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節日作文 > 粽子的由來的作文

粽子的由來的作文

 作者: | 閲讀: 7.74W 次

粽子的由來的作文(精選3篇)

 粽子的由來的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粽子的由來的作文(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粽子的由來的作文1

屈原,端午節因他而生。傳説屈原被楚襄王放逐到湖南。本來他抱着救國救民的志向,反而被奸臣們排擠出去,他簡直氣瘋了。屈原經常在汨羅江一代邊走邊唱傷心的詩,江邊漁父見他委屈的樣子問:“您不是楚國的大夫嗎?怎麼弄到這種地步?”屈原答曰:“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漁父反問到:“既然別人都髒、都醉,您又何必清高和清醒呢?”屈原答曰:“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終於,屈原不願隨波逐流的活着,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一天,他抱着石頭跳入汨羅江裏自殺了。從那一年開始的第二年,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紀念屈原,這就是我們今天仍然在過着的端午節。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粽子的由來的作文2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都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幾千年前,屈原投入汨羅江自殺,為了不讓江中的魚吃屈原的屍體,人們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幾千年來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

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裏的魚蝦鼈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裏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夢裏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麼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説:“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鼈蟹吃了。”老人問“怎樣才不會被他們吃掉呢?”

屈原説:“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着屈原説的話,向汨羅江裏投下尖角粽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後,屈原又給老人託了個夢,説:“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麼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鼈蟹吃了。”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粽子的由來的作文3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zh-mo/zuoweizaiti/jrzw/589193.html

  • 標籤: 作文 由來 粽子 粽子的味道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 粽子的由來的作文》為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 粽子的由來的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為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核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