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寫作網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與做法(精選5篇)作文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與做法(精選5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6.96W 次

篇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與做法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與做法(精選5篇)

今天非常榮幸有機會在這裏和大家一同學習交流一下水田鄉人居環境整治中的一些經驗做法,非常高興,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水田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基本情況:

水田鄉地處吉水縣中北部贛江之濱,距縣城36公里,下轄10個行政村,37個自然村,總人口約1。4萬餘人。爲全鄉人居環境達到淨、亮、美的目標,水田鄉採取有力措施,積極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目前,每個村都建有至少1座農村機具停放點、1處畜禽集中圈養點、1座垃圾再生館、1個建築垃圾消納場,實現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全覆蓋。

爲進一步深化鞏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果,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向縱深開展,水田鄉黨委政府立足鄉情,結合實際,建立了有經費、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督查的農村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

1、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力爭效益最大化。在保障上級資金來源情況下,各村通過“一事一議”按照100元/棟/年標準收取村莊長效管理費用(其中特別困難戶、五保戶、長年在外務工人員可經村民主評議適當減免),重點用於管護人員績效工資、衛生家庭評比獎勵、基礎設施設備維護等,調動村級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村民衛生清掃的主動性,實現長效管護機制。

2、建立日常管護機制,實現管護無死角。劃清工作邊界,明確農戶、保潔員、村組三級責任。鄉黨委政府對全鄉劃分爲兩片區進行日常督查,並及時通過微信羣進行通報,達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的效果。

3、制定網格化管理制度,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貫徹落實“村長+片長+戶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網格化管理機制,做到所有村莊“戶戶有人包、村村有人管”。各村根據各自然村分佈情況進行分片管理,每片配備1名村幹部成員,明確責任區域,切實抓實責任管理。戶長選拔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民主推薦產生,將工作職責細化落實,真正實現村民自

治。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村”的鄉、村兩級村莊管護隊伍,鄉級公共設施管護隊伍對各村道路、供水、供電、路燈(含太陽能路燈)等基礎設施進行日常管理和維修。村級管護隊伍負責村莊人居環境“六亂”整治、公共基礎設施的管護工作。

4、提高羣衆參與熱情,開展星級農戶評比。爲鞏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效,提高居民文明衛生意識,激發全鄉村民參與城鄉環衛一體化的熱情,我鄉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衛生星級農戶評比辦法,讓村民學有榜樣、比有目標,營造“人人蔘與、家家行動、戶戶受益”的良好局面。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資金壓力較大。各村收取的村莊長效管理費用僅夠補貼村內的長效管護和臨時衛生保潔費,對村內一些重點地方的整治、基礎設施設備的維護更換仍然是資金短缺。甚至有部分村的村莊長效管理費用收取困難,村內的長效管護和臨時衛生保潔費靠村集體財政補貼,給村集體財政造成巨大負擔。

2、工作進展不平衡。村與村比較,有的村進展較好較快,有的村進展較慢,非移民村與移民村之間整治效果相差較大。自然村點與自然村點比較,也存在進展不平衡,如富塘鴨田村整體標準較高,但其他村點整治效果不盡人意。

3、工作標準不高,各村不同程度存在人居環境整治標準不高,有些村僅僅停留在村莊表面清潔,停留在初步環境衛生保潔上,至於農村亂停亂放、建築材料佔道、水塘溝渠清理、雜草清理等深層次整治內容還未納入工作內容,如沙上村雜草未及時清理。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強資金保障。設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資金,提升保障力度。各村積極謀劃,確保村莊長效管理費用的收取,同時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2、盯緊目標抓落實。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壓實責任,真抓實幹,主動擔當,制定水田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方案,按既定時間節點逐項抓好落實。

3、突出問題抓整改。瞄準難點,找出差距,開動腦筋想法子,攻堅克難補短板,擺正“衛生搞突擊,檢查靠運氣”的工作態度,克服厭煩情緒和畏難情緒,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

四、意見建議:

1、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通過財政適當補助、社會資金投入、村民投工投勞等形式,多渠道籌資籌勞,建立資金多元、長效投入機制。

2、強化黨建引領,鼓勵羣衆參與。強化基層黨組織核心作用,完善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公示制度,保障村民權益。鼓勵農民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全程參與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的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

3、加強治理融合,確保集羣作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衆多,不能搞單兵作戰,要加強治理項目的融合。結合正在開展的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遊等工作,統籌部署,相互促進。

篇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與做法

爲鞏固拓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不斷增強農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根據《江西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檢查驗收辦法》(贛新農辦字〔2020〕8號)文件精神,我鄉以打造建設“黨建強、產業旺、城鄉美、百姓福”明珠市爲契機,緊緊圍繞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五有”工作要求,科學合理制定我鄉環境管護範圍、管護標準,明確管護責任,保障管護經費,利用村規民約獲取村民廣泛支持,建立規範有效運行的村莊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努力實現乾淨整潔、幸福宜居的新農村。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全面改善農村居民庭院內外環境衛生面貌爲目標,以“清潔家庭”戶的創評爲抓手以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和倡導文明健康生活習慣爲中心,統籌管理、突出重點、有序推進,動員全鄉家庭積極參與到清潔家庭活動中來,指導、監督、考覈保潔公司,發揮保潔公司在主觀能動性。

二、工作目標

全鄉村居內外環境衛生狀況有根本改觀,戶容庭貌形象有顯著提升,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做到無亂堆亂放,房前屋後無衛生死角,無亂扔垃圾情況發生,村民環境衛生文明素質得到普遍提高。

三、實施範圍

人居環境整治活動的實施範圍爲全鄉所有行政村的本村(社區)居民住戶和外來住戶。

四、實施步驟

(一)第一階段爲組織部署、做好宣傳、營造氛圍。

實行三級網格管理,三級書記掛帥、三級人員包乾,確保區域細化到組、責任落實到人。成立XX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XX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召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動員會議,提高思想認識,全面動員;在宣傳闡釋上下功夫,通過召開會議、廣播、微信羣等載體進行宣傳,挖掘先進典型,提高羣衆環境衛生意識,點面宣傳結合,營造良好宣傳氛圍;各村成立相應的組織,制定具體實施計劃,並分片組織每個村小組的戶主召開戶主會。成立環境衛生網格督導隊伍,由鄉清潔辦所牽頭,管護長每天對保潔員在崗情況、保潔區域清掃情況進行日常督導,鄉清潔辦每天按照“十個好”爲標準對各個村進行督查,反饋問題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羣,根據問題個數進行績效扣分,要求責任片區幹部、保潔公司、保潔員限期整改並反饋整改照片。

(二)第二階段爲突出重點,集中整治。

各行政村組織鄉村幹部、管護長、保潔公司、保潔員、公益性崗位成員,利用兩週的時間,通過全民動員,按照整治重點,有序推進,完成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1、評比環境整治“排頭兵”。XX鄉婦聯組織開展“清潔家庭”評比活動。活動中,由婦聯幹部、婦女小組長組成評委團,採取進村入戶、現場評選的方式,按照《清潔家庭評分細則表》對農戶房前屋後、庭院廚廁、客廳臥室、個人衛生情況逐一打分,評選出清潔家庭“紅黑榜”並張榜公示。通過開展評比活動,進一步激勵村民從自我做起,從家庭做起,改變生活陋習,養成愛護公共區域環境衛生習慣,樹立文明新風,着力形成“戶戶比干淨、村村爭先進”的良好氛圍,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確保農村人居環境衛生工作長效保持。

2、從民生入手。組織鄉村幹部、保潔公司、保潔員、公益性崗位等對轄區道路、主次巷道、衛生死角、公共區域等進行全面清掃,打造乾淨整潔亮麗新農村。組織人力、清運車對堵塞水溝進行清理,確保雨季排水系統正常運行,“小水溝,大民生”,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落地見效。

3、發揮社會力量。組織鄉村幹部、志願者、公益性崗位等對殘障人士、孤寡老人開展志願服務,幫助農戶進行整治。

4、發動村民自治。組織鄉村幹部、駐村工作隊、管護長對少部分思想不通或因生產生活不能及時進行整治的農戶入戶勸導,按照村規民約進行整治,實現“整治一戶、教育一組、引導一村”的目的,引導廣大村民自覺參與到環境整治當中來。

(三)第三階段爲賽馬評選,總結交流

每月組織各村黨組織書記或駐村領導及鄉清潔辦全體成員開展評比。評比組人員到達該村後,由村黨組織書記按現有片區劃分隨機抽取1個片區進行評比,評比後根據打分排名,評比結果納入績效考覈並與週末假期掛鉤,評比反饋問題限期整改。召開人居環境整治會議對前三名頒發獎金,邀請該村黨組織書記或駐村領導交流整治經驗並作典型發言。

四、保障措施

(一)統籌管理,成立小組。成立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鄉黨委書記謝登同志擔任組長,鄉長馬飛同志擔任常務副組長,由分管領導許豔平同志擔任副組長,由各駐村領導、黨組織擔任成員。

(二)劃分區域、明確責任。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實行區域化管理,鄉黨委書記、鄉長全盤抓,駐村領導包村,鄉村幹部和幫扶單位駐村幹部包片,確保每個區域有農村環境整治責任人。

(三)轉變思想,考覈保潔公司。鄉村幹部的角色從實施者轉變成指導者、監督者、協調者。堅持每天督查,每天通報,指導和督促保潔公司進行整改,對整改不到位的落實績效考覈;每個月嚴格執行績效考評機制,獎懲明細和結果公開,讓保潔公司獎的清楚、罰得服氣;保潔公司與羣衆產生衝突時,鄉村幹部要及時進行協調,利用村規民約,做好“裁判”,化解矛盾糾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篇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與做法

爲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區對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的有關會議精神,進一步改善XX區農村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增強農民羣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以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村莊規劃管理、村容村貌提升、健全長效管護機制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爲重點,聚焦問題,堅持分類施策、一村一策,多措並舉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改。着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一、“三大堅持”定位抓謀劃

一是堅持計劃先行。堅持把計劃作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第1道工序,實行“先計劃、後建設”。制定出臺了《XX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以項目化、事項化、清單化肯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3年目標和年度任務。緊扣實行鄉村振興戰略,依照整治要求兼顧推動村計劃編制工作,指點基層精心編制實行村(社區)計劃。

二是堅持系統思維。綜合斟酌地理、民俗、經濟水平和農民期盼等要素,科學肯定目標任務,既盡力而爲又實事求是,集中氣力解決突出問題。綜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風采,保護鄉情美景,增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村落形態與自然環境相得益彰。堅持以點帶面、先點後面、點線結合,全面推動、整體提升。

三是堅持質量標準。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技術、施工建設、運行保護等規範標準。根據排水方式、排放去向等,分類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放標準。明確農村人居環境改良基本要求、政府責任和村民義務。鼓勵村組結合實際,研究制定農村垃圾治理、鄉村清潔等鄉規民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基本實現了有章可循、有標可依。

二、緊盯羣衆獲得感和幸福感的“第一目標”

XX區從解決羣衆普遍關心與羣衆生活息息相關的人居環境整治入手,牢牢抓住全區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的提升,不斷提高羣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這一目標,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持續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莊環境乾淨整潔有序,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形成,帶動鄉村振興戰略縱深推進,以乾淨整潔的“鄉村顏值”,神清氣爽的羣衆精神面貌,乾乾淨淨迎小康。

三、堅持黨建引領+羣衆主體“二個原則”

堅持以黨建爲引領,羣衆爲主體的原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和羣衆主體作用,全面推行各街道社區領導班子責任包保制度,黨政領導包保到社區,社區黨政領導包保到小組,村幹部包保到農戶,把宣傳發動、人人蔘與貫穿整治工作全過程,形成以點帶面、多方參與、全方位整治的工作氛圍,全力推動、高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

四、強化組織保障和對外宣傳引導

一是強化組織保障

XX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各專項工作小組成員單位按周派員督導檢查各社區、自然村整治工作開展情況,現場查找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和時限,督促專項牽頭部門和街道整改。同時按周通報各社區、自然村整治情況,督促整改,圓滿交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合格答卷。

二是強化宣傳引導

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結合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建設,充分調動大衆自覺保護生活環境、自主共建美好家園的積極性。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深入展開文明戶、衛生戶、清潔戶等評選活動,及時展開檢查評比,有效束縛大衆生活行動,引導大衆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充分利用宣傳欄、廣播、網站、微信公衆號等宣傳平臺,廣泛宣傳推行各地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提高廣大農戶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努力營建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

五、實行示範帶動、觀摩學習、反覆整治和制度建設“四步走戰略”

一是示範帶動

示範帶動,黨組織不定期開展“以志願服務、環境提升”爲主題的整治活動,充分發揮團員志願服務精神,帶頭先行整治,引領村民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

二是觀摩學習

突出提升突破,開展觀摩學習。組織街道各社區書記、主任、戶廁改建工作人員到吳家營街道劉家營社區、段家營社區、趙家山自然村實地學習戶廁改建工作經驗。

三是反覆整治

突出常抓常嚴,開展反覆整治,嚴格整治標準,以徹底治髒、徹底治亂、徹底治污爲目標,堅持全面整治、長期整治,加強動態管理、長效管護。通過反覆抓,抓反覆,持續引導羣衆提高環境衛生與健康意識,實現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制度化、持續化,形成齊抓共管、人人蔘與整治的工作機制。切實打好人居環境整治的攻堅戰、持久戰。

四是制度建設

突出長效長治,健全完善制度,積極探索人居環境整治經驗,建立健全衛生清掃、長效保潔、生活垃圾管理、污水治理管控、廁所管護、道路維護、村莊綠化等長效管護與監督管理制度。

六、確保制度健全、公共區域整治及創建、污水收集處理和雜物清理整頓

“五個到位”

一是制度健全落實到位

堅持長效長治,建管並舉,健全落實制度,完善問題反饋機制,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二是公共區域整治到位

充分發揮農民大衆的主體作用,大力展開村落清潔行動。加強農民大衆衛生健康教育,從源頭上減少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現象和不文明行動。堅持將村內、組外所有村域範圍以及村組幹道、村邊、路邊、河邊、田邊、屋邊全部納入村莊人居環境整治範圍,聚焦村莊環境“髒亂污”突出問題,以環境“潔、淨、美”爲工作重點,着力加大村組公共區域治理,實現村組公共區域乾淨衛生,村容村貌整潔有序。

三是家庭衛生創建到位

堅持村居環境“面子”和家庭衛生“裏子”一起抓,緊盯農戶家庭衛生“髒亂污”的問題,發動羣衆做好家庭衛生創建,深入開展以農戶家庭掃除爲核心、清掃庭院和房前屋後衛生死角爲重點的家庭衛生清潔活動。

四是污水收集處理到位

堅持“治”“管”並重,緊盯農村污水亂排亂放亂倒等突出問題,組織羣衆先“房內”後“房外”,先“房前”後“房後”,先“戶邊”後“村邊”,先“自家”後“大家”,四個“先”四個“後”深入開展清污水行動,全面清理整治村組戶污水橫流問題。

五是雜物清理整頓到位

認真對照農村人居環境三檔標準,按照“掃乾淨、擺整齊、有精神”的要求,緊盯柴草亂推、雜物亂擺、生產工具亂放、生活建材垃圾亂扔、畜禽舍圈、竹棚亂搭亂建,公共區域亂佔等農村難治的“頑疾”,組織人員整治“五堆”現象,有效提升村容村貌綜合環境。

篇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與做法

“十三五”以來,全省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以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垃圾、養殖糞污和保護農村飲用水源爲重點,完成2200個行政村環境綜合整治,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2000個行政村建設任務。2020年,繼續在280個村實施環境綜合整治,目前,96個村已完成。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結合工作實際,積極探索並建立推廣了新賓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處理模式。

XX省瀋陽市于洪區下轄8個涉農街道,101個村,截止目前,已有41個村莊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到2030年計劃使于洪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達到73個,農村污水收集率達到90%。于洪區在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度重視,統籌推進

于洪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統籌協調,於洪生態環境分局積極作爲,施策推進。堅持以預防爲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總體原則,優先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嚴格控制工業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建設,有效的預防、控制和減少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極大的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質量。

(二)構建現代化農村環境治理體制機制

于洪區政府以全面貫徹實施污染防治攻堅戰爲契機,先後出臺了《于洪區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2016-2020年)》、《于洪區水環境達標工作方案》、《于洪區實施河長制工作方案》、《于洪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于洪區環境問題點位整改考覈辦法》,全面明確了農村污染防治工作職責、任務,明確了治理目標,治理步驟、治理措施、治理標準、完成時限和獎懲機制等,建立工作績效評估機制和監督巡查機制,通過與各街道和相關部門簽訂了工作責任狀,嚴格落實區域農村環境治理保護責任。

進一步完善排查、整治、監管機制,推進常態化、長效化管理。結合河長制組織各單位、各部門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對轄區水體定期開展巡查,注重源頭管控,嚴控河道兩側亂倒垃圾、污水直排河道和市政雨水管道等行爲,做到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及時整治整改問題。提升村民主體責任感,將農村治理工作向村級延伸,調動鄉賢能人積極參與治理工作。充分發揮村民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監管作用,結合河長制建立區政府、職能部門、農村村莊的三級監管機制,確保做到責任落實,協調聯動,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

(三)全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1、美麗示範村污水收集項目,爲提高農村污水收集率,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結合“美麗示範村”相關工作要求,於洪生態分局實施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在馬三家街道邊臺村、平羅街道雙樹子村分別建設了一座處理能力爲400噸/日、100噸/日的動力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該項目與農村改水改廁項目相結合,將村民生活污水收集後統一集中處理,使兩村農村生活污水收集率達到100%。同時於洪生態環境分局已申請市級補助資金75萬元,今年擬在平羅街道陸家村、富強村,沙嶺街道集賢村修建無動力型氧化塘三座,進一步解決于洪區農村生活污水排放問題。

2、飲用水水源地界標設立及風險隱患排查。一是爲鞏固中央環保督察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環境風險隱患整改成果,落實省、市相關要求,于洪區生態環境分局對李官、於洪、河北、尹家、芳士、沙嶺、競賽水源等7處水源地水源井一、二級保護區環境風險隱患開展排查工作;二是對於洪區平羅街道開隆村“萬人千噸”飲用水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及穿插道路設立界標及道路交通警示牌;三是爲提升應對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能力,針對李官、於洪、河北、尹家、芳士、沙嶺、競賽水源等7處水源地水源井編制了《于洪區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3、農村黑臭水體綜合治理

于洪區按照“邊查邊改原則”已投資4000餘萬元,對查出的12條黑臭水體及直排口進行全面綜合治理並取得較好工作成效,完成平羅一村、曹臺村黑臭水體河道清理,新建304國道納污管線1條,建成邊臺村、雙樹子村、東三家子、明星橋等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4處,完成大興村、上蒲河和黃土坎村污水納管工程,新建富禹溫泉小鎮溼地工程已正常穩定運行。一方面消除黑臭水體,極大地改善了周邊環境,一方面有效改善了水體環境質量,蒲河、小渾河、九龍河等水質已基本穩定達到五類水體水質標準。目前已完成8條黑臭水體及直排口綜合整治成效評估工作,計劃於2020年7月底前完成所有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驗收評估工作。

4、農村生活垃圾治理

于洪區創新開展“一化兩區”制度,實行“一把掃帚掃到底”的全域垃圾專業掃保全覆蓋;截止目前全區88個行政村、169條國省幹道約573萬平米麪積、29條水系水域,通過現代機械化車輛快速倒運作業、人車組合作業,徹底解決邊緣化無人掃保的死角問題,農村環境衛生作業水平全面提升。

同時以全國文明城的創建爲契機,結合村屯垃圾分類目標考覈任務,投入專項資金約1100萬元,用於購置半智能防盜分類箱72個、農村環保屋10座、30000組村戶源頭分類桶、210臺電動分類車、具備宣傳展示功能的分類中轉點67座,各類分類桶2807個、秧稞廢棄物投放池115個;對現有具備條件的886個農村收集池周邊實施安裝分類桶的舉措,通過加大硬件資金投入,打造完善的投放、收集、運輸末端處置閉環系統,確保如期完成分類全覆蓋目標任務。

二、經驗啓示

(一)科學規劃綠色發展

統籌規劃佈局,建立系統化的治理工作思維,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與農村改廁及上下水改造工作、農村水源地保護工作、美麗示範村及環境綜合整治村建設工作、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生態景觀建設工作等系統結合,從多角度出發研究治理工作。充分考慮城鄉發展佈局、經濟發展狀況、地方適用性、環境容量、污水排放規律、村民治理意願等因素,科學規劃和安排農村綜合治理工作。

(二)先易後難,梯次推進。

堅持短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相結合,綜合考慮現階段經濟發展條件、財政投入能力、農民接受程度等,合理確定污水治理任務目標。優先整治人口集聚、存在污水亂排和水體黑臭情況,以及水質需改善控制單元範圍內的村莊,梯次推進,全面覆蓋。既盡力而爲,又量力而行。先易後難、先點後面,帶動整體提升。

(三)因地制宜,分類治理。

綜合考慮村莊自然稟賦、經濟社會發展、污水產排現狀、生態環境敏感程度、受納水體環境容量,採用地區差異的治理方式。優先考慮資源化利用方式,儘量減少需達標排放處理的污水量。對距離城鎮(或工業園區)污水處理管理區主幹管3千米以內的村莊,將污水納入城鎮(或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宜優先採用納管處理。對人口集聚、利用空間不足、經濟條件較好的村莊,可採取管網收集—集中處理—達標排放的治理模式。對居住較爲分散、地形地貌複雜的村莊,採取就近利用和分散處理的治理模式,強化糞便污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管理。

(四)建管並重,長效運行

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管理納入區污水處理設施運行體系,由生態環境分局對其進行監管。將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費用納入區財政預算,並申請市級補貼,由區財政審計部門對其項目資金進行審計。將農村河道、坑塘及溝渠納入河長制管理範圍,建立日常清撈、養護、巡查制度。街道、村(社區)兩級河長要切實履行職責,主動擔當作爲,落實管護責任,建立長效機制,確保黑臭水體整治效果達到農村水環境優美的目標。

篇五: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與做法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爲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爲主攻方向,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爲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是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當前全國上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生態文明建設、深化農村改革等情況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面臨難得機遇。現將國內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經驗做法梳理如下,並研究提出對我省的建議,供參閱。

一、部分發達國家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主要做法

(一)美國的主要做法

美國國土面積廣闊,是典型的地廣人稀國家,其農業現代化進程是以高投入、高產出、機械代替人工等模式實現的。美國政府在農村環境治理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完善法律。美國農村環境保護走的是法律先行的道路,通過完備的法律體系規範和約束污染源。1972年美國政府頒佈《清潔水法案》,1987年提出了對點、面源污染統一管理的行動計劃。其後出臺了涉及農業污染治理的《安全飲用水法案》和《聯邦農藥、殺真菌劑和殺鼠劑法案》,還有《農藥登記和分類程序》《農藥登記標準》《農藥和農藥器具標誌條例》《農產品農藥殘留量條例》等規範農業投入品管理和使用的具體辦法。

2、公衆參與。美國政府對公衆參與也進行了明確的規定,1979年,美國環境保護署根據《清潔水法》《資源保護與恢復法》以及《安全飲用水法》就公衆參與情況提出了最低的要求和建議。2003年,環境保護署制定了專門的《公衆參與政策》,明確了公衆參與的基本步驟,並不斷尋找擴大公衆參與新方法。

3、項目帶動。針對農村環境保護問題,美國綜合運用技術、經濟等手段,開展了一系列農業環境保護項目,通過項目帶動,對農村環境問題進行資金補貼、技術支持和規範化生產等,涉及到的重要項目有:退(休)耕還草還林項目、溼地恢復項目、環境保護激勵項目、環境保護強化項目、農業水質強化項目、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項目、農場和牧場保護項目、草場保護項目。

4、環境教育。美國的環境教育開展較早,形成了完備的體系,並以立法的形式加以推廣。該環境教育體系完整、經費來源多樣、制度規範。在農村的環境教育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實現:一是通過非營利性組織將農場主集合在一起,評選出一批環境教育示範地農場,組織他們農場主定期參觀、交流經驗;二是開放環境教育場所,組織學校或公衆參觀,收取參觀費。

(二)日本的主要做法

日本主要通過制定完善的農村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不斷改進環境治理的技術及標準,使農村變成了農民宜居、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想之地。

1、耕地污染治理。日本頒佈了以《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爲主的農村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目的是對已經受到污染的土地進行修復,對未受到污染的土地進行合理防護。《土壤污染對策法實施細則》還建立4項土壤污染防治制度,一是調查報告制度,調查一定規模的可能對健康造成損害的土地形態變更,並向知事報告;二是臺賬制度,當發現存在土地污染情況之後,將其登記在臺賬登記簿上;三是淨化制度,土地所有者對土地的淨化和防治負有第一責任,如果存在污染原因者,可以向污染原因者尋求賠償;四是基金制度,在無法讓污染原因者提供賠償的情況下,政府給予土地所有者一定的土地修復補貼。

2、垃圾污染治理。日本設置了完整的法律體系保障農村生活垃圾的有序處理。如《廢棄物處置法》《廢棄物處置法修改案》都要求農民對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和收集並定點投放,而且對不同垃圾的處理方式也有各自的規定,如填埋和壓縮無毒化用來處理不可燃垃圾、循環利用技術用來處理可回收垃圾、專門的焚燒技術用來處理可燃垃圾等。日本不僅對垃圾的收集、分類和處理有明確的要求,對垃圾處理過程中費用的收取也做了嚴格的規定。日本製定了3種向農民收取垃圾處理費用的方式,包括按垃圾數量收費的計量收費制、按人口或家庭爲單位的定額收費制和按照某些垃圾是否超過一定數量來收費的超量收費制。日本通過這種垃圾收費制的實施大大減少了農村垃圾的數量,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3、廢水污染治理。日本非常重視農村污水的處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法律制定完善,權責關係十分明確。本着對農村污水必須要清污分流且治理後排放的原則,制定了《下水道法》《水質污濁防止法》《廢棄物處理和清掃條例》等法律,並專門針對農村污水排放的特點制定了《淨化槽法》,該法對淨化槽的安裝及管理做了明確的規定。日本農村污水治理的責任管理體系也十分明確,國土交通省、環境省和農林水產省分別管轄農村下水道的建設、農村淨化槽的安裝以及農村排水設施的建設,並分別對其實施財政補貼。除此之外,國土交通省還管理特殊區域的公共下水道。二是農村污水治理的投資力度大。下水道和農村村落排水享有50%的國庫補貼率,如果淨化槽是市町村建設型的,則國庫補貼1/3,個人負擔1/10左右,政府負擔剩下的部分。對於淨化槽,日本有的地方政府還獨自建立了相關的補貼制度。三是農村污水治理標準細化且嚴格,治理人才專業性強。日本不僅針對不同規模的下水道、淨化槽的建設結構規定了不同的排水技術標準及控制標準,還專門由專業團體定期檢查排水設施處理性能,並嚴格執行《淨化槽法》《下水道法》等法律規定。爲確保治理設施和檢測的質量和可信度,日本還專門培養污水治理的行業人才,由於這些從事檢查、淨化槽工程和管理維護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取得相應的資質,所以政府開設了有關培訓課程,如分別具備淨化槽管理士培訓課程、淨化槽技術資質培訓課程等。最終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污水治理體系。

(三)韓國的主要做法

韓國主要改進農(漁)村居住環境,採取的措施包括:一是促進農村區域綜合整頓。以村爲單位,指定“農(漁)村整頓區域”,逐步集中住宅等生活環境和改善生產基礎設施,並確保綜合整頓所需農業開發基金和地方讓於金等可融財源。二是充分開發利用農業之外的各種資源,增加農民非農收入。政府鼓勵農民發展農、漁初級產品加工和建立特產集團的同時,開發農村觀光、修養資源,並吸收城市民間資本,開發園藝農場,市民農園等增加農民收入。三是進一步完善農(漁)村社會保障體制,增進福利事業。並在1994年建立農(漁)民年金制度,逐步改善農村教育環境和條件,改善醫療保險體系,減輕醫療保險費負擔。

二、國內部分省份的主要做法

(一)浙江省

浙江省15年間久久爲功,紮實推進“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取得了顯著成效,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被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在全國推廣,其主要做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制定規劃。一是堅持城鄉一體編制規劃。統籌考慮農村發展現狀、村莊分佈、歷史文化和旅遊發展等因素,確保“城鄉一套圖、整體一盤棋”。二是立足鄉村特點編制規劃。規劃設計突出地域特色和鄉土氣息,最大限度地保留村莊的原始風貌,着力打造具有鄉土風情和顯著辨識特徵的美麗鄉村。三是注重規劃的可操作性和適用性。將規劃內容分解爲年度實施計劃和具體的實施項目,分類推進、分步實施。

2、創建標準體系。除了注重實施分類差異性和適用性,浙江還根據美麗鄉村建設的總規劃和總目標,強調共性的標準統一性,並制定了一系列規範性文件,確保“差異有特色、共性有標準”。一是制定實施了《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2011-2015年)》,指導全省的美麗鄉村創建活動。二是發佈了《美麗鄉村建設規範》,這是全國第一個美麗鄉村建設的省級地方標準,對推動浙江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和制定《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國家標準,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三是修訂完善了《村莊整治規劃設計指引》《村莊規劃編制導則》《美麗鄉村標準化示範村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指標體系,基本涵蓋美麗鄉村創建的各個方面,使美麗鄉村建設的規劃有方向、操作有依據、實施有方法。四是引導先建縣市根據行動計劃和建設規範細化建設的指標體系,制定了《中國美麗鄉村建設考覈指標及驗收辦法》。

3、全面綜合整治。整治優美的村莊環境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目標最直觀的體現。在創建過程中,浙江堅持把全面優化農村人居環境作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和突破口。多年來,浙江通過開展以“道路硬化、路燈亮化、河道淨化、杆線序化、牆面美化、衛生潔化、環境綠化”爲目標的村莊環境整治行動,使農村人居環境、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4、挖掘文化內涵。一是充實農村文化載體。以文化禮堂建設爲抓手,實施鄉村文化展示工程、文藝人才隊伍培養等文化項目,引導各村量身定製文化建設方案。二是開展文明創建評比活動。開展“孝敬父母好兒媳”“黨員綜合示範戶”等評比活動,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三是深入挖掘和蒐集整理村落的名士鄉賢、民俗風情、歷史文化。四是大力培育鄉村精神。從德、孝、義、能等方面,定期從各村推選“鄉村名人”,用身邊榜樣教育引導。五是抓好農民素質提升。把培養有一技之長、有創業激情、有文化素養、有開闊視野、有文明氣度的現代品質農民,作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

5、強化組織領導。按照“黨政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機制創新”的要求,浙江加大了創建資源的整合,強化組織領導、創新體制機制。一是建立各層級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黨政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相關單位爲成員,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協調配合、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二是建立分類指導、激勵爲主的考評機制。根據已有基礎和功能定位,將村鎮劃分爲特色農業、工業經濟、休閒產業和綜合發展等類別,設置個性化指標進行考覈,根據考覈指標,評定等級,按照考覈等級和人口規模進行以獎代補。

6、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管護制度方面,逐步將農村環境保護、河道管護等管理責任落實到人;管護隊伍方面,建立村莊保潔、道路修復、設施維護等管護隊伍;管護資金方面,通過公共財政、村級公益事業、村集體經濟等方式每年安排穩定的運行管理經費;管護監管方面,農村基礎設施維護和管理的相關內容列入村規民約,增強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通過一系列舉措,實現了有管護隊伍、有資金保障、有考覈監管制度,逐步實現城鄉管理一體化,鄉村治理全民化,專業管護隊伍市場化。

7、健全要素保障機制。加強要素的綜合保障,資金投入方面,整合涉農資金,建立“一事一議”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獎補機制,支持社會資本以PPP等形式參與農村安全飲水、污水治理、沼氣淨化等工程建設;用地保障方面,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優先滿足因地質災害、下山脫貧等搬遷安置所需指標及美麗宜居示範村、傳統村落、中心村、住戶安置,文化禮堂、體育、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所需指標;人才隊伍方面,探索建立規劃設計單位“一對一”技術對口幫扶機制,培養村級規劃建設員等各類人才,提高農村地區規劃設計人才的技術水平。

(二)福建省

1、實施農村“廁所革命”。以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農村公廁爲重點,將農村公廁納入村莊日常保潔範圍。2019年計劃新建改造鄉鎮公廁400座、農村公廁1000座以上,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15萬戶。

2、實施農村垃圾治理行動。一是加快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推行農村生活垃圾乾溼分離,縣(市、區)要探索建立獎勵引導機制,加快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健全“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城鄉一體化處理體系。所有行政村設置垃圾集中收集點,建立完善日常保潔機制和節假日垃圾清運應急保障機制。二是加快農業廢棄物處理利用。減少農田殘膜污染,大力示範推廣厚地膜(布),積極開展可降解地膜應用示範;在菸草、蔬菜等大田作物生產上,開展農田殘膜回收示範;在設施農業重點區域,開展廢舊農膜回收行動,鼓勵發展“舊膜抵(換)新膜”模式。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分類配套建設畜禽糞污貯存、處理、利用設施,加快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發展機制。

3、實施農村污水治理行動。有條件的城鎮周邊村莊生活污水應通過管網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人口集中和生態敏感地區的村莊採用化糞池+無動力或微動力集中式處理;人口較少的村莊和分散的農戶可採用自建標準三格(四格)化糞池就地分散處理方式,尾水排入山體、林地、農田消納吸收利用。縣(市、區)對鄉鎮及村莊生活污水處理要分區域、分類型確定技術路線,分年度實施。加強農村水環境整治,統籌推進萬里安全生態水系建設等項目,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湖)長制管理。以房前屋後河塘溝渠爲重點,實施清淤疏浚,採取綜合措施恢復水生態,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

4、實施農房整治行動。加強規劃引導,推動農村(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三規合一”。落實用地保障,合理安排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保障村民申請宅基地的合理用地需求,嚴格控制使用耕地,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整治既有農房,重點解決既有農村村民住宅層數過高、體量過大、佈局過密、“半拉子房(裸房)”多、私搭亂建嚴重等問題。

5、實施村容村貌提升行動。推進村莊房前屋後整治,做好“路邊、水邊、房邊”處理,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消除私搭亂建、亂堆亂放。推進村莊“四旁”(路旁、水旁、宅旁、村旁)綠化,利用坡地、邊角地建設村莊片林,提升村莊-重山綠化水平,實施生態修復。結合“四好農村路”建設,重點推進通村公路“單改雙”。建設美麗鄉村特色景觀帶。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及“百鎮千村”“森林人家”“水鄉漁村”等村莊品牌創建活動,合力推進連線成片美麗鄉村特色景觀帶建設,每年各縣(市、區)創建1條以上美麗鄉村特色景觀帶,全省創建10條以上優秀美麗鄉村特色景觀帶。清理亂搭亂建,整治房屋立面,修復山體,治理水系,整理田園,推進鐵路公路沿線兩側綠化帶建設、房前屋後植樹、田間配種樹木、村莊片林建設和林相改造,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觀廊道。

(三)山東省

1、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各級政府建立完善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切實加大資金安排,有效保障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省以上財政安排的各類涉農資金,要重點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傾斜。市、縣(市、區)政府統籌安排政府土地出讓收益、涉農資金等相關渠道資金,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對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有償調劑使用所獲土地增值收益以及村莊整治增加耕地獲得的佔補平衡指標收益,市、縣(市、區)政府要確定具體比例,通過支出預算統籌安排重點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2、創新政府投資支持方式。採取投資補助、以獎代補、先建後補、以工代賑、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多種方式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充分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提高縣級政府的積極性,激勵社會資本和村民開展整治。在政府債務限額內,通過發行一般債券的方式支持農村道路建設,發行項目融資和收益自求平衡的專項債券支持農村污水垃圾處理建設,支持符合條件有一定收益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公益性項目建設。鼓勵通過財政撥款、特許或委託經營等渠道籌措資金,設立不向社會徵收的政府性農村基礎設施維修養護基金。

3、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涉農貸款財政獎勵補助政策,鼓勵縣域網點較多的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降低貸款門檻,加大信貸投放,更好服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收費權、特許經營權等新型抵質押貸款業務,規範發展融資擔保、保險等形式的增信機制。支持收益較好、實行市場化運作的農村基礎設施重點項目開展股權和債權融資。推動省內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發行“三農”等專項金融債券,增強支持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的能力。探索推動農村交通、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資產證券化。研究設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投資引導基金,吸引和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4、廣泛動員社會參與。積極謀劃篩選一批符合條件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納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庫,各級政府在項目安排、申報國家示範、落實獎補資金上優先支持,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和運行。鼓勵採取整縣打包或城鄉一體的模式,推進農村垃圾污水治理項目建設。推動基層政府通過委託、承包、採購等方式向社會購買村莊規劃建設、垃圾收運處理、污水處理、河道管護等公共服務。引導有條件的地方在開展特色產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發展類項目時,同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動員相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捐資捐物或結對幫扶,倡導新鄉賢回鄉參與整治。

(四)江西省

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縣級爲主、省市補助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政府投入體系,統籌整合相關渠道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合理保障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資金。2018-2020年,全省每年安排新農村建設財政專項資金60億元,由省市縣三級按5:2:3的比例落實,主要用於村莊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所獲土地增值收益和村莊整治增加耕地獲得的佔補平衡指標收益,按相關規定用於支持當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2、拓寬金融支持渠道。鼓勵各類金融機構積極對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PPP項目,獨立審貸,加大支持。積極探索生活垃圾污水處理收費權、特許經營權質押貸款等資金籌措方式,拓寬金融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渠道。

3、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鼓勵縣(市、區)出臺市場化具體扶持政策,通過特許經營、PPP、購買服務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推行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管護。政府參與的新建污水、垃圾處理項目要全面實施PPP模式,推出PPP項目工程包,將新建項目的建設運營和已建項目的運營維護捆綁打包推向市場,以增量盤活存量。

4、強化技術和人才支撐。建立專家顧問機制,省市縣三級成立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專家顧問組,強化技術指導與服務。省有關部門要組織專業技術隊伍,指導市縣分類制定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廁所糞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相關技術模式、施工建設、運行維護等標準規範和技術指南。選派規劃設計等專業技術人員駐村指導,組織企業與縣、鄉、村對接農村環保實用技術和裝備需求。

(五)遼寧省

建立市、縣爲主,中央及省補助的政府投入體系。積極爭取中央支持政策,增加省級財政投入,研究建立“以獎促治”和“以獎代補”相關制度辦法,合理保障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資金,繼續由省市縣三級財政分擔農村保潔人員工資及垃圾治理運行維護經費,年度經費原則上執行農村居民每人30元標準,其中省以上財政承擔40%,市財政承擔30%,縣財政承擔30%。運行維護資金由縣級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統籌管理。繼續利用成品油價格和稅費轉移支付資金支持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每年安排一定的省本級福彩公益金資助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逐步建立鄉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及人員經費保障機制,列入市縣財政預算。開展各級部門內部和部門間涉農專項轉移支付以及涉農基本建設投資的分類投資整合,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適時適度依法合規發行政府債券籌集資金,用於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域公益性項目。按照國家穩步推進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改革的相關要求,試點發行項目融資和收益自求平衡的專項債券,支持條件成熟地區急需的、效益高且補短板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建設。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所獲土地增值收益,按相關規定用於支持農業農村發展和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村莊整治增加耕地獲得佔補平衡指標收益,通過支出預算統籌安排支持當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三、對我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建議

近年來,我省大力推進農村環境治理、生態環境保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工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體進展順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習近平總書記對鄉村振興的要求相比、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需求相比、與廣大農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相比,部分農村地區人居環境的設施建設與維護均存在一定的短板,表現在:一方面,改善環境的基礎設施不能滿足需要。大部分村莊污水管網尚未鋪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缺乏,全省約有90%的村莊生活污水未得到處理,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農村改廁任務繁重,全省改廁村莊佔比不高,仍有大量農戶需要改廁;垃圾再利用設施建設不足,大部分農村垃圾採取集中填埋方式,資源再利用程度低。另一方面,設施運行維護不夠。污水、道路、垃圾處理等設施運維長效機制未建立,收費機制不健全,部分設施運維不及時,縮短了設施的使用壽命,也制約了設施的正常使用。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既有多年來“重城市、輕農村”導致農村環境改善財政投入不夠、歷史欠賬較多,也有投入機制不健全、對財政依賴程度高,還有村集體收入不高、運維長效機制不健全,以及農戶繳費制度不完善、農民主體作用發揮不夠等多方面的原因。爲改善我省農村人居環境,結合國內外經驗,提出如下建議:

(一)發揮多方合力,健全治理體系。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不高的矛盾突出,與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平不高密切相關,必須建立完善的治理體系,着力提升治理水平。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構,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加強工作統籌謀劃,研究決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大問題,並組織發展改革、財政、國土、環保、住建等部門密切配合,按照職責分工,集中力量辦大事。特別是加強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培養引進一批有知識、有視野、有幹勁的優秀青年人才充實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增強農村黨支部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中的領導力和戰鬥力。二是凝聚多方合力。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應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加大宣傳、引導和支持力度,鼓勵社會參與,激發基層幹部和農民參與環境治理、村莊整治的內生動力,建立多元共治格局,健全治理體系。三是強化規劃統領。指導縣市科學編制縣域村莊佈局規劃和村莊規劃,並加強與鄉村振興戰略、環境防治攻堅戰等重點任務的銜接,統籌安排、協調推動,避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單刀直入,帶來重複建設、資源浪費。強化規劃引領和約束,強化環境整治績效考覈,科學制定考覈指標,建立“一屆接着一屆幹、一年接着一年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長效推進機制。

(二)建立多元投入機制,強化資金保障。美麗鄉村建設離不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增加,道路硬化、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等設施建設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我省縣鄉財政薄弱是困擾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創新投入方式,調動政府和市場兩個積極性,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引導和鼓勵各類社會資本投入農村人居環境領域。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要合理確定各級財政負擔責任,提高市縣責任,建立市縣爲主、省與中央爲輔的支出責任,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省級加大支出力度,鼓勵引導市縣發揮貼近基層的優勢,優化支出結構,加大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投入。二是引導社會資本。要科學劃分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研究出臺符合市場化規則的鼓勵和扶持政策,探索通過特許經營、PPP、購買服務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人居環境項目建設或運營維護。三是拓寬金融政策。研究通過向政策性金融機構爭取低息貸款、探索發行項目融資和收益自求平衡的專項債券、生活垃圾污水處理收費權和特許經營權質押貸款、推動省內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發行專項金融債券、設立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投資引導基金等多種方式,拓寬金融支持渠道。四是發展壯大新型集體經濟。農村新型集體集經濟是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資金來源。要深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盤活農村農用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以及宅基地等資源資產,鼓勵各級財政採用資金整合、先建後補、以獎代補、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引導基金等方式,發展壯大新型集體經濟,進一步增強村集體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自建自營能力。五是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受益的是農民,主體也應該是農民,要探索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後補等方式,引導廣大農民主動改善人居環境。

(三)加強政策統籌,提高政策資金績效。財政資金統籌整合是發揮財政資金集聚效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有力舉措,貧困縣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了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的政策優勢,應積極爭取複製推廣貧困縣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的做法,並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一是繼續開展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進一步完善現行涉農資金管理體系,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交叉重複的涉農資金予以清理整合,充分賦予市縣自主權,允許市縣在完成約束性任務的前提下,根據當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實際需要,區分輕重緩急,在同一大專項內調劑使用資金。二是推進涉農資金績效管理。省級財政逐步建立以績效評價結果爲導向的資金分配機制,健全完善科學全面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健全獎勵激勵機制,對低效無效、績效較差的項目扣減其經費預算規模直至取消,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高財政資金和政策的績效。三是加強涉農資金監管。加強資金分配和使用的信息公開,省市縣建立權責明確、有效制衡、齊抓共管的監管格局,防止借統籌整合名義挪用涉農資金,嚴肅查處違紀違法違規行爲,確保財政資金安全和有效使用。

(四)完善配套政策,強化機制保障。一是完善標準體系。完善的法規體系是治理農村衛生環境問題的重要依據。要制定完善的實施制度,建立健全規劃實施、績效考覈、責任追究等相關規章制度,制定出臺污染治理、垃圾處理、設施維護等方面的規範性文件,科學確定污水排放、設施建設等各環節的技術標準,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指標體系,使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有方向、有依據、有標準。二是建立健全環境整治設施管護機制。探索建立垃圾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以及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合理確定繳費標準,增強農民環保意識。支持村集體和個人承接村內環境整治等小型涉農工程項目,鼓勵地村民承擔村內公益性基礎設施運行維護任務。三是建立分類分檔推進機制。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和演變趨勢,鼓勵各市縣、鄉鎮根據不同村莊的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等,統籌考慮好整治力度、建設深度、推進速度、財力承受度以及農民接受度,分別對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併類村莊針對性制定改善標準,明確指標要求,實現村莊形態與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協調。

本文地址:https://www.kdxzw.com/czxz/zhongkao/1321923.html

  • 標籤: 經驗 精選 整治 農村 人居 農村體驗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與做法(精選5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與做法(精選5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口袋寫作網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