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讀後感作文 > 西遊記讀後感2000字作文

西遊記讀後感2000字作文

 作者: | 閱讀: 6.62W 次

孫悟空之一生,由靈石起,以鬥戰佛終,始終不變的是其自身的靈性。而孫悟空所歷經的種種磨礪,看似循環往復,實則是螺旋式上升的,在此磨礪過程中,孫悟空的靈性也由純粹的、天然的、未經打磨的原始階段進化到了的超出狹隘界限的充滿大愛大胸襟的高級階段,可謂螺旋上升式的靈性歸元。

西遊記讀後感2000字

一、石頭神話的意蘊

《西遊記》第一回有云:“……蓋自開天闢地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懼仙胎,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此即言孫悟空是石猴,而且這石猴也不是平常的石頭化成的,而是長時間受“天真地秀”的石頭化成的。天地精華的孕育,承蒙自然恩澤的滋潤,所以孫悟空必定不凡。石頭對於孫悟空而言,只是一個符號,代表他的淵源、出身。它告訴讀者他們生來就是與衆不同的,被賦予一種超越現實、純淨無污的本原天性。

《西遊記》描繪孫悟空主要是從三個階段着手:大鬧天宮、五行山下、西天取經。對於這塊頑石,靈性主要表現在第一個階段上。在“潺湲名瀑布,真似掛簾帷”、“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的花果山水簾洞做美猴王,“春採百花爲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這與受天地精華時差別不大。在第二回中,突出表現孫悟空的靈性在一個“妙悟”上。“妙悟”二字出自《涅盤無名論》,是指超越尋常的、特別穎慧的覺悟、悟性。孫悟空領悟到祖師打他三下的謎底,三更時分跪地求學。祖師也暗自尋思道:“這廝果然是個天地生成的……”此即表現出孫悟空的聰慧不凡,有着天然悟性。從收服四海千山、奪定海神針、大鬧天宮等事蹟來看,孫悟空又是叛逆、桀驁不馴、勇敢與機智的。在它身上少了世俗,少了規矩,而表現爲自然天性。被壓五行山下,是從至靈走向修行的過渡。在被壓期間,我們發現,孫悟空開始具有人性了,特別是在認唐僧做師傅時,對伯欽道:“有勞大哥送我師傅,又承大哥替我臉上薅草。”活脫脫一個謙遜人家。雖則如此,但孫悟空身上還是具有原始的野性,不可能一時去除。如它毛毛躁躁,見壞人就打,“猴急”,沒有耐性。這些都是孫悟空與生俱來的氣質型缺點。可以說,在靈性的表現上,孫悟空聰慧、叛逆、與衆不同。

二、靈性的入世與對儒家世俗的取捨

1.遊歷模式

孫悟空入世模式是凡間的遊歷。孫悟空是護送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在這個過程中,孫悟空也經歷了石猴-美猴王-弼馬溫-齊天大聖-孫行者-鬥戰勝佛的一步步轉變。在遊歷中,他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或憑自己的智慧,或依靠佛祖的力量剷除障礙,最終取得真經,功德圓滿,也因此修道成佛。作者把這一次遊歷當做他們生命的全過程,着力描繪他在這期間的所遇所思,提空給讀者直觀的情緒感受。遊歷模式預言了孫悟空的人間經歷是人生的一次“出軌”,在體悟一番後必定會迴歸“正道”。這正爲之後靈性歸元作下鋪墊。

2.象徵幻境的神話王國

西天取經需要通關文牒。《西遊記》中共有十二個文印,那麼共有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西樑女國、祭賽國、朱紫國、獅駝國、比丘國、滅法國、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等十二個國家。每一個國家的經歷都是同一種模式的:唐僧被捉、悟空鬥法、請神降魔。這些國家對於主孫悟空來說都象徵着幻境,從幻境中走出來並打破幻境纔是孫悟空所要做的。作者塑造的這些神話王國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意象化。意象代表着更加夢幻,更加虛無,是從虛處着筆表達作者對事物的態度。人物在虛幻後要回到現實,即現實-虛幻-現實,這也說明他們最終的迴歸是必然的,作爲他們的精神氣質,靈性也必然走向迴歸。

3.與靈性的去留相對應的對儒學的批判與認可

孫悟空亦是反叛的。他不認可既定的秩序,認爲有能者居之,打上天宮,要做齊天大聖。不認可生死有命,遊地府更改陽壽。孫悟空是勇者的化身,身上是具備一定的遊俠精神的。喜好路見不平,追求至真至善,做事果斷簡單而從不迂腐猶豫。他身上的精神氣質與儒家精神是背道相馳的。然而,在潛移默化中,孫悟空也漸漸地世俗化了。如在大鬧天宮時,他討了“弼馬溫”一職而“歡歡喜喜”,又問“此官是個幾品?”。這無疑是對科舉制度的認同。再者,他認同“師徒如父子”的秩序,對唐僧畢恭畢敬。在第三十一回中,孫悟空對寶象國公主說:“公主,你如此夫妻兒女情重,你身從何來,怎麼就再不想念你的生身父母?真爲不孝之女。”這又是對儒家孝道之說的認可。孫悟空對待正統倫理是矛盾與分裂的,緊箍咒則代表對他的要挾與規範。每當孫悟空有“異心”的時候,唐僧便會念緊箍咒使它妥協。在“真假美猴王”一事中,我們看到原始野性與人性的鬥爭,最終與過去的野性割裂,回到正途。所以,孫悟空是逐漸人格化,逐漸世俗化的。這表示孫悟空他們身上的靈性正在經歷世俗的洗練,經歷磨礪的過程。

三、靈性入世後漸行漸悟的修道過程

1.自我的超脫

在修煉的過程中,孫悟空面臨的不是“富貴場”、“溫柔鄉”的誘惑,而是自身的弱點。它雖然勇敢機智,卻也自負自大、個人主義。它雖有向善之心,但眼界狹小,嫉惡如仇,而不是向人勸善。在它身上具有魔性的因子,所以它也出現在魔幻的世界裏,並且一路與邪魔外道鬥爭。值得一提的是,孫悟空本身也是佔山爲王的妖,它與各方鬼怪鬥爭的過程其實也是與自己的魔性做鬥爭的過程。它的缺點和魔性在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過程中逐漸改掉和去除,最終達到完美。這是靈性走向迴歸時悟道的第一點表現。

2.參禪與明心見性

孫悟空由石中出來後,便代表了原始欲求:溫飽、長壽、地位。後在取經途中,參佛悟理,最終成爲“勝鬥戰佛”,完成修煉。在《西遊記》裏,孫悟空經常被稱爲“心猿”,如“意馬憶心猿”、“道昧放心猿”、“心猿妒木母”等等。心猿,佛教語。喻攀緣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里語本《維摩經.香積佛品》:“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心有浮躁必要沉心修道。提高自我的修養。這其實與明代晚期的陽明心學有很大關係。心學講求致良知,通過自身的修煉來達到較高的道德境界。在取經路上,孫悟空身先士卒、堅韌不拔、歷經千辛萬苦修成正果。還不時宣揚明心見性:“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守處,即是靈山”。

四、多重主旨中的靈性歸元

《西遊記》有着多重主旨,靈性歸元可看作是其中一種。孫悟空沒有變回石頭,但也去除了俗世因子,迴歸靈性,但此時的迴歸,已是螺旋上升至另一個境界了。以前的靈性是原始的、天然的、未經打磨的,而後來的靈性則是擁有大智慧的、超然脫俗的、磨礪過的,不可同日而語。在孫悟空這個人物形象上我們可以看出,生命最重要的在於經歷大苦大難、大喜大悲之後對世事萬象看的通透。並以超出狹隘界限的大愛大胸襟,悲憫、愛護世間生靈。《西遊記》最後三章的回目分別爲“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知”、“九九數完魔滅盡,三三行滿道歸根”、“徑回東土,五聖成真”。體現了著作“圓滿迴歸”的思路。

生命貴乎過程。開始便是結局,結局便是開始。《西遊記》所揭示的道理即是注重修煉本心,達到生命的前進與上升,迴歸到萬事萬物的本原。正是:靈性歸元,九九歸一。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zuoweizaiti/duhougan/816674.html

  • 標籤: 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600字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西遊記讀後感2000字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西遊記讀後感2000字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