一起討論醫學理論。在雷公的後裔子孫中,有延續其先祖之名爲姓氏者,即稱雷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2、“雷”姓名人

雷震子是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登場的虛擬角色,面如青靛,發似硃砂,眼睛暴湛,牙齒橫生,出於脣外;身軀長有二丈,使用一條黃金棍,是文王姬昌第一百子,也是闡教門人云中子的徒弟,封神演義人物之一。力大無窮,身懷異術,戰績普通,然忠心爲周,孝順父親,福緣深厚,是書中的重要角色之一。雷震子爲武王伐紂立下赫赫戰功,在封神之後,肉身成聖,成爲什麼神仙,卻沒有交代,隨着道教的造神運動將其化入雷部,後來世俗將其與雷公形象等化。

雷義,字仲公,豫章鄱陽(今江西南昌)人。東漢時期名士。被推薦爲孝廉封爲尚書侍郎。後被封爲侍御史,擔任南頓令,在任上逝世。當初,他在郡府做官任功曹,提拔和推薦賢良也不炫耀自己的功勞。他曾經救濟過一個犯有死罪的人,犯有死罪的人後來用兩斤黃金感謝他,他不願意接受,金子的主人趁他不在家的時候偷偷地把金子放到天花板上。他後來修理房頂纔得到這些金子,但主人已死,沒法再送還回去,於是把金子交給縣裏的官員。

雷斆,南朝宋時著名藥物學家,以著《雷公炮炙論》三卷著稱。其中有的製藥法,至今仍被沿用。著有《論合藥分劑料理法則》等。南北朝劉宋時人。生平里居未詳,其名最早見於《隋書經籍志》。雷氏對藥物炮製多有研究,撰《雷公炮炙論》(一作《炮炙方》)三卷,原書已佚,其中大量內容被收入《證類本草》,今有多種輯佚本刊世。

3、“雷”姓的人口數量及分佈

雷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七十八位姓氏,在四川、湖南、陝西最有影響。當今雷姓人羣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24%,總人口大約在300餘萬。

四、研究結論

1、“雷”姓的來源是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屬下大臣雷公,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傳說,遠古時期有個人叫雷公,他精通醫術,是一個名醫,被任命爲“巫”,即醫官,掌管天下巫醫。他還曾與黃帝一起討論醫學理論。在雷公的後裔子孫中,有延續其先祖之名爲姓氏者,即稱雷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2、“雷”姓的名人有雷震子、雷義、雷斆。

3、“雷”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七十八位姓氏,在四川、湖南、陝西最有影響。當今雷姓人羣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24%,總人口大約在300餘萬。

篇十二: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每個人都擁有的就是姓氏,而我姓劉,所以我對劉姓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的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上網查資料

3、其他方法

三、調查的情況和資料的整理:

1、“劉”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5。38%。數量在6778萬人左右。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遼寧、京津地區中劉姓比率較高,約佔該地區漢族人口的8%以上

2、“劉”姓的起源:源出於祁姓。相傳帝堯姓伊祁,他的子孫有一支以祁爲姓,被封在劉國(河北唐縣),後代稱劉氏

3、“劉”姓的身世

1、最早的一支來源於祁姓,是帝堯的後裔,形成於夏朝後期,出自河南魯山。祁姓之劉有同出一源的兩支:一支直接出自劉累,形成於夏朝;一支出自劉累後裔士會,形成於春秋初期

2、劉累生於夏朝後期,曾經跟着精通養龍技術的豢龍氏學過馴化龍的本領,爲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馴養4條龍,因而被孔甲賜姓爲御龍氏。劉累在爲孔甲養龍時住在今河南偃師縣南

3、後來,由於飼養不善,死了一條雌龍,劉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帶着家眷南逃到魯縣(今河南魯山縣)躲了起來。劉累的子孫以劉累的名字爲姓氏,就是中國最早的劉姓

“劉”姓的歷史人物

1、劉邦

劉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豐邑中陽裏(今江蘇徐州豐縣中陽裏街道)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2、劉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爲先主

四。結論

據《史記》所載,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以皇室女嫁匈奴單于冒頓爲妻。當時匈奴習俗,貴者皆從母姓,冒頓子孫遂姓劉氏。劉漢王朝賜姓。據《漢書》所載,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西都關中之策,高祖賜其姓劉氏。遂改作劉敬,又項羽之伯父項伯纏,在鴻門宴保護劉邦有功,賜項伯家族姓劉氏。

劉姓位列我國宋代百家姓第252位,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衆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五點三八。劉姓在當代中國爲第4姓,佔5。38%,總人口大約在6千5百萬。

篇十三: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肖,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肖。“肖”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肖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肖”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肖”姓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肖姓自古有之,與蕭姓並存!中國大陸在20世紀70年代推行二簡字之後,“蕭”整個字的所有義項都被合併到“肖”(不僅姓氏)。於是所有的蕭姓被寫爲肖姓(如同一簡之後劉姓全部被寫爲劉姓),可後來正式廢除二簡字之後由於戶籍管理部門的相關規章,更改姓氏十分困難,所以肖姓很少有人改回蕭姓。

歷史名人:歷史上確曾經寥若晨星地冒出過“肖”姓,但非常罕見。明代凌迪知的《萬姓統譜》卷103:“肖:漢,肖安固。肖始、肖玉、肖雩、肖同(俱陳留人,見《印藪》)。明,肖靖,襄城人,宣德中解元。”

現狀中國肖姓氏具目前權威統計:肖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位的大姓,人口衆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六。將肖姓附屬於蕭姓統計(共708萬人口)。

四、實驗結論

1、肖姓完全不見於香港臺灣或海外華人地區。這可以間接證明如今中國大陸絕大多數肖姓實際上是由於二簡字簡化的“蕭”姓。

篇十四: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姓丁的姓大,它有個丁家老營、還有丁家小營。丁家老營指高莊村五組,丁家小營是指樑堰村一組,武當山還有個丁雲鄉,那裏姓丁的人非常多。

一、問題的提出

丁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始祖爲丁公伋。我對“丁”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著名人物有東漢經學家丁鴻、丁恭、明朝畫家丁雲鵬、清代有打寶楨、丁雲昌、丁汝昌等人物。

四、研究結論

源於姜姓,出自姜太公姜伋的諡號屬於以先祖諡號爲氏。幹百來,中國的丁姓丈都起源自這一世系。這一系的主要發源地在今山東濟陽。《姓氏》書說“系承姜,望出濟陽”即是證明。

丁姓排名第177位,當代丁姓的人囗已達到470多萬,爲全國第48位姓氏,大約貞全國人囗的0。38%。

“丁”姓現狀:2021,張姓是我國分佈很廣,人囗衆多的姓氏之一,約佔全國漢族人囗總數的7。07%中國人囗第三大姓,尤以山東,河南,河北,四麼省爲最多,全國第六次人囗普查數據。

中國的姓氏有很多,中國各個地區都有姓丁的。

篇十五: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問題的提出:

其實在現實中姓“畢”的並不多,但是我們一家(除了媽媽)都姓“畢”。那“畢”是怎麼來的呢?歷史上有沒有人姓“畢”……帶着這些問題。我對“畢”姓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研究的方法:

1、查閱網絡(上網查)

2、詢問家人或身邊的人

3、閱讀書目

4、其他方法

畢的歷史:

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之後,屬於以國名爲氏。關於姬姓畢氏的淵源,許多史籍中記載得都一樣。例如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以國爲氏,望出河內、東平、太原”;在史籍《唐書宰相世系表》中也記載:“畢公高之後”;在史籍《萬姓統譜》上亦記載:“《左傳》有畢萬,《晉語》有畢陽”。

畢的現狀:

當今畢在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一。畢姓是當今較爲常見的姓氏,分佈很廣,如北京,天津,河北之滄州、尚義、黃驊、阜平,山東之平邑、龍口、濟寧,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監利,江西之金溪、崇仁,廣西之田林,廣東之吳川,雲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

畢後來主要繁衍於河南和山西境內黃河北部一帶,史稱畢氏正宗。到了漢朝時期,有一支畢氏族人遠遷山東的東平郡,並且繁衍成爲當地的望族。

結論:

通過上網巡查資料,我知道了,原來畢字的歷史也十分豐富。而現在的畢字發展的也非常好。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zuoweizaiti/htzw/1401313.html

  • 標籤: 精選 歷史 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報告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精選15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關於“周”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精選15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